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时代,教研方式需要转型,以提升教研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研逐步被广大教师认同,但其中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常规网络教研活动参与度低,活动的实用性差,无法满足教师的需求,且教研活动的设计不规范等等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网络教研活动设计方法,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初中教师网络教研质量。
关键词:初中教师;网络教研;困惑;对策
“互联网+”时代,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的要素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网络教学研究平台、学习共同体、交流与互动、管理与评价。其中,网络学习共同体虽是建立在网络资源基础上的一种虚拟的学习型团队,但却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1]。网络教学研究研究具有节省成本、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学习、专业反思、专业发展等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与方式。
一、初中教师网络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研究平臺技术薄弱
当前,一些网站会选择其中的某种技术系统作为支撑,或者将多种软件技术集合在一起,虽然上述几种软件系统的价格不高,但其功能却有一定的局限,并不能满足初中教师研究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比如教师网络教学研究是一个集体性活动,而BLOG是“由个人管理的发表文章的系统”,通常是由个人提供某一话题的相关资源,如果将BLOG作为网站的技术支持系统,显然存在技术与需要上的矛盾,这也是当前许多网络教学研究平台无法有效组织活动的技术层面原因。在初中教学课件领域,许多教师喜欢使用灵活简便的PPT,但对于一些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教师,效果无异于“小黑板”,甚至还不如小黑板让人印象深刻,而对于可以制作精美PPT的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制作课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往往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
(二)共同体交互深度不够
网络学习社区是网络教学研究平台的核心,是由学生和教学辅导者共同组成的,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沟通、分享、合作来完成共同教学任务,以求互相促进的学习型集体。然而,许多网络教学研究教师对其感受度与参与度较低,只是单纯地作为浏览者从网站上获取信息与资源,教师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协作组织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此外,专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引领不足,学习者和助学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不同,当研讨活动遇到瓶颈时,往往被搁置或者烂尾,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三)评价与管理体系落后
当前,学校网络评价与管理落后,管理力度明显不够。在一些教育网站上,网络管理者并没有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教师发表的博文、上传的教学资源等[2]。因此,参与的初中教师不清楚自己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水平,长期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参与状态。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缺少有力的约束制度,不存在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导致集体研讨活动程序混乱、分工不明,甚至偏题。此外,一些初中教师参与多半是由于学校考核要求,只有少部分教师是出于对专业发展的考虑或自身兴趣,加之表现突出或积极的学校、教师团体或个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表扬或奖励,因而并没有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师网络学习与研究氛围。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网络教学研究质量的对策
(一)开发综合性的技术系统
第一,建设“教”“研”“修”一体化平台。“教”是指将初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真实记录;“研”是指将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行动研究;“修”是指以教学评价和案例探讨为主的教师培训。“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以个人日志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问题、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评价记录下来,并将其进行分类整合,实现更深度、更广度的交流讨论和专业引领。
第二,建设立体化教育资源平台。立体化教育资源是指以网络为载体,服务于所有参与者在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时代,初中教师将自己的隐性智慧显性化,并通过校内网进行文件的互传、共享,帮助学校建立校内教育资源库。同时,学校还应与专门的资源库或其他校园网络建立资源联接,使得教师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所需资料。
第三,建设深度交流讨论研究平台。“互联网+”时代,初中教师的个人反思总结不仅能够帮助自身专业成长,对其他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研讨的机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切磋交流,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对此,平台可以提供类似于QQ的聊天软件,方便在线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或小组讨论。
(二)提供多样性互动机会
第一,丰富网络听课评课方式。教师先在现实课堂中进行听课评课,做好记录,再将其拿到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将教学视频传至网络共享,教师进行网络观摩和网络评课;基于名师教学视频进行专家同步点评。其优点是,既不会打扰现实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又增加了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使得普通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更多的交流伙伴。
第二,增加网络集体备课的频率和效率。“互联网+”时代,网络集体备课不同于教师单独备课,它的特点是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同时还具有普通集体备课所不具有的灵活性的优点,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备课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网络集体备课对组织者的水平要求很高,组织者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合理的备课程序,同时加强备课教师队伍建设[3]。
第三,提高网络教学研究的专业引领水平。在教师陷入实践僵局的时候,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从更高层次上进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打破自己专业视域上存在的局限,更好地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三)建立多元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网络教学研究评价机制。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效果的评价不仅需要总结性评价,还需要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依据教师的参与时间、参与次数等可以量化的指标,形成性评价依据教师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以及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创新性等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
第二,建立网络教学研究约束机制。每位教师的登录次数、浏览时间、上传资源数、发表日志论文数、回复评论、参与课题数等都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转化成分数汇总到网络终端,并自动将其与所在学校或科室相匹配,网络管理者对于得分低的学校进行通告,以此督促学校加强管理。
第三,建立网络教学研究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如对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小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或公开表彰,如博客之星、协作组之星等荣誉称号[4]。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如课件比赛、讲课大赛、基本功大赛等,同时对前几名颁发奖励证书。这些奖项或表彰都可以转换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积分,作为学校考核的参照。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网络教学研究已在中小学中逐步推广,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开发综合性的网络教学研究技术系统,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研究互动机会,建立多元的网络教学研究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中学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国强.“互联网+”下初中语文教师网络教研的困惑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04):30.
[2] 刘可心,陈卓,王萌.探析新形势下民生新闻的走向和转型——以《今日资讯》为例[J].传媒论坛,2018,1(11):44-45.
[3] 惠保强.“互联网+”时代的“教”与“研”[J].电脑迷,2018(05):97.
[4] 石林.“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研的设计与高效开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2):109-110.
作者简介:
徐浩,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南京。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上峰中学)
关键词:初中教师;网络教研;困惑;对策
“互联网+”时代,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的要素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网络教学研究平台、学习共同体、交流与互动、管理与评价。其中,网络学习共同体虽是建立在网络资源基础上的一种虚拟的学习型团队,但却是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开展网络教学研究活动的主体[1]。网络教学研究研究具有节省成本、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能够为教师的专业学习、专业反思、专业发展等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与方式。
一、初中教师网络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研究平臺技术薄弱
当前,一些网站会选择其中的某种技术系统作为支撑,或者将多种软件技术集合在一起,虽然上述几种软件系统的价格不高,但其功能却有一定的局限,并不能满足初中教师研究本身的特殊性要求。比如教师网络教学研究是一个集体性活动,而BLOG是“由个人管理的发表文章的系统”,通常是由个人提供某一话题的相关资源,如果将BLOG作为网站的技术支持系统,显然存在技术与需要上的矛盾,这也是当前许多网络教学研究平台无法有效组织活动的技术层面原因。在初中教学课件领域,许多教师喜欢使用灵活简便的PPT,但对于一些计算机水平较差的教师,效果无异于“小黑板”,甚至还不如小黑板让人印象深刻,而对于可以制作精美PPT的计算机水平较高的教师,制作课件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往往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
(二)共同体交互深度不够
网络学习社区是网络教学研究平台的核心,是由学生和教学辅导者共同组成的,经过有意识的设计、沟通、分享、合作来完成共同教学任务,以求互相促进的学习型集体。然而,许多网络教学研究教师对其感受度与参与度较低,只是单纯地作为浏览者从网站上获取信息与资源,教师自身人际交往能力、协作组织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得不到有效提高。此外,专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引领不足,学习者和助学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不同,当研讨活动遇到瓶颈时,往往被搁置或者烂尾,这些都严重削弱了参与者的积极性。
(三)评价与管理体系落后
当前,学校网络评价与管理落后,管理力度明显不够。在一些教育网站上,网络管理者并没有对教师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包括教师发表的博文、上传的教学资源等[2]。因此,参与的初中教师不清楚自己在研究活动中的表现水平,长期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参与状态。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缺少有力的约束制度,不存在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导致集体研讨活动程序混乱、分工不明,甚至偏题。此外,一些初中教师参与多半是由于学校考核要求,只有少部分教师是出于对专业发展的考虑或自身兴趣,加之表现突出或积极的学校、教师团体或个人并没有受到相应的表扬或奖励,因而并没有形成一种常态化的教师网络学习与研究氛围。
二、提高中小学教师网络教学研究质量的对策
(一)开发综合性的技术系统
第一,建设“教”“研”“修”一体化平台。“教”是指将初中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真实记录;“研”是指将教师的教学问题进行行动研究;“修”是指以教学评价和案例探讨为主的教师培训。“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平台以个人日志的方式将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问题、教学反思以及教学评价记录下来,并将其进行分类整合,实现更深度、更广度的交流讨论和专业引领。
第二,建设立体化教育资源平台。立体化教育资源是指以网络为载体,服务于所有参与者在自主式、开放式、交互式学习过程中各环节的教育资源。“互联网+”时代,初中教师将自己的隐性智慧显性化,并通过校内网进行文件的互传、共享,帮助学校建立校内教育资源库。同时,学校还应与专门的资源库或其他校园网络建立资源联接,使得教师能够更加便捷地找到所需资料。
第三,建设深度交流讨论研究平台。“互联网+”时代,初中教师的个人反思总结不仅能够帮助自身专业成长,对其他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研究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研讨的机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切磋交流,吸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对此,平台可以提供类似于QQ的聊天软件,方便在线教师进行一对一交流或小组讨论。
(二)提供多样性互动机会
第一,丰富网络听课评课方式。教师先在现实课堂中进行听课评课,做好记录,再将其拿到网络平台上进行讨论交流;将教学视频传至网络共享,教师进行网络观摩和网络评课;基于名师教学视频进行专家同步点评。其优点是,既不会打扰现实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又增加了教师听课评课的机会,使得普通教师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以及更多的交流伙伴。
第二,增加网络集体备课的频率和效率。“互联网+”时代,网络集体备课不同于教师单独备课,它的特点是统一性、超前性、完整性,同时还具有普通集体备课所不具有的灵活性的优点,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备课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网络集体备课对组织者的水平要求很高,组织者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设计合理的备课程序,同时加强备课教师队伍建设[3]。
第三,提高网络教学研究的专业引领水平。在教师陷入实践僵局的时候,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从更高层次上进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打破自己专业视域上存在的局限,更好地适应新型教学模式。
(三)建立多元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网络教学研究评价机制。网络教学研究活动效果的评价不仅需要总结性评价,还需要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依据教师的参与时间、参与次数等可以量化的指标,形成性评价依据教师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以及研究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创新性等一些不可量化的指标。
第二,建立网络教学研究约束机制。每位教师的登录次数、浏览时间、上传资源数、发表日志论文数、回复评论、参与课题数等都可以通过软件系统转化成分数汇总到网络终端,并自动将其与所在学校或科室相匹配,网络管理者对于得分低的学校进行通告,以此督促学校加强管理。
第三,建立网络教学研究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如对综合排名靠前的学校、小组、个人给予物质奖励或公开表彰,如博客之星、协作组之星等荣誉称号[4]。另一方面,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如课件比赛、讲课大赛、基本功大赛等,同时对前几名颁发奖励证书。这些奖项或表彰都可以转换为教师继续教育的积分,作为学校考核的参照。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网络教学研究已在中小学中逐步推广,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开发综合性的网络教学研究技术系统,提供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研究互动机会,建立多元的网络教学研究保障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中学教师网络教学研究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国强.“互联网+”下初中语文教师网络教研的困惑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04):30.
[2] 刘可心,陈卓,王萌.探析新形势下民生新闻的走向和转型——以《今日资讯》为例[J].传媒论坛,2018,1(11):44-45.
[3] 惠保强.“互联网+”时代的“教”与“研”[J].电脑迷,2018(05):97.
[4] 石林.“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研的设计与高效开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2):109-110.
作者简介:
徐浩,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南京。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上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