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笔者认为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摒弃传统习作教学,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
一、有效观察,让学生肯写
1.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快乐;冬天,带领学生滑冰、玩雪,享受放松身心的愉悦。
2.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体验、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这些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等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这样去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作文才有写不完的内容。总之,要教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二、有效指导,让学生会写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话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火热的生活去煽情,就是用自己有深刻体验的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
三、有效想象,让学生能写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新课程标准》把加强对学生习作中的想象能力的训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小学生的想象和想象作文的训练。但是,想象并非是思维的天马行空,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源泉是客观现实。在这里,适时地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提供的线索加以想象,就避免了后面的练笔中可能会出现的想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写到哪,漫无边际地想象的情况,同时也为文章的条理奠定了基础。
四、有效评价,让学生乐写
1.采用对话式评语。
运用对话的方式为学生写评语,就像是与学生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用亲切的语气称呼学生的名字。为了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竭力在他们的字里行间睁大眼睛找优点。一旦发现点滴进步,立即予以热情的鼓励。
2.真情朗读学生作品。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习作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同,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可以利用鉴赏课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随时将批改中发现的优秀习作进行表情朗读,有时由作者本人读,有时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来读,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有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他们的习作时,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着全班学生敬佩的眼神,报出作者的姓名。
3.积极创造发表机会。
作为学生,不仅仅只满足于自己的习作被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认可,更希望被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欣赏,这种创作的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激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爱好写作的积极性。
五、有效练笔,让学生爱写
实际上,课堂小练笔就是一种体验学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于教学过程中的统一。当学生有了较充分的体验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采取先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说,然后再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时,注重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学生在每一次小练笔时,都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了体验学习,经过几次练习逐渐形成技能。在进行单元作文时,就能够灵活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作文,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课堂小练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写作能力,还使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了,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在学生主动参与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真正做到写中乐,乐中写。
总之,在习作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对所写的事物充满激情,才能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的有效运转,打开习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学生习作充满热情,整个习作教学便充满活力。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让习作成为他们心中掀起盖头的“美丽新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
一、有效观察,让学生肯写
1.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比如:春天,带领学生亲近自然;夏天,带领学生拥抱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分享丰收的快乐;冬天,带领学生滑冰、玩雪,享受放松身心的愉悦。
2.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感受体验、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这些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体验到的等就是对生活的积累,就是习作的材料。这样去不断发现,不断积累,作文才有写不完的内容。总之,要教学生做一个有心人。
二、有效指导,让学生会写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话语。”而这些气氛必须靠老师来营造,情绪必须靠老师来唤起。怎样唤起呢?离不开作为基础的生活。老师必须用火热的生活去煽情,就是用自己有深刻体验的生活素材,通过对它们的描摹与渲染,抛砖引玉,打开孩子们的思路,唤醒他们对自己相关生活的回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强烈的表达欲望会促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理解,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使学生产生兴奋,使他们把生活与表达方式联系在一起,产生很强的创造力,从而更好地表达真情。
三、有效想象,让学生能写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新课程标准》把加强对学生习作中的想象能力的训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我们要认真研究小学生的想象和想象作文的训练。但是,想象并非是思维的天马行空,任何想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源泉是客观现实。在这里,适时地引导学生根据文字提供的线索加以想象,就避免了后面的练笔中可能会出现的想到什么写什么、想到哪写到哪,漫无边际地想象的情况,同时也为文章的条理奠定了基础。
四、有效评价,让学生乐写
1.采用对话式评语。
运用对话的方式为学生写评语,就像是与学生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用亲切的语气称呼学生的名字。为了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竭力在他们的字里行间睁大眼睛找优点。一旦发现点滴进步,立即予以热情的鼓励。
2.真情朗读学生作品。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习作得到大家的重视和赞同,为了满足他们这种心理需求,可以利用鉴赏课或课前几分钟的时间,随时将批改中发现的优秀习作进行表情朗读,有时由作者本人读,有时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来读,着力创造一种隆重的氛围,有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他们的习作时,动情地赞扬文章的佳妙之处,然后迎着全班学生敬佩的眼神,报出作者的姓名。
3.积极创造发表机会。
作为学生,不仅仅只满足于自己的习作被周围的老师和同学认可,更希望被更多的读者所了解和欣赏,这种创作的成就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激情,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爱好写作的积极性。
五、有效练笔,让学生爱写
实际上,课堂小练笔就是一种体验学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的感情,让学生在高昂的气氛中进行智力活动,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于教学过程中的统一。当学生有了较充分的体验之后,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可采取先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说,然后再把说的内容写出来。带领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时,注重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学生在每一次小练笔时,都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了体验学习,经过几次练习逐渐形成技能。在进行单元作文时,就能够灵活运用写作方法进行作文,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课堂小练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写作能力,还使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了,营造了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在学生主动参与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从而使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真正做到写中乐,乐中写。
总之,在习作中注重学生情感的培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对所写的事物充满激情,才能调动其他一切写作因素的有效运转,打开习作思路,以情融情,方能情至石开,学生习作充满热情,整个习作教学便充满活力。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快乐,让习作成为他们心中掀起盖头的“美丽新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桥林小学
责任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