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初三学生期末考试备考的四点建议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p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即将来临,孩子们一定在忙着备考,可是这备考也是需要技巧和方法的。不能盲目地复习,要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有几点建议:第一,争分夺秒,上好复习课
  善于安排时间的人往往能获得成功。谁吝啬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从上好每一节课做起。这些复习课都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都是老师精心准备的。他们看似都在重复平时学过的内容,其实,已是一种浓缩,一种总结,更是一种提高。这些课有助于大家理清复习的思路,提高复习的效果。所以我们要跟着老师的讲课节奏,做好课堂笔记,听好每一分钟的课。
  第二,合理安排,制定科学计划
  复习计划是复习工作的前提条件,制定复习计划,是实现计划目标的重要保证。平常学习好的同学要善于归纳、总结,利用复习的机会巩固基本知识、技能,由此及彼,重在知识的迁移,在训练能力上下功夫,做到触类旁通,使自己学习水平再上新台阶。基础薄弱的同学更应充分利用这次复习的时机,狠抓基础,做到复习到位,消化到位,力争经过复习能有较大的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以此来鞭策自己,激励自己。
  第三,掌握技巧,以平和心对待
  考试时掌握技巧也是非常关键的:1.整体浏览,拿到试卷之后,先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分配的时间。2.提高速度,考试时,题目有了思路就赶紧做,不要犹豫。3.碰到难题时,可以先用“直觉”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如果“直觉”不管用,就可以用联想法找到解题思路:如果这样也不行,你可以猜测一下这道题目可能涉及到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然后尝试。4.检查试卷,如果能够提前做完试卷,一定要细心检查看是否有遗漏的题目:重新快速浏览题目的要求,是否理解错题意,确保解题步骤和结果的正确。考试既是知识的检测,又是意志的磨炼。我们要有适度的紧张与焦虑,但更重要是沉着冷静,满怀信心。
  第四,总结经验,谱写新篇章
  考试过后总结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实际却很重要的一步。通过总结,我们查漏补缺,找到新的目标,为之努力。学习正如吃饭,而考试失败则就像是饭中的一粒石子,你总不能在人生中对知识最渴求时,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放弃学习,正如你不会因为饭中有一粒石子而饿着不吃饭。
  (编辑 王娜)
其他文献
【编者按】本期所选文章,写的都是各行各业的人,有清洁工、农民、司机、育儿嫂、工人等等。他们有的贫穷,有的艰辛,有的忘我工作,有的追逐梦想。虽然大家的生活有些奔波,工作也有些辛苦,但都没有放弃,一直在努力,让生活更好,让未来更好。  我说不出来  马金瑜   我说不出那四个徘徊在三里屯服饰大厦里的清洁工有多穷,她们都三十多岁了,聚在一角商量去吃两碗面条,但谁也不敢打头,怕进那个里面装饰着荷花的餐厅。
华灯未起,步行街就开始忙碌起来。美食片区,烤肥牛、小龙虾、椰子鸡、湛江鱼……南腔北调,满汉全席,酸甜苦辣任君选择。这边厢,店小二穿上自家的特色工作服,也学古人,在肩上搭一条白毛巾,开始笑容可掬谦逊地招揽客人。那一头,年轻的女服务员,面容姣好,目光盈盈,声音甜美:“进来坐啦,辣不辣都有的。”   大排档的味道,永远是寻常百姓最放不下的味道。场合不正式,行为不受约束,于是,人们甩开膀子,觥筹交错,呼朋
为深入研究“教学评一体化”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运用,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基于学教评一体化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活动”,教学内容为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冯善亮老师深度指导并参与了此次活动。下面重点从转变观念,优化教学的角度对“学教评一体化”具体实践过程进行阐述:   一、学的内容:单元目标的确定   我们首先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明晰单元教学中需要涉及的所有内容。它是单元教学的基
明代《笑林》中有一则笑话,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像个下雪的。  囊萤映雪本为赞颂读书人用功刻苦,可放弃白天充沛的自然光去捉萤火虫,这样的车胤不是荒谬的吗?一年四季,下雪天不过日余,不似下雪之日便不读书,不是失了孙康读书的本心吗?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说:“人生就像在圆圈上行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大多停留在浅层次的阅读,满足于粗略地了解情节内容,阅读过程缺少思考的层次性与思辨性。为此,笔者运用审辩式思维,指导学生开展名著阅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审辩式思维也叫“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综合的系统性思维。20世纪90年代,美国哲学学会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
我的展示课题为统编版语文七上第五单元写作专题——《如何突出中心》。  一、阐述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能确定文章的重点,合理安排详略。(教学重点)  2.能围绕重点内容,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二)确定依据  统编教材的写作专题相对独立又与单元学习重点配合,一般包含四个内容:概念性知识、写作教学支架、写作知识介绍和写作实践。  而就写作专题《如何突出中心》而言:概念性知识是中心
“家”本是一个象形字,由兩个部分组成:  上面的“宀”,本义就是房子。汉代许慎在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中说:“交覆深屋也。象形。”最早是这样写的:  第一个是甲骨文,第二个是金文,都是房子。第三个是小篆,是一个圈顶的房,真像今天草原上的蒙古包。  所以说“家”字上半部分这个“宀”(作为汉字的部首,读miǎn),是指代房子。  而下一半的“豕”,就是“猪”,解释为家养的猪,财产的象征,是中国人驯
【編者按】这期三篇散文里都写了动物,有脾气暴躁的猫,有懂得用眼神求救的狐狸,还有意志强大的寄居蟹。动物世界其实也是人类社会,有喜怒哀乐,有悲欢离合,有情感,也有故事。作家看见了它们,写出了它们的故事,是它们的幸运,更是人类的幸运。
我展示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教读课文,教学预计需要两个课时,今天我展示的是第一课时。  《植树的牧羊人》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讲述了一个牧羊人在荒漠中几十年如一日种树,最终凭借一己之力将荒原变成绿洲的故事。这篇课文对于处在人生观形成早期的初一学生来讲是特别有阅读意义和价值的。  一、阐述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部编教材的构建,采用了“语文要素”和“
我喜欢古韵,买来一支箫学习吹奏。当初选购箫时,店主给我演奏了一段《飞雪玉花》,悠悠箫声,低婉哀伤。临走时,店主特别嘱咐:“箫本性平和,初学不能急躁。”  我握着箫,跑到公园凉亭。旁边荷花池的荷葉撑起张张绿伞,掀起层层绿浪,朵朵荷花正红着脸颊含着笑,散发着阵阵清香。我迎着微风,回忆着老师所指导的吹箫站姿、手势和嘴型,可箫只发出呜呜气息。我上下挪挪手指,可不管怎样调整手势与口型,吹出来的依旧是急促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