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校长岗位的平台有多大?这需要看校长的素养和能力。对史淑惠来说,北京市顺义区裕龙小学的平台无限大。在这里,她可以静心梳理“多元发展 追求卓越”的学校发展脉络,可以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教育体系,可以从多方面培养每一个孩子的素养。她可以在此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对学校精耕细作……教育已经是她不倦的书籍,成为她血液中的一部分。如今裕龙小学,已是顺义区内涵化发展最优秀的学校之一。在这里,她以满腔的热爱哺育着师生成长,以教育家般的情怀润泽学校,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不断学习的教育者
史淑惠从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在顺义区的教育沃土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2年。多年的教育生涯,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次的思考。自2012年5月到裕龙小学任职以来,她用6年时间让这所校园焕发了新生,展现了新的教育活力。
为实现“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哺育爱心,用人格感召人格,促进每个生命向上、向善发展”的教育梦,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她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从《中小学管理》《中小学校长》《人民教育》等刊物中参悟管理理念、学习治校方略。先后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学习、北京市教学管理研修班学习、美国境外为期三周的研修班学习,并把参加校长研修班学习与学校工作改进相结合,带领团队,改变能够改变的,实践可以实践的。在管理中恪守五种意识“服务大于管理、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科研先于决策”。带领干部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她主持了“提升小学教师学习力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校内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建设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引领教师发展。
刚柔并济的管理者
史淑惠认为,管理如大树之根,根深才能叶茂;又如江河之源,源远方可流长。管理,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环节顺畅运行的基石与保障。只有制度管理与文化引领双轮驱动,才能将管理发挥到极致。
在这一管理理念指引下,她时刻把师生的发展需求挂在心坎上,落在行动上。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她从发现教师的个性入手,张扬教师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个性,创造每一位教师各自的发展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此设计了:暑期头脑风暴、千字文、凝练师德格言、成功案例研讨、与名校名师面对面比比看、组建研究共同体等卓有成效的活动,启动了培养名师,培育名校的“双名”工程,以精彩的校本教研成就精彩的教师。为了唤起教师的职业追求,她组织学校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体验杯教学基本功大赛等系列活动,遵循顺势、借势、造势、成势的思路,抓住学校所有发展契机为教师搭平台,以高站位大视野助推学校的发展。
校园文化的推动者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余载的资深教育人,她深知学生的品行修养、人格陶冶、品质提升以及学校品位与质量,取决于学校的文化内涵、文化品质、文化载体、文化活动方式以及师生对学校文化精神的体验与认同。为此,她厚实学校文化内涵,坚持文化育人。
一是以科研文化提升研修实效。为了提高德育实效,她力求高站位、巧对接、真落实。结合北师大德育一体化项目,开展全员德育的研究;结合中小学素质提升项目,开展社会大课堂和课程建设的有效对接专题研究;结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开展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2015年承办了北京市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现场会。2016年学校“以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 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研究”立项为北京市规划办课题。科研引领方向、助推发展,2016年学校被评为引领京城教育示范学校。
二是以特色文化助力课程建设。在深入思考之后,她将学校特色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以学科内整合、学科间融合为路径,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實施;以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为依托,构建了培养人文、科学、健康、艺术四大素养的课程体系;以特色课程建设带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了经典阅读课程、科学启蒙课程。引进了STEAM课程、超脑麦斯课程、数学游戏课程和科技英语课程。多种课程的构建,实现了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理念。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
三是以多彩活动积淀校园文化。小学教育的使命是给孩子快乐、自信和成功。为此在以往六一、国庆、元旦庆祝基础上,学校设立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创意节、感恩节、读书节等节日活动,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孩子们在选择中坚持,在坚持中成长,在体验中感悟。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收获。2014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后记: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作为教师,我们要眼中有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信仰孩子,变成孩子,我们才可以教好孩子”。陈老的教育理念,在史淑惠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她将崇高的教育情怀、远大的教育理想全部奉献在裕龙小学这方温暖校园之中,为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最原始的推力。
不断学习的教育者
史淑惠从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在顺义区的教育沃土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2年。多年的教育生涯,让她对教育有了深层次的思考。自2012年5月到裕龙小学任职以来,她用6年时间让这所校园焕发了新生,展现了新的教育活力。
为实现“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哺育爱心,用人格感召人格,促进每个生命向上、向善发展”的教育梦,她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她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从《中小学管理》《中小学校长》《人民教育》等刊物中参悟管理理念、学习治校方略。先后参加了全国中小学校长研修班学习、北京市教学管理研修班学习、美国境外为期三周的研修班学习,并把参加校长研修班学习与学校工作改进相结合,带领团队,改变能够改变的,实践可以实践的。在管理中恪守五种意识“服务大于管理、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科研先于决策”。带领干部深入开展教育科研。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她主持了“提升小学教师学习力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校内名师工作室学习共同体建设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两项市级课题研究,在研究中引领教师发展。
刚柔并济的管理者
史淑惠认为,管理如大树之根,根深才能叶茂;又如江河之源,源远方可流长。管理,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他环节顺畅运行的基石与保障。只有制度管理与文化引领双轮驱动,才能将管理发挥到极致。
在这一管理理念指引下,她时刻把师生的发展需求挂在心坎上,落在行动上。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她从发现教师的个性入手,张扬教师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个性,创造每一位教师各自的发展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为此设计了:暑期头脑风暴、千字文、凝练师德格言、成功案例研讨、与名校名师面对面比比看、组建研究共同体等卓有成效的活动,启动了培养名师,培育名校的“双名”工程,以精彩的校本教研成就精彩的教师。为了唤起教师的职业追求,她组织学校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体验杯教学基本功大赛等系列活动,遵循顺势、借势、造势、成势的思路,抓住学校所有发展契机为教师搭平台,以高站位大视野助推学校的发展。
校园文化的推动者
作为一名从教三十余载的资深教育人,她深知学生的品行修养、人格陶冶、品质提升以及学校品位与质量,取决于学校的文化内涵、文化品质、文化载体、文化活动方式以及师生对学校文化精神的体验与认同。为此,她厚实学校文化内涵,坚持文化育人。
一是以科研文化提升研修实效。为了提高德育实效,她力求高站位、巧对接、真落实。结合北师大德育一体化项目,开展全员德育的研究;结合中小学素质提升项目,开展社会大课堂和课程建设的有效对接专题研究;结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开展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2015年承办了北京市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现场会。2016年学校“以综合素质评价为载体 培养小学生自信心的研究”立项为北京市规划办课题。科研引领方向、助推发展,2016年学校被评为引领京城教育示范学校。
二是以特色文化助力课程建设。在深入思考之后,她将学校特色建设和课程建设有机结合,以学科内整合、学科间融合为路径,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實施;以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为依托,构建了培养人文、科学、健康、艺术四大素养的课程体系;以特色课程建设带动,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发了经典阅读课程、科学启蒙课程。引进了STEAM课程、超脑麦斯课程、数学游戏课程和科技英语课程。多种课程的构建,实现了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的理念。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课改实验先进学校。
三是以多彩活动积淀校园文化。小学教育的使命是给孩子快乐、自信和成功。为此在以往六一、国庆、元旦庆祝基础上,学校设立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创意节、感恩节、读书节等节日活动,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孩子们在选择中坚持,在坚持中成长,在体验中感悟。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没有体验就没有收获。2014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首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
后记: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作为教师,我们要眼中有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信仰孩子,变成孩子,我们才可以教好孩子”。陈老的教育理念,在史淑惠身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她将崇高的教育情怀、远大的教育理想全部奉献在裕龙小学这方温暖校园之中,为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最原始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