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
【关键词】课堂气氛;物质环境;小组合作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心理环境的优化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学生心理的优化
1.多用激励性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清代的颜元先生便深谙“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他留下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至理名言仍然值得今天的教师好好去深思,咀嚼与体味。
2.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维护学生的心理平衡
学生生活在学校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与同学间、教师间和家长间的关系,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困扰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引导和处理,将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又正确地引导学生正视各种矛盾,勇敢积极地化解矛盾,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保持平衡心态。
二、课堂气氛的优化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进行创造性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师生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要想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必须优化课堂气氛。
1.物质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需要与物质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心理气氛创设的整体效益。所以我非常重视课堂物质环境的优化,在高一学完诗歌单元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首描绘自己理想蓝图的小诗,贴在教室内,既加强了对诗歌的认识,体验了新诗的写法,又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展现了学生自我。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2.让学生大胆激疑,努力创设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环境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教师应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环境,还要在班级内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探讨、扶持后进的良好风气。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害怕说不好被别人笑话,而且越是后进的学生这种心理障碍越大。事实证明,这些后进生越是不敢说,越是懒于思考,长此以往,对学習就会丧失兴趣,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在班上有条规定:任何人不准嘲笑同学的发言,后进同学只要动脑筋、敢发言,一律给予表扬。这条规定给了学生勇气,许多后进生因此而变得爱思考、敢质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
3.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按优、良、中、差搭配,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全班共十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大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确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选取适当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学习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师生关系的优化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学生学习心理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精炼严密,而且应该是优美的, 教师语言的优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要求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含蓄;形式美则要求语言不仅规范,而且要辞藻华丽,在遣词造句上显示出高深的艺术修养,努力做到“建筑美、色彩美和音乐美”。语文教师必须提前设计有些课堂用语,以期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精美的课堂语言常常令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将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中,自然而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间的关系。
2.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能否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取决于学生对学科的思想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心理特点等情况,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该学科在学生思想中所占有的位置,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恰当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师生交往效果和教学效果。
3.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
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浪中,语文教师要始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尽所能、急流勇进、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寻求各种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塑造自我的主阵地。
【关键词】课堂气氛;物质环境;小组合作
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主阵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学习心理环境的优化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一直非常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笔者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心理环境的优化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学生心理的优化
1.多用激励性语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
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学生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学生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后进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清代的颜元先生便深谙“适时夸奖”的教育之妙,他留下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的至理名言仍然值得今天的教师好好去深思,咀嚼与体味。
2.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维护学生的心理平衡
学生生活在学校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与同学间、教师间和家长间的关系,生理上、心理上、情感上的困扰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引导和处理,将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失去平衡,从而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巧妙又正确地引导学生正视各种矛盾,勇敢积极地化解矛盾,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保持平衡心态。
二、课堂气氛的优化
实践证明: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进行创造性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师生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所以,要想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必须优化课堂气氛。
1.物质环境的优化
心理环境的创设也需要与物质环境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课堂心理气氛创设的整体效益。所以我非常重视课堂物质环境的优化,在高一学完诗歌单元后,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写一首描绘自己理想蓝图的小诗,贴在教室内,既加强了对诗歌的认识,体验了新诗的写法,又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展现了学生自我。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借助多媒体展示教学内容。
2.让学生大胆激疑,努力创设一个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环境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为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教师应创设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心理环境,还要在班级内形成一种互相尊重、互相探讨、扶持后进的良好风气。有些学生不敢发言,害怕说不好被别人笑话,而且越是后进的学生这种心理障碍越大。事实证明,这些后进生越是不敢说,越是懒于思考,长此以往,对学習就会丧失兴趣,学习质量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我在班上有条规定:任何人不准嘲笑同学的发言,后进同学只要动脑筋、敢发言,一律给予表扬。这条规定给了学生勇气,许多后进生因此而变得爱思考、敢质疑,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
3.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热烈的课堂气氛
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造了这样的环境。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就按优、良、中、差搭配,合理划分,编成四人小组,全班共十组。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助的长处,给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游戏、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大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为此,教师应转变传统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确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选取适当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小课题指导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交往学习的机会,通过明确目标、竞争激励、及时引导调控等各种策略提高学习交往活动的实效,从而使学生在多向、有效的交往互动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三、师生关系的优化
课堂中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学生学习心理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
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精炼严密,而且应该是优美的, 教师语言的优美,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内容美要求语言思想深刻,富于哲理,充实含蓄;形式美则要求语言不仅规范,而且要辞藻华丽,在遣词造句上显示出高深的艺术修养,努力做到“建筑美、色彩美和音乐美”。语文教师必须提前设计有些课堂用语,以期达到较好的审美效果,精美的课堂语言常常令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将学生带入诗情画意中,自然而然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密切了师生间的关系。
2.了解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想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能否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取决于学生对学科的思想认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及心理特点等情况,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和该学科在学生思想中所占有的位置,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知识接受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恰当选择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取得较好的师生交往效果和教学效果。
3.要善于发挥“情感效应”的作用
教师走进课堂稳健的步履,微笑的表情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和谐的学习气氛。以饱满真挚的情感授课,情绪高昂,全身心投入,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提问、评价,学生就会在一种受教师尊重、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下学习。一旦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即使一流的教师也只能教出末流的学生,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所以,和谐的情感氛围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以言激情、以景生情、以情动情,还要注意对学生情感需要的激发、调动的满足,而且要善于依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难度大小,重视对学生情感活动的性质和强度的调控。
总之,在新课改的大浪中,语文教师要始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各尽所能、急流勇进、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寻求各种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努力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展现自我、塑造自我的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