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来源 :婚育与健康·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中药活血化瘀及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个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 中药;活血化瘀;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粘膜发生了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发生发育异常,可形成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的病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保护胃黏膜,但是临床疗效欠佳。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采用中药活血化瘀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本病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35~75岁,所有病例均通过胃镜及活组织检查,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标准及病理诊断标准[1]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未做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和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分类,但是排除疣状胃炎、残胃炎等特殊类型的慢性胃炎。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临床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无规律上腹疼痛、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入选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71岁之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6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清除幽门螺旋杆菌及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的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活血化瘀汤剂治疗,汤剂以失笑散为基础方加减组成。方药为:黄芪30g、五灵脂10g、丹参15g、砂仁3g(后下)、三七2g(冲服)、檀香3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5g、红花10g、延胡索10g、莪术10g。以上方药每天1剂,分早晚2次水煎服用,2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疗程完成后给予3个月随访,了解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
  1.3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萎缩程度明显好转,肠化生减轻;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萎缩程度部分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及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无改善,部分患者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均较好,顺利完成了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胃镜检查胃粘膜萎缩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回访过程中治疗组疗效较为理想,复发率低。治疗组3个月后临床症状再现5例;对照组3个月后临床症状再现19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见下表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3例恶心呕吐情况,属于中药汤剂一般胃肠道反应,患者在用药后2h临床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用药过程中没有出现其它明显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在回访中治疗组满意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满意7例。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慢性炎症发展而来,在慢性炎症过程中出现胃粘膜萎缩,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粘膜肌增厚,严重者胃粘膜变薄。萎缩常伴有肠化生,表现为胃固有腺体被肠样腺体所代替,当发生萎缩特别是伴有肠化生改变时,则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胃上皮或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发生发育异常,可形成异型增生,异型增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2]。目前在治疗上,若明确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西医给予清除幽门螺杆菌及保护胃黏膜、帮助消化等治疗,但是疗效欠佳,且易复发,尤其是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无特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上属于“胃脘痛”或“痞满”“胃痞”范畴。中医理论指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根据此理论,临床上首先以“通”为主要治疗原则。中医理论还指出:“其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血液的流动,依赖气的推动,气盛则血行畅达,各脏腑器官可发挥其正常功能作用;反之,气虚或气滞,血行不畅,即可影响机体功能的发挥,表现在脾胃方面,就出现腹疼、腹胀,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故组方时在化瘀的基础方上加用益气药,可起到益气活血、通经活络的作用,使脾胃血液通畅,新陈代谢正常,其功能就能得到极大地发挥。方药中黄芪入脾胃经益气补虚促进血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三七、丹参、川芎、桃仁、红花有显著抗凝功能,可使血黏度下降[3]。三七、丹参、川芎、桃仁、红花、赤芍、莪术活血化瘀,配合五灵脂、檀香、延胡索、砂仁理气止痛,全方共奏益气化瘀通络之功。经过临床实践证明,以上方药可改善胃粘膜微循环,促进粘膜再生与修复,刺激粘膜分泌,增强胃粘膜的防御功能,增强胃粘膜抗氧化能力,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刚.中医内科查房手册[M].江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40—456.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9—382.
  [3] 李云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4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6):149—150.
其他文献
反流性食管炎(RE)是因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刺激食道而引起的一种以食管粘膜炎症性改变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严重者可合并食管溃疡或狭窄,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56岁,因突发上腹痛 8小时入院。既往无上腹部反复发作性反酸、嗳气、疼痛史。 20年前行膈疝修补术。查体:上腹部压痛 (+ )、反跳痛 (+ )、板样腹,肝浊音界消失
1901年,Landsteiner发现了人类第一个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由此开创了免疫血液学的研究.1953年Aird等首次发现胃癌与血型A有关联,由此引起不少学者对疾病与ABO血型关系的探
【摘 要】 目的:了解我院结直肠手术方法及其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方法:通过对近几个月来我院38例结直肠手术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8例行结直肠手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有31例患者是腹腔镜手术占81.58%,7例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占18.42%。其中有35例患者出院,2例死亡,1例仍在住院治疗。结论:现如今,结直肠手术中腹腔镜手术深得广大临床医生的喜爱,无论什么样的结直肠病变,根据情况均可一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临床上因关节疼痛应用封闭治疗不少见,但由于治疗及操作不当引起的封闭块形成较少见。我院近 4年遇 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报道如下: rn1 临床资料 rn 例 1,女性, 56岁,右肩疼痛 2个月
信息技术为顺利实施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本文关注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整
网络博客拓宽了教研途径,形成新颖的教研文化氛围;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城乡校际、人际联系搭起桥梁.
本文从实践应用、效能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在网络教研模式上多元化团队构建与多元化活动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介绍了网络教研的具体形式及活动策略.
1临床资料患者,男,42岁。主因乏力、发热1月余,于2006年5月29日入院。患者1月前出现周身乏力、头晕,并有发热,体温38.0℃左右,无明显咳嗽、咯痰,无腹痛、腹泻,无皮肤黏膜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