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语言的个性色彩(下)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事项】
  一、语言要为内容服务,不可只为“個性”而标新立异。在选择文章的语言风格时,要视内容而定。例如,在论述一些社会话题时,可以运用贴近生活的语言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而在论述文化类命题的时候,语言可以优雅、有内涵。
  二、语言“简明平实”不意味着写“大白话”。许多同学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语言过于直白、琐屑,缺乏文采,读来更觉得无严谨之精神可言。语言“简明平实”指的是用凝练、形象的语句说明复杂的道理,而非去写“大白话”。
  三、比喻修辞的运用,要做到准确。在议论文中,常常会用到比喻修辞。但是在进行类比时,要注意类比对象的准确性。如果用得不准确,反而画蛇添足。
  【片段示例】
  一
  一个人的德,好比弓心,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弓的力度,决定箭射的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弓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弓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刘伟《决定成功的利器》
  技法点读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论证,语言生动形象。作者把人的“德”和“才”分别比作弓心位置和弓有力的程度,证明“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远近”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二
  常有人言:“百无一用是书生。”其实大谬!
  君不见:蔺相如,书生也,完璧归赵,义折廉颇,谱就千古佳话;西汉张子房,书生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大汉几百年锦绣江山;蜀汉诸葛亮,书生也,怀五湖四海之志,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功成八阵图;北宋范仲淹,书生也,西陲守土,保疆卫国,令强寇丧胆;康有为、梁启超,书生也,奋发意气,公车上书,励志图存,戊戌变法,虽只百日,却给暮气沉沉的晚清带来了一线生机。
  ——孙亮《百无一用非书生》
  技法点读
  本文旁征博引,运用古往今来各种“书生”成就功业的例子,说明了“百无一用非书生”。作者对于古今事例的运用,信手拈来,使得文章充满了说服力。
  三
  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睡到自然醒,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对日常所有的烦琐;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有双休的周末,三五朋友相约过一种慢下来的生活,体验时光的曼妙;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让自己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领略无限风光。
  但是,每一天我们还是需要坚强。即使在睁眼的刹那间,一百个不情愿起床,我们还得以飞一般的速度刷牙洗脸,过着打仗一样快节奏的生活。一旦可以休息,让身体和心灵得到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年轻的心又迅速地活力四射,一扫消极的情绪,再次投入到风风火火的生活中去。
  ——毛臣《每一天都需要坚强》
  技法点读
  作者论述“每一天都需要坚强”,却从日常的早起写起,口语化色彩深厚,显得亲切、平实,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也为下文展开进一步的论述作好了铺垫。
其他文献
一、讓素材呈现丰富之美。高考议论文,在很大程度上比的就是素材。没有素材,万万不能;素材少了,内容会单薄无力。你得想一想,除了人物素材,还有没有自然素材;除了古典素材,还有没有鲜活的时代素材;除了事实素材,还有没有诗词名言之类的理论素材;除了国内素材,还有没有国外素材。简而言之,选择的材料要准而新,不能人云亦云;要富于变化,不能简单拼凑。材料横贯古今中外,布局详略得当,说理才会充沛有力,才能展示自己
期刊
刘伯承元帅的儿女们之所以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所建树,大概和刘伯承元帅的俭朴教育密切相关。  解放后,刘伯承担任南京市首任市委书记、市长和军管会主任。他叮嘱妻子,现在解放了,国家还很穷,人民生活也不富裕。我们的生活,决不能搞特殊。因此,家中几个孩子穿衣都很朴素,代代相传,甚至不分男女。儿子刘蒙都读中学了,还穿着姐姐穿过的女式旧军装。  有一次,女儿刘弥群丢了母亲新买的钢笔,照样和弟弟嘻嘻哈哈地玩游戏。
期刊
前段时间,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了《2017中国青年睡眠现状报告》,“睡个好觉”成为青年人的奢望。有专家表示,中国青年人的睡眠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不规律的作息,对身体造成了潜在危害。  很多青年人缺乏睡眠,其中缘由,需“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很多青年缺觉是“都市夜生活,越夜越精彩”:熬夜看球、通宵网吧、把玩手机……享乐型生活方式的画外音是“花开堪折直须折”,但夜生活挤压睡眠时间,透支健康资本。身体是敏
期刊
宋朝名臣丁谓曾担任宰相的职务,有一年,他因为极力庇护一名本该被杀头的官员,最终触怒了太后,于是不但被罢免了宰相的职务,抄没了全部家产,还被贬到偏僻的崖州去任职。丁谓在絕望之余,却又不甘心失败,很想找皇帝为自己求情,请求把自己调到一个条件更好的地方,但他也知道,凭借当时的身份,他根本没有机会见到皇帝,就连给皇帝写信也是被禁止的事情。  丁谓想来想去,想要委托太守刘烨为自己传递消息,却被对方一口拒绝了
期刊
沈从文赎书  沈从文爱看书,也爱买书,家中藏书数量非常可观。他认为,学术乃天下公器,所以并没有把藏书当作个人私有品,而是乐意与更多的人分享。在西南联大任教时,文学系的同学几乎人人手中都有一两本沈从文的书。当然,他也希望借出去的书能按时归还,以便能让更多的人读到。  沈从文主持《大公报》副刊时,姚雪垠经常向该报投稿,二人便成了文字至交。1973年春,姚雪垠为了创作《李自成》,就通过好友徐盈向沈从文借
期刊
人的一生,会经历几番春夏秋冬,也免不了经历各种各样的风浪和挫折,古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我想,在“梅香扑鼻”的时候应该有我,在挫折和风浪中更应该有我。  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被叛徒出卖,被元军俘虏,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以明宁死不屈之志。那是1279年,农历正月,他已兵败被俘,英雄末路,处于生死关头的他毅然选择了与国家民族共存亡。文天祥的一腔忠烈,长啸而出,
期刊
又是一年柚熟时。  妈妈从外省订购的柚子准时送达了。嗜柚如命的我赶忙用小刀划开包裹,一股沁人心脾的柚子清香在鼻尖绽放,缭绕。轻嗅,似乎整个世界的色调都柔和了许多。  晶莹剔透的果粒与味蕾相碰撞,汁水溢满嘴巴的每一个角落,一股熟悉的味道开始在口中蔓延,思绪飘回了从前……  幼年时。  我酷爱吃柚子,便是那时被你惯下的毛病。家门口大院里一株比我还老的柚子树,日日夜夜地守护着我们。每年秋天,眼尖的我总会
期刊
读过高中或者正在读高中的学生,不知道别里科夫的大约不多。  别里科夫是个只教一门专业课(希腊文)的老师,即我们所谓的任课教师。——明明只是一般教师,却能一心扑在学校工作上,总是高瞻远瞩为学校的长治久安考虑问题;他时时牢记政府法令文告的要求,积极主动协助上司的工作,甚至将本不属于他的班主任的职责、年级主任的职责甚至校长的职责都揽在怀里,“工作不分分内分外”。他严肃批评姑息纵容学生的不良现象,跟那些坏
期刊
傍晚时分,街上车辆稀少,行人来去匆匆。  今年的冬天,出奇的寒冷,北风卷着雪花,已经缠绵了半日,地面上早已是冰水交融,一不小心,就会跟大地来个亲密接触。  这不,红绿灯不远处,隐约可见正有一群人在围观,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好奇地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挤到了人群里。只见一位七十岁左右的老人趴在地上——正在努力尝试站起来,却不能成功。  老人的手一直按着左腿,显然,是摔伤了腿。  汗珠从老人的脸颊
期刊
关于文章的开头,宋李涂在《文章精义》里说:“文字起句发意最好”。元人乔梦符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指开头小巧玲珑,俊秀漂亮。明谢榛认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  由此观之,文章的开头,自古以来都是创作的关键。“起句发意”应该是指在文章的首句或是首段,开门见山阐明观点,引起阅读者的兴趣;“凤头”,是指开头切入点要短小,语言要精妙;“如爆竹”,则是于气势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