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播正能量”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hongha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用智能手机上网、刷微博、聊微信、转发朋友圈等“指尖行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潮流,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媒介优势,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和路径,用“指尖传播正能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智能手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34 — 02
  随着手机媒体客户端技术的不断革新,智能手机的网络畅游功能以其信息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优势,深受90后大学生的喜爱。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12月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几乎97.9%的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其中开通QQ、微博、微信的学生占92.3%,平均每天登陆使用QQ、微博、微信的时间约为2—3小时。从此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利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刷微博、聊微信、转发朋友圈等“指尖行动”逐渐演变为大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面对当代大学生的“指尖行动”趋势和特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否也能深受启发,适应新形势,利用好智能手机的媒介传播优势,借助“指尖行动”,传播“指尖正能量”,开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阵地。
  一、智能手机信息传播的特点
  在微时代,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手机的便携性使信息传播打破了时空障碍,作为受众人群最广、使用频率最高、最方便快键的传播和沟通工具,智能手机已经被很多使用者内化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并蕴涵着这个时代的文化传播、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和生活方式。
  (一)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
  “迅速”是智能手机信息传播的第一个突出特点。新媒体时代,信息经过光纤传递,通过“指尖行动”,轻轻一点,瞬间可以到达世界任何地方。手机作为随身携带最为便捷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接收。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发生的新闻,都能通过手机在第一时间记录和传递给大众,因此有人调侃到“记者奔赴新闻现场的时间缩短为零”。例如2013年4月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国内外数以万计的人们都是通过手机微信和微博在第一时间得到灾区的最新消息。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的迅速发展和创新,智能手机网络畅游功能所承载的信息量几乎是没有止境的,更为重要的是它保持着信息的自动更新功能,使得手机即时通讯应用,如微信、QQ、微博、手机阅读、手机新闻、手机搜索等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包。
  (二)公众话语表达更加开放、便捷
  智能手机的“指尖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单向传播模式,实现了信息双向传播。大众不仅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记录、抒发、分享个人情绪,同时也会以各种形式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转载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自然灾害、人员救助等国家重大民生事件中,手机网络新媒体的互动性使得民众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加直接地参与到社会事件中,发表见解、奉献爱心,大众的话语权和行动权都得到了空前丰富和拓展。因为人人都是“麦克风”,人人都能发出声音,因此,每一个网民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发表言论并与他人互动,这时新闻传播的便捷性,就在网民和网民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成长丰富,其受众的话语权被空前的放大。
  (三)信息传播范围广、影响深远
  手机媒体里的任何一个信息被关注后,用户通过QQ、微博、微信和朋友圈互相转发从而产生辐射,发布者所发的信息会被“有需要”、“感兴趣”的人或平台关注、转载,并引发讨论,原始的信息就会以裂变方式进行扩散,实现影响范围的扩大化和公共化。正如社会学家张来民所言,“一个人的微博跟其他人的微博套叠,一个人群跟另外一个人群套叠,因此只要一条信息具有阶层文化兴趣利益的穿透性,就是说能激起大家的兴趣、关注,理论上说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知道,而这条信息从哪个渠道出来变得不再重要。这就是微博、微信具有的爆炸性、裂变式的传播能量,是传统媒体难以实现的???”。例如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相互转发的原中央电视台女记者柴静自费拍的关于空气污染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夜之间的点击量突破了一亿大众,其传播的广泛性、受众性、影响力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提并论的。
  (四)信息传播的信度差、辨别难
  媒体信息传播的可信性是指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其信息来源是否可靠,维持原本真相的程度以及被大众所理解的程度。由于智能手机的媒体客户端使得公众的话语权更加开放和便捷,因此很多受众者在转发和评论信息时往往不加思考和判断,仅仅凭借个人认知和喜好,进行转发和评论,这难免会出现信息良莠不齐,经过层层传播后的信息时常与源头信息表达的内容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在网络世界里,假消息和真消息从文体上没有区别,都是叙事的方式,看起来都有鼻子有眼的,让人真假难辨。
  二、指尖传播正能量,充分拓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手机媒体平台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努力形成新形势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新时期,新阶段,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适应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形势,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喜好,善于运用智能手机的信息传播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现到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用指尖传播正能量,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时代课题。
  (一)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关注”功能,建立师生间的“双向关注模式”,以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到“教育者无视时代的发展,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因而失去了第一时间解释、宣传教育的优先地位???”。当下许多教师并不了解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作用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的看到了智能手机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负面影响,而无视时代的发展,无视手机媒体在道德教育中的媒介优势,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使自己与学生越来越疏远,势必失去了第一时间宣传、解释教育的优先地位。因此,在当前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优势,主动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师生间的双向关注”模式。   教师首先需要通过手机媒体客户端的微博、微信、QQ,在学生中开设“互动区”,进入学生关注的视野,成为学生朋友圈的好友,建立起师生间彼此的尊重和信任,然后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议程设定,与学生一起进行时事分析,交流先进典型,分享各种社会正能量的相关报道,鼓励学生关注健康向上的信息言论。然后学生通过添加和关注教师设立的这些手机媒体客户端公众账号,可以就自己遇到的困惑,关注的问题,随时通过QQ、微博、微信留言给老师。老师随时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并对网络媒体中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通过现实生活进行引导和指正。
  可以看出,通过手机媒体客户端建立的“师生间双向关注”模式,提升了师生互动的深度与广度,不仅破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的时空局限性,而且有助于教师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动态等,进而及时调整改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评论”功能,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牢牢把握对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
  西方谚语说的好,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把。作为“刀刃”来看,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传播主体的大众化、传播内容的多样性、传播真实度的不可控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其中既有西方国家的各种腐朽思想、极端的言论,也有虚假性、低俗化的色情暴力,还有各种无法避免的炫富、炒作等现象。面对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复杂环境,更需要教育工作者,占领网络阵地,用指尖传播正能量,弃大众传媒不良信息之“危”,扬其社会正能量报道之“威”。如近几年关于“老人摔倒扶不扶,如何扶”这个社会热点话题,赞成不扶的极端言论者不在少数,发布怪谈邪论者也大有人在,教师可以就学生关注的这一社会热点通过微博、微信等开展关于社会公德的价值观讨论。再如央视新闻调查节目播出于正抄袭琼瑶事件,教师也可以通过此新闻在师生互动的朋友圈中开展“诚信”问题的教育和讨论。
  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也生动的说明了“宣传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的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评论”功能,组织学生对网络媒体中热议、持续发酵的社会热点进行正面关注、评论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社会热点事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解读,这样才能牢牢把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话语权,最终使网络手机新媒体成为正面信息的和正能量传播的“舆论先锋”、成为流言和虚假信息的“粉碎者”。
  (三)利用智能手机媒体客户端的“转发”功能,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传递社会正能量
  在“人人都能发出声音,人人都能被关注”的微时代,利用网络媒体和现代手机强大的智能功能,微博、微信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传播到网上,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转发”功能迅速扩大传播范围,形成特定的受众人群和受众阶层,从而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的社会舆情。如果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诸如拉送货物的大客车不小心在马路上侧翻,遭遇路人哄抢的新闻,或公交车上没有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的新闻,诸如此类的等等,那么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冷漠,学生也会对此类事件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不知不觉中淡化了自己的道德标准。相反,如果每天看到的都是诸如货车侧翻,众人帮忙,失主丢钱,路人拾金不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题材新闻,那么学生就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并用这种价值观去指引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社会正气。
  因此,利用智能手机传播对象的精准性、广泛性和媒体客户端的“转发”功能,教师可以根据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际需要,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信息传递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力,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信息中甄别和选取具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的鲜活事例,通过指尖转发给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张来民.新的舆论机制正在形成〔N〕.学习时报,2012-02-27(0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Z〕.
  〔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162).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其他文献
[摘 要]塘铺文化由建筑形式演变而来,包含芦苇地区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割苇人即“刀客”的劳作文化等。然而机械化和互联网的冲击,使这种文化濒临断代。在国家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塘铺文化面临着传承的新机遇,公共艺术作为媒介将这种文化传达给社会公众,能够以艺术作品的方式唤起大众的审美和兴趣,从而有效的实现塘铺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塘铺文化;传承;公共艺术;媒介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大学对文化传承、社会发展及民族振兴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很大差距,需从去行政化,营造自由学术氛围;发展博雅教育,秉持立德树人理念;扎根本土特色,立足国际视野等路径着手,同时要恪守学术道德,增强创新意识,打造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  [关键词]学术自由;博雅教育;本土特色;国际视野;学术道德;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和价值观的引导,从而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想意识,为他们的长远发展和未来进步创造有效的条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教学来说,必须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强化对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对他们进行知识渗透的同时,更要注重对他们思维方式、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提升,从而来不断地提升他们
期刊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具有遏制司法地方保护的历史使命和价值目标。为探究巡回法庭在这一方面的改革成效,文章从正反两个视角对其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据此作出了综合评价,得出巡回法庭未能实质化地遏制司法地方保护的结论。最后,文章在简单介绍学界现有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审制”的改革思路以作参考。  [关键词]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司法地方保护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期刊
[摘 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可靠的战略资源。县级人才工作日益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人才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吉木萨尔县的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培养和引进人才建设机制不断健全,并建立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但也存在农村实用人才认定标准模糊和人才工作合力不足等问题。应当通过完善人才组织建设、明确分工、加强考核等途径促进县级人才工作的优
期刊
[摘 要]选择汉、锡伯和哈萨克三个民族的牛郎织女传说进行比较,着眼于牛郎形象主体,揭示牛郎形象蕴含着的不同的民族审美观、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并进一步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品格,歌颂爱情、亲情以及人们改变命运的勇气和信心。  [关键词]牛郎;织女;汉族;锡伯族;哈萨克族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10 — 05  有关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微信日益渗入网民生活,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对传统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挑战。本文对微信公众号转载文章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侵犯的权利以及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最后从现行法律,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网民这三个不同主体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侵权判断;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
期刊
[摘 要]文章系统梳理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翻译思想,诠释“音美”“形美”“意美”的内涵,指出在中国诗歌的英译过程中,为了文化交流与传播,译者应致力于再现源语作品的美学特征,才能达到文化传播及推广的意义。  [关键词]许渊冲;三美;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02 — 02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
期刊
[摘 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测试走向现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或基于网络的考试进入一个实际应用的阶段。本文详细介绍了牡丹江医学院《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改革实践过程,探讨机考对英语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为其他院校开展大规模英语口语测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口语机考;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一般被认为是原则基础式的会计准则。然而在与费用披露相关的财务报告准则方面,与新西兰在采用IFRS之前的国内会计准则相比,IFRS以及澳大利亚在采用IFRS之前的国内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更偏向于规则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新西兰公司在IFRS前的公司信息披露准则下,年度财务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