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ju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高校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日益成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深入分析了研究生中存在的自卑、抑郁、敏感、嫉妒、自傲与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 成因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4-0-02
  
  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是大学生中的佼佼者,其年龄、学习和生活方式较之其他大学生和一般人群有较大的差异。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在新一轮经济危机的冲击下,高校研究生学业、就业、情感需求和经济状况等压力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愈加凸显,研究生因心理障碍引发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日渐增多,抑郁、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心理障碍给他们自身、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危害。为此,及时准确地分析研究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对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和培养工作至关重要。
  
  1 研究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生群体在年龄层次、社会阅历、认知方式、学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心理问题高发人群,研究生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由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做出过低的评价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失去了自我,总爱把自己与自己认为“厉害”的人进行比较,且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优势相比,结果越比越伤心、越自卑。
  1.2 抑郁心理
  研究生中的一些人本来就比较敏感、脆弱,情绪化色彩比较重,一但情感、学业、工作、经济等方面出现困扰与挫折而又难以调节时,就容易郁郁寡欢,持久的情绪低落、忧郁、苦闷、沮丧,一些人甚至表情冷淡、僵硬,仿佛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而无力自拔,少数人已表现为神经症性抑郁症。严重的抑郁还可能导致自杀心理、行为的产生。
  1.3 过度敏感和嫉妒心理
  有此类心理问题的学生主要表现为:极度的敏感多疑,常认为别人跟自己过不去,交往中过分敏感,爱嫉妒、喜欢抱怨和指责他人。过度的嫉妒心理导致不能容忍别人的进步与成功;看到差距自己不努力迎头赶上,却希望他人退步、失败或犯错;一些人甚至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处处设卡、封锁消息,甚至诋毁他人。这不仅影响人际关系、科研合作和团体氛围,还使他人受到伤害,更使自己备受煎熬。
  1.4 自我为中心的自傲心理
  有些研究生在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极度自傲,突出表现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对别人的看法也不在意,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处理人和事,而很少替他人考虑。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过分强调自我利益的诉求,缺乏合作精神,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忽视他人利益。
  1.5 社交恐惧倾向
  有些研究生在进校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经常感到恐惧或不安,在不知该怎样去与人交往或交往失败后回避社交活动,而导致了性格孤僻或少言寡语。这些研究生都比较害怕在社交场合抛头露面和人际方面的交往,在公共场合他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周围的环境上,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总觉得别人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关注,总担心自己会出错而被别人嘲笑,常处于一种莫名不安的心理压力之下。
  
  2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研究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虽然在校园内成长,但是他们的人员结构相对复杂,研究生的来源背景、年龄层次、工作经历、婚姻状况等方面差异较大。一方面他们要为较为繁重的学业努力拼搏,另一方面又要为经济问题所分心,同时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较高。来自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压力使他们对未来的事业和前途不可避免地产生担忧,存在着学业与生活、理想与现实的多重矛盾和压力。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环境变化引起适应不良与心理失衡
  首先,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普遍以少数人甚至个体为主,生活、学习更趋单调,缺少群体行为和活动,导致了研究生学习的相对分散、生活的相对封闭,缺乏与他人、与社会更多更深的交流与接触的机会。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以分数、升学率论英雄,往往注重智育、分数和应试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忽略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健全,因此当学生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巨大变化时,会显得难以适从,缺乏对自身的心理状况进行适当调适的能力。
  其次,现在的研究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他们的成长环境中,父母往往会过分满足和保护孩子,过分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他们的行为往往放任,很少约束。这就容易造成孩子依赖性强,自制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考虑问题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和周围环境。
  2.2 人际关系不协调引起恐惧忧虑
  在当前的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缺乏自信,渴望与人交往、但又特别害怕与人交往,畏惧抛头露面。多数研究生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在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往往就显得比较幼稚、简单和冲动,容易造成交往障碍,往往会因为在别人面前觉得害羞或不好意思而不与他人说话或不愿意做某些事情。
  2.3 长期压力形成研究生的心理障碍
  研究生所受的压力大致可概括为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这些压力对使他们对未来的事业和前途不可避免地产生担忧,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缓解,必然会产生心理问题。
  2.3.1 学业上的压力在心理上产生的诸多焦虑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比起本科阶段,无论是学习的内容、范围和要求都提高了许多,一方面他们要改变原来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为自主创新研究,另一方面又面临学业考试和发表论文的压力。部分学生自我感觉考试关难过、科研出成果难、发表论文也难,有的同学因为毕业前还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因而不能参加毕业答辩。这些学习上的压力都导致强迫症状、恐怖、精神性等问题随之产生。
  2.3.2 经济上的压力造成的自卑与孤僻心
  如果说本科生还可以心安理得地以父母支付学习生活费用为主,那么研究生就要开始自食其力挣生活费了,特别是对于很大一部分已婚研究生及自筹经费读研的学生来说,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是更大的经济负担。因而,家庭生活困难的研究生就会感到经济压力很大,产生自卑、焦虑、孤僻心理,有的研究生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2.3.3 就业压力造成的忧郁心理
  普遍的就业难题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的主要压力源,特别是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就业难题更加凸现出来。随着研究生扩招规模的加大,研究生队伍越来越庞大,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研究生就业压力会逐渐增大,自我期望值过高与现实就业形势的不乐观带来巨大心理落差,个人能力与社会脱节而造成的挑战形成心理压力等等,这些都造成了研究生的焦虑不安和忧心忡忡,进而演化成心理负担。
  
  3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不断增多的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成为阻碍他们成才、成长、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提高研究生的心理素质,以应对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和不断增加的心理压力。
  3.1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建设,使其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通过建立学校、院系、指导教师与班级多级网络化服务系统,充分整合校、院两级组织资源,积极调动指导教师、德育工作者和学生干部的积极性,通过对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指导。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体系和整个过程,加强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监督体系,及时发现、早期干预、有效控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把好研究生入学心理健康质量关。其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建立研究生新生心理健康档案。第三,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跟踪检测制度。第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帮助、解决研究生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3.2 加强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
  导师是研究生能否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的学习与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力。导师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指导,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生活上的困惑。
  3.3 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改善研究生的成才环境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健康愉快的文体活动,广泛的人际交往,是走出自我,走出书本,开阔视野,培养人际协调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加强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交流、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使研究生寓教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促进他们个性的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鼓励研究生组建自己的心理健康社团,开展自我教育。
  研究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是由社会性的应激源引起的,特别是经济拮据、生活困难给研究生带来很大压力。因此,要采取多方措施,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如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机会,设立研究生助教、助研岗位等,以帮助经济困难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3.4 强化研究生自我身心素质训练,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提高其心理素质,主要还得借助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努力。由于他们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和经验,因而更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引导,通过为研究生开办心理卫生选修课程、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研究生了解和把握一些适用的自我调适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指导研究生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正确认识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其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研究生们在接触、了解、认识社会的同时,也提高了认识自我的能力,促使他们的心理得以锤炼并趋成熟。因此,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组织并创造条件使其广泛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深入基层、社会调查、沙龙等形式,促进交流,学习一些实用的人际交往方法和技巧,有效地增强研究生社会交往的信心,使他们能更快地融入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
  总之,研究生心理健康对其自身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而高校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的研究,对于维护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切实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和指导他们学会自我心理的有效调节,使他们更加全面并充分地发展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 买买提·吐尔逊木明,曲曼古丽·巴拉提.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
  [2] [美]斯腾伯格,杨炳均等译.认知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6.
  [3] 罗斐悦,宋官东.我国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
  [4] 肖玺.女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调适[J].社会心理学,2003(1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瞬目反射(BR))与面神经电图(ENG)在Bell’s 麻痹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56例Bell’s 麻痹患者行BR和ENG检查,并对32例BR缺如、5例病初M波未引出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 BR阳性率为100%,ENG阳性率63.8%(P1.5 ms,R1、R2和R2′波消失。ENG:在相同距离下患侧波幅损失率>50%或波幅消失;健、患侧比较M波潜伏期差>0.5 ms;患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脏病围手术期麻醉处理原则.方法 选择急诊腹部手术病人40例,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及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进行治疗.结果 低浓度丙泊酚维持麻醉浓度,手术中辅
现在突发事件不断发生,这时议程设置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事件发生的时候,政府要第一时间掌握话语权,通过各种措施设置议程,从而影响媒体议程,使得媒体能够更好的配合政府进行突
目的:了解覆膜支架对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和瘘的治疗效果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及体会。方法:本组39例,均为失去手术时机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恶性肿瘤患者,共置入
目的:分析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Excel 2003版软件对该中心2007年—2009年3年间各类抗菌药物的注射剂的销
目的研究在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方法124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和抗生素治疗组(62例)。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是指60岁以上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其中有老年发病的溃疡,也有中壮年起病而迁延至老年的慢性溃疡。在临床症状、发病规律、发病部位、并发症、伴随病及病死率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最常见的农药中毒。有机磷主要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引起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使胆碱能神经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教育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观察113例参加社区糖尿病病友协会糖尿病教育活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各种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全部患者对以协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8~12周妊娠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来本院门诊要求终止妊娠,年龄在20~35岁之间,孕8~12周,无药物流产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