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毕生发展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butch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仍在发展中
  
  有不少年轻的爸爸妈妈,特别是妈妈,在有了孩子以后,就会口口声声地对别人说,自己这辈子已经没什么指望了,现在孩子是自己的惟一希望。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事情。
  一对家境并不太好的父母,偶尔带孩子去打网球。说来也巧,网球教练看上了他们的孩子,认为他的身体条件就像张德培,很有发展前途。孩子的父母听了喜出望外。
  从此,家里的一切就开始围绕着未来的“网球明星”转动。父亲中断了夜校的学业,母亲则心安理得地“下了岗”,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照料孩子。
  父亲说,我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混来混去还不是个工人?还是留点时间给孩子吧。
  母亲说,我即使再找一份工作,上班时心里惦记的还是孩子,大家谈论得最多的也是孩子。干脆彻底下岗,为孩子作牺牲么,谈不上不值。
  对大多数父母而言,生理的机能已經完全成熟,生命又有了新的延续,而且延续着的生命又是那么的蓬勃而有生机。反观自身,尽管如同正午的太阳依然炎热,但毕竟已向西移去,终将日落西山。难怪不少父母会产生类似的想法。
  但是,难道青年、中年已经是人生发展的终点了么?
  
  发展具有不同的状态
  
  心理学家爱借助于“发展”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的身心成长过程。那么,到底什么是“发展”呢?
  一种最普遍、最能为常人所接受的理解就是个体的种种机能与状态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才称得上是发展。
  在这种普遍理解的基础上,人们通常就会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无论是从身心发展的哪个角度来看,都处于发展的最低水平,幼儿其次,儿童少年又再次之,到了青春期,身心发育达到顶峰。而一旦过了青年期,人的发展的任务也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似乎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人只有慢慢衰退的份了。
  的确,人类的生理器官、机能系统、认识能力大体上都具有这样的发展轨迹。
  但是,同样也有事实表明,人类的心理发展并不完全如此,在某些方面有着例外。
  最典型的莫过于个体语言的发展。人的语言发展包括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技能等几方面。在语言获得的进程中,基本遵循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惟语音方面情形有所不同。
  据初略统计,人类的语言共有二千余种之多。这二千多种语言,各有截然不同的发音。
  大家都知道,孩子出生于哪一种语言环境,便会毫不费力地习得这种环境中人们使用的语言。
  大家或许还听说过,3岁的孩子与30岁的父亲一起从中国移居美国,若干年后一起回中国探亲,孩子已能操一口流利、标准的美语,而父亲讲的英语,却怎么听也都听得出那中国腔。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事实,即人的年龄越小,对语音就越敏感。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孩子在出生时,他的发音器官具备发任何一种语言的任何一种声音的能力。只是因为他不可能同时处于那么多的语言环境,所以他对日常接触不到的那些语音,敏感性就会逐渐降低。当将来有机会接触另外的语言时,业已定型的发音器官就很难发出那种语言的标准音了。
  所以,我们可以注意到,人类语音发展所遵循的过程是从敏感到不敏感,或者说,是从语音感受与表达能力强向感受与表达能力弱变化的。
  这无疑也是发展的一种方向,一种状态。这样的发展方向与状态往往不容易为人所重视,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在本世纪60年代,有一种观点开始悄悄盛行起来,我们称之为人的毕生发展观点。认识与了解这种观点,对为人父母者的心态调整非常有帮助。
  毕生发展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都在发展!或许大多数发展变化的起点在个体出生时,然而有些发展变化的起点则是在生命过程的较晚时期。同样,尽管有些发展在生命过程的中途就已经达到终点,但同样有些发展会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终结。而且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整个发展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所组成。
  个体的智力发展,或许是毕生发展的最好例子。
  大家知道,智力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部分。在以前,有学者通过智力测验发现,人的智力在14岁以前基本上呈直线上升的快速成长趋势,此后逐渐减慢,约在20~34岁时基本保持不变,称为智力的高原期;此后智力水平就趋于缓慢下降。
  运用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会对这种智力发展观提出越来越多的疑问。现今,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智力可分解为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两大部分,它们的发展趋势是不一样的。
  测验的结果表明,二者在20岁以前都呈线性增长。此后,由于个体的神经生理机能开始逐渐下降,与神经生理机能密切相关的液态智力一般在成年期(25岁左右)以后开始逐渐减退;相反,由于晶态智力更多的是与个体的知识与经验有关,因此,晶态智力在成年期以后不但没有减退,反而继续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这些,都是人类发展的新的科学事实。
  
  父母需调整心态
  
  毕生发展心理学的观点能给我们父母带来哪些启示呢?在我看来,重要的是以下两点:
  一是坦然面对社会与人生的变迁与新挑战。
  随着社会的变迁,劳动力市场也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置换。这就意味着有不少人要面临下岗或再就业。换而言之,新的起点将有可能发生于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
  显然,中年人首当其冲。遭受如此冲击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心态:
  一种人认为,我这辈子算是完了。就凭这岁数这本事,咱还能干啥呢?所以,他苦闷,他认为世道对他不公,成天不知如何是好。
  还有一些人认为,下岗固然不幸,但四十来岁仍值知识与经验的黄金阶段,只要肯学肯干,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事实也正是这样。有时候人的心态影响并决定了人的生活质量。在一些发达国家,人们会不断地通过搬家、跳槽来认识、发现自身的价值,对自我进行挑战,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呢?“哀莫大于心死”,有时是不是指的就是那些为人父母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受呢?
  二是留点爱与机会给自己。
  笔者在不少调查研究中发现,“有了孩子,没了自己”是当今中国父母的显著特征之一。我们通常注意到,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不少父母就连自己平常爱吃的东西,都因为孩子而不再享受,更不必谈自己的事业、兴趣、爱好与特长了。父母整个生活的中心,全然在孩子身上。
  一项对350对母子的调查结果也显示,43.1%的母亲称“只要孩子能有出息,做父母的什么都可以牺牲。”家长甘愿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以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幸福。
  难道有了孩子,就注定得牺牲自己,就注定再也不能有自己的时间与机会了?难道连自己都没有幸福的感受,孩子能有真正的幸福吗?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应无条件地以孩子为中心,甚至为了孩子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且,你的牺牲并不一定能换来孩子的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
  爱孩子也要爱自己,因为这两者本身并不矛盾,爱自己是为了更好地爱孩子。为了孩子的成长,为了自己的追求,父母大可不必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父母通过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能更好地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终将逐渐长大成人并开始自己的生活。一旦到那时,成天围着孩子转而迷失了自我的父母,内心的失落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请记住:生命在孩子身上得到了延续,但你的智力和能力还在发展,你自己的生命与事业同样仍应继续。留一点爱和时间给自己吧,这对树立健康向上的父母形象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咔嚓”一声,38张笑脸定格在毕业照上。那天,我意外地收到了一份礼物——纪念杯。杯上刻着班级的座右铭:阳光505,sunny forever!一张张绽放的笑脸,让我回忆起从前欢乐的时光
In order to make montmorillonite (MMT) nanosheets disperse in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with highly homogeneous orientation, alternating voltage is applie
谁说成长不烦恼?我今年已经上五年级了,可是连续几次量身高,都没见长,总是在1米38到1米39之间,这可急坏了老爸老妈,也让我大伤脑筋!话说上个月的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苏
关于奖励:不能不奖,也不能时时处处、小功微绩都奖记者问(以下简称问):许多家长都坚信“少批评多奖励”的教育原则对孩子是有益的,所以不少家长竟把奖励作为惟一的教育手段。
一、重视论证过程,做好选题工作跟题服务的第一步是寻找用户,确定重点。一个课题选得好坏,关系到它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这一步在整个项目中举足轻重。所以应首先对城市的自然
近年来,部队基层人员骨折发生率有所增高,本支队85年度共发生骨折(包括关节脱位)病人22例,占同时期总人数的1.4%,现把对22例骨折病人的调查分析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部队主要
好家长≠好妈妈近来,连续听到年轻父母科学育儿的好消息。据京、沪、杭等城市妇联部门发布的信息,0~3岁“亲子学苑”科学育儿的实践基地办得很热闹,年轻父母积极参加,尤其难能可
人血丙种球蛋白为健康人血清提取物,临床用于原发和继发性免疫球白IgG缺乏或低下症的替代治疗,亦常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的辅助治疗。我科
患者男性,25岁。因咯血复发以“支气管扩张”收住内科。既往史:自幼高度近视,右眼视力0.1,戴-6.50DS=0.6;左眼视力0.08,戴-7.50DS=0.5。平素鼻塞、无规律性头痛,感冒时加重。查体: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右缘4肋间,左胸可闻及
<正> 1989年11月上旬,科内尔大学计算机系的一名研究生释放出一种计算机病毒,它严重感染了国防部和许多研究机构所使用的计算机网络,在病毒最终被控制住并被消灭时,它已经传染了六千多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不得不暂时关闭。“捣乱”一词,战时指的是捣毁敌方机器,和平时期指的是罢工或怠工。而在当今计算机时代,我们正面临着计算机捣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捣乱来得更阴险,危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