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目标究竟离我们多远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hou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时候,我们需要哲学的思考
  
  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曾给学生列举了一长串名人的生命消逝:茨威格、莫泊桑、杰克伦敦、海明威、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伍尔芙、老舍、傅雷、三毛、张纯如、海子、朱湘、……我问学生,他们为何要这么做?作品如此昂扬激越,洋溢着灿烂的光彩,但理想主义为何最终成为悲剧?
  我又告诉学生,茨威格于1922年2月22日自杀时曾留言:“当我自愿且神智清醒地同这个世界告别时,我要向这个伟大的国度——巴西致以我崇高的敬意……愿人们在漫漫长夜后终寻光明,而我,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先你们而去了。”海子被麦芒上的阳光刺痛了眼睛,26年的光阴结束在山海关的铁轨上,可他又说了些什么呢?
  学生先是沉默,既而轻轻地读出声来——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然后,我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我们该怎样去衡量一个个体生命存在和死亡的价值?
  学生的回答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精彩。
  我默默地将摩罗的一句话抄在黑板上——
  一切活着的人们,至少应该选择一个日子,深切地进行一次回忆。至少要调动起我们依稀可存的那么一点自尊心,回忆一下那些死者的苦难与耻辱,借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苦难与耻辱。因为我们不配跟他们一样善良而又自尊地活着,所以他们只好选择了善良而又自尊的死亡。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告诉学生:有时候,我们需要哲学的思考。
  
  诗意的目标究竟离我们多远
  
  到外校去听一名老师的公开课《音乐巨人贝多芬》。课上得很成功:思路清晰,扣住人物描写要点挖掘文本;课件运用自然得体,教学环节自如;老师声音甜润,语气柔和;师生交流顺畅,课堂流溢着大气质朴之感;学生思考充分又有自己的独到解读,所有预设问题解决得甚是圆满。
  但有一个细节却使我沉思良久。
  本堂课的高潮是在学生形成他们所能达到的人物理解高度后,教师给出了傅雷、罗曼罗兰等人的评价,然后在《命运》的磅礴音乐里静听“命运扣门的声音”。此时课堂被一种激情中的平静覆盖着,所有听课者无不被深深感染。这是最美的环节。如果就此被这一堂课的这一瞬间而打开了心灵之窗,被这一瞬间感动而开启了丰富的情感之窗并因此而热爱音乐、热爱文学、热爱语文、热爱读书、热爱艺术,则善莫大矣!
  但教师何其残忍!没有让学生聆听完整首音乐,便硬生生地停住了,转到对本文“你收获了什么”的预设问题上来。而且还要过渡到对本文写作的一些特色理解,并希望学生“学以致用”写一同学的外貌!
  老问题了:课堂教学究竟在追寻什么?在实用和美之间有中间地带吗?一定要头尾完整,课前导入,课后作业?然后才允许下课铃声响起?平滑只能造就技术主义的辉煌,却哺育不了理想主义的幼苗!美的音乐被用来作为道具,还不让完全呈现,这是在躲避什么还是粉饰什么?所谓的“双基”非要把美文美景涂上厚厚的肤浅的技术屏障吗?
  语文教学,诗意的目标究竟离我们多远?
  
  这是一些超越了老师的文字
  
  教《祝福》一课时,适逢一场早春的大雪,上午双修课便没了心思,总想利用这早春的大雪让学生们感受到什么才好。在纯白的世界里,宁静和博大比任何的白天黑夜都要杰出。于是,我便提议到操场上看雪。
  他们欢呼地去了,在雪原上撒欢儿。早晨冷峻的空气里弥漫着雪后的清新,听着脚底踏雪的吱咯吱咯,忍不住弯腰抓起一捧雪,让丝丝的冷意渗透到手里心里,然后渐渐融化成一片白色,连同整个世界。我想,面对这样的雪野,我的学生能体会到鲁迅《祝福》中雪花描写的作用吗?我的学生们!你们的青春年华当然还没有承受太多的灰色晦暗,可你们现在还有一双让思想飞翔的翅膀吗?在学习过走路后,就该让自己飞翔。雪里的世界有促人思考的东西,有洗净铅华的纯净。
  第二天上课时,我说:“蒲扇大的雪花在外面飘啊飘,我以古典的目光注视着黑的夜,白的雪,并想和大家说说自己心里的一些感悟。同学们,你们也看了雪,能说说自己的感悟吗?
  结果,我见到了如下令人激动不已的文字——
  往窗外一望,白色就已经填满了你视野的空隙,填满了你思想的空隙。只有呆呆的凝视,世界一下子变得空明而又单纯,到处是和谐的宁静。
  我常盼望着那一天,会从那天使的翅膀下抖落了一些零碎的羽毛——不需很多,只要能填满我的视野!
  
  白雪中躲藏着冷绿的小草,他们在雪中跳舞,在寒风中生长,周围没有春的气息,只有这些小草;雪自天上来,却又经不住阳光的照耀。它们本身都是脆弱的,但正是这脆弱的生命给了它们特别的高贵。
  ……
  这是一些超越了老师的文字。
  鲁迅的《祝福》很难领悟,我花了一番心思,结果依然一片茫然。但是看到如此的文字,语文老师的幸福感早已涌上心头!我真想说:让语文课本见鬼去吧!
其他文献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参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与水平状况,创设符合和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去获取知识,自觉地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的目的。下面就结合本人多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
期刊
学生的阅读理解活动除了受语言因素的影响外,还受一些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因素是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的主要障碍。下面就谈谈几种常见的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心理因素。    一、厌恶心理    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喜欢做大量的单项选择题和语法题,而不愿做阅读理解题。按照他们的说法,做单项选择题和语法题会使他们有成就感,而做阅读理解题则让他们感到吃力不讨好,花费的时间即多,又感觉不到有什么收获,渐渐
期刊
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是音乐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原则贯彻实施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孩子能力与智力的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  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园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必须以孩子感受音乐、音响的整体以及正确评价为基础,那么,如何遵循这一原则呢?首先倾听音乐的音响,感受综合整体,以及所表达的情绪。感受倾听音乐的音响要分几步走。    一、培养孩子辨别音高、音值、力度、音色等音响要
期刊
一、特困地区的移民教育需求    1983年,国务院为“三西”地区确定了“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开发建设方针,提出了声势浩大的移民工程:即用10年时间对甘肃中部20个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8个县,采取群众自愿,国家扶持(每年投资2亿元)的方法,由政府组织,把山区一些贫困带长期不能解决温饱的农户,搬迁到河西走廊及黄河沿岸的闲散地带或有水利骨干设施的地区。实际上,全国类似于“三西”
期刊
21世纪是一个网络化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网络正以迅疾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并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夹杂在网络上的诸多不良信息,也给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侵害能力相对薄弱、缺乏自控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青少年学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网络的种种冲击,中专学校班主任应采取措施,应对挑战,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新路。    一、网络对中专生情感的占有冲击着班主任
期刊
一、背景    《和氏献璧》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奇妙的石头”主题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于是厉王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他是故意欺骗,下令砍去他的右脚。文王即位后,卞和捧着那块石头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
期刊
“活”即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灵活机动配置教学内容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迅速、及时、准确、全面的掌握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认为:“兴趣是推动课堂教学的良师益友,能活跃课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催化剂,对孩子的学习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兴趣既能调节孩子的积极思维,探索求知的内在动力,又能诱发学生的智能积极性。笔者认为:“兴趣是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怠学就是指学习者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不主动,听课不注意,作业不认真,拖拉应付,甚至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如果学习者产生了怠学心理又没得到及时调整与矫正,可能会导致厌学,最后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弃学心理。为了防止学生厌学及弃学心理的产生,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怠学心理,及时采取教育措施。    二、怠学心理的原因分析    我们在本校高一、高二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共计280人参加了
期刊
我国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二十多年来,成千上万有志青年发奋学习,通过自学考试走上工作岗位,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自学考试为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多种形式发展高等教育积累了经验,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提高全民族素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形势的发展,我国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自
期刊
我国的电化教育组织机构管理体制,随着电化教育事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一个历史沿革的过程。  我国的电化教育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40至70年代处于停滞阶段,自70年代后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重新起步,并得到迅速发展,主要表现是:建立了各级各类的电教机构,壮大了电教工作队伍;各级各类的学校也在积极开展电教活动,特别是许多中等师范学校开设了电化教育课程,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