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泡茶:找到最佳“出茶点”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s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泡一壶好茶,就似在炮制一件艺术品,那些高深莫测的手法常令人眼花缭乱,泡出的茶亦让人销魂不已。
  曾有人说过,泡茶如做题,可套用公式,也可灵活应用。用不同方式泡茶,和泡茶时细微的变化,都能让茶汤的口感与功效出现天壤之别。
  如今的泡茶技法,已超出循规蹈矩的精准步骤,有传承的复古,也有创新的时尚。不过玩泡茶的乐趣,就是图个新鲜的体验感,找到个人心中的最佳“出茶点”,好比get到兴奋点一样,不过可别玩坏了哦!
  大碗泡茶也销魂
  闲来无事,渴而思茶。一人独饮,摆出全套茶器的架势,似乎略显浮夸。对于懒人来说,总想省事,想到台湾的碗泡茶十分便利且流行,便搜出大陶碗试泡乌龙。
  碗泡茶,跟我们喝汤时每个人拿着汤碗从大碗里分汤是一个道理,无需出汤,将茶汤舀出品饮,随饮随注,煞是有味。
  茶在碗中,就像围观茶叶“泡澡”,叶片缓缓展开,好似打个呵欠舒展身姿,甚是可爱。
  传大碗泡茶由来已久,可追溯至唐宋那时的“点茶法”。何为“点茶”?宋人喝茶,喜欢将茶叶研成末,再用开水冲泡。“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筅击拂”——这就叫做“点茶”。而“点茶”点出花纹的高超技艺,又叫“分茶”。
  你以为只有咖啡才能做出美丽的拉花?早在千年前,宋朝人就把拉花这技艺玩得炉火纯青。茶末与开水,也能在碗中冲出各种栩栩如生的图案。若点茶古风依旧,把当今的星巴克与之PK,还不知谁胜谁负呢。
  北宋《清异录》就记述了大碗点茶中的技法,“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茶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幻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唐宋人要是知道现在点茶技艺失传,一定痛心得捶胸顿足。好在这种大茶碗又重出“江湖”,掀起复古风潮。
  唐代分的是沫茶,现代冲泡的是散茶。由于碗的空间较大,茶叶比在盖碗或者茶壶里更好展开。在足够空间中形成的茶汤风味,和在局促空间中形成的茶汤会有区别,茶叶舒展自如,汤味更加柔顺自然。
  在冲泡上,以碗开汤,以匙分茶,也更简便。在品饮上,碗茶散热快不易闷馊,宜冲点细芽观赏叶形。匙能分茶亦能闻香,在茶席上饶有情趣。
  碗泡茶的精髓,在于时间与温度的拿捏,观察茶叶散开的程度和茶汤的颜色来判断茶是否泡好了。惯用碗泡茶法的饮茶人说,在泡茶时,茶水的比例、出汤的手法,似乎无迹可寻,只有沉下去自己才能渐渐找到行云流水的感觉。
  碗泡茶看似随意,但多人分茶时,还需注意分寸。首先,茶勺盛茶时,不要随意搅动茶汤,那样既破坏茶气也不礼貌;其次,茶勺最好保持45度角入茶汤,这样既能保证入汤速度,动作也美观;第三,茶勺里的茶汤不要又倒回茶碗里,既不卫生也不雅观;第四,茶汤出碗时把茶勺在碗边轻轻撇一下,可撇掉茶勺下方的水滴,避免滴入客人杯中,但重复多次的话也就不雅观了。
  再者,并非所有的茶都适合碗泡。碗泡的区别在出汤慢,降温快,茶气易散,不聚香,所以首选注重口感的茶类,如乌龙茶、普洱茶、六堡茶都适合。
  偏爱碗泡茶的人似乎会觉得,碗泡茶比起小壶功夫茶来说,更有种豪气万千的感觉,茶没有经过复杂的多次程序处理,茶的滋味更加接近纯然。
  泡茶前的提香“神器”
  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
  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
  ——《即事》白居易
  看见明月在天,便坐了一个通宵没有合眼。听见风声大作,便睡了一整天没有醒来。屋子里充满煎药的香气,手笼带着暖意,烘焙茶叶之时,看淡淡烟雾升起。白居易的《即事》,反应了他乐于享受不被打扰的田园生活。有酒有茶的,当是一个很有品位的人。小焙笼焙茶提香,与今日自家磨咖啡豆有那么点异曲同工,晒晒朋友圈,还能收获不少赞。
  泡茶前提香,早在唐宋就有迹可循,南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里就有茶焙,但是宋代烤的是茶饼。
  在当代,除了用小焙笼,还有用棉纸包着,放在明火上烤一烤。其实,这样的玩法很适合情侣,两个人默默相对,一人手执棉纸一端,慢慢烘焙,眉目传情,很走心。
  私家焙茶,是为了去除茶叶久存的陈味与水分。还有人喜欢有火香的茶,所以精益求精的玩家希望DIY能搞定。
  自家整个迷你小焙笼,袖珍可爱,还特有逼格,显得主人特别会玩茶。容量小,一次焙二两,自饮或招待三五好友足够。没事烘烘茶,茶香满屋,也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有了迷你小焙笼,分分钟都能让你变焙茶大师!把清香型铁观音变成浓香型铁观音需要几个步骤?一个!设定好时间和温度,轻松完成。随手冲泡,汤色明亮,韵味十足。
  朋友圈里人家晒烘焙蛋糕,你晒烘焙茶,立刻胜出,又能刷出成就感与存在感。
  对于茶友来说,迷你焙笼就像一个“过家家”的DIY玩具,逢年过节的茶礼,都能亲力亲为,贴上个私房茶礼的标签,显得心意十足。要的就是这份自己动手的体验和成就感,连茶汤都格外有味!
  “快活”一下的冷泡茶
  冷泡茶可谓是颠覆传统“热水热茶”的模式。其实,这个“冷”除了水是冷的,其实茶也应是“高冷”的。就好像是一位“高冷”的女神,要想把她“泡”出真香真味来,可得用些时间和耐心。
  一瓶冷泡茶,需要4至8小时炮制,所谓“冷水泡茶 慢慢浓”。有人说喝冷泡茶,贴近如今追求的“慢生活”理念。其实不然,热水泡茶还需烧水、冲泡、分茶、等待,这一招一式中,似乎才更贴合慢生活。
  而上班族、学生族、开车族,只要将茶往矿泉水里一丢,睡一夜醒来便能随身携带了。经过数小时的冷泡,最终为的就是那一时“快活”。
  中国的茶文化中,茶都是用热水泡的,并且对泡茶之水的温度十分讲究。因为只有这样,茶才能散发出香气和产生美妙的滋味(热的化学原理)。而现在流行冷泡,什么茶都冷泡,却不知,有些茶根本就冷泡不出茶的味道。
  在日本,冷泡茶还有一个别称叫“水云茶”。日本人习惯喝冰水,故以冷水泡茶也不稀罕。然而国人现在凑什么热闹呢?什么茶都拿来冷泡,你问过茶的感受吗?
  茶有性格,不能随便乱泡。一般来说,冷泡茶应尽量选择含磷量较低的低发酵茶。以最常见的茶品来说,绿茶发酵程度较低,乌龙茶次之,发酵程度较高的是红茶、普洱茶等。
  根据不同茶叶,冷泡也要来个“私人定制”,浸泡时间各不相同。例如乌龙、高山茶最好浸泡三四个小时,而有些绿茶泡个二三十分钟就出味了。
  网络上都在说冷泡茶益处多多,实际真如此吗?可别被忽悠喽!冷水对茶叶破坏小,保证了有效成分的完整性,因此在咖啡因的释出方面,也同样高于热泡茶。不想失眠数星星,可千万别晚上喝冷泡茶!
  说到泡茶,人们总爱拿水做文章。用于冷泡的水又有什么讲究呢?
  理论上这与热泡没什么差别。茶圣陆羽早在唐代就对此进行过一些探索,总结出了“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经验。用科学研究结果来解释,就是水对茶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水中的矿物质与水的酸碱性。
  陆羽的经验,大概因为山上的水没有经过地底层,融入的矿物质较少,所以硬度低。而井水则经过地层,融入矿物质,因而硬度较高。如此看来,《红楼梦》里妙玉用梅花上的积雪泡茶,也并非矫情,从科学上也能找出一定道理。
  现在的饮用水五花八门,矿泉水、纯净水、山泉水、自来水……不少水品牌总是爱标榜自己的“高大上”,什么王室贵族饮用水、冰川矿泉水、x万年冰岩雪水、天然钒离子水……名头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单从饮用来看,喝多了也不一定会长寿,但用来泡茶,还能泡出点差别。
  最粗略简单判断是否适合冷泡茶,就是看它取自何处。标榜富含很多矿物质的水,往往是硬水,不适合泡茶。采自山上或冰川的流动水源,基本上是活性软水,对茶多酚的破坏性也小。
  不过一瓶冷泡茶,不是任性的土豪,也无需下如此大血本,否则就是喧宾夺主。对于冷泡茶,偶尔“快活”一下就好,要领悟茶的“真身”,还是热泡着喝吧!
其他文献
西南边陲丛林秘境,层层叠叠浩渺无际,这里的山水这里的民族世人瞩目,而这里的乔木大叶古茶树更是时刻牵动着爱茶人的神经。  在这澜沧江两岸的密林之中究竟隐藏着多少关于茶的秘密?还有多少古茶树资源等待我们去探密去开发去保护?冒冒然地,我们就尝试了一把探险的滋味。  古茶树究竟有多古?  一次与拉祜族朋友闲聊时得知,在山头的那一个再一个山头的背后,有一片很大很大的古茶树林,没人管也没人采。我们听得心痒痒,
期刊
1936年,张天福在《安农校刊·茶业专号》的“卷首语”里这样写到:“……我们仍是镇静地在实际工作里求办法,本着‘身体力行’的初衷,来‘实事求是’,以达到我们最终的目标!”  “实事求是,身体力行”,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也是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的校训,更是张天福却穷尽百年人生去孜孜追求的目标。  从意气风发的青少年,到蹭蹬蹉跎的中老年,再到淡泊宁静的晚年,在他108年的茶叶人生中,这八个字就像茶
期刊
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正在中国这个全球茶消费大国催生一个不断增长的高端茶消费市场。由此产生的诱人商机,也吸引着海外品牌的目光。作为源自于新加坡的国际级奢华茶叶品牌,TWG Tea于去年8月正式登陆中国,短短10个月先后在上海和广州相继开设了四家沙龙与精品店。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TWG Tea也以官方茶饮赞助商的身份出现。  TWG Tea中国市场经理王小莉表示,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当下
期刊
近两年,在茶叶收藏市场,除了大家熟知的普洱茶收藏投资热外,铁观音、白茶、安化黑茶、大红袍、岩茶、金骏眉等也相继成为收藏投资的热点。在2015年中国(广州)茶主题拍卖会上,20多款5~50年的红茶、白茶、岩茶等老茶公开拍卖。此次拍卖会是福建老茶首次大集合,包括典藏珍品、绝版老茶厂签样、早年外贸存货、各类民间斗茶赛金奖茶品等。  此次茶拍会的总成交额为180多万元,其中该专场“茶王”为一块距今百年有余
期刊
所谓的茶人,是在长期的喝茶和品茶的典范熏陶下,所培养出来的人。茶人是通过品茶、从事茶事活动,来领悟茶道的深刻内涵,走向完善品德修养,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因此,茶人具有理性的思考;沉着的修养:正义的行为和坚毅的性格。  一个茶人就是一位勇者,只有勇者才敢于坚持正义,凡事都能做理性的思考,沉着的修养,有所为,有所不为。认为该做的,“虽千万人,吾往矣!”,认为不该做的,再大的威胁利诱也不做,只问是非,不
期刊
6月11日,“丝路、茶路旅游专列”抵达武夷山站,历时半月的“万里茶道”旅游黄金带探秘之旅圆满落幕。6月,是武夷山的“万里茶道”月。首趟丝路、茶路旅游专列开往新疆,沿途再访和重续丝路、茶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在高铁开通前夕,武夷山连续在太原、南京、合肥召开三场“万里茶道”旅游推介会,展示其在“一带一路”中的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13日,世界遗产日,一场“老茶道·新征程”展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举
期刊
“生活,是很好玩的。”近日读汪曾祺先生的《独坐》,这是最大的心得。  书里,老爷子忆旧、遐想、闲说,文字简静,却有着宽厚温和的力量。印象最深是老爷子写自己在“马铃薯研究站”的那一则,“每天早上蹚着露水,掐两丛马铃薯的花,两把叶子。上午画花,下午画叶子。我的‘工作’主要是画画,我的巨著,是画了一套《中国马铃薯图谱》。”  老爷子对画画有情结,下放劳动的那几年刚好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倒是在随遇而安中自
期刊
今年以来,整体茶叶市场遭遇寒潮。据了解,福州五里亭茶叶批发市场冷清,其他茶城的生意也不好做,很多茶叶店都倒了。目前只有一斤200元以内的茶叶还卖得动,千元以上的茶叶已经基本无人问津了,茶商整体生意下滑30%左右。  与去年相比,部分茶叶店的利润甚至下滑了一半。现在的茶叶只有走大众消费的路线才有市场,高端品牌的茶叶很难在市场上长久地站稳脚跟。整个茶行业正处于一个回归洗牌的过程,茶商们转型谋发展是必然
期刊
很多人说,食品生鲜、服装鞋类、化妆品、消费类电子都被互联网思维的飓风洗劫过,唯独茶,很少有人敢用互联网思维去运营一个品牌。如何利用交织的互联网思维玩转茶叶?我们与“淘鞋网”合伙人、茶爱好者林成业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连接人与物,演绎情怀得人心  “互联网+”拉近了茶商与茶客间的距离,而“互联网+茶”并非在网上卖茶这么简单。有8年电商运营经验的林成业总结,在互联网卖东西,门槛和线下不同,在
期刊
四月一过,西双版纳就进入湿季了。尽管选择在湿季来临之前踏入这片土地,但是,说下就下的雨,颇让初来乍到的我们感到非常不着边际。  这个消泯了四季界限的地方,是古茶树的神奇王国。在茂密幽深的热带雨林中,栖息着成片的古茶林,它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千百年,每一棵茶树上都镌刻着时间的印记。于是,当我们行走其间,并与它们默默相对时,总有着恍如隔世之感……  老曼娥.遇见世界上最早种茶的民族  早上8点,勐宋乡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