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央视“新闻联播”女主播邢质斌功成身退,年轻的女主播李梓萌勇接重担。
喜爱当播音员的学生
坐在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台前的李梓萌,清秀的脸庞,给人以一种高雅的美感;清脆的声音和明快的语言节奏,传递出国内外的重要新闻;高挑的身材,呈现着时装模特般的风尚。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CCTV杯女职工风采大赛中,参赛的有女记者、女播音员、女主持人、女行政干部,包括女炊事员,结果李梓萌脱颖而出夺得全台冠军。
1977年,李梓萌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里。7岁那年,李梓萌进入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她有幸分在沈阳市最好的语文老师蒋秀英任教的班里学习。蒋老师不仅教她语文课,还当她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时,蒋老师除了教她阅读、写作,还经常给同学们讲故事,教学生朗诵唐诗宋词,这对李梓萌的帮助很大。到小学高年级时,她已经展示出自己在演讲、主持、写作方面的才能。经蒋老师推荐,小梓萌去参加各种比赛,经常在比赛中获奖。
小学毕业后,李梓萌考入了沈阳市第126中学,后来又进入东北育才学校继续学习。在中学里,李梓萌是一个活跃分子。学校里有文艺演出,她不仅当主持人,还在中间穿插些节目,这些都给了她很好的锻炼。学校有个播音室,以前都是播通知和广播体操的,后来改成了学生广播台。李梓萌等几位普通话讲得比较好的同学成了学生播音员,轮流着播音。李梓萌热情高,利用写作的特长,将学校的一些好人好事写成报道,在学生广播台播出。她播音时语音正确,声情并茂,中间还插播一些音乐节目,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1996年7月,李梓萌以辽宁全省专业分数“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进了中国广播电视明星播音员、主持人的摇篮。
李梓萌开始了自己的追求。她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或多或少还有点东北口音。为此,她从头开始复习汉语拼音,对一些声母、韵母反复地练习。每天早晨六点半,她已经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开始练声了。除学习专业课外,她还勤奋地学习播音知识和技巧。她买来大量的课外书仔细阅读,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选修相关的学科,不断加强思想和业务方面的修养。每当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或文艺活动,李梓萌都积极参加,并多次获奖。
《国际时讯》首位主持人
在临近毕业前的半年,李梓萌幸运地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实习。她虚心向李瑞英、罗京、邢质斌、张宏民、李修平等著名新闻播音员学习,进步很快,到实习后期已参与《文化报道》栏目的播音工作。
在毕业前夕,一个机会出现在李梓萌的面前。2000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开辟一档全新的资讯栏目——《国际时讯》。该栏目要求主持人必须从传统的播音风格中跳出来,不仅要把稿子播报出去,而且还要融进自己的观点,甚至要像讲故事一样通过形象和肢体语言把感觉表达出来。消息一传开,中央电视台内部有人想来主持这档节目,各省市电视台也有些主持人想来应聘,李梓萌和来自一些高校新闻系的毕业生们,也加入到《国际时讯》的应聘者行列中。
经过笔试、复试、面试的“三堂会考”,李梓萌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长期向往的中央电视台,成了《国际时讯》节目的首位主持人。当形象清新的李梓萌坐在演播厅里时,立即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观众喜欢李梓萌都是从她那独树一帜的播音风格开始的。在每天播《国际时讯》时,她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播音台前,形象端庄秀气,语言轻松活泼,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向你讲述今天国际上发生的许多新闻,还有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她说:“我一直寻找着一种个人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能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刚开始时,她也有不很完美的地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主持风格很快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欢迎。
李梓萌深有体会地说:“从主持《国际时讯》的第一天开始,《国际时讯》的制片人和主编就对我字字叮咛、句句嘱咐,在日常工作中也是时时提醒。可以说没有《国际时讯》给我这个机会、平台,没有播音组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没有领导对我的鼓励、信任,没有观众对我的支持、宽容,今天的我不会是现在这样。我感激每天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人生都有启发,是他们帮助我成长和成熟。”
走上《新闻联播》
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成功,让李梓萌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随后,她又主持了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这是一档由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组合成的节目。当观众早晨起床,一打开电视机,就可以从这节目中观看到昨夜今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还有许多主流媒体的最新内容、社会新闻和重要评论。这对李梓萌来说,必须每天在凌晨4时起床,然后像“野猫子”一样赶到电视台,做好准备后按时播出。有了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经验,李梓萌较快地胜任了这个节目的主持工作,也为后来走上《新闻联播》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2006年开始,由于新闻滚动播出量不断增加,许多观众写信或打电话要求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增加一些新面孔;老播音员将近退休,培养《新闻联播》年轻播音员的工作自然摆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议事日程。
《新闻联播》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金牌栏目”,每晚19时播出,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据说外国政府的首脑,都把《新闻联播》节目作为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对《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非常不容易。
经过中央电视台领导和播音组的综合考核,2006年6月5日,李梓萌与康辉搭档,出现在《新闻联播》的节目中,成为中央电视台年轻一代《新闻联播》播音员。对此,李梓萌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压力更大了,当然工作的干劲也更足了。这档节目是直播的,在直播前的几次演练中,她一直找不到感觉,耳边总是听到否定的声音,心情也难免沮丧起来。离开播只有几个小时了,李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和调音等准备工作。没想到,当她坐在主播台非常放松地说了两句后,一旁的制片人突然说:“对了,就是这个感觉!”李梓萌的心中忽然有了自信与从容。
李梓萌虚心向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等老播音员请教,同时与康辉等新播音员经常沟通交流,共同主持好节目。有一次李梓萌上节目时穿的服装扣子位置不好看,李瑞英老师发现后,就委婉地告诉她:“你的这件衣服很漂亮,但扣子的位置不合适。”听到李瑞英老师的中肯意见后,李梓萌当即换了一件合适的衣服。还有听众给她写信说:“你在荧屏上显得太年轻了,主持《新闻联播》节目最好要成熟一点。”李梓萌二话没说,就在头上戴了个发套,看上去果然成熟了一些,与观众的要求比较吻合。李瑞英肯定李梓萌,说:“李梓萌成长很快,已经能担当播音重任了。”李梓萌听了,十分感激地说:“有李瑞英等老师和许多观众的关心,我感到心中有一股暖流,这对我做好播音工作有很大益处,我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许多热心人的厚爱和帮助。”
有些观众称李梓萌为“美女主播”,认为她主持文艺类节目会更出色。李梓萌说:“我是学播音专业的,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只要组织上让我干,我就会干下去,并争取干出成绩来。”
前不久央视官方网站推出的在线调查:“新主播你最喜欢哪一个?新搭档您喜欢哪一对?”结果,李梓萌的网民投票率排在第一位。
喜爱当播音员的学生
坐在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台前的李梓萌,清秀的脸庞,给人以一种高雅的美感;清脆的声音和明快的语言节奏,传递出国内外的重要新闻;高挑的身材,呈现着时装模特般的风尚。在前不久举行的首届CCTV杯女职工风采大赛中,参赛的有女记者、女播音员、女主持人、女行政干部,包括女炊事员,结果李梓萌脱颖而出夺得全台冠军。
1977年,李梓萌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里。7岁那年,李梓萌进入沈阳市和平区第一小学读书。在学校里,她有幸分在沈阳市最好的语文老师蒋秀英任教的班里学习。蒋老师不仅教她语文课,还当她的班主任。上语文课时,蒋老师除了教她阅读、写作,还经常给同学们讲故事,教学生朗诵唐诗宋词,这对李梓萌的帮助很大。到小学高年级时,她已经展示出自己在演讲、主持、写作方面的才能。经蒋老师推荐,小梓萌去参加各种比赛,经常在比赛中获奖。
小学毕业后,李梓萌考入了沈阳市第126中学,后来又进入东北育才学校继续学习。在中学里,李梓萌是一个活跃分子。学校里有文艺演出,她不仅当主持人,还在中间穿插些节目,这些都给了她很好的锻炼。学校有个播音室,以前都是播通知和广播体操的,后来改成了学生广播台。李梓萌等几位普通话讲得比较好的同学成了学生播音员,轮流着播音。李梓萌热情高,利用写作的特长,将学校的一些好人好事写成报道,在学生广播台播出。她播音时语音正确,声情并茂,中间还插播一些音乐节目,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
1996年7月,李梓萌以辽宁全省专业分数“第一名”的成绩,如愿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现为中国传媒大学),进了中国广播电视明星播音员、主持人的摇篮。
李梓萌开始了自己的追求。她的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或多或少还有点东北口音。为此,她从头开始复习汉语拼音,对一些声母、韵母反复地练习。每天早晨六点半,她已经在北京广播学院的小树林里开始练声了。除学习专业课外,她还勤奋地学习播音知识和技巧。她买来大量的课外书仔细阅读,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并利用课余时间选修相关的学科,不断加强思想和业务方面的修养。每当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或文艺活动,李梓萌都积极参加,并多次获奖。
《国际时讯》首位主持人
在临近毕业前的半年,李梓萌幸运地进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实习。她虚心向李瑞英、罗京、邢质斌、张宏民、李修平等著名新闻播音员学习,进步很快,到实习后期已参与《文化报道》栏目的播音工作。
在毕业前夕,一个机会出现在李梓萌的面前。2000年中央电视台决定开辟一档全新的资讯栏目——《国际时讯》。该栏目要求主持人必须从传统的播音风格中跳出来,不仅要把稿子播报出去,而且还要融进自己的观点,甚至要像讲故事一样通过形象和肢体语言把感觉表达出来。消息一传开,中央电视台内部有人想来主持这档节目,各省市电视台也有些主持人想来应聘,李梓萌和来自一些高校新闻系的毕业生们,也加入到《国际时讯》的应聘者行列中。
经过笔试、复试、面试的“三堂会考”,李梓萌在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终于进入了长期向往的中央电视台,成了《国际时讯》节目的首位主持人。当形象清新的李梓萌坐在演播厅里时,立即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观众喜欢李梓萌都是从她那独树一帜的播音风格开始的。在每天播《国际时讯》时,她总是略微倾斜地坐在播音台前,形象端庄秀气,语言轻松活泼,就像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向你讲述今天国际上发生的许多新闻,还有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她说:“我一直寻找着一种个人独有的风格,做播音这行,不能只当一个传声筒,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做进一步的加工,把它真正变成‘我的新闻’,只有这样,从自己口中播出的新闻才能有一种人情味儿,能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刚开始时,她也有不很完美的地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这种主持风格很快受到了许多观众的欢迎。
李梓萌深有体会地说:“从主持《国际时讯》的第一天开始,《国际时讯》的制片人和主编就对我字字叮咛、句句嘱咐,在日常工作中也是时时提醒。可以说没有《国际时讯》给我这个机会、平台,没有播音组老师对我的关心、爱护,没有领导对我的鼓励、信任,没有观众对我的支持、宽容,今天的我不会是现在这样。我感激每天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对于我的工作,我的人生都有启发,是他们帮助我成长和成熟。”
走上《新闻联播》
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成功,让李梓萌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随后,她又主持了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这是一档由图像新闻、口播新闻和报纸摘要新闻组合成的节目。当观众早晨起床,一打开电视机,就可以从这节目中观看到昨夜今晨国内外的重大新闻,还有许多主流媒体的最新内容、社会新闻和重要评论。这对李梓萌来说,必须每天在凌晨4时起床,然后像“野猫子”一样赶到电视台,做好准备后按时播出。有了主持《国际时讯》节目的经验,李梓萌较快地胜任了这个节目的主持工作,也为后来走上《新闻联播》岗位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2006年开始,由于新闻滚动播出量不断增加,许多观众写信或打电话要求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增加一些新面孔;老播音员将近退休,培养《新闻联播》年轻播音员的工作自然摆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议事日程。
《新闻联播》节目是中央电视台的“金牌栏目”,每晚19时播出,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央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据说外国政府的首脑,都把《新闻联播》节目作为了解中国的主要窗口。对《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成为《新闻联播》的播音员非常不容易。
经过中央电视台领导和播音组的综合考核,2006年6月5日,李梓萌与康辉搭档,出现在《新闻联播》的节目中,成为中央电视台年轻一代《新闻联播》播音员。对此,李梓萌并没有沾沾自喜,相反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压力更大了,当然工作的干劲也更足了。这档节目是直播的,在直播前的几次演练中,她一直找不到感觉,耳边总是听到否定的声音,心情也难免沮丧起来。离开播只有几个小时了,李梓萌去演播室配合工作人员进行调光和调音等准备工作。没想到,当她坐在主播台非常放松地说了两句后,一旁的制片人突然说:“对了,就是这个感觉!”李梓萌的心中忽然有了自信与从容。
李梓萌虚心向李瑞英、张宏民、李修平等老播音员请教,同时与康辉等新播音员经常沟通交流,共同主持好节目。有一次李梓萌上节目时穿的服装扣子位置不好看,李瑞英老师发现后,就委婉地告诉她:“你的这件衣服很漂亮,但扣子的位置不合适。”听到李瑞英老师的中肯意见后,李梓萌当即换了一件合适的衣服。还有听众给她写信说:“你在荧屏上显得太年轻了,主持《新闻联播》节目最好要成熟一点。”李梓萌二话没说,就在头上戴了个发套,看上去果然成熟了一些,与观众的要求比较吻合。李瑞英肯定李梓萌,说:“李梓萌成长很快,已经能担当播音重任了。”李梓萌听了,十分感激地说:“有李瑞英等老师和许多观众的关心,我感到心中有一股暖流,这对我做好播音工作有很大益处,我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许多热心人的厚爱和帮助。”
有些观众称李梓萌为“美女主播”,认为她主持文艺类节目会更出色。李梓萌说:“我是学播音专业的,学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只要组织上让我干,我就会干下去,并争取干出成绩来。”
前不久央视官方网站推出的在线调查:“新主播你最喜欢哪一个?新搭档您喜欢哪一对?”结果,李梓萌的网民投票率排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