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艺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现举数例说明:
  1. 悬问设置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性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
  如教《狐假虎威》一课时,我这样导入:“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起,谁怕谁?谁吃掉谁?”学生答:“这还用问?当然狐狸怕老虎,老虎吃掉狐狸。”我说:“但是今天要讲一个故事却是老虎听从狐狸的话,狐狸轻而易举地指挥着老虎。老虎非但不敢吃掉狐狸,反而觉得狐狸威风凛凛。你们说奇怪不奇怪?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打开课文——《狐假虎威》这一段导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急于要弄清问题的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2. 释题引申法
  就是解释题目中关键性的字词并由此而推演、生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一位老师在教《黄山奇石》一课时,先板书课题,然后提问:“读了课题,可以看出课文将向我们介绍黄山的什么?”学生回答:“黄山的石头。”师:“是一般的石头吗?”生:“是奇怪的石头,和一般石头不一样。”师:“说得好,通过读课题,我们知道了这篇看图学文就是专门向我们介绍黄山各种各样奇妙有趣的岩石的,那么黄山到底有哪些奇石,奇在哪里呢?”这儿老师抓住课题,通过引导学生审师,明确了学习重点,从而自然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3. 背景介绍法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这些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4. 创设情景法
  那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课文,可运用语言、电化教具等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所感,产生共鸣。如我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先布置了一下教室的环境,然后用悲痛、低沉的语调导入,很快就把学生带入那催人泪下的情境中去,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凝重的声音中感受“人民爱总理,人民想总理,人民悼总理”的深切感情,起到了不需“言传”也能“意会”的效果。
  5. 抒情描摹法
  即把自然抒情和描摹景物结合在一起,用所描绘的景物唤起学生的联想,以教者的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先板书《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当然课堂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朗诵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比较导入法等,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我们老师设计导入语要像说书人那样,“起讲抓得住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学会精心设计导入语,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其他文献
传统的作业就是往作业本上留些生字词,学生也就照书抄抄,不过脑,太流于形式,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对高中生来说,太没有意义。因此,作业形式和内容必须进行改革,要善于突破传统观念,让学生真正能学到东西。我们应根据高考来制定练习,有的放矢。注重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注重能力的提高。  首先,作业形式要变。不能只采取写在本上一种形式,应有各种课样的形式,比如该口头练习时就口头作业;该给某些学生留个别作业,
期刊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 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 恰当、适时地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 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笔者认为,在 教学过程中教
期刊
现在我们每周开一次阅读课,我感觉效果不佳。每次去时都让学生带笔记本,记一些有用的东西,可到检查的时候,笔记本上东西很少。当然这也有客观原因,例如一节课45分钟,时间太短,学生就在路上走走。然而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通过我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都把它看做是休息课,去阅览室都是放松,没有明确的目的。那么我们到底为何阅读,,阅读什么,如何进行阅读呢?  人们为什么要阅读?说法不一,我个人认为阅读
期刊
阅读是一种心理过程,阅读能力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才能得到提高,而提高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活动。所以,从阅读活动着手,分析高中毕业生未来要进行哪些阅读活动,各需怎样的技能,然后据此分别确定目标,则可望使目标既恰当、全面,又导向正确。  在讨论分类目标之前,先谈应该遵循的两条原则。  1.常态原则。  如果我们把社会阅读活动称为常态阅读,则目前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活动可称为异态阅读, 这二者
期刊
翻开学生的作业,我们会发现,错别字比比皆是,语句不通顺也是常事,三年级刚接触习作表现尤为突出。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反思:词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大家都很重视,为何效果不佳呢?  我尝试过多种字词教学的改革,效果不一。在认真学习了新课改的有关材料后,课程标准“以学为本”、“弹性空间”等特点,启发了我。下面谈谈我的一点做法。  一、收放自如读字音。  初识生字,我们往往放心不下,面
期刊
一、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学习竞赛活动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布鲁纳就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中强调,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是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因此,教学中,针对学生,可适当创设竞争情境,引入竞争教学模式,以激发学习兴趣。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引导学生搞一些小竞
期刊
背诵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单从心理学角度讲,没有记忆就没有背诵,背诵是记忆的结果和表现。我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记忆的规律,设计并实验了“快速背诵”法,概括起来有八个字,那就是“读读、讲讲、说说、背背”。   读读 就是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为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是预习性阅读,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一般达到如下要求:1学会生字词,基本上理解每
期刊
语文是诗意的语文,一个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生命成长。生命的基本要需要是物质与精神。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孩子的物质需求,那么输入给孩子的精神就显得重要了。孩子的精神从哪里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在于无私的奉献,在于爱心的流淌,在于对孩子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
期刊
所谓直觉,就是“一种不经过分析、推理的认识过程而直接快速地判断的认识能力。比如,在几种方案面 前可以凭直觉判断优劣,观看一部作品后可以凭直觉判断它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直觉是对整体情境的把握。近代认知心理学则把直觉看成一种再认识过程,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从长时记忆中提取具有问题解决意义的答案过程。直觉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由于人们的知识、经历、性格等各不相同,各人直觉
期刊
关键词: 导学 激趣 导思  内容提要:导学生参与,导学生实践,使学生乐学、乐知,在心理得    到满足的同时,知识上得到积累,能力上得到发展与提高。以内外因为支点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把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结合起来  赞科夫说过:“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学中突出对学生求知欲的唤起,有可能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有段。当然,内因的唤起,是与外因的作用处处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