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文字刊出的时候,世界末日早已是爽约了,抢购了蜡烛的人们,得用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掉蜡烛,或许还有此前抢购的盐。
就在传说中的末日即将到来前,美国航天局(NASA)发布了短片《世界为什么没在昨天终结》,批驳“末日论”,登场的专家表示,所有的“末日说”都是谬论。而短片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原本打算在12月22日零点放出这个片子,大概是看见“末日论”愈演愈烈,迫不得已提前十天放出影片。
短片一出,并没有玉宇澄清万籁俱寂?因为,他们驳斥的那个“末日”,并不是人们相信的那个“末日”。
末日有两种,一种是现实中的,一种是心理上的。现实中的末日,就是各种“末日论”预言的那些,小行星撞地球,太阳风暴袭来,地球磁场倒转,因此天崩地裂、火海滔滔。心理上的末日,其实是经济衰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引起的焦虑。“末日论”之所以反复登场,诺查丹玛斯的朦胧诗,撒迦利亚·西琴貌似有理有据的《地球编年史》,至今也有拥趸,是因为这种焦虑始终存在,只不过凝结成了那些更容易理解的末日因素:小行星,太阳风暴。现实中的末日可以否认、可以批驳,心理上的末日,却无影无形。
人们相信的不是地球会爆炸,而是“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出大事”,所以“末日论”者将末日来临的日期一改再改,1999年7月不行,就说是12月,这一年平静度过,就改做2000年、2003年、2008年……并且用各种理论进行包装,推出各种代言人,照样一呼百应。
在不公的世界上,人们相信有一种绝对的公平,那就是生命有终点。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侥幸逃脱,“末日”其实也是一种人们幻想的大公平,在这个大日子来临的时候,无论贫富强弱,都被一视同仁,连地球都要重启,对挣扎在经济衰退和生活重压之中的人来说,“末日”几乎像一种意淫。
正是如此,“末日”成了一只怪物,可以娱乐,可以狂欢,可以成为商机,有人拍摄末日电影,有人制造诺亚方舟,有人贩卖末日生存器具,例如帐篷和手电筒,有人贩卖末日纪念品,骗子也择机出动,给老人们贩卖专供末日使用的压缩饼干,两包就要售价3000元。
既如此,不如将12月21日定为“末日节”,每年每年,作为一种警醒,告诫我们,要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善待身边人,善待当下每分每秒。你我身后的这个崩坏世界,缝缝补补,又是三千年。
就在传说中的末日即将到来前,美国航天局(NASA)发布了短片《世界为什么没在昨天终结》,批驳“末日论”,登场的专家表示,所有的“末日说”都是谬论。而短片之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他们原本打算在12月22日零点放出这个片子,大概是看见“末日论”愈演愈烈,迫不得已提前十天放出影片。
短片一出,并没有玉宇澄清万籁俱寂?因为,他们驳斥的那个“末日”,并不是人们相信的那个“末日”。
末日有两种,一种是现实中的,一种是心理上的。现实中的末日,就是各种“末日论”预言的那些,小行星撞地球,太阳风暴袭来,地球磁场倒转,因此天崩地裂、火海滔滔。心理上的末日,其实是经济衰退、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引起的焦虑。“末日论”之所以反复登场,诺查丹玛斯的朦胧诗,撒迦利亚·西琴貌似有理有据的《地球编年史》,至今也有拥趸,是因为这种焦虑始终存在,只不过凝结成了那些更容易理解的末日因素:小行星,太阳风暴。现实中的末日可以否认、可以批驳,心理上的末日,却无影无形。
人们相信的不是地球会爆炸,而是“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出大事”,所以“末日论”者将末日来临的日期一改再改,1999年7月不行,就说是12月,这一年平静度过,就改做2000年、2003年、2008年……并且用各种理论进行包装,推出各种代言人,照样一呼百应。
在不公的世界上,人们相信有一种绝对的公平,那就是生命有终点。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可以侥幸逃脱,“末日”其实也是一种人们幻想的大公平,在这个大日子来临的时候,无论贫富强弱,都被一视同仁,连地球都要重启,对挣扎在经济衰退和生活重压之中的人来说,“末日”几乎像一种意淫。
正是如此,“末日”成了一只怪物,可以娱乐,可以狂欢,可以成为商机,有人拍摄末日电影,有人制造诺亚方舟,有人贩卖末日生存器具,例如帐篷和手电筒,有人贩卖末日纪念品,骗子也择机出动,给老人们贩卖专供末日使用的压缩饼干,两包就要售价3000元。
既如此,不如将12月21日定为“末日节”,每年每年,作为一种警醒,告诫我们,要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善待身边人,善待当下每分每秒。你我身后的这个崩坏世界,缝缝补补,又是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