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课堂合作探究意识的培养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作探究学习不应是形式的合作与形式的交流,只有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教师在合作探究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合作探究;学习潜能;合作意识
  1.理论激活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理论支持是目标结构理论和发展理论。
  1.1目标结构理论
  目标结构理论是多伊奇(M.Deutsch,1949)在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在团体中,由于对个体达到目的奖励方式不同,导致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同。多伊奇将这些方式分为三种:相互促进方式,相互对抗方式,相互独立方式。其中,目标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型、竞争型和个体化型。
  多伊奇在自己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合作型目标结构使得团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为频繁,他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更大程度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因此使得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为积极,成就水平也提高得更快。在这些方面均优于竞争和个体化目标结构。
  另外,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社会地位的变化也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之一。斯莱文(Slavin,1978)发现,在传统教学班级中地位很低的学生由于合作小组的成就而获得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同时,科尔曼(Coleman,1961)还发现对于成绩水平较好的学生来说,由于在帮助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使他们成为小组的“领导阶层”,这一社会地位的变化也会使他们更为自豪和更有信心,从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自身的学习和帮助同伴成功。
  1.2发展理论
  发展理论主要是皮亚杰学派的观点。其最基本的假设是:在适当任务中,孩子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他们对关键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皮亚杰学派的许多人倡议在学校中开展合作活动。他们指出学生在学习任务方面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他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学习内容、解决认知冲突、阐明不充分的推理而最终达到对知识的理解。
  合作学习的目标结构理论是从动机的角度出发,强调了合作目标对学生从事学业任务的诱因影响,而发展理论则从认知的角度出发,重视合作学习对完成任务效果的影响(在达到小组目标的过程中是否每个小组成员都提高了自己的认知水平)。
  综合来看,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2.展开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因对合作学习缺乏理解,没有寻求理论支持,只是凭感觉、想当然地搞形式,课后也不去评价和總结,因而效果较差。在实践中我们得出:合作探究应分三步走:准备探究—探究过程—有效总结。通过过程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
  2.1准备探究
  2.1.1创设合理情境,提出探究问题
  问题是载体与核心,学习活动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从教学的角度讲,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以《谈“油”色变》这一节为例,王老师合理利用社会中的“地沟油”这一热门话题,勾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这为能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又如我在讲初一年级“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这个探究时,如果硬生生的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学生会感觉这又是一个老师传授的知识,无需参与只要摘记即可,但如果设立情景如:王大爷种的菜开花了,却吸引了很多菜粉蝶,菜粉蝶在蔬菜上产卵,幼虫孵出后以蔬菜为食,影响蔬菜产量。王大爷很头疼,求助与老师,这节课我们同学就以小侦探的角色去探究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的。这样更能提起学生学习兴趣,跟乐于参与,特别是喜欢动的同学。这个过程特别注意语言组织和时机把握。
  也就可以是对科学家在探究某一问题的研究过程进行图示或实验的展示,使学生从中体会科学的严谨,并引导他们像科学家一样探究。
  2.1.2提前进行指导
  教师必须在实施前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包括学生要做什么、以何种次序、用什么资料以及证明学生以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办法等,这些都必须提前告诉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必要的准备环节。即在没有给学生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的情况下,便让学生仓促接受“任务”,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难以解决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在交待 “任务”后,教师没有介绍任务的具体要求或对“任务”说明不够清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使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断线”现象。导致探究中无法实现教学目的中的合作,更谈不上课堂效益。
  2.1.3控制小组差异
  小组的成员组成必须多元化,即小组内成员之间必须有一定的差异,包括学习能力、文化背景、知识背景和性别差异等。使学生能够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不同观点,增大知识面。实现小组中的真正交流合作。
  2.2探究过程
  探究过程最能体现合作精神。(1)分工具体,责任明确。谁是组长,谁是记录员,有不同特点同学担当。以《谈“油”色变》为例,最后请一个小组到前面排列仪器顺序,结果一个小组的人都来排,每个人都按自己的想法做,场面很乱,效果不好。如果事先分工好,组长做指挥,操作员操作,那将是多么和谐的场面。(2)组内互动。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因而事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分配给他相应力所能及的学习研究任务。交流是组内互动的主要部分,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议论式或两两配合式等。总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信自己享有别人一样的学习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而在我们的探究课堂中,只有在公开课上有形式上的分组讨论,而却未能指出组内交流方式,大多各自为政,未能引导成为真正的合作互动。(3)及时、合理安排好实验,让学生及时尝试、体验。(4)得出结论。小组讨论加工后,结论由组长汇总,但要注意,结论不一定是统一结论,也就是说要保留不同意见。
  2.3有效总结
  有效的总结是一节合作探究的升华部分,是新课标中最后最重要的环节。
  各小组总结得出的结论由组长宣读,有其他小组讨论、评价、肯定,老师肯定。
  (1)总结中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这更能体现合作探究的教学意义。如《生活中的科学》这节课,邓老师提醒学生:我提供的资料是否可信,是否我长得面善,我提供的资料就可信。特别注意在总结发言中,科学语言的运用,能达到使科学语言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使合作学习过程成为师生的合作性、生成性和对话性的学习。
  (2) 总结探究过程。对合作探究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优异的方面给以充分肯定,对没发挥好的同学能给更多的机会。
  总之,全班交流就是让学生相互检查,彼此互补,从同伴那里迅速得到高质量的矫正帮助,而教师则针对各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互助情况等作出鼓励性评价。
  3.知识整合
  合作探究之后,要注意千万不能忽略知识的整合过程。
  3.1整合学习结果。
  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指导学生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1)小组学习目标完成的如何;(2)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的怎么样;(3)在小组中的协作精神、学习态度好不好;(4)下次怎样做得更好。
  3.2整合升华学生情感。通过合作学习过程,使学生情感得到怎样发展,是现代教学中的重要考察方面。
  有感于合作学习在现实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已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有效合作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激活旧知识,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并把新知识整合到学习者的生活中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真正意义上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真正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胡作学习—原理与策划》王坦 学苑出版社2001
  [2]《走向3E教学-三述首要教学原理》盛群力 马兰
  [3]《合作活动与交流教学模式的探究》许佳《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4期
其他文献
用“三为主”模式开展数学讲评课是笔者在数学教学中一种新的尝试。其目的在于纠正错误,扬优补缺,肯定经验,规范解答,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但长期以来,数学讲评课教学普遍存在杨械地采用逐题对答案,改错误,讲解法和就题论题,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数学讲评课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已成为制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我们实验小学实行“三为主”教学模式以来,我对提高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学得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以致影响到整个课程的教学效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文献《学会生存》一文中指出:“(未来的)受教育者将依靠自己征服知识而获得教育”、“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本文旨在对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进行高效地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热议的话题之一。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身角色,革新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法,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打造高中物理的高效课堂。我结合自身的实践,对如何打造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提出自己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期刊
【摘 要】课堂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尤其是课堂教学,虽然是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离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还有相当的差距,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不是如一些人所说的:改革脱离了实际?是不是真的要害了这一代学生呢?  【关键词】课程改革;脱离实际;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差异  2003年,我参加了新兴县首届新课程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
期刊
活动课即课外活动,语文活动课就是语文课的课外活动。小学阶段的语文活动课是提高小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活动,是一门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學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语文教学课堂相比,语文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又不重复教材内容。要上好语文活动课,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语言问题入手,从教材出发,通过宽于教材的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
期刊
【摘 要】创建活力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是深化小学课改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发展小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必然途径。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创建小学英语活力高效课堂教学。首先总结了活力高效英语课堂的前期准备,然后分析了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而着重对如何创建活力高效的英语课堂加以论述。  【关键词】课改;活力;高效;英语课堂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的需求膨胀,对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要求
期刊
【摘 要】生本教育强调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自愿参与,在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下自觉学习,超越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过程,感悟学习的真谛,抓住学习的本质,探索并拓展其思维。  【关键词】生本教育理念;教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现自我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近年来,由郭思乐教授创新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重
期刊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程教学,如果教学观念不转变,教学方式不更新,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因此,中学物理课程中如何体现新的理念显得格外重要。  一、教育教学观念的深刻变化  1.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不仅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多渠道性,对于历来认为是知识权威的教师来说,是一个巨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基石的地位,决定了小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应关注学生内在的情意,帮助学生在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的体验、成功的信心和再探索的欲望。基于这点,我努力探索着一条“快乐数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快乐  一、以营造富有童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地走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
期刊
我们现如今的语文教改强调生成性,在设计方法上要求设计能够有生成性的问题。通过几年的教学活动,我发现多数生成性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起来很难。既然我们想让学生的生成性畅所欲言,为什么不再进行更大胆地变革,彻底摒弃过去设计问题学生探讨的教学模式,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创造生成语文教学情境,让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活动场呢?  一、提出这一设想的理论依据  1.语文教学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