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伊始,隨著2012年度多種經濟指標的統計數據陸續公佈,世界各國各地的經濟狀況逐漸明晰,2013年的發展趨勢也漸趨明顯。在已經揭開序幕的新的一年中,澳門的經濟發展將呈現怎樣的態勢?爲了因應形勢的變化、迎接時代的挑戰,我們應當採取怎樣的對策?這些問題值得認真思索。
減速發展的澳門經濟
回歸以來,澳門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出色成就令世人矚目。2011年間澳門實現本地生產總值2955.35億澳門元、同期增長30.2%;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53.8萬澳門元,折合6.7萬美元,升至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第6位。
然而,2012年前後,已有不少機構或學者預測,澳門的經濟發展將放慢步伐。早在2011年歲末,中國信用評級行業與市場的先驅者和權威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維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本、外幣信用等級AA+的基礎上,預測澳門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6%。2012年3月底,郝雨凡、吳志良、林廣志主編的《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1-2012)》即預測,澳門“由於經濟增長速度快,經濟規模亦不斷擴大,在基數較大的情況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澳門整體經濟增長逐漸進入穩定期”,“預測2012年全年仍有10%左右的增長”。同年5月初,澳門大學經濟學系預測,2012年澳門經濟增長率可能為18%,比2011年將明顯回落。主要原因在於“外圍經濟不明朗,影響本地服務出口增長放緩”,同時,因“歐美經濟不穩定影響出遊意欲,對澳門推動客源多元化增添困難”。
考察澳門經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更為清楚地看出澳門經濟發展速度的回落趨勢。根據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提供的資料,2012年前三季度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長幅度(修訂後)分別爲:第一季度18.5%,第二季度7.8%,第三季度5.1%,第四季度尚未公佈。參考上述指標體系,可見一年來澳門的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已經從較大幅上漲階段降至上漲階段,又回落到小幅上漲階段。而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博彩服務出口就更為明顯,2012年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爲19.1%、5.6%和0.6%(一說–0.1%),從較大幅上漲階段開始回落,經小幅上漲階段,一直降低到持平階段。入境澳門的旅客人數也很能說明問題。1月15日,新上任的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宣佈,2012年內入境澳門的旅客總人數為2800.82萬人次。儘管針對常住人口僅為56萬人的澳門而言,這一數字堪稱十分巨大;但是,同比增長幅度只有0.3%,已經大大低於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處於“持平”的狀態。
經濟增長減速現象評析
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事”或是“壞事”來評價澳門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的現象。首先,澳門經濟發展仍處於較高水平,經濟增長速度仍然較快。在2012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13周年之際,中聯辦公室主任白志健撰文指出,澳門經濟“仍保持了穩步增長,地區生產總值有望首次突破3000億澳門元”。這是一種十分穩妥的說法,按照第三季度的實際數據來推測,2012年全年澳門的地區生產總值可望達到3200-3300億元甚至更多,環比增幅大約可達到10-12%左右。
澳門經濟發展增速趨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誠如許多專家學者所指出的,不外乎世界(主要是祖國大陸)經濟形勢影響的外部因素和本地產業結構制約的內部因素。從外部看,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精神,祖國大陸進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新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這一總趨勢也將影響到澳門的經濟狀況。另一方面,出於反腐倡廉等政治方面的需要,大陸各地的“自由行”政策會出現微妙的變化,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對澳門的旅遊業乃至整個經濟狀況產生影響。加上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內地居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渠道越來越暢通,旅遊目的地的選擇越來越寬廣,相形之下,澳門作為旅遊目的地的份額就會相應減少。由於內地遊客人數總量極大,份額的微小變化就可能對澳門造成重大衝擊。2009年以來,大陸赴澳門自由行遊客人數在2012年第一季度首次比前期有所下降,這個跡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從內部因素來看,在澳門處於絕對支柱地位的博彩業的狀況,會對澳門經濟增長速度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作用。從2004年第一家外資賭場在澳門開業以來,至2011年,澳門博彩業全年營業收入達到340億美元,總收入比初開張時提高6倍。但從2012年開始,澳門博彩業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特別可以作為佐證的是,近三年來,澳門博彩業營業總收入的增長幅度首次在2012年低於賭桌總數的增長幅度,表明博彩業的經濟效益增長勢頭呈現下滑趨勢。2012年4月至7月,金沙中國的股票跌幅已經接近30%,美高梅中國則在兩個月內下跌月20%。博彩業的效益有所降低是澳門經濟發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對澳門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
回顧澳門回歸以來(特別是有可對比統計數據的2002年以來)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週期性漲落、波浪式前進是澳門經濟發展的規律。如果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將地區生產總值的同期變動率達到15%作為一條分界線(大於15%為較高速發展,低於15%為較低速發展),那麼,澳門經濟總量的增長率大致表現為“高速-低速交替”,其週期為2-4年。例如,2004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同期變動率為29.4%(較高速),2005年即回落到14.8%(較低速);2006和2007年分別上升至23.4%和24.5%(較高速),2008和2009年又分別回落到14.6%和2.3%(較低速,其中2009年尤因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降至穀底);2010與2011年又分別躍居33.4%和30.2%(較高速)的巔峰狀態,2012年則肯定要跌到15%以下的較低速增長狀態。把握好這一統計學規律,我們才能未雨綢繆,制定合適的對策來促進澳門經濟的持續發展。
內涵式發展是首要對策
從總體上看,澳門因應區內外形勢變化、迎接時代挑戰的根本對策是走內涵式科學發展道路;首要任務是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和有效擴大內需。 多年來,調整產業結構的問題已經引起澳門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政府部門和有關社會力量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問題是同人們的期望和努力相比,澳門產業結構調整的效果一直不甚顯著。筆者認為,關鍵在於確立科學而正確的指導思想與工作方針。首先,應當從澳門的歷史與現實出發,接受博彩業佔據龍頭地位的狀況,保持博彩業顯著的經營效益與強勁的發展勢頭。其次,要將博彩業的調整、改革、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具體地說,一方面應當通過博彩業與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會展業、演藝業等相關產業的合作、結合乃至交融,派生出博彩旅遊(或旅遊博彩,以下類似)、博彩美食、博彩商業、博彩會展、博彩演藝等新興產業門類,達到對博彩業“外部微調”的效果。另一方面,應當倡導博彩業更徹底地走混業經營的道路,在經營狹義博彩(賭場)的同時,更多地經營上述有關連的產業,逐步實現“內部微調”。另外,還應當改造傳統的博彩方式,開發老百姓喜聞樂見、體現民族性的博彩新品種,逐步增加博彩業的文化內涵。當澳門的博彩業逐漸展現出與時俱進的新面貌的時候,澳門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定會取得實質性的成效。
在改革博彩業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一些適合澳門區情的新興產業。對於這一觀點,在澳門已經形成共識。旅遊業、餐飲業、零售商業、會展業、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已經成為澳門人正在重點扶持的首選目標。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與在澳門興辦的可能性,還有一些產業也適宜在澳門發展並有望逐漸形成氣候。例如,教育培訓業:可進一步發展以外地生源為主的高等教育、吸引國際生源的留學教育、以本地居民為對象的培訓教育、以世界各地專業人員為對象的專業培訓教育等。家政服務業:順應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形式,興辦高檔次、高質量的家政服務,包括月嫂服務、國際家教服務,吸收內地雇員的家政服務等。文化娛樂業:除了引進高水平的影視、演藝活動外,可以興辦畫廊、陶巴等文化娛樂設施,還應當針對澳門現有夜店、酒吧的狀況,創辦類似台灣誠品書店等的高品位夜生活場所。競技體育業:在現有格蘭披士大賽車、女排大獎賽等活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澳門的場館資源,引進國際高水平的賽事;同時大力引進人才,組建澳門的高水平運動員隊伍,發展競技體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從根本上說,要想實現澳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目標,關鍵在於擴大內需。只有當澳門全區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保持長盛不衰的態勢,澳門的經濟發展才有強勁的原動力。每年來到澳門的近3000萬遊客,是外部需求轉化為內部需求的有效途徑。爲了保持這部份需求,我們一方面寄希望於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應當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兩手抓,為外來遊客提供盡可能先進的設施與盡可能優質的服務。擴大內需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澳門本地居民的消費需求真正釋放出來。不妨簡單地算一筆賬。3000萬外來遊客,假如平均每人在澳門逗留5天,他們在澳門消費的時間充其量總共是1億5千萬人/日;而澳門現有的常住人口接近60萬,就算每人每年在澳門居留335天(外出一個月),那麼他們在澳門的消費時間也會超過2億人/日。可見澳門本地居民的需求是大頭,澳門經濟增長主要靠本地居民需求來推動。
爲了有效地擴大澳門本地居民的內需,首先應當倡導現代消費觀與現代生活方式,引導廣大市民轉變觀念,跟上時代步伐。由於受歷史傳統的影響,澳門市民在餐飲方面的消費比較踴躍,而在其他方面,特別是精神文化領域的需求相對薄弱。在宣傳引導的同時,政府還應當加強文化領域的基本建設,規劃、興建或創辦更多的書店、博物館、圖書館、電影院、劇院、畫廊、展覽館等,為居民滿足精神需求創造條件。
爲了有效擴大澳門本地居民的內需,政府除了關顧民生、穩步提高市民收入和提供更多福利以外,還應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限制、控制物價,保障市民的權益;同時要教育、引導和監督各行各業講求職業道德、提高服務質量。在澳門以餐飲業為主的服務行業不斷悄悄漲價、不少商鋪天一黑就關門打烊、公共汽車司機目無乘客地溜站、出租車明目張膽地繞路的情況下,澳門市民是不太情願放開手腳大膽消費的。
總之,澳門經濟發展的前途主要掌握在近60萬澳門人手中。讓我們同心同德,共赴時艱,攜手創造澳門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是澳門城大教授)
減速發展的澳門經濟
回歸以來,澳門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出色成就令世人矚目。2011年間澳門實現本地生產總值2955.35億澳門元、同期增長30.2%;人均本地生產總值達到53.8萬澳門元,折合6.7萬美元,升至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第6位。
然而,2012年前後,已有不少機構或學者預測,澳門的經濟發展將放慢步伐。早在2011年歲末,中國信用評級行業與市場的先驅者和權威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在維持澳門特別行政區本、外幣信用等級AA+的基礎上,預測澳門2012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6%。2012年3月底,郝雨凡、吳志良、林廣志主編的《澳門藍皮書:澳門經濟社會發展報告(2011-2012)》即預測,澳門“由於經濟增長速度快,經濟規模亦不斷擴大,在基數較大的情況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可能性不大”;“澳門整體經濟增長逐漸進入穩定期”,“預測2012年全年仍有10%左右的增長”。同年5月初,澳門大學經濟學系預測,2012年澳門經濟增長率可能為18%,比2011年將明顯回落。主要原因在於“外圍經濟不明朗,影響本地服務出口增長放緩”,同時,因“歐美經濟不穩定影響出遊意欲,對澳門推動客源多元化增添困難”。
考察澳門經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更為清楚地看出澳門經濟發展速度的回落趨勢。根據澳門特區政府統計暨普查局提供的資料,2012年前三季度澳門本地生產總值的同比增長幅度(修訂後)分別爲:第一季度18.5%,第二季度7.8%,第三季度5.1%,第四季度尚未公佈。參考上述指標體系,可見一年來澳門的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已經從較大幅上漲階段降至上漲階段,又回落到小幅上漲階段。而作為經濟支柱產業的博彩服務出口就更為明顯,2012年前三季度的同比增長幅度分別爲19.1%、5.6%和0.6%(一說–0.1%),從較大幅上漲階段開始回落,經小幅上漲階段,一直降低到持平階段。入境澳門的旅客人數也很能說明問題。1月15日,新上任的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宣佈,2012年內入境澳門的旅客總人數為2800.82萬人次。儘管針對常住人口僅為56萬人的澳門而言,這一數字堪稱十分巨大;但是,同比增長幅度只有0.3%,已經大大低於經濟總量的增長速度,處於“持平”的狀態。
經濟增長減速現象評析
我們不能簡單地用“好事”或是“壞事”來評價澳門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的現象。首先,澳門經濟發展仍處於較高水平,經濟增長速度仍然較快。在2012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13周年之際,中聯辦公室主任白志健撰文指出,澳門經濟“仍保持了穩步增長,地區生產總值有望首次突破3000億澳門元”。這是一種十分穩妥的說法,按照第三季度的實際數據來推測,2012年全年澳門的地區生產總值可望達到3200-3300億元甚至更多,環比增幅大約可達到10-12%左右。
澳門經濟發展增速趨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誠如許多專家學者所指出的,不外乎世界(主要是祖國大陸)經濟形勢影響的外部因素和本地產業結構制約的內部因素。從外部看,按照“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精神,祖國大陸進入“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新階段,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這一總趨勢也將影響到澳門的經濟狀況。另一方面,出於反腐倡廉等政治方面的需要,大陸各地的“自由行”政策會出現微妙的變化,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對澳門的旅遊業乃至整個經濟狀況產生影響。加上隨著對外開放的深入,內地居民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渠道越來越暢通,旅遊目的地的選擇越來越寬廣,相形之下,澳門作為旅遊目的地的份額就會相應減少。由於內地遊客人數總量極大,份額的微小變化就可能對澳門造成重大衝擊。2009年以來,大陸赴澳門自由行遊客人數在2012年第一季度首次比前期有所下降,這個跡象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從內部因素來看,在澳門處於絕對支柱地位的博彩業的狀況,會對澳門經濟增長速度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作用。從2004年第一家外資賭場在澳門開業以來,至2011年,澳門博彩業全年營業收入達到340億美元,總收入比初開張時提高6倍。但從2012年開始,澳門博彩業的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特別可以作為佐證的是,近三年來,澳門博彩業營業總收入的增長幅度首次在2012年低於賭桌總數的增長幅度,表明博彩業的經濟效益增長勢頭呈現下滑趨勢。2012年4月至7月,金沙中國的股票跌幅已經接近30%,美高梅中國則在兩個月內下跌月20%。博彩業的效益有所降低是澳門經濟發展速度放慢的重要原因,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對澳門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打擊。
回顧澳門回歸以來(特別是有可對比統計數據的2002年以來)的發展歷程,我們發現,週期性漲落、波浪式前進是澳門經濟發展的規律。如果根據澳門的實際情況,將地區生產總值的同期變動率達到15%作為一條分界線(大於15%為較高速發展,低於15%為較低速發展),那麼,澳門經濟總量的增長率大致表現為“高速-低速交替”,其週期為2-4年。例如,2004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同期變動率為29.4%(較高速),2005年即回落到14.8%(較低速);2006和2007年分別上升至23.4%和24.5%(較高速),2008和2009年又分別回落到14.6%和2.3%(較低速,其中2009年尤因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而降至穀底);2010與2011年又分別躍居33.4%和30.2%(較高速)的巔峰狀態,2012年則肯定要跌到15%以下的較低速增長狀態。把握好這一統計學規律,我們才能未雨綢繆,制定合適的對策來促進澳門經濟的持續發展。
內涵式發展是首要對策
從總體上看,澳門因應區內外形勢變化、迎接時代挑戰的根本對策是走內涵式科學發展道路;首要任務是繼續調整產業結構和有效擴大內需。 多年來,調整產業結構的問題已經引起澳門各界的關注和重視,政府部門和有關社會力量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問題是同人們的期望和努力相比,澳門產業結構調整的效果一直不甚顯著。筆者認為,關鍵在於確立科學而正確的指導思想與工作方針。首先,應當從澳門的歷史與現實出發,接受博彩業佔據龍頭地位的狀況,保持博彩業顯著的經營效益與強勁的發展勢頭。其次,要將博彩業的調整、改革、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具體地說,一方面應當通過博彩業與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會展業、演藝業等相關產業的合作、結合乃至交融,派生出博彩旅遊(或旅遊博彩,以下類似)、博彩美食、博彩商業、博彩會展、博彩演藝等新興產業門類,達到對博彩業“外部微調”的效果。另一方面,應當倡導博彩業更徹底地走混業經營的道路,在經營狹義博彩(賭場)的同時,更多地經營上述有關連的產業,逐步實現“內部微調”。另外,還應當改造傳統的博彩方式,開發老百姓喜聞樂見、體現民族性的博彩新品種,逐步增加博彩業的文化內涵。當澳門的博彩業逐漸展現出與時俱進的新面貌的時候,澳門產業結構的調整一定會取得實質性的成效。
在改革博彩業的同時,也要大力發展一些適合澳門區情的新興產業。對於這一觀點,在澳門已經形成共識。旅遊業、餐飲業、零售商業、會展業、物流業、文化創意產業等已經成為澳門人正在重點扶持的首選目標。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與在澳門興辦的可能性,還有一些產業也適宜在澳門發展並有望逐漸形成氣候。例如,教育培訓業:可進一步發展以外地生源為主的高等教育、吸引國際生源的留學教育、以本地居民為對象的培訓教育、以世界各地專業人員為對象的專業培訓教育等。家政服務業:順應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的形式,興辦高檔次、高質量的家政服務,包括月嫂服務、國際家教服務,吸收內地雇員的家政服務等。文化娛樂業:除了引進高水平的影視、演藝活動外,可以興辦畫廊、陶巴等文化娛樂設施,還應當針對澳門現有夜店、酒吧的狀況,創辦類似台灣誠品書店等的高品位夜生活場所。競技體育業:在現有格蘭披士大賽車、女排大獎賽等活動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澳門的場館資源,引進國際高水平的賽事;同時大力引進人才,組建澳門的高水平運動員隊伍,發展競技體育。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從根本上說,要想實現澳門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目標,關鍵在於擴大內需。只有當澳門全區的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保持長盛不衰的態勢,澳門的經濟發展才有強勁的原動力。每年來到澳門的近3000萬遊客,是外部需求轉化為內部需求的有效途徑。爲了保持這部份需求,我們一方面寄希望於中央政府的政策扶持,另一方面應當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兩手抓,為外來遊客提供盡可能先進的設施與盡可能優質的服務。擴大內需的另一個重要環節是將澳門本地居民的消費需求真正釋放出來。不妨簡單地算一筆賬。3000萬外來遊客,假如平均每人在澳門逗留5天,他們在澳門消費的時間充其量總共是1億5千萬人/日;而澳門現有的常住人口接近60萬,就算每人每年在澳門居留335天(外出一個月),那麼他們在澳門的消費時間也會超過2億人/日。可見澳門本地居民的需求是大頭,澳門經濟增長主要靠本地居民需求來推動。
爲了有效地擴大澳門本地居民的內需,首先應當倡導現代消費觀與現代生活方式,引導廣大市民轉變觀念,跟上時代步伐。由於受歷史傳統的影響,澳門市民在餐飲方面的消費比較踴躍,而在其他方面,特別是精神文化領域的需求相對薄弱。在宣傳引導的同時,政府還應當加強文化領域的基本建設,規劃、興建或創辦更多的書店、博物館、圖書館、電影院、劇院、畫廊、展覽館等,為居民滿足精神需求創造條件。
爲了有效擴大澳門本地居民的內需,政府除了關顧民生、穩步提高市民收入和提供更多福利以外,還應當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限制、控制物價,保障市民的權益;同時要教育、引導和監督各行各業講求職業道德、提高服務質量。在澳門以餐飲業為主的服務行業不斷悄悄漲價、不少商鋪天一黑就關門打烊、公共汽車司機目無乘客地溜站、出租車明目張膽地繞路的情況下,澳門市民是不太情願放開手腳大膽消費的。
總之,澳門經濟發展的前途主要掌握在近60萬澳門人手中。讓我們同心同德,共赴時艱,攜手創造澳門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是澳門城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