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理念的不同是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本质的区别,体现了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然而,新课程理念关于土地革命史的教学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其新理念内化为中学历史教师自觉行为亟待解决。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此谈点自己的想法。
一、当前教材关于土地革命史的叙述滞后于新课程理念
新教材将土地革命的历史置于国共十年的对峙中,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南昌起义的武装斗争,从“八七会议”后土地革命史的开展再到红军长征,可以说线索非常清晰,凸显了“阶级斗争”的主线索。可能限于篇幅,很多知识点难以在一节课中完全展现。但对土地革命史的叙述仍局限于采用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而没有从宏观上向学生展现一个全方位的土地革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把土地革命史简单理解为敌我双方阶级阵线分明,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激烈斗争。而这一理念却是以往学界关于土地革命史研究理念的体现,即以革命史的视角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阐释,对理论的理解僵化片面,应用的研究方法单一,观点陈旧、重复,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千篇一律。习惯于按照阶级斗争的线性模式诠释土地革命史,经济、社会和其他阶级状况等只是作为革命的简略背景进行叙述,主要服务于革命必然发生等既定的观念与结论。因此,教材在叙述理念、学术视野和方法上仍满足于一般性和重复性的叙述。
当前,学术界关于土地革命史的研究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突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中学教材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形成鲜明反差,教材的理念远远落后于当前学术界对土地革命史的研究。由于研究视野的扩大、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拓展,对土地革命史的认识取得了巨大突破,而这些研究成果却并没有体现到新教材中。比如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探究,新课标下各版本教材都普遍认为是“左倾”错误所致。但学术界对此研究已有了新的突破,黄道炫认为除了“左”倾错误主导红军的军事指导方针外,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客观形势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土地革命史的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内化与历史教师自觉行为
第一、阶级斗争范式是土地革命史叙述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坚持马列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指导。这种指导决不是对马列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教条化、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以及生搬硬套的应用。陈德军在研究赣东北苏区革命时,曾对这种理解和应用作了批评,他认为:以某种庸俗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地方革命的起源和发展,形而上学地把阶级斗争模式套到赣东北革命身上,是极其不恰当的。黄琨的研究则提醒我们,必须抛弃一种简单化的革命史叙事思维,脱离意识形态化的解释途径。那么,如何坚持马列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应体现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上,体现在实事求是上。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仅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从中央到地方的角度(从上到下),从革命者的视野对苏区史展开研究,而且要对地方历史的特殊性、农民的传统文化、地方革命精英、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地方绅士等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地方社会对革命和政府的应对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识。
第二、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多维史观的学习和运用。新的史学范式提升了对历史事件的框架性认识,让学生在解读和诠释历史时,有助于对整个历史进程认识的加深。“新情境、新材料、新观点”是当前新课程高考命题趋势,新高考命题逐渐超越高中历史教材,这在无形之中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渗透社会史视角,在研究性学习中适当增加全球史选题,在校本课程编写中充分利用文明史和现代化史资料。对同一历史问题,尝试运用多维史观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和诠释。如将土地革命时期国共的十年对峙置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国共对峙其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延续,即“国家重建”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被凸显出来。也可以将土地革命史置于民国史的框架中进行整体把握。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社会史的内容,符合史学界把中学历史写成全方位的整体历史的时代追求,符合新课程理念及高考的要求。社会史的多角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真实感受,从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所以在土地革命史教学中恰当地采用社会史的视角,将会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出现耳目一新的效果。因此,理念的更新需要内化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为,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去学习,补充一些新知识,了解一些新观点,提高自身多维史观的运用能力。
第三、要充分利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视角来充实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教材需要学术的眼光,特别是对土地革命史的教学,教材囿于传统写法,不利于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有了学术视野,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益的探究。比如对南昌起义失败原因的认识,权威的说法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而是采取了南下广东、再行北伐的决策。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南下不是导致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南下是从当时客观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有益尝试,南下军事失利不是南下决策的必然结果。在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下,即使就地革命也难以成功。吸收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更重要在于挖掘新成果、新观点背后支撑的新材料,善于运用新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境,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新材料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拓宽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教材的编写者与广大历史教师应根据学术界研究新成果,在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适当补充一些新史料。对土地革命史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也就是说,只有从大处着眼,要跳出教材看教材,只有跳出来,才能对一些重要问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基于此,关于土地革命史的教学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在理论与方法、史料的挖掘以及学术视野等方面努力,从而实现对土地革命史的教学新的更大的突破。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
一、当前教材关于土地革命史的叙述滞后于新课程理念
新教材将土地革命的历史置于国共十年的对峙中,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南昌起义的武装斗争,从“八七会议”后土地革命史的开展再到红军长征,可以说线索非常清晰,凸显了“阶级斗争”的主线索。可能限于篇幅,很多知识点难以在一节课中完全展现。但对土地革命史的叙述仍局限于采用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而没有从宏观上向学生展现一个全方位的土地革命。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把土地革命史简单理解为敌我双方阶级阵线分明,而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激烈斗争。而这一理念却是以往学界关于土地革命史研究理念的体现,即以革命史的视角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来阐释,对理论的理解僵化片面,应用的研究方法单一,观点陈旧、重复,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千篇一律。习惯于按照阶级斗争的线性模式诠释土地革命史,经济、社会和其他阶级状况等只是作为革命的简略背景进行叙述,主要服务于革命必然发生等既定的观念与结论。因此,教材在叙述理念、学术视野和方法上仍满足于一般性和重复性的叙述。
当前,学术界关于土地革命史的研究在理念上有了较大突破,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与现在的中学教材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形成鲜明反差,教材的理念远远落后于当前学术界对土地革命史的研究。由于研究视野的扩大、新史料的发掘、新方法的运用、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的进一步拓展,对土地革命史的认识取得了巨大突破,而这些研究成果却并没有体现到新教材中。比如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探究,新课标下各版本教材都普遍认为是“左倾”错误所致。但学术界对此研究已有了新的突破,黄道炫认为除了“左”倾错误主导红军的军事指导方针外,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客观形势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土地革命史的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内化与历史教师自觉行为
第一、阶级斗争范式是土地革命史叙述的重要方式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坚持马列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指导。这种指导决不是对马列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教条化、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以及生搬硬套的应用。陈德军在研究赣东北苏区革命时,曾对这种理解和应用作了批评,他认为:以某种庸俗的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地方革命的起源和发展,形而上学地把阶级斗争模式套到赣东北革命身上,是极其不恰当的。黄琨的研究则提醒我们,必须抛弃一种简单化的革命史叙事思维,脱离意识形态化的解释途径。那么,如何坚持马列主义和唯物史观的指导呢?笔者认为应体现在尊重基本历史事实上,体现在实事求是上。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仅要从阶级斗争的角度,从中央到地方的角度(从上到下),从革命者的视野对苏区史展开研究,而且要对地方历史的特殊性、农民的传统文化、地方革命精英、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地方绅士等都给予足够的关注,地方社会对革命和政府的应对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认识。
第二、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理念,加强对多维史观的学习和运用。新的史学范式提升了对历史事件的框架性认识,让学生在解读和诠释历史时,有助于对整个历史进程认识的加深。“新情境、新材料、新观点”是当前新课程高考命题趋势,新高考命题逐渐超越高中历史教材,这在无形之中对广大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渗透社会史视角,在研究性学习中适当增加全球史选题,在校本课程编写中充分利用文明史和现代化史资料。对同一历史问题,尝试运用多维史观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和诠释。如将土地革命时期国共的十年对峙置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国共对峙其实是中国现代化的延续,即“国家重建”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首要任务被凸显出来。也可以将土地革命史置于民国史的框架中进行整体把握。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恰当的引入社会史的内容,符合史学界把中学历史写成全方位的整体历史的时代追求,符合新课程理念及高考的要求。社会史的多角度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真实感受,从而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所以在土地革命史教学中恰当地采用社会史的视角,将会使我们的历史教学出现耳目一新的效果。因此,理念的更新需要内化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为,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去学习,补充一些新知识,了解一些新观点,提高自身多维史观的运用能力。
第三、要充分利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视角来充实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教材需要学术的眼光,特别是对土地革命史的教学,教材囿于传统写法,不利于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有了学术视野,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益的探究。比如对南昌起义失败原因的认识,权威的说法是没有采取就地革命建立根据地,进行武装斗争的方针,而是采取了南下广东、再行北伐的决策。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南下不是导致起义失败的根本原因,南下是从当时客观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是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有益尝试,南下军事失利不是南下决策的必然结果。在当时的主客观条件下,即使就地革命也难以成功。吸收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更重要在于挖掘新成果、新观点背后支撑的新材料,善于运用新材料创设新的历史情境,在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新材料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拓宽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教材的编写者与广大历史教师应根据学术界研究新成果,在编写和教学实践中适当补充一些新史料。对土地革命史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也就是说,只有从大处着眼,要跳出教材看教材,只有跳出来,才能对一些重要问题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基于此,关于土地革命史的教学要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我们可以尝试在理论与方法、史料的挖掘以及学术视野等方面努力,从而实现对土地革命史的教学新的更大的突破。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校: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