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研究

来源 :财经问题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c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稿日期:2011-06-15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科研创新项目“基于价值网模式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竞争力的构建”(09YS431)
  作者简介:马慧敏(1965 - ),女,上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E-mail:mahm@163.com
  摘 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外贸易; 微观主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9-0086-04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成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的对原有由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的单一化主体结构的重塑,创立了由国有外贸专业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外贸企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结构[1]。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际贸易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由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所形成的中国对外贸易传统整体竞争优势开始发生动摇。特别是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都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所以,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为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掀起了结构调整的浪潮,出现了一批结构灵活、适应性强,具有绝对整体优势的现代企业组织,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极大兴趣,形成了一系列企业组织理论,其中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组织生态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
  组织生态理论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对企业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具体地讲,现实中必然存在着具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特征的各类企业组织,每一类企业组织内必然存在着类似生物基因特征的组织复制机制,企业组织形式的存在是自然的选择,自然的选择也为企业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回顾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转变和构建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同样也体现了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这种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世界经济发展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中,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中央高度集权为特征的国家统制型对外贸易制度,这种制度是与新中国建立以后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它的存在曾经对贯彻统一对外原则,粉碎“封锁”、“禁运”,保证国民经济恢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不断走向融合,以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形成了冲击,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的转变。
  尽管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表现出多元化主体并存的特点,但分析这些微观主体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各类微观主体与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存在着无法割裂的遗传关系。现有的国有外贸专业公司往往是以原先的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为基础,通过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或者资产重组等途径建立的;众多的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曾经是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往往是国际资本与国内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的管理优势和生产企业生产经营优势结合的结果;私营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是由原先在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组成,同样与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是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体现,各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其遗传性的特征。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态势的不断加剧,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围绕着提高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这一目标不断完善同样也是自然的选择。
  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重要性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的是企业组织成长的内在性。该理论提出,企业组织是一个被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企业增长的源泉源于企业的内部资源,内在性成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2]。企业组织形式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是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的,只有那些适应生存环境不断自身努力的企业组织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种努力能否成功取决于组织所拥有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企业充分培养和利用自身资源对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体制改革特别是外贸微观主体结构的转变,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7年,对外贸易更是达到21 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首次跃上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出口名列世界第2位。但是在繁荣的背后,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考察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有的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缺乏应对世界经济变化的整体竞争优势。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贸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缓,国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大国中国的出口影响非常大,引起了一些企业由于外需减少导致经营困难直至倒闭等现象的发生。(2)金融危机通过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迫使人民币升值,使得原本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导致中国出口的下降。(3)金融危机推动了全球大宗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于长期依赖进口解决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来源的出口企业而言,其生产成本的上涨无法在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价格上消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等难以为继的局面。(4)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缓,这些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必然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上,不仅会引起进口国的相关企业不满,引起贸易双方的贸易摩擦,还会容易使进口国在外表合法的基础上,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削弱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直接结果是,在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增长的情况下,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逆转,进出口额出现下降。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和蔓延,中国对外贸易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一些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出现了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严重问题。
  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基础上的,整个外贸行业表现出“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对外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不强”以及“对外贸易行业整体均衡发展能力不强”等特征[3]。这种“大而不强”特点是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所引起的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的。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没有核心技术,生产和经营投入小,进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上。当外贸经营权放开,外贸行业由垄断行业转变成一般竞争性行业时,那些中小型的、分散的、没有稳定客源、没有稳定的出口货源渠道和出口主导产品的企业将经营的产品集中在这些传统的大宗产品上,而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投资,必然会造成供给过剩,迫使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将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这种以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过度竞争必将进一步导致无序竞争。这种状态显然是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结构中的各类主体缺乏独特性经营策略和经营品种,缺乏合理分工的结果,也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结构进一步完善的要求。要改变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充分引导各类微观主体充分挖掘、培养和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树立全球化经营意识,通过同行间分工合作提升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市场生存能力,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优势。
  三、组织经济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有效性
  组织经济理论强调组织的行为框架及秩序的形成,是通过各类组织共同分享的市场规则体系而实现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Williamson[4]的交易费用理论。他认为企业应该从专用性资产交易费用的高低来考虑应从市场购进某种特殊生产要素,还是自己生产这种生产要素。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交易越适合在企业组织内进行;反之,则越适合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商品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由产品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四大环节组成,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要占据这四个环节,就能取得价值的实现[5]。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各类微观主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特点和长期以来外贸传统体制的影响,在过去长期的经营中,各类微观主体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它们在商品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上创造价值的能力、成本和效率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每一个微观主体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对自身优势和能力的思考,不考虑生产要素生产的交易成本,追求所有环节甚至是缺乏竞争优势的环节上的价值的话,必然会引起企业不必要的生产经营交易成本和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必然无法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面对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优势。
  组织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对外贸易各类微观主体如何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高低为依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整合和利用由各自拥有的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来组织和安排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形成各类主体共同分享的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经营框架和秩序,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国有外贸企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化垄断经营,具有遍及全球的庞大的客户网络和各种产品供货渠道的“市场优势”;熟悉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和操作要求的“人才优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信息优势”以及组织多品种系列产品配套出口能力的“协调优势”等国际市场经营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营销环节上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生产企业多年从事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具有对品牌产品的加工工艺、品质要求和生产惯例非常精通的“生产优势”和对生产专利、特有技术、产品诀窍非常熟悉的“开发优势”等国际市场生产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品牌打造和品牌提升的生产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其产品多年来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品牌、品质意识的“品牌优势”以及能够及时掌握国际最新前沿技术和产品信息的“创新优势”等国际市场研发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研发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私营企业拥有一批由原先在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具有与国内供应厂商长期紧密合作,熟悉产品知识和进出口环节操作的“管理优势”;对外经营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能够从事跨行业多商品经营的“服务优势”以及灵活自主经营、低成本运作的“成本优势”等国际市场服务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的订单管理和专业服务的供应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四、网络组织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可能性
  网络组织理论指出,现实中的网络组织形式是发展极其迅速的当代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OEM、企业战略联盟、网络营销等多种网络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产生了巨大冲击,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网络组织理论认为,网络组织形式是一种享有高度自治权,互惠自愿、没有依附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临时性组织形式。该理论的代表人物Powell[6]提出,网络结构形式带来的联系比市场带来的联系更持久且分散,又比层级制度带来的设置更互惠而平等。
  网络组织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整个中国外贸行业而言,要提升行业的整体优势,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局面,就必须以对国际市场信息的快速敏锐应对及产品价值增值为目标,将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经营者、产品设计者、产品生产者、产品物流经营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经营主体在国际市场中的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整合各微观主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进一步完善的目标。现实中具有高度自治权,互惠自愿、没有依附关系的网络组织形式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 杨圣明. 经济全球化与外贸体制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 Penrose,E. T. 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3] 马慧敏. 基于价值链定位的中国外贸微观竞争力研究[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5-67,98.
  [4] Williamson, O.E.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 of Capitalism[M].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85.
  [5]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 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7.
  [6] Powell,W. W. 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J].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0,(12):295-336.
  [7] 徐斌.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与企业一体化选择——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解释[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2):73-79.
  [8] 王跃生,焦芳.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的转变[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0,(6):30-36.
  (责任编辑:孟耀)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证实,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会增加其财务业绩而且能够增加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支持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而促进企业重视和加强利益相关者管理。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财务绩效;企业价值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利益失衡进行剖析,将失衡归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机制固有的失衡、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协议的失衡、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决策的失衡和世界贸易组织体系发展的失衡四个动态的发展阶段;其次对俄罗斯入世前的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对俄罗斯与美国、欧盟和中国的互补型贸易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再次对俄罗斯入世后的普京新经济政策、主要进出口商品结构、关税同盟和主要进出口国别结构进行展望分析;最后
期刊
摘 要: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核心,正面临以欧盟、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演化博弈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与国内技术创新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过程,同时实证分析中国与欧盟、美国和日本三方所处的不同的博弈区域:从技术性贸易壁垒严格程度的角度,美国最高,日本次之,欧盟最低;从对中国技术创新影响的角度,欧盟最强,日本次之,美国最弱。
期刊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会计相关性的内部报告理论研究与实践检验”(709721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差序格局视角下的企业业绩量度”(71272218);东北财经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科研项目“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研究”(201108)  作者简介:池国华(1974-),男,福建长汀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内部控制、业绩评价与公司理财等方面的研究。Email:cgh_l
期刊
基金项目:北京交通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收入差距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算机模拟分析”(2011JBM237)  作者简介:  杨旭(1974-),男,北京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理论研究。E-mail:xyang@bjtu.edu.cn  摘要:  货币供给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思路与实施效果,因此需要我们给出清晰的回答。目前,对于
期刊
摘. 要: 如何提高微型企业的财务绩效正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社会网络关系为契入点,通过对财务关系综述,发展出一套包含关系强度、关系久度和关系质量的财务关系测度指标。同时引入社会网络理论中的中心度、网络规模和网络位差等网络特征变量,在此基础上,研究微型企业的财务关系和网络特征如何对其财务绩效产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财务关系和网络特征对于提高微型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从社会网络视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危化品行业事故频发,相关的安全规制不断随之加强,然而安全规制的效果仍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基于佩尔兹曼效应视角,以民营危化品企业为切入点,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规制加强下的工人安全投入和企业安全投资决策,梳理出规制作用逻辑链条,并结合中国实践进行危化品安全规制效果探究。研究发现,现行安全规制的加强促使企业安全投资增加,与此同时也给工人造成“安全幻觉”,使其产生逆向行为,表现为违规操作、
期刊
摘 要: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的严峻性愈发突出。在我国投资率偏高、外需萎缩的环境下,提振居民消费可以打破我国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消费不足的非均衡局面,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并拉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本文利用机理图论述了我国产能过剩形成机理以及通过提振居民消费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我国居民
期刊
摘要:厘清工作场所中时间压力对沉浸体验的影响机理,对提升组织的转型适应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国20家企业的347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探索时间压力对员工沉浸体验的影响机理,特别是促进性焦虑的中介作用与决策权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在工作场所中,时间压力对沉浸体验具有正向影响;促进性焦虑在时间压力与沉浸体验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决策权力对时间压力与沉浸体验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决策权力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回归分析模型,探讨了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和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程度与银行系统风险显著相关,即勒纳指数位于0.4附近的银行,承担的风险最大;勒纳指数很小或者很大的银行,其不良贷款率代表的风险系数很小。对中国的银行来说,超大型和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系数一般比较低,小型商业银行多受地方政府大力扶植,经营风险也较小。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