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术后感染伴肾功能亢进患者的药学治疗实践

来源 :中国医药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p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临床药师参与的1例术后感染伴肾功能亢进(ARC)患者个体化抗感染治疗过程为例,为临床肾功能亢进患者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通过会诊1例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纵膈肿瘤切除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病例,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及相关检查结果,并结合国内外文献,从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角度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整治疗方案.结果:治疗方案调整后,患者体温和炎症指标均下降,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肌酐清除率(CCr)由208.47 mL·min-1逐步降至95.30 mL·min-1,肾功能亢进得到改善.结论:当发生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多方面考虑原因,尤其对年轻的术后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肾功能亢进;临床药师应协助临床及时调整给药方案,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HPLC-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探讨影响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量.方法:建立HPLC-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对各分量进行量化分析和评估,合成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给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报告.结果:HPLC-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分散片含量为100.6%,置信概率为95%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7%,测量结果表示为(100.6±0.7)%,k=2.结论:建立HPLC-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建立乳鹿药材中铅(Pb)、镉(Cd)、砷(As)、汞(Hg)、铜(Cu)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以期为乳鹿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对乳鹿样品进行消解处理,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铅、镉、砷、汞、铜元素进行测定.结果:通过对铅、镉、砷、汞、铜5种元素的测定及方法学考察,结果铅元素在5~40 ng·mL-1、镉元素在0.8~6.0 ng·mL-1、砷元素在5~40 ng·mL-1、汞元素在2~20 ng·mL-1、铜元素在50~800 ng·mL-1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线性相
目的:优化安肠液最佳水提及醇沉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黄芪甲苷含量和干膏率为指标,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选安肠液最佳水提工艺;以药液相对密度、药液含醇量、放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优选安肠液最佳醇沉工艺.结果:所建立的黄芪甲苷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41~0.3856 g·mL-1(r=0.9996),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及准确度均良好.安肠液最佳水提工艺为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煎煮时间1.0 h,煎煮3次;最佳醇沉工艺为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6 g·mL-1(2
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甘草酸制剂诱导重度低钾血症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结合1例复方甘草酸苷片引起重度低钾血症的临床案例,检索国内外甘草酸制剂引起重度低钾血症的文献,分别从药品成分、给药剂量、血钾水平、不良反应出现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6个方面整理汇总.结果:共收集相关文献13篇,包括英文个案报道3篇,中文个案报道10篇.重度低钾血症报道最多的药物是复方甘草酸苷片,患者常表现为肌肉酸痛,也有乏力、食欲下降、心前区不适等表现.中位血钾1.8 mmoL·L-1,最低为1.3 mmoL·L-1,重度低血钾
骨改建是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参与的一个紧密联系的动态过程.骨代谢性疾病常引起骨改建失衡,导致骨结构异常.细胞自噬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细胞,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降解过程.在不同的细胞微环境下,自噬对细胞保护或破坏是不同的.研究发现自噬在骨改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自噬的缺损可能导致骨细胞功能障碍;自噬及其相关蛋白参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从而维持骨改建的稳定.然而,自噬相关信号通路错综复杂.本研究基于当前国内外有关自噬参与骨改建的研究进展,从自噬起源、信号通路以及自噬与骨改建、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确立了药物警戒制度在我国的法定地位,我国首版《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GVP)的发布也推动了我国药物警戒能力的建设.建立健全我国药物警戒制度和体系是当前药品监管机构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当前大多数药品MAH关于药物警戒体系的构建工作是基于“药品不良反应”概念认知层面上展开,体系内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权限、工作范畴、工作对象无法满足药物警戒范畴的法规要求.本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实践经验,从药物警戒体系理念转变、组织架构、人员配备、职能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依然处于不断发展的阶段.从治疗前受益人群的选择,治疗中方案调整,治疗后残留肿瘤负荷的评估,每一阶段的准确实施均为乳腺癌NAC整体策略成功的关键.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不仅能提供治疗过程中肿瘤形态学变化信息,同时能够提供功能学信息,实时反映肿瘤异质性的演化特点,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全程管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MRI及基于MRI的影像组学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由多种细胞主动分泌的直径约40~100 nm的脂质双分子层微小囊泡,可携带特异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micro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等进入相应的靶细胞,介导细胞间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lncRNA为一类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的单链RNA分子,能够在表观遗传、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肿瘤耐药、肿瘤免疫调节等过程,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外泌体介导的lncRNA可参与结直肠
目的:比较我国与欧盟药物警戒负责人(QPPV)的任职资格、岗位职责要求的差异,分析探索我国QPPV资质职责要求和选聘外包可行性,以期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MAH)聘用合适的QPPV提供借鉴.方法:分析我国与欧盟有关QPPV的任职资格、岗位要求和法规要求,以及QPPV角色外包的可能性.结果:我国与欧盟《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GVP)对QPPV均有明确的专业要求,但在具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上有所差异.我国QPPV更多为技术层面负责人;欧盟容许MAH聘用外部人员作为QPPV,但我国GVP中尚无明确要求.结论:相较
目的:分析采用彩色超声(B超)引导的腹腔置管及接管方式对腹腔循环热灌注流速及腹水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烟台市中医医院行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的36例患者,按不同的置管及接管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循环热灌注流速及腹水控制率.结果:36例患者中试验组18例,对照组18例.试验组采用B超引导的腹腔置管及接管方式,第1次和第3次循环热灌注高灌注流速时间及有效流速时长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腹水完全控制率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vs.44.44%,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