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情深诗相伴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ran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显兵先生
  是香港诗人和书法家,他活跃於香港和家乡汕尾的文化界。他是“汕尾之春”迎春音乐晚会团长,组建香港深水埗乐团,曾为香港和家乡父老乡亲送去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他擅长诗词和书法,常将对祖国和家乡怀有的深情眷恋,融汇在作品中,表现着独特的艺术风采。
  文化人的职责和使命
  人生在世,身份角色总有不同,对应的责任与义务也因此有所差異,如农民勤奋务农,天下能五谷丰登;警察严格司法,社会公平正义。而倾心於文化工作的陈显兵先生,则以创作愉悦视觉、听觉,裨益身心健康的艺术作为使命,且他的付出,因包含和宣扬爱国爱港的精神显得更具意义。
  “香港回归祖国後,随着与内地交流变得频密,不同省市的优秀艺术家得以经常到香港表演、授课、讨论,进而促使香港的文化变得繁荣昌盛。以前的香港文化几乎一片荒凉,现在可谓百花齐放。”回忆1979年自己刚移居香港的时候,在家族文化熏陶下成长的陈显兵先生感到不适,他看到这个正在不断壮大的都市,人们除了忙碌的工作、繁琐的家事,就剩下打麻将、跑马一类的娱乐以打发时间。要是偶尔听到人们在谈论文化,多是交响乐、莎士比亚、油画等西方舶来产物。國人熟悉的古筝竹笛、唐诗宋词、书法金石,几乎无人提及。难得恰好说起,想再深入探讨,立即有人反问:“这些能帮助谋生吗?”在陈显兵先生眼中,当时社会的精神层面空洞得犹如荒野,没有欣欣向荣、没有百花齐放。
  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祖父和毕业於暨南大学的父亲时常买回一本又一本书,不断增添着家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即使是那个年代不能得到太多教育的外婆,也可以随手拿出一本收集诗词歌赋的册子随手翻阅。因此陈显兵先生很早就懂得了李白的浪漫洒脱、杜甫的现实主义、王羲之的笔走龙蛇、张大千的妙手丹青等等,也明白了文化背後的家国情深。他喜欢读书,尤其是文史方面的书籍,博览群书让他明白了文化之内涵,了解作为文化人之大义。反观香港的种种现状,难免让他心生失望。
  “虽然香港当时也有国外的优秀文化,但最被大众熟悉的始终还是用中国话、中国字、中国艺术表现出来的中华文化。”陈显兵先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祖国的强大,文化也才能传承,才能被大众广为传播。因此他心中悄悄产生了一个想法:“中国是东方的大国,文化是民族的烙印,所以我们传递老祖宗留下来的辉煌成就,不是爱好的问题,而应该是一种职责。所以要努力发展香港的中华文化。”
  幸好回归後,中华文化逐渐在香港兴起,各种诗词社、国画班、戏剧团、音乐舞蹈会相继成立,社会文化慢慢呈现出蓬勃的景象。陈显兵先生深受鼓励,因而创办兵之馆並任馆长,联络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各施所长,共同助力香港文化事业的发展。兵之馆中,齐聚诗人、画家、音乐人,大家相处甚欢、和乐融融。
  “我们也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为学员讲授关於书法、中国文化、古诗词一类的知识。”陈显兵先生表示,他们不仅会引导学员了解各类艺术的美学,如书法的结构、国画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要把诗词、书画等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传达给学员们,让大家知道苏轼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所包含的情感,或是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中北宋都市的民生百态。其中,书画培训对象主要为小学生,陈显兵先生希望通过最直接的视觉艺术的作用,早早育起孩子们心中关於中华文明的“幼苗”。
  同时,他从地区服务出发,组织了香港深水埗中乐团,为非牟利机构。聘请了专业的老师,排练剧目,待社区举行活动,便给街坊送上精心编排,水準不俗的演出,在全心全意服务地区之餘,也进一步宣传艺术,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生活。
  “只要我们有所贡献,就心满意足了。大家有力出力,各自发挥自身所长,就能凝聚成一大片光芒,照亮社会。”随着各类文化工作的陆续开展,陈显兵先生心中充满了欣慰与快乐,他可以预见到,未来的香港是一片华夏文明生长的沃土;未来的年轻人将心怀祖国,茁壮成长。
  个人的修为与意境
  对热爱文化的人而言,灵感是很珍贵的资源。一次让自己快乐无比的创作,也许就诞生於电光火石间的想法。熟悉历史、热爱诗词的陈显兵先生更因为有了文化的积淀,因此灵感丰富,常常能在生活中捕捉到那些不经意的念头,经过整理,写成一篇篇韻律和谐、意境悠远的诗歌。
  “西湖摇荡云水间,秋雨秋霜去复还。赋得黄花香骨冷,便教侠女指江山。”28个字,简单凝练地表现出对“辛亥三傑”之一的秋瑾之敬意。《弔苏曼珠》一诗:“国事凄惶独出疆,扶桑樱絮隐行藏。城头呎八箫司雨,寺外千浔酒伴霜。纵是肝肠无热度,宁将颓笔作轻狂。情僧弟子原无異,亦可高歌亦可殇。”描绘出近代作家、诗人、翻译家苏曼珠的桀骜风骨。此外,还有《中秋》《外婆家》等一类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反映出作者陈显兵先生热爱生活、忠於本心的真性情。
  写诗虽是抒发情感,但过於空洞,风花雪月,便有了无病呻吟之感。从陈显兵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拥有了丰富的学识,对历史、对文化、对生活、对世界大环境都有着一定深入的了解。因此,其作品显出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似乎是一首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吟唱人生悲欢离合的歌谣,把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给听众娓娓道来。
  陈显兵先生如此热爱创作诗歌,不仅当成自己业餘的兴趣,也作为与中华诗词学会一众同好联谊交流的桥樑。在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平台上,陈显兵先生广结善缘,认识到更多和自己一样醉心於诗词歌赋的朋友,他们还热衷举办各类活动,与数百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欢度美好时光。其中,他们在香港举办全国第六届中国诗人节,向世界宣告,香港今日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乐土,这座国际化都市自信地张开着手臂,迎接各方好友。活动中,陈显兵先生亦有作词,把自己创作的乐趣分享给在场的朋友们。
  “一个国家应该拥有自己的文化,没有则难以形成凝聚力。一个民族也应该演绎出自己的历史,没有就是悲哀的存在。”接下来,陈显兵先生希望文化的工作能进一步感染到香港的年轻人群体,向他们宣扬爱国爱港的精神,“现在的年轻人对祖国的认识比较淡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他们向往那些肤浅的、哗众取宠的文化。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找回自己的根。”特别针对今日香港因教育而凸显的问题,陈显兵先生的建议也相当有意义:“我们在跟世界接轨之际更要了解自己,懂得自己应该走的路,所以更需要文化教育作为引导,防止年轻一代偏离了正确的道路。”
  陈显兵先生的言语中,洋溢着爱国的激情,他希望香港能重视有关祖国历史的教育,让年轻人可以热爱自己的国家和土地。无论如何,都不能捨棄自己的血缘、自己的国籍。如同他们这一代人,虽长在艰苦的岁月,仍对祖国不离不棄。如今,年轻一代生长在和平富足的中国,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是否更应该把这份爱国之情发扬开来?
  如果说身体会随着时间而衰老,但人能通过不变的精神与意志,抗衡岁月的变迁。保持初心的陈显兵先生,一直保持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让生命持续旺盛而充沛。在中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流传中,他仍精神十足地担任承前启後的角色,犹如一座里程碑,铭记着先贤之荣光,启迪後人之智慧,继续向後世展现中华文明的辉煌。
其他文献
美国福布斯杂誌网站11月2日发佈2017年度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排行榜,德国总理默克尔连续第七次名列榜首。这也是她第12次入选这一榜单。  福布斯网站评价默克尔说,她是欧盟的实际领导人,在今年赢得了一场艰难的选战。她面临着英国“脱欧”带来的风暴和欧洲的反难民情绪,不得不继续紧紧抓牢欧盟的主导权。因为德国经济保持增长,所以她所处的地位仍然强有力。  位列默克尔之後的是英国首相特蕾莎·梅,排名第
期刊
傅世亨先生  是一位博学多识、成就颇丰的艺术家,既能笔走龙蛇、写出洒脱豪放的书法,又能妙手丹青、创作出中西结合的国画作品,还可以以精细活泼的刀工、刻出圆转雅致的方寸金石。除此三艺外,他还善摄影、气功等,不仅陶冶身心、提升了精神修养,还能强身健体、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而且,他三十多年开班授课,把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与养生知识教给学员,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当年届古稀,仍以不输後辈的灵感与精力,
期刊
利比里亚国家酋长长老理事会10月28日代表利比里亚政府,在蒙罗维亚向中国第五支驻利维和警察防暴队授予“利比里亚国家傑出贡献奖”,表彰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为利和平、稳定及国家重建作出的突出贡献。  頒奖仪式28日在蒙罗维亚市政厅举行。格里格斯比代表利总统瑟利夫致辞说:“中国第五支驻利比里亚维和警察防暴队之所以获得该奖项,是因为你们创造了联合国在利比里亚的维和行动最高标準,並保持着卓越的执行能力和正直的
期刊
蔡思聪先生  中润证券有限公司副主席、证券商协会永远名誉会长及前主席、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耀莱集团有限公司、绿叶製药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威德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广东省汕头市政协委员、中国第十二及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代表选举会议成员、第四及第五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英国财务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澳大利亚公共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陈葆心学校荣誉校长。  
期刊
德國联邦教育与研究部10月27日在柏林颁发了本年度的“绿色精英奖”。来自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博士生谢林君成为今年唯一获奖的中国学者。  在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万卡支持下设立的“绿色精英奖”(Green Talents)今年已进入第九届,今年的焦点是“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在今年的“绿色精英奖”评选中,资深专家评审团从来自95个国家的602名申请人中选出了25名科学家。  主办方表示,24岁的谢林君获
期刊
叶广勤先生  曾任多间龙头企业的会计师职务,他能力突出,追求卓越。多年之后,他转行保险业,从零起步,成为保险业出类拔萃的骨干精英。他经过前期调适阶段,之后迈上不断进阶新高度。他依託平台,聚焦服務,打造团队,在团队中发挥灵魂人物的引导角色。他专业而敬业,带领团队,培养人才,传递保险功能,创造社会价值。  身份转变 事业跨越  叶广勤先生毕业於香港理工学院(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之後,他以出色的
期刊
徐沛雄律师  是一位实事求是又思维迅捷的律政精英,在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他从工作中发掘出了无限乐趣。在内地、香港与世界之间的联繫变得日渐紧密的今天,他又借助业务的发展,发展香港之外的事业,同时也享受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类趣味。他敬业乐业,又热心社会服务,让严谨而传统的法律工作,变得有趣而生动,继而构建成一条多姿多彩的事业之路。  放眼世界也要放眼内地  若不是从事法律行业,也许大多数人对
期刊
陈荣森先生  是香港知名画家,自幼喜好书画,曾师从岭南画派名家赵少昂等人学画,擅长现代水墨与彩绘山水花鸟画。他曾投身商海,在经商上亦收获成功,後再“棄商转艺”,重拾笔墨,潛心创作中国传统水墨画。其注重在画作中融合传统技法与现代理念,表现自我与性灵,画作清新脱俗,生气灵动,曾集结出版个人作品选,在海内外举办过多次画展,广受好评。  纵横商海 由商转艺  陈荣森先生自幼酷爱笔墨书画,少时起即习中国画,
期刊
靳子森先生  香港著名摄影家,一位集书法、绘画於一身的艺术家。他出生於艺术世家,浸染着艺术的气息成长,视艺术为生命,一生与艺术同行。他热爱摄影,拿起相机,专注而老练,澹然而自信,面积不大的镜头,卻能夠装下整个世界。因为心中有美,眼中看到的就是美,拍下的自然就是美——移动的火龙、赛场上奔跑的马,跳跃的人、搏击的勇士、节日欢庆的人群,绽放的煙火、灯火璀璨的维多利亚之夜、壮观之极的北极光……於是,他决定
期刊
亚太资讯及通讯科技大奖於12月7日至10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行,香港代表团勇夺9个奖项,是获奖最多的参赛队伍之一。  该奖项素有“亚太区资讯及通讯科技界奥斯卡”的美誉,香港代表團参与了其中9个参赛组别,並获得4个大奖和5个优異奖。32人的代表团由香港电脑学会筹组,並由特区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率领参赛,成员包括业界人士和大、中、小学学生。杨德斌表示,香港代表团的超卓表现再次展现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