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易筋”与当代“拉筋”之区别

来源 :少林与太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ojiaren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面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延寿十年”。因此,健身锻炼场所都能看到各种“拉筋”的练习者。而纵观历史古籍,并未出现“拉筋”一词,大多皆用“易筋”一词。那么传统“易筋”与当代“拉筋”到底有何区别?
  一、筋
  (一)筋的概述
  “筋”一词早在《黄帝内经》中已出现。《素问·痪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筋者,皆属于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說文》曰:“筋,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从力,指出了筋可以产生力量;从月肉旁者,明确了筋是肉性组织。《释名》曰:“筋,力也。肉中之力,气之元也,靳固于身形也。”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筋”主要是十二经筋。经筋主要功能是联络四肢百骸,主藏经络、通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应天序、护脏腑,主司关节运动。现代医学认为,“筋”(筋膜)可分为浅、深两层,是机体中最普遍的一类组织,是集体软组织结构平衡体,不仅有中医学中体现的功能,同时也对循环、神经和淋巴系统等各系统运行影响重大。
  (二)筋与经络
  筋与经络是两个不同而又互相紧密联系的概念。传统中医学认为,“筋”(经筋)是整个经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附属部分。根据多年习练功法感悟,经筋为连接百骸的“有形之器”,经络为传输生命能量的“无形之质”,经筋为体,经络为用,两者相互作用影响。《灵枢·经筋篇》:“经皆有筋,经筋有病,病各有治。”
  《类经》曰:“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经筋者,何也?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依次相传;经筋连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全身的经筋、经络都是连续性的,分布于筋肉骨节,布散头窍,深入体腔,贯通脊柱,而连缀百骸,维络周身,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最主要和常见的就是人体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人体靠经络系统把气血输送到全身各个地方,五脏六腑等各个器官、关节以至上下内外,并把它们固定联成统一整体。
  二、筋与康寿
  人出生后自然生长的身体是由先天的禀赋所造成,其筋经状态参差不齐,有筋经紊乱者、细弱者、屈缩者、强壮者、舒畅者、刚劲者、柔和者等种种不一。如果后天不加以修炼,随着后天年龄增长以及外界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就会出现疾病、短寿。
  《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详细地论述了人体由少而壮而老的整个发育过程,筋的发育也与之相应。其论述道:“(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男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这就说明,人体的身体状况与经筋的状态是相应的、全息的。《灵枢·经筋》篇就主要叙述了经筋的循行、经筋的发病、病症特点、病名和治疗原则,可见经筋对人体康寿有着重大的影响。
  《易筋经》中记载:“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
  《黄帝内经》又曰:“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筋与经络相辅相成,经筋的状态直接影响到经络的整体运行状态,而经络有着濡养全身、沟通联络,使整个生命机体上下阴阳气血调和、维持生命良好运转的重要作用。
  三、易筋类功法
  在古代的养生功法中,都非常重视“筋”的锻炼。这里所谓的“筋”的锻炼,主要是通过筋体的锻炼,来达到经络的通畅、气血的充足,以及四肢百骸的高度统一协调。通过练筋有形之“体”来发挥经络无形之“用”,是易筋类功法的主要特点。
  所谓“易”者,乃阴阳变化之道,易筋就是练有形为无形之佐,养无形为有形之辅。髓骨之外、皮肉之内,皆有筋经联络,周身通行血气,凡是后天,皆其提挈。易筋功法则是借假修真,以“筋”为有形之器,根据“筋”与“经络”的生理特性和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特点,通过“筋”的运动带动“脏腑”“经络”的活动,形成以外动内,以动炼内,进而达到经络畅通、脏腑调和,营卫气血充足,反过来再濡养筋,使人的机体阴阳平衡、机能强健,对疾病的防御能力增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筋经类功法以最耳熟能详的“易筋经”为首。但目前世面上仅“易筋经”就出现了好多个门派版本。比如当前常见的版本有“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版,“达摩易筋经”版,“少林拳术精义”版,“金家易筋经”版,“甘风池易筋经”版,“熊氏易筋经”版,“天门易筋经”版……各个版本虽然都不一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核心原理都是一样的。
  四、拉筋与易筋之异同
  易筋,就是通过做有用功的方法提升筋的质量,改变筋与各个组织的结构,以达到调和阴阳,以无形之气濡养有形之器,以有形之器导引无形之气的效果。《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文中明确指出“柔”以养筋,可见,柔乃是易筋的重要方面。比如,将筋摇颤者易之为平舒,细弱者易之为粗强,松弛者易之为柔韧,屈缩者易之为柔和,紊乱者易之为通畅。即使先天羸弱,做好易筋功夫,身体也可以变得十分强壮,内外无碍。因此,易筋之效果并非当代拉筋所能及,两者存在着显著区别。
  (一)形态与功能之区别
  “易筋经”中用“弛、挛、靡、弱、缩、壮、舒、劲、和”等词语来形容筋,而不用“长”,为什么?因为“易筋经”中描述的都是筋的状态,而非筋的形态。关注其功能状态是抓住本质,注重其外表形态是刻舟求剑。有的人筋虽然短些,但是其筋壮、和,有的人筋虽然长些,但是其筋弛、弱。所以,世上所谓“筋长一寸”的说法,仅仅关注筋的形态上的长短,并非筋的功能状态,形态上的长短并不足以证明人体康寿状态与否,“延寿十年”明显是夸大其词。
  (二)刻意与自然之区别
  当今很多运动爱好者,因受到“筋长一寸,延寿十年”的影响而苦练拉筋。其实,古人真正的易筋功夫绝不是刻意用功苦练出来的,正所谓“柔则养筋”。“易筋”是一个精神内守、自然觉知的过程,随着在练习易筋功法过程中觉知的深入,身体会自然将筋经外围的阻滞逐渐消除,使其经络通畅,既保障筋经能够获得经络所输布气血的温煦濡养,又可免除筋经、肌肉、筋膜、关节等生硬牵掣之病。而世面上的拉筋方法目标单一、偏重形态,一般通过有意的力量练习慢慢拉伸,很难渗透影响到身体深层,虽然身体运动幅度有所增加,但是对关节、脏腑、经络等整体结构性变化意义不大。
  (三)消耗与濡养之区别
  现在流行的健美、打球、跑步等运动,运动过程中身体大都会处于无氧状态,脏腑的气血大都调用到四肢肌肉,过度运动之后使筋骨酸痛而僵硬。《易筋经·内壮论》:“若或驰意于各肢,其所凝积精气神,亦随即走散于各肢,即成外壮而非内壮。”如此,久之则容易产生筋的提前衰老。在青壮年期气血充足,参加各项运动都会增强体质,副作用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加,一旦过度剧烈运动或者身体虚弱时,就会逐渐感到不适,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古语曰“动能生阳,亦能耗阳”,把握好适度合理,才能达到濡养筋经、祛病延年的效果。
  总而言之,易筋关注的是筋的状态,筋壮、舒、劲、和,而不是单纯论筋的形态长短。筋的状态归根于筋的弹性,弹性越大,说明筋壮、劲;筋能随人体运动而适应任意角度反复弹拉,说明筋舒、和。“易筋”的练习,不是简单的拉筋。为什么“易筋经”被传统认为是高级功法,其原因就是并非“拉筋”那么简单。当然,当代人实在太缺乏运动,应该适当地先把筋拉伸拉伸,但这只是初级的基础,而不应被片面理解为“筋长一寸,延寿十年”。
  (编辑/刘强)
其他文献
最近听到两个好消息,国家武术管理部门针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和规划。  第一条消息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2020年国家武术短兵队第一期集训暨武术短兵教练员培训班10月12日到31日 举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陈恩堂明确了武术短兵发展的工作方向与目标,对短兵项目的发展给予肯定并提出要求,指出武术短兵项目今后要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中国文化向世界文化的转
期刊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广告运作,形成了消费者智能洞察、广告智能创作、广告智能投放和广告智能评估的新流程.在新流程中,广告评估环节智能化运用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以广告运作流程中的效果评估环节为研究对象,以共振效应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了智能技术在广告评估环节中的具体运用,提炼出广告智能评估的识别、分析与应对模型,总结了广告智能评估的共振效应,为业界广告评估环节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采法  以一手或两手握住对方一手(臂)或两手(臂),或用一只手腕或两只手腕搭黏住对方一手(臂)或两手(臂),并顺势牵带的劲法为采劲(采法)。  孙式太极拳的采法有单采、双采;有双采一臂、双采双手(臂);有里采、外采;有逆采、顺采、交错采;有虚采、实采等。  1.单采、双采  凡以一手(臂)拿住或黏住对方一手(臂)并顺势牵带者即为单采;凡以双手(臂)拿住或黏住对方一臂或双手(臂)并顺势牵带者即为
期刊
目的:探讨ERAS理念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保温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时间段本院收治的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组,
文章首先说明了深度学习的作用,然后论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的前提,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策略,包括精心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抓手促进学生深度
相比国外电影衍生品产业链,国产电影衍生品产业链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仅有小部分电影受众为其买单.基于电影衍生品传统产业链的特征比较研究,分析新媒体经济下我国电影衍生品
(接上期)rn当然,南少林武术下盘功夫仅仅具备在不平衡运动状态中仍能保持平衡的稳固性还是远远不够的.“步法凝滞,轻浮滑虚,虽达神招,妙数连着,法无可用,技无可施.”这是少林
期刊
先贤王宗岳的仅400来字的《太极拳论》,被当代人誉为武术史上划时代的著作,是太极拳的奠基理论.它问世以来注家蜂起,多认为《太极拳论》是谈技击原理的.笔者认为,王老先生此
期刊
在全新的计算广告语境下,广告学科过去构建起来的知识体系、培养目标和人才能力都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重构.但这种探索并不是也不应该是对经典广告学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继承与改造、发展与融合、开拓与创新.计算广告视野中的广告观和方法论,弥补传统广告理论体系在消费者研究、广告创意、媒介购买和效果分析等诸多环节的实证、数据和效果归因等缺陷,推动着整个广告学科的范式转换,改造着广告学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随着随迁子女规模的不断扩大,随迁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通过对Z市Q学校随迁子女家庭教育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随迁子女家庭教育普遍面临教育资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