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涉笔成趣,陶冶性情;笔走龙蛇,定气怡神。畅遊於书画世界之中,柯世复先生得享自由自在之趣,提笔蘸墨直抒胸臆,随性创作续写情怀。透过一张张工整规范的书法、以及一幅幅格调雅緻的国画,柯世复先生将自己的快乐与充实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渗到宣纸上的色彩,一点点晕染、一圈圈扩散,人生因此丰富绮丽、幸福喜悦。
安稳之际圆书画之梦
自古以来,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衣着、习俗、文学、哲理、艺术等方面可谓比比皆是。特别到了近现代,随着交通工具频繁的更新换代,人们出行日益便捷,文化走出国门也成为了寻常之事。因此,在印尼生长的柯世复先生,能早早地接触到来自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被引起兴趣,並开始了解、学习。
“小时候,我在印尼读书,就开始喜欢上中国的文化,订阅了中国画报,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祖国。但是由於环境的局限,我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是小学三四年级,参加学校的课外兴趣班学习国画及其他文化兴趣,因此早年並没有太过投入这个领域。”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之际,向旅居海外的广大侨胞发出号召,希望大家回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此时正值青年的柯世复先生也怀着一腔热血,自费购买船票,漂洋过海到达福建,在国内深造成长。
此後,柯世复先生的人生轨跡,与大多同期的印尼归侨无二:庆幸自己能避开1960年开始的印尼排华,卻为之感到痛心;苏联撤走援建中国的专家,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饥荒,他们艰苦度日,熬过难关;接着而来的十年浩劫,成为他们回国後最坏的遭遇,华侨的身份导致柯世复先生被下放农村,原本应在明亮的教室工作的他,不得已持起农具耕田,日晒雨淋,辛辛苦苦。幸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得到平反,可以回到教室之中继续进行语文教学,人生也变得稳定下来。有时,看到书本上唐诗宋词,他不免会想起自己学习中国文化的往事,想到自己用毛笔作画写字的情景。无奈环境所限,这份爱好似乎是一条跃出水面的大鱼,掀起一波浪花,打破宁静,待一圈圈涟漪消散之後,又潛藏水底。
上世纪八十年代,柯世复先生移民香港,相较於同期的内地,这裏条件优越、生活便捷,但生计问题也有所加重,其心中的书画艺术梦想,在没有现实支持之前也难以实现,所以只能继续藏在心中,要继续等待实现的机会。柯世复先生曾做过送货、打包、建筑、装修等工作,並在一些领域中沉淀成熟能生巧、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尤其装修的工作,他耕耘其中16年,顺应香港的繁荣经济,他勤奋刻苦,付出终於换来收穫。
2000年前後,柯世复先生达到退休的年纪,因此退出职场。之前由於在工程中受过伤,让喜爱舞蹈的他不能跳舞,所以,静气养神、调解心性的书画艺术,重新走入了他的生活:2005年,柯世复先生到工联会开始随现任香港书法爱好者协会会长余寄抚老师学习书法,同时也参与了为期半年的书法培训班。後来,他又前後随张玉麟、现任香港加拿大清华书画学会会长梁国华两位老师学习水墨山水花鸟画。此时,柯世复先生心中书画之梦被再一次激活,湧现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他的生活填满了美与创作所带来的快乐。正如2013年柯世复先生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写道:“因已届古稀之年,学起来甚为吃力。为求学好,因此而孜孜以求,认真临摹碑帖,及以更多的时间和精神,挥毫不辍,辛勤耕耘,不断求索,甚至参加国内和香港的大小比赛,只求参与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艺海之中苦心钻研8年间,柯世复先生坚持努力、专注认真,成长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语。他浑厚有力的楷书,把《千字文》、《岳阳楼记》等演绎出浩然之气;倚侧秀逸、柔中带刚的行草赋予《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及同类作品别样的慨然。无论是中国画中的花鸟,还是水彩画中的场景,都拥有灵性,细细观赏,能感觉作品的形象皆能跃然纸上。
“虽然已古稀之龄,起步迟,但不妨碍求学的心切。岁月不饶人,光阴飞逝,学艺转化了自己晚年人生之路。”儘管柯世复先生实践自己心中挚爱的书画艺术已是退休之後,但热情丝毫不减当年,反而更像是一股更大的水源,在地下蜿蜒地流转,並在突破之时全力喷薄,其中蕴含的活力与能量,连绵不绝,使生命活跃、强盛,焕然新生。
无穷之乐藏笔墨之中
对於柯世复先生而言,再学习书画,既是重拾过去的兴趣,也是让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近十年来的全情投入,常常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带来百味交织的感慨。即使到了今天,他仍记得多年以前,自己在学习书画不久後就参加了社区举行的比赛,以出色的技艺获得书画道路上的首份荣誉,即使奖励是一包公仔麵,但喜悦之情以及证明自己书画实力的意义,是物质所无法比拟的,至今回味,仍是意犹未尽。
後来,2006年,他参加香港《成报》主办的“创意挥春设计比赛”,凭借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折服全场,荣获冠军,奖品是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恰好孙女小学毕业,他馈赠对方,鼓励其勤学上进,同时带有勉励自己继续努力投入书画之中。祖孙二人在不同领域一同奋进,各自寻找着属於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此後,柯世复先生的书画之路捷报频频:2008年“首届中国书画网络大赛”中行书作品二等奖、2009年获香港无线电视台“书画得奖者分享”专访、同年於“桂、粤、港、澳书画名字作品展”中获铜奖、2010年第六届“中华盃”走进河南全国书画展活动中获银奖、2011年“妙笔生辉2011”全港书法大赛之优異奖、2012年“文协盃”书法比赛获公开组优異奖、参加“2013年首尔亚细亚美术招待展”、同年的“华永百年·文化传承 全港长者征文、书法及绘画比赛”中书法组亚军及绘画组优異奖……
随着对书画领域不断深入的探索,柯世复先生对书画的热爱也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自己心境平和之时,他喜欢找一处宁静的地方,挥毫创作。有时凌晨三四点,只要脑中产生灵感,他便马上执笔,没有任何睡意。持久的激情,让其具备实力,成绩斐然,能夠登上教学的讲台,为其他对喜爱书画的学员授课教学。
“学习书画,对退休人士的身心健康皆有裨益。就如我,需要每天练字,如果一天不写就觉得手法生疏,毕竟现在的身体不比年轻,记忆力消褪、反应也没有那麽迅速。若能坚持练习书画,身体情况尚能维持在一定程度。”所以教学之时,柯世复先生常常告诉学员们,不要因年纪、反应等问题卻步於自己的爱好之前,要是知道自己喜欢什麽,就应该放手去追寻,“只要有恒心,自己用心去学,就是学习书画中最重要的动力。没有时间、没有天赋其实都不能作为借口,因为只要有了兴趣,人们才会去学、捨得花时间、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去实现。”
75岁那年,柯世复先生在香港举行了师生书画展,並推出“七五情怀 柯世复诗书画集”,以此铭记自己在艺术道路上一个阶段的里程。他希望以此为基础,让自己在未来再接再厉,继续从书画世界中发掘更多的美、更多的快乐,在自己八十岁时,再举行一场盛事,以馈香江艺坛,让国粹的光芒,再一次愉悦自己和他人。
安稳之际圆书画之梦
自古以来,东亚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衣着、习俗、文学、哲理、艺术等方面可谓比比皆是。特别到了近现代,随着交通工具频繁的更新换代,人们出行日益便捷,文化走出国门也成为了寻常之事。因此,在印尼生长的柯世复先生,能早早地接触到来自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被引起兴趣,並开始了解、学习。
“小时候,我在印尼读书,就开始喜欢上中国的文化,订阅了中国画报,通过图片和文字了解祖国。但是由於环境的局限,我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是小学三四年级,参加学校的课外兴趣班学习国画及其他文化兴趣,因此早年並没有太过投入这个领域。”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之际,向旅居海外的广大侨胞发出号召,希望大家回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百废待兴的祖国。此时正值青年的柯世复先生也怀着一腔热血,自费购买船票,漂洋过海到达福建,在国内深造成长。
此後,柯世复先生的人生轨跡,与大多同期的印尼归侨无二:庆幸自己能避开1960年开始的印尼排华,卻为之感到痛心;苏联撤走援建中国的专家,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饥荒,他们艰苦度日,熬过难关;接着而来的十年浩劫,成为他们回国後最坏的遭遇,华侨的身份导致柯世复先生被下放农村,原本应在明亮的教室工作的他,不得已持起农具耕田,日晒雨淋,辛辛苦苦。幸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得到平反,可以回到教室之中继续进行语文教学,人生也变得稳定下来。有时,看到书本上唐诗宋词,他不免会想起自己学习中国文化的往事,想到自己用毛笔作画写字的情景。无奈环境所限,这份爱好似乎是一条跃出水面的大鱼,掀起一波浪花,打破宁静,待一圈圈涟漪消散之後,又潛藏水底。
上世纪八十年代,柯世复先生移民香港,相较於同期的内地,这裏条件优越、生活便捷,但生计问题也有所加重,其心中的书画艺术梦想,在没有现实支持之前也难以实现,所以只能继续藏在心中,要继续等待实现的机会。柯世复先生曾做过送货、打包、建筑、装修等工作,並在一些领域中沉淀成熟能生巧、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尤其装修的工作,他耕耘其中16年,顺应香港的繁荣经济,他勤奋刻苦,付出终於换来收穫。
2000年前後,柯世复先生达到退休的年纪,因此退出职场。之前由於在工程中受过伤,让喜爱舞蹈的他不能跳舞,所以,静气养神、调解心性的书画艺术,重新走入了他的生活:2005年,柯世复先生到工联会开始随现任香港书法爱好者协会会长余寄抚老师学习书法,同时也参与了为期半年的书法培训班。後来,他又前後随张玉麟、现任香港加拿大清华书画学会会长梁国华两位老师学习水墨山水花鸟画。此时,柯世复先生心中书画之梦被再一次激活,湧现出源源不断的动力,让他的生活填满了美与创作所带来的快乐。正如2013年柯世复先生在《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中写道:“因已届古稀之年,学起来甚为吃力。为求学好,因此而孜孜以求,认真临摹碑帖,及以更多的时间和精神,挥毫不辍,辛勤耕耘,不断求索,甚至参加国内和香港的大小比赛,只求参与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在艺海之中苦心钻研8年间,柯世复先生坚持努力、专注认真,成长速度已不可同日而语。他浑厚有力的楷书,把《千字文》、《岳阳楼记》等演绎出浩然之气;倚侧秀逸、柔中带刚的行草赋予《念奴娇·赤壁怀古》、《满江红》及同类作品别样的慨然。无论是中国画中的花鸟,还是水彩画中的场景,都拥有灵性,细细观赏,能感觉作品的形象皆能跃然纸上。
“虽然已古稀之龄,起步迟,但不妨碍求学的心切。岁月不饶人,光阴飞逝,学艺转化了自己晚年人生之路。”儘管柯世复先生实践自己心中挚爱的书画艺术已是退休之後,但热情丝毫不减当年,反而更像是一股更大的水源,在地下蜿蜒地流转,並在突破之时全力喷薄,其中蕴含的活力与能量,连绵不绝,使生命活跃、强盛,焕然新生。
无穷之乐藏笔墨之中
对於柯世复先生而言,再学习书画,既是重拾过去的兴趣,也是让生活开始了新的阶段。近十年来的全情投入,常常给他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带来百味交织的感慨。即使到了今天,他仍记得多年以前,自己在学习书画不久後就参加了社区举行的比赛,以出色的技艺获得书画道路上的首份荣誉,即使奖励是一包公仔麵,但喜悦之情以及证明自己书画实力的意义,是物质所无法比拟的,至今回味,仍是意犹未尽。
後来,2006年,他参加香港《成报》主办的“创意挥春设计比赛”,凭借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折服全场,荣获冠军,奖品是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恰好孙女小学毕业,他馈赠对方,鼓励其勤学上进,同时带有勉励自己继续努力投入书画之中。祖孙二人在不同领域一同奋进,各自寻找着属於自己的幸福与满足。
此後,柯世复先生的书画之路捷报频频:2008年“首届中国书画网络大赛”中行书作品二等奖、2009年获香港无线电视台“书画得奖者分享”专访、同年於“桂、粤、港、澳书画名字作品展”中获铜奖、2010年第六届“中华盃”走进河南全国书画展活动中获银奖、2011年“妙笔生辉2011”全港书法大赛之优異奖、2012年“文协盃”书法比赛获公开组优異奖、参加“2013年首尔亚细亚美术招待展”、同年的“华永百年·文化传承 全港长者征文、书法及绘画比赛”中书法组亚军及绘画组优異奖……
随着对书画领域不断深入的探索,柯世复先生对书画的热爱也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在自己心境平和之时,他喜欢找一处宁静的地方,挥毫创作。有时凌晨三四点,只要脑中产生灵感,他便马上执笔,没有任何睡意。持久的激情,让其具备实力,成绩斐然,能夠登上教学的讲台,为其他对喜爱书画的学员授课教学。
“学习书画,对退休人士的身心健康皆有裨益。就如我,需要每天练字,如果一天不写就觉得手法生疏,毕竟现在的身体不比年轻,记忆力消褪、反应也没有那麽迅速。若能坚持练习书画,身体情况尚能维持在一定程度。”所以教学之时,柯世复先生常常告诉学员们,不要因年纪、反应等问题卻步於自己的爱好之前,要是知道自己喜欢什麽,就应该放手去追寻,“只要有恒心,自己用心去学,就是学习书画中最重要的动力。没有时间、没有天赋其实都不能作为借口,因为只要有了兴趣,人们才会去学、捨得花时间、努力让自己的梦想去实现。”
75岁那年,柯世复先生在香港举行了师生书画展,並推出“七五情怀 柯世复诗书画集”,以此铭记自己在艺术道路上一个阶段的里程。他希望以此为基础,让自己在未来再接再厉,继续从书画世界中发掘更多的美、更多的快乐,在自己八十岁时,再举行一场盛事,以馈香江艺坛,让国粹的光芒,再一次愉悦自己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