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传统的作文训练方式主要是命题作文,一方面,许多老师认为作文课就是布置个题目让学生自己去写就行了,另一方面,多数学生对习作缺乏兴趣,缺乏写作热情,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大弱项,成了许多语文教师学生共同面对的一大难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作文教学通常的做法是,教师命一个题目,讲一通写作方法,提几点写作要求,学生当堂完成。且不说所命题目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是否有话可说,单说命题作文是否符合儿童的写作心理过程呢?
刘勰在《文心雕龙 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就是说,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反映在人脑中,产生了思想情感或某种看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看法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可见,人们写文章,首先是胸中有了“积蓄”,不吐不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和动机,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感人。把作文教学简化为教师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写的过程,这是对作文教学的歪曲,也是造成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国也有人说过“兴趣,能使学生坚韧,能使学生聪慧,能使学生快乐,足以化难为易,易重为轻,容苦为甜。”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兴趣,就能提高作文的质量。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完完全全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只管出题,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学生原不愿写,会不会写,有无东西可写,学生自然是没有热情和兴趣,有的只是厌烦和应付,这样,当然无法写出文章,更不要说写好文章。
兴趣从何而来?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孩子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所做的事情感到好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他就会产生巨大的兴趣。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顺应孩子的这一心里特点,常常配合时令、节日和学校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各种小型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可结合这些活动自行开展活动,演讲、朗诵、成语接龙等等,活动之后我会让学生谈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回忆一下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生经历的,因而说起来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在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
但是,兴趣并不在于一眼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有些活动是孩子们经常参加或举行的,乍看起来,孩子不一定有兴趣,这就要教师的引导、挖掘,相同的活动找出不同的观察点,注意不同的方面,孩子就会有话可说。
二、生活体验中积淀素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就是要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深入生活历来就是写作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捕捉镜头,生活中积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人和事,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学生除了学校生活,还有许多社会活动的时间,有许多接触社会的时间,这是孩子向社会学习的好时机,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非常重要,社会生活既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又培养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同时也是孩子积淀写作素材的好机会,这就要教师教孩子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同样的精彩。
2、 综合训练,课外活动中积淀
经常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积淀,以活动促发展,当然,开展活动要暗示学生:活动的参与过程就是带着任务,捕捉写作题材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的素材值得去写。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说秋天的快乐,写秋天的美丽,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秋游,寻找秋天的足迹,语文综合实践课给学生开展活动,如成语接龙、新闻发布会、古诗背诵大比拼、读书笔记展示、课外收集展示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了素材,拓展了思维,激发了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在阅读体验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活经历简单,所以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很有限,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好的文章不但要读,对一些名篇佳作,还要求会背,学生熟读成诵,就能内化汲取,变为自己的东西。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除了精读、背诵外,还可以指导他们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创新,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摘抄优美词句,背诵名篇佳作,开拓视野,增加智慧,大量阅读带来了学生词汇量的递增,句式结构也有单一而丰富,输入脑中的语言信息不断增加,学生说出的语汇也就琅琅上口,写作也就信手拈来。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
刘勰在《文心雕龙 物色》中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就是说,客观事物通过感官反映在人脑中,产生了思想情感或某种看法,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看法用书面文字表达出来,就是文章。可见,人们写文章,首先是胸中有了“积蓄”,不吐不快,产生了写作的欲望和动机,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感人。把作文教学简化为教师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去写的过程,这是对作文教学的歪曲,也是造成学生无话可说的原因。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在活动体验中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我国也有人说过“兴趣,能使学生坚韧,能使学生聪慧,能使学生快乐,足以化难为易,易重为轻,容苦为甜。”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兴趣,就能提高作文的质量。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完完全全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只管出题,并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管学生原不愿写,会不会写,有无东西可写,学生自然是没有热情和兴趣,有的只是厌烦和应付,这样,当然无法写出文章,更不要说写好文章。
兴趣从何而来?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孩子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所做的事情感到好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体会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他就会产生巨大的兴趣。
喜爱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顺应孩子的这一心里特点,常常配合时令、节日和学校的任务,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各种小型的竞赛活动,班级也可结合这些活动自行开展活动,演讲、朗诵、成语接龙等等,活动之后我会让学生谈他们在活动中的感受,回忆一下活动的过程,这些活动都是学生亲生经历的,因而说起来滔滔不绝,兴趣盎然,在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写下来,自然水到渠成。这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
但是,兴趣并不在于一眼能看到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有些活动是孩子们经常参加或举行的,乍看起来,孩子不一定有兴趣,这就要教师的引导、挖掘,相同的活动找出不同的观察点,注意不同的方面,孩子就会有话可说。
二、生活体验中积淀素材
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写作,就是要描述生活中的事,歌颂生活中的人,抒发生活中的情。深入生活历来就是写作的重要阶段,对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捕捉镜头,生活中积淀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就要经常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的镜头,以及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有趣的人和事,用随笔的形式把这些材料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学生除了学校生活,还有许多社会活动的时间,有许多接触社会的时间,这是孩子向社会学习的好时机,如何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非常重要,社会生活既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又培养了孩子的交际能力,同时也是孩子积淀写作素材的好机会,这就要教师教孩子学会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养成随时观察的习惯,这样孩子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有同样的精彩。
2、 综合训练,课外活动中积淀
经常性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以活动促积淀,以活动促发展,当然,开展活动要暗示学生:活动的参与过程就是带着任务,捕捉写作题材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的素材值得去写。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说秋天的快乐,写秋天的美丽,就可以组织学生去秋游,寻找秋天的足迹,语文综合实践课给学生开展活动,如成语接龙、新闻发布会、古诗背诵大比拼、读书笔记展示、课外收集展示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了素材,拓展了思维,激发了学习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三、在阅读体验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活经历简单,所以积累的写作素材也很有限,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好的文章不但要读,对一些名篇佳作,还要求会背,学生熟读成诵,就能内化汲取,变为自己的东西。小学生的语言积累,除了精读、背诵外,还可以指导他们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转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创新,在课外阅读中可以摘抄优美词句,背诵名篇佳作,开拓视野,增加智慧,大量阅读带来了学生词汇量的递增,句式结构也有单一而丰富,输入脑中的语言信息不断增加,学生说出的语汇也就琅琅上口,写作也就信手拈来。
(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