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选择 历史的悲剧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聆听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公开课,该公开课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线,突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是一堂设计新颖的课。但该公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煮酒论史——评价‘斯大林模式”’,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教师列举了以下几段材料:
  材料一 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资金主要来自于农业。……全盘集体化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材料三(苏联)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战前的1940年,重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轻工业只有14.1%,农业则为1.5%……而皮鞋产量仅为163.6(百万)双,全国平均每人不到一双皮鞋。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斯大林模式”的成就(积极作用):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消极作用):经济发展不均衡;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指令性计划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进行有效的调整,为以后的解体埋下了隐患。这节课的板书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教师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却出现了两个误区。
  误区一:教师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过于侧重否定与批评,听课师生都觉得“斯大林模式”是弊大于利。
  评价“斯大林模式”的关键在于比较斯大林接任和去世时苏联的状况。在斯大林接任时,苏联总体比较落后,而在斯大林去世时,苏联已是一个强大到足以与美国抗衡的“巨人”。从这个角度来看,“斯大林模式”是积极的。当然,“斯大林模式”的作用不局限于此。战后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几乎都采用了“斯大林模式”,而且也都实现了短期内的经济增长。不得不承认“斯大林模式”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也为解决经济难题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借鉴。可以说,从20世纪30年代到战后苏联经济恢复时期,“斯大林模式”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了它的弊端。
  但在这节公开课上,教师隐隐透露出“斯大林模式”弊大于利的导向,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教师仅出示一段关于“斯大林模式”有利作用的材料,过于片面单一,并不能全面反映历史事实。列宁曾经说过:社会生活现象是极其复杂的,随时都可以找到任何数量的例子或个别的材料来证实任何一个论点。这说明。列举个别事例并不能正确反映问题,关键是要全面地衡量,把反映事物本质的综合性材料作为依据。
  误区二:在教师的引导和归纳下,学生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观念,即“斯大林模式”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存在许多显而易见且难以解决的问题。
  在这种误导下,有的学生谴责计划经济是杀死苏联的“凶手”;有的学生则指责斯大林没有为苏联的可持续发展考虑。但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疑问:“斯大林模式”是否是一个错误?如果是个错误,为何苏联能成为一个大国,并影响后来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如今看来,“斯大林模式”的确是留下了严重的问题,这也是评价“斯大林模式”不能回避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与弊端是否在当时就表现得极为明显呢?本人认为,打击农民积极性、忽视农业与轻工业等问题在当时都被掩盖在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下,而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根据国内外形势不得不作出的正确决策。
  出现上述误区,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站在时代的、历史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模式”。也就是说,教师要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制度、政策、方针放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斯大林接任之际,正是苏联内忧外患之时。斯大林说过:没有重工业的苏联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这么看来,苏联不得不集中全国之力,甚至牺牲农民的利益,尽快建设一个工业强国。所以。“斯大林模式”与当时的苏联国情、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相契合的。正因为“斯大林模式”适应了当时的时代要求,所以苏联才能逐渐成为世界强国。
  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角度,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斯大林模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基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时代背景和基本事实,引用多方面资料,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得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运用Kress 和 Van Leeuwen 的“视觉语法”对微课视频《小介词,大玄机(of, by, for 的用法)》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微课进行多模态语篇分析,不仅能够加强学习者对微课的认识和利用,而且还能为微课制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微课;多模态语篇分析;视觉语法  【作者简介】吴娟(1984-),女,汉族
【摘要】从新时期提出的各种教育理念来看,初中英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情况,还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来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听力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基本模块,对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提升其对外交流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提高听力教学有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有效开展  
自主—互动课堂的灵魂在于“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自主与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则负责纠错、解惑、升华、小结。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传统课堂的优点与自主互动方式有效融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一、教学设计——展现思想的力量  《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公认的教师难备、学生难学的一节课,其时间跨度大、知识点繁多,且内容比较抽象。学习本课,首先要
【摘要】SPOC是融合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以及学校实体课堂的“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SPOC翻转课堂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参与度高、效率高等优点。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引入SPOC以及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综述基于SPOC模式下翻转课堂的构建,创新教学方式,以期为大学英语课堂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转课堂;SPOC  【作者简介】鹿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学校对教育策略以及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的重点,提升高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语学习水平。就目前形式来看,想要更好地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水平,单纯地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所以,改变我国高中生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英语阅读水平,高中英语教学应以培养高中生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倡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解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看视频、听录音,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就能自主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  教师要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能力的提高。那么,教师应如何在历史
【摘要】高职院校在实施行业英语课程后,教学过程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教学现状展开分析,从行业英语和专业课关系入手,从学时、教材、师资三个角度提倡并轨式教学,并且丰富教学形式,探讨行业英语相关改革事宜。  【关键词】行业英语;专业课;并轨式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许芳琼(1980-),女,安徽定远人,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翻译学。  随着改革开
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知识,更要学方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必须重视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养成。下面笔者把平时教学中常教学生学习的几种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1 相关联想法。此方法是一种由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的和这一事物相关的其他事物的联想方法。  比如:看见商品的价值增大,价格上涨时,我们自然会联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外语专业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在供给侧改革思想推动下,高校外语专业更加注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阐述了高校外语专业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教育现状,并提出具体的教育调整对策,以期在供给侧改革下完善外语教育课程,优化外语教育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供给侧;高校外语;专业教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郑婉怡(1982.10-),女,汉族,黑龙江
选择题是高考中的一种必考题型,其分值往往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并且其考查的知识面广,考查的角度、方式灵活,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综合等方面的能力。讲评选择题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思考,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互帮互助,积极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而且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及其合作意识的培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未雨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