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曾在他的《论教育》中有这样一句俏皮话:如果人们已经忘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我们不禁会思考:忘却之后留下的是什么?语法?公式?定律?或者是一些方程式……试问:现在的你脑海中还有多少这样的东西?
  从古至今,我们的教学一直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线的,“传道、授业、解惑”,不外如是。但是,从20世纪以来,科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在诞生着大量的新知识。导致最后的现象就是,虽然你在不断学习新知识,但是你所拥有的知识在知识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却是越来越小。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再高效的知识传授都是注定失败的,这对传统的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让学生在尝试、讨论,再尝试……的过程中得出结论,发现新问题,接着去尝试解决新问题,因此不断循环。因此,让孩子先试一试,他们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自主尝试,建构基础
  事实上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眼睛里就写满了问号,充满了好奇:“这是什么?”“为什么?”……一系列的问题不断地从孩子的口中问出。从“?”中我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思考世界,并不断丰富、充实、深化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
  学生学习是过程导向,教学设计是学习导向。设计方案时,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将学习内容预设成若干个由易到难的问题,将难点分成几个小问题,将些知识的形式、发展过程,通过一组问题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教师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己尝试的机会,带领学生发现方法,学会方法,掌握方法,从而自主掌握所要学的知识、概念,理清知识线索。
  二、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
  在自主尝试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教学实際,创设生动、形象、思辨的情景,将抽象的东西融入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凭借情境,把知識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步入互动生成的课堂作好铺垫和准备。
  三、自主尝试,彰显不同
  小学生正处在求知欲望比较强烈的年龄阶段,对于能够自己直接动手操作并掌握的东西更是有着浓厚的兴趣,探究性实验正好能够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大胆让学生尝试,让他们发现问题,激励他们去探索,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探讨,各抒己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论。
  孩子们完全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去解决问题,或许会成功,或许不能留下任何痕迹,或许在不能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会尝试着去摸索他没有接触到的领域,会得出自认为自己所摸索的结果。如:在尝试着找平面图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重心的时候,五年级的孩子们知道可以画正方形的对角线,找对角线的交点,可以对折,找他们的交点;对于圆,没有接触圆的直径的孩子们,绝大部分人都是常规方法——对折,有部分不甘于现状的人开始尝试另辟蹊径,画——凭感觉从不同角度画圆中最长的一条线(直径),他们的交点就是圆的重心;而对于三角形,没有涉及中线的概念,既不能用对折的方法,又不可以画线,有人开始怀疑三角形到底有没有重心了。经过一阵辩论,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有重心,但是我们现在的方法不能找到,只能凭感觉。新的问题产生:三角形的重心怎么找?用什么方法?“问题”是孩子思索与进步的标志,“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孩子们正是在一个个疑问中成长,开始其创新的生命。所以多问些问题又何妨,我们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问题成为他们成长的基石!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尝试”培养了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分析、思考、获取、掌握并运用知识的能力,也许还会发现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素质,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欲望,为学生创造、发现、再现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会学习落到实处。
  四、敢于质疑,力争创新
  孩子的好奇心是无穷无尽的,他们会因此提出很多问题,往往也有出格的问题,超过年龄特征的想法,都需要我们及时引导,这也是他们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是一串串智慧成长的过程。
  当然让学生提出问题,开始往往是肤浅的,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需要我们教师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勇于提出不同观点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是新课改所要求和倡导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要求的。自主尝试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法,有助于让学生在自主尝试中学习,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来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教师不必过分追求教学布局的平衡和完美,即使上课时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意图去思考和表现,以致打破了教师预想的平衡和完美,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看来,其实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也许在生生、师生沟通与对话中、交流与评价中实现生命的发展,孕育着美的发现和创造。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的、鲜活的生命体,他们犹如一块块乌黑闪亮的煤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正犹如一艘由他们驾驶的船,即使错了航向,触了礁甚至翻了船,换取的却是教训、智慧和经验。
其他文献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一语,出自陈寅恪为王国维纪念碑所撰碑文。若剥离该文特定语境,泛而引之,则易与胡适大张旗鼓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混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出自范文正《灵鸟赋》,胡适借以译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亨利·帕特里克的名句
很偶然一个机会,从广东科技出版社丁春玲总编辑那得到一本书:《医缘旧金山——一位传统中医海外临证医案》,记得她说,这是一本畅销书的料子,这么做有些可惜,有机会重版的话,书名和包装都可改一下。后来听责编吕健说,作者有人文情怀,比如说医案的命名,就颇能体现作者的学养和文采:医不禅定人虚惊——外感震颤案,病起蝶舞花丛时——过敏性鼻炎案,时髦纤体母心焦——厌食症一则,生命去留一念间——脑垂体肿瘤治验。
科学概念课是一门能将各种学习方法综合并利用起来的开放型系统,其以人们认知为载体,不仅包含社会价值和儿童兴趣,还囊括科学价值。其活动形式主要围绕儿童认知规律来展开,并促使学生通过老师引导之后能够积极参与的科学学习活动。  一、采取小组交流形式,合理设计假设问题  假设,顾名思义,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并无十足把握能回答正确,故而通过尝试进行解答。以假设为前提,学生才能相对合理制定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以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09年以来,对36例耳廓假性囊肿患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就术后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后7d,全部患者Ⅰ期愈合,耳廓形状恢复
思维导图是一种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它是一种图像思维工具,它用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将各级主题关系表现出来,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很好地展现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思维过程的可视化体现。  一、导图学习  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学习策略。笔者在组织学生复习过程中,将每四个人分为一组,相互合作,制作思维导图,这样可使学生的学习能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后引起严重的、广泛的急性心肌损害,突出表现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或猝死。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演变有时酷似急性心肌梗
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靠语文课文的精读细嚼,以点带面,以课文的范文优势总结归纳语文方法,辐射到自己的写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要靠广泛阅读、大量阅读,特别是群文共读,同一主题、同一类型的文章,以一篇带多篇,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按照一定方法阅读,从量变到质变,感性阅读到理性归纳,以培养语感,提升语文能力。《小学语文阅读空间》就是一本很好的阅读辅导教材,笔者在用好这本教材的实践中有
目的了解住院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状况,探讨会阴裂伤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09年大新县人民医院住院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35例住院阴道分娩产妇,会阴侧
地点: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时间:2012年11月12日受访人:阿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采访人: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白浩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段从
随着 2 1世纪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图书馆向现代型数字图书馆的转变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针对上述情况 ,探讨了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和特点 ,回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