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心脏手术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ph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胸的勇气
  在陶敏动手术的那个年代,并没有太多高超的技术,可以依靠的不是机器,而是医生的技术。
  陶敏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缺陷性疾病,一般在新生儿的左右心房间隔上有个小孔,或者在左右心室间隔上有个小孔。一旦患上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会有一个极度危险的童年,甚至可能会夭折。如果很幸运熬过了童年,也极有可能在青少年时期,患上肺动脉高压,能活过15或20岁的几率很小。
  对于先天性心脏病,陶敏小时候没当一回事,只知道自己身体不太好。直到16岁那年,她和朋友们一起欢庆,走了好长的路,渐渐发觉自己透不过气来。住在医院的时候,与陶敏同病房的人先后进行了心脏手术,但没有一例成功。“一个是婴儿,手术台上就死了。还有一个是成人,做完手术是好的,但过两天死了。”
  陶敏的手术正式开始后,医生确定她的情况属于“动脉导管未闭”。由于没法剪断导管,医生临时决定将导管结扎,将导管的两头用线绑住,当血不再流通的时候,在导管中注入“硬化剂”。用陶敏的话说,就是放点“水泥”进去,堵住了,血也就不流了。
  上世纪50年代,要在心脏上动刀可不像现在这么普遍。由于当时并没有冷冻技术,也没有体外心肺循环技术。开胸之后,能让医生动手术的时间非常短。心脏缺血时间一长,心肌就会坏死。也就是说,当时医生动手术只能凭借经验和技术,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手术后的陶敏,完全和正常人一样,并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上班、结婚、生子,原本她都不敢去想象的事情,因为手术的成功全都变成了现实。
  蓬勃发展史:
  心脏手术的技术革命
  如今看来,陶敏的手术并不复杂,已经可以在心脏内科通过介入术治疗,但当时,这可是一件性命攸关的事儿。在冷冻技术、体外心肺循环技术没有发明之前,心脏手术十分困难,一度被认为是禁区。
  已知最早的心脏外科手术是西班牙医师弗朗西斯科·罗梅罗(Francisco Romero)于1801年为心包膜积水的患者施行心包膜开窗术。1896年9月7日,德国法兰克福的路德维格·雷恩(Ludwig Rehn)医师为一个患者修补刺穿的右心室,术后完全康复,成了第一例成功的心脏手术。
  那时,心脏手术的风险极高,奥地利著名医生西奥多·比尔罗特(Theodor Billroth)曾说过:“在心脏上做手术,是对外科艺术的亵渎。任何一个试图进行心脏手术的人,都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即便如此,医生们也没有被吓退,心脏外科技术在20世纪蓬勃发展起来,先后出现了BT分流、降低体温暂停血液循环、体外心肺循环等技术。
  1954年,有一群具有开拓精神的医生,在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一次开创性的手术。明尼苏达大学的外科医生沃尔顿·来里赫替一位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进行了一次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医生用一组管子从父亲的动脉中抽取血液,然后将其泵送到婴儿体内,然后孩子的血液返回父亲体内进行氧合,随后再次被泵送。此后,沃尔顿·来里赫利用患者的父母当作“体外心肺机”,完成了45例手术,近一半获得成功。
  微创手术的时代
  陶敏作为心内科医生的那些年,也见证了医学的变化。她回忆,刚工作的时候,她就参与了一次“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而在那次手术上,她再次体会到了自己的幸运。
  “医生刚把病人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导管结扎上,病人一会儿就休克了。”如今想起,陶敏依旧觉得心有余悸。当时的医生也都措手不及,只能放弃结扎,待病人恢复心跳便终止了手术。
  实际上,这种情况,现在大部分是可以避免的。曾经,心脏检查时只能看到一维的图像,也就是心回波图,完全看不出是心脏的样子。1980年,发明了二维超声图像,这时候已经能看到四个心腔的实时图像,对诊断有很大帮助。上世纪90年代,彩色多普勒技术诞生了,它可以标记通过小孔的血液并记录血液的流动以及流向,直到现在也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除了诊断技术的发展,手术方式也是日新月异。在陶敏那个年代,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心外科动手术才能解决。随着导管介入术的发展,目前很多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导管介入治疗得到康复。
  此外,如今有很多心脏方面的疾病已经不需要开胸,靠微创就能治疗。比如房缺、室缺,如今都可以通过导管介入获得治疗。近年来比较常用微创治疗房缺的方法为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先天性房缺修补手术。这个手术操作起来很简单,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病人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自由活动,最关键的是,这种手术的适应症比较宽泛,可适用于所有的继发性房缺。
  当然,微创手术并不能替代传统心外科手术。每一种病都有适应症,并非所有情况都适合微创,有些手术必须靠心外科才能完成。
其他文献
这是她第六次造访济南,带着诚意与温柔。  继立陶宛与山东多个城市进行了密切合作后,作为立陶宛驻华大使,她在任期的最后一年为泉城带来立陶宛节——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地区,将萌生新的对话可能。所有一切,无不和这个美丽的使者有关:丽娜·安塔娜维切涅。  立陶宛节:一扇开向山东的欧洲之窗  浅棕,略带灰调的发色,一双湛蓝的瞳孔像是湖里弹起的涟漪,长长的珍珠项链顺服于胸前,略施浅妆的两颊挂着和善的微笑。步入采
期刊
舞起的大妈:一场让球迷久违的甘霖  距离中国首场亚洲杯小组赛还有两三个小时,布里斯班体育场外已经聚集了数以千计的中国球迷,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特寥寥无几的球迷。在远离国土的澳洲,显然中国队将享受到主场般的待遇。  此前,布里斯班的商业街早已遍布华人的踪影——他们身着统一的红色服装,有组织而来。  等待入场的中国球迷成群结队,打扮得浑身赤红。虽然此时的他们饱含激情,但或许他们不会想到,更大的激动将
期刊
一则《我就是凤凰男,我不完美,但我立志创造完美,这样的我,你敢不敢要?》的霸王征婚贴近日引发热议。  就婚姻本身而言,由古至今,它从来就不是公平的制度,也不是全面保护爱情的制度。而其中最致命和最大的矛盾不过是平等自由独立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里从属理论的矛盾。传统文化中,父子、夫妻等秩序伦理下通常类似互相绑票。“凤凰男”由族落社群结成共同生存关系的乡村走来,这种绑票的情感伦理关系又延伸到夫妻相处中。 
期刊
我们为什么爱王菲?或者说,我们为什么爱谈论王菲?“王菲去了我们大多人所到达不了的那个地方,拥有了自由的情爱能力和战胜世界的勇气。”  方言  娱乐看客与自由王菲:  王菲绑架了我们还是我们绑架了王菲?  2014年,王菲又成为最大的话题。  先是她与结婚十年,生育一女,得到世人“绝世好丈夫”之誉的李亚鹏离婚了!和平离婚了!并且有说有笑,微博里来往不断……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久之后,王菲又与爱
期刊
用牛奶的历史非常长,但是真正的牛奶产业工业化还是在19世纪巴氏杀菌法出现以后。  从20世纪初的“倒牛奶”开始,奶农就一直以“市场受害者”的形象自居。无序的生产、质量控制的缺乏和粗放经营的特征,才是使奶农成为受害者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心病”: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出了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2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心血管病为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数据表明,我国心血管病患者大约有2.3亿人,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约300万人,远远排在肿瘤类疾病之前,并不断呈上升趋势。  被心脏病夺去生命的名人不少,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皆因心脏病离世,此外,马季、迈克·杰克逊等演艺名人的英年早逝也与心
期刊
近段时间,世人皆谈余秀华——新媒体(微信朋友圈)传播的经典案例,大众成功参与了一场“造神运动”。作为诗人的余秀华,堪称完美;生活中的余秀华,是底层的一杆旗帜;余秀华背后的电子屏幕上,是大众对她的再创造。他们试图把她拉下文学的神坛,在“文化滑稽戏”里,扮演追捧与捧杀的结合体。垂怜、爱慕、不屑、膜拜……余秀华以其与这个时代不自觉的对抗的勇气,正在被塑造成无数个“我”。  无数声音汇聚成一个声音:  她
期刊
必须承认,商业体育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对足球而言,一个健康有序的联赛是支撑其国家队战绩的基础。  在改变中国足球联赛环境上,许家印的恒大模式无疑值得浓墨重彩。许家印和马云的恒大运作、恒大时代,让人看到了商业资本对中国足球的挥金如土,也让人看到,也可以看到当财富积累到一定地步,人可以为一个激情梦想释放所有财富的“男人豪气”。他们的商业雄心、财富光环,对于改变世界的构想和实践,构成了一个男人的价值
期刊
之前,互联网意义上的慧日禅寺在为人们津津乐道:“知道慧日禅寺的信息化实力有多强吗?”一条微信指引,人们发现慧日禅寺“高知”僧人云集:剑桥三一学院的硕士生、复旦大学的力学博士、中央音乐学院的本科生……  “知道‘湿地’吗?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净化空气,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寺庙同样有湿地作用,自杀的来这里学学佛法,不再想死;夫妻反目的来这里感受一番,破
期刊
教育出版“绘本热”:  绘本能带给儿童什么?  4月2日,是丹麦儿童文学大师安徒生的生日,1967年4月2日,国际儿童读物联盟把安徒生诞生的日子确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同时,由2012年发起的“中国首届绘本节”已经进行到第四届,绘本销售也在儿童图书类中成为亮点。  本刊记者从网上一家从事童书销售的书店信息中看到,该店儿童绘本月销量已经达到100万册。在济南,儿童绘本在童书销售中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