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选点一课一得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u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科幻小说,我想从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入手上这堂课,从而带领学生理解作品主题。”
  “《带上她的眼睛》是一篇自读课文,你这样设计不是与教读课文没有区别了吗?”
  “那仍然运用批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读行吗?让学生自己划分段落层次,找到精彩语句、人物描写等进行批注思考。”
  “自读课文的批注都这样处理那就没有意思了。这篇科幻小说有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可不可以通过批注让学生学会一种阅读方法、得到一点收获呢?”
  
  这是宜昌市西陵区“现代课堂省级课题结题”展示课《带上她的眼睛》的磨课现场。《带上她的眼睛》是部编初中《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以学生自学为主,批注无疑是一种好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自读批注时常常给予学生一定的方法指导,比如,可以选择鉴赏式批注、评价式批注、积累式批注、感悟式批注等等。但这些批注的指导还是比较笼统的,如果不结合具体的文体和内容加以指导,学生的阅读批注就会千篇一律或流于形式,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高。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情精准选点、有效指导就显得尤其重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学习中一课一得,真正收获知识能力的“干货”。于是有了这样的课堂呈现:
  师:本文曾获得1999年度第11届银河奖一等奖,其能够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构思的巧妙。举个例子,在第2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初读时我也没在意,但读到第43段时,有这样一句话:“飞船上的生命循环系统还可以运行50年至80年,她将在这不到10立方米的地心世界里度过自己的余生。”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刚刚毕业的小姑娘,花季才刚刚开始啊,就被终身囚禁,太惨了!心痛之余,情不自禁地把刚才的感受作为旁批写了下来。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好像刚毕业的小姑娘”这句话的深意。
  所以说巧妙地运用伏笔与照应,可以收到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的效果。文中像这样的伏笔还有不少,它们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其他地方的伏笔和照应之处,通过批注的方式,说说这里的伏笔和照应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现代课堂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所谓“学为第一,教助学成”。学与导的珠联璧合可以使课堂更加有效。
  教师根据单元目标和《带上她的眼睛》这一课的学习提示,抓住科幻小说的特点,将本文的自学批注点确立为“体会本文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引发了学生对此强烈的发现欲望,自读过程兴味盎然,分享很精彩——
  生1:我批注的地方是“热,热得像——地狱。”小女孩说的这句话非常奇怪。太空中明明是很寒冷的,说热不合常理。而且还说热得像地狱,就更加让人难以理解了。这里就是埋下的伏笔。
  师:为什么小姑娘会说热得像地狱呢?下文又是如何照应的。
  生1:请大家看这句话:“飞船被裹在6000多公里厚的物质中”,“周围是温度高达5000摄氏度,压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钟内变成金刚石的液态铁镍!”原来不是在太空中,而是在地底下,当然会热得像地狱。小女孩不想让大家知道她现在的处境,不想朋友们为她担心,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小姑娘。
  师:说得很好,把所有的苦难都一个人扛。看来同学们在批注当中,正不断走进文本,渐入佳境。
  生2:我们发现,“呀,真美,能闻闻它吗?不,别拔下它。”这是一处伏笔,照应后文的“生命算什么,仅仅能用脆弱来描述它吗?”
  师:请你具体分析一下。
  生2:因为小姑娘深知自己根本就没有希望回到地面了,所以她对这些小花产生了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她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小花——那么脆弱,却又那么顽强。
  师:分析得很好,掌声送给她。
  大大小小的“伏笔”找了十多处,学生十分活跃,自学活动却没有结束。教师将学生所找的伏笔照应归纳起来,抛出了一个问题:看看这些伏笔照应,大家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这些伏笔都表现了小姑娘当时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可以说她是身陷绝境的。教师因势利导:小姑娘身陷绝境却如此平静,请问这强大的精神力量从何而来?原来,是强烈的敬业精神,是为科学的献身精神,是对生养了自己的这颗星球的无限热爱之情使然。至此,作品的主題不言而喻。在师生最后对课文45~47段的深情朗读中,小姑娘的形象特点和精神品质也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
  原来,“伏笔”不是最后的落点,而是读小说的钥匙。读者在体会跌宕起伏的故事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人物,受到了精神的感染和启迪。课的最后,教师设计了科幻续写,进一步强化了“伏笔”这个能力点。
  师:经过20年的研制,第一艘能够进入地心航行的飞船“地心一号”研制成功,你很荣幸成为了地航员。你进入地心,找到了“落日六号”并同它成功对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展开想象,续写一段文字。如果你的续写能与课文中的伏笔形成照应就更好了。
  有了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学生的续写也十分精彩,列举两例如下:
  生1:走进“落日六号”,小姑娘面带微笑地将飘在控制舱里的一支铅笔抓住递给了我。正当我感到疑惑之时,她对我耳语:“我不打算走了,我想永远留在这里。资料你带走吧,这支铅笔,就当是我留给你的纪念吧。”她说完就转身走向了工作台。我轻轻叫住了她,沉默了一小会,我攥紧了拳头,一字一顿地说道:“我,陪你,一起,留在,这里。”于是我和小姑娘成了好搭档,一起投身到对地心世界的研究中。
  生2:“落日六号”的控制舱虽然只有十立方米,但小姑娘却把它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并没有发现我,依然在电脑前面工作着。我叫了她一声,她说:“你来了,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久了。我知道你会来的!”她激动地与我握手,我能明显感觉到她手上的骨节略微突出。那是怎样的手指啊?似乎十分僵硬……20年来,在这窄小的空间里,小姑娘每天都坐在电脑前,手指不断地敲击着键盘,源源不断地将地心的研究数据传输出去。我的眼眶湿润了,她是祖国的英雄!
  听着学生的发言,笔者发现,学生真正从这节课中学到了阅读方法。不仅通过伏笔照应读懂了课文,还学会了运用伏笔照应表达情感,抒发所受到的启迪。
  湖北省语文教研员蒋红森在其专著《红森谈语文》一书中指出:“每一篇阅读文本在具备类特点的同时必然还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因此选择教学内容在考虑阅读文本类特点的同时,还应该体现出阅读文本的个性。”
  比如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它由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为构成要素。但如果我们在学习每一篇小说时,都是这样让小说三要素千篇一律、不分主次地颠来倒去,学生读多篇小说和读一篇小说何异?其实,师生在阅读时会发现,不少小说在写作技巧上,非常注重制造矛盾、设置伏笔、安排角色;在题材的选择和情节结构上,也有自己独到的方式。这些,都告诉我们阅读小说的方法有很多,切入角度也各不相同,结合具体文本的个性特点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不同策略,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时候,找准精彩之处、特色之处批注品味,才能事半功倍地提高阅读和欣赏能力。
  小说如此,其他文本类型亦然。
  面对语文课堂内容多而杂、广而空、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如何精准选择学习重点,一课一得,《带上她的眼睛》这个课例无疑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评价体系及推进路径研究”子课题“现代课堂建设”成果。)
  (作者单位:宜昌市第二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的《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山水游记。作者柳宗元贬官至永州后,寄情山水,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这些游记不仅描写了山川景物的形态,而且表现了作者的心境。因此,教师教学时往往会把理解作者情感放在首位。笔者研读教材时发现这篇文章写景很有特点,适合做作文训练的范本,于是将“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写景”确定为教学目标。  具体教学过程分三个步骤:  第一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福祉。新课改以来,汉川市教育局一直致力于立足自身实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汉川的百万人民感受到教育之福、发展之利。近几年,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的生本课堂教学改革让汉川教育面貌为之一新,让汉川教育质量稳中向好。本刊从2017年第9期开始,将以不同形式连续展现汉川市课程改革的经验,给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样本。  “呼鹰台上爱秋清,鹦鹉洲前看晚晴。红叶蝉声湘寺远,碧潭鸿影汉川明。” 明代
作者:曹文轩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力作。  ★一部关于信任、勇气、感恩的长篇小说,一个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动物故事。  ★曹文轩首部动物小说。  内容简介:该书讲述了小狗沫沫与主人船花、大公狗黑风之间的故事。船花对沫沫的同情和收留,黑风对沫沫的冒死相救,沫沫对黑风的温情陪伴和患难与共,黑风为了沫沫和孩子选择自我牺牲,等等。作品以动物的名义重新诠释“爱”,带给孩子
选材能力指动笔作文时寻找到相关素材的能力。学生选材中常常面临三种困境,要么无材可选,要么选材陈旧,要么选材肤浅。出现这三种情况,究其根源均与选材能力不足有关。  事实上,生活中不缺乏素材。我们每天会看到很多现象,听到很多事情,思考很多问题,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素材。这里使用“可以”,是想说明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思虽然具备成为素材的条件,但它们并不必然能作为素材使用,那些过于陈旧的材料,如洗衣服、做饭等,
20年前的渔洋关中学,仅有的洋机械是学校帮扶单位淘汰的数台二手电脑,被当做宝贝一样看护使用,编个题目、设计张统计表,感觉方便很多。  5年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改善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可共享网络资源、可实物实验投影的“班班通”教学设备落户我校。学校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设备的信息化。  2016年,有著44年办学历史的渔洋关中学迁址,教学设备再次提档升级,一体机、录课室、多媒体教师电子屏、校园网
戴望舒的成名作《雨巷》选编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中。这首诗约作于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1927年夏天。诗人以狭窄阴沉的雨巷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以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比喻在革命中失败的人,以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比喻朦胧而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所期待的情怀,给人一种朦胧而幽深的美感。  为什么会有这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准确定位一首诗歌的课堂教学目标,需要关注诗歌的育人价值。从哲学范畴看,价值主要有三大要素:客体属性、主体需要以及人的创价活动。以此类推,诗歌的育人价值也有三大要素:诗歌的属性、各学段学生的需要、教师和学生围绕诗歌所进行的教学互动(也可称之为诗歌的主体化过程)。  一、诗歌的属性·共通价值·诗歌教学的总目标  诗歌的属性决定诗歌的共通价值,对应的是诗歌教学的总目标。  诗歌作
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回扣“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说课时,她介绍说,“因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无独有偶,笔者的学生模拟教学时,无一例外地认为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句。  上网查一查相关资料,发现大家都是这个观点。找来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课程教
用思维导图指导习作教学,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丰富想象。笔者以鄂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指导课——《玩具宝贝》的教学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一、确定主体  孩子的童年总是与玩具相伴相随,因此《玩具宝贝》这个题目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教师不用担心学生无话可说。教师真正需要思考与面对的问题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多玩具,究竟选哪一个进行习作呢?这个问题关系着习作指导的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系原主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上海师范大学小学语文示范性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全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联盟学术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小学语文(实验本)教材主编。主要著作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研究》《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概述》《语文教学研究大系·小学教学卷》等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