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转段考核方案设计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中,为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增强转段考核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察,设计了一种基于核心素养的“3+3”中高职衔接转段升学考核方案,以机电专业为例,在实际调研中厘清该专业该学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技术支撑,采取转段考试+综合评价的转段考核形式进行评价,切实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
  [关    键   词]  “3+3”中高职衔接;机电专业;转段考核方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046-02
   2012年,江苏省发布《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高职衔接项目试点工作正式开始,建设了71个包括“3+2”“3+3”“3+4”等多模式在内的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试点以来,现代职教体系配套机制不断健全,项目类型、数量不断增多,发展势头较好。但是目前中高职衔接试点还有一些方面需要完善,转段考核便是其中之一。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1号)文件,为把关人才培养质量,各试点合作院校设计了合作专业的转段考核方案。谢志强的《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阐述:转段考核由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实操两部分组成,专业基础理论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四十,专业技能实操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六十。专业基础理论采用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專业技能实操采用终结性评价考核方式[1]。刘江、李慧的《“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实践——以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中指出:要把过程考核、课程考核、综合评价三者有机结合起来[2]。
   专业不同、考查重点不同,各院校的转段考核方案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但目前由于中高职衔接度不够,转段考核不能迎合培养目标;注重考试而忽视技能培养;考核方式简单,没有固定模式,有时考核模式仅仅是一张试卷……“知识+技能”的评价方式,忽略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考核,对核心素养的考查不够全面,这些问题阻碍了中高职衔接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切实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情况,增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核,并以考核倒逼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体系,我们对“3+3”中高职衔接机电专业转段考核方案进行了设计。
   一、设计思路
   (一)保证中高职有效衔接
   避免转段考核过程中中职学校自说自话、唱独角戏的现象。设置转段考核目的是为高职校筛选学生,因此高职校的参与非常重要。转段考核方案的制定既要符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又要与高职院校沟通达成共识。这个方案既要检验中职阶段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还要检验中高职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1],以促进中高职衔接专业的发展。
   (二)从培养和检测学生核心素养出发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出发,转段考核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也要立足于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通过调研了解各利益方对“3+3”中高职衔接机电专业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实际要求,综合各方需求,确定本专业本学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清单,并以此作为考核目标,促进转段考核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三)终结性考核方式与过程考核方式并重
   为使知识技能评价与其他核心素养评价并重,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转段考试应用终结性考核方式,设置具体专业基础理论考试科目和专业技能测试种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检测;核心素养的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方式,借用技术平台进行综合统计,重视评价学习与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应用以上两种考核方式,使转段考核内容更加全面。
   二、准备工作
   (一)政策研读
   进一步研读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的意见(试行)》(苏教职〔2014〕31号)、省教育考试院关于《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
  工作实施办法》(苏教考招〔2018〕37号)等文件,明确教育部门对转段升学考核原则、转段升学考核内容的规定。
   (二)理论铺垫
   选定企业、优秀毕业生、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四方为调研对象,具体包括:5家对口企业的企业管理者、人事经理、班组长在内共39人;优秀毕业生18人;对口高职院校招生办负责人、机电系领导、教师共18人;中职校实训教师和理论课教师共24人。经过一系列访谈,我们明确了各利益方的诉求。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后,形成了4大类、20个小条目的“3+3”中高职衔接机电专业中职学生核心素养清单,夯实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转段考核方案。
   (三)技术基础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集多主体多项目评价于一体。“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管理平台”是推进学生素养培养、科学评价学生综合能力、改进教学质量和学工管理效率的技术保障。将“3+3”中高职衔接机电专业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条目导入“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管理平台”,使核心素养的评价获得技术支撑。将评价权利下放给每一位任课教师,使评价更加广泛;应用互评功能,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在系统中设置各项课程与活动模块的评价权限,使评价更加全面、多元化。    三、具体方案设计
   (一)组织保障机构
   1.成立转段升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转段升学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组长由中高职衔接高职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合作中职院校分管校领导担任。成员由合作中高职院校教务处、学工处、招生部门、合作专业所在系的负责人组成。领导组下设转段升学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挂靠高职院校教务处。
   2.成立转段升学工作组,负责转段升学的实施工作。转段升学工作组组长由高职院校教务处处长担任,副组长由合作中职院校教务处处长担任。工作组以合作专业为单位下设若干个(资格审查、转段考试、核心素养评价)项目组,项目组组长由高职校机电工程系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中职院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在系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教师组成。
   (二)转段升学资格
   1.没有受过留校察看及以上处分。
   2.通过江苏省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测试。
   3.获得(车工、钳工、电工)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市级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可视同一个职业资格证书。
   4.获得计算机一级B等级证书。
   5.在中职阶段,所有课程考核科目全部达到合格或(60分)以上。每一科目在考试结束下一学期有一次补考机会。
   资格审核由中职院校负责,审核結果报对接高职院校复审。
   (三)转段考核内容
   转段考核分为三部分内容,即课程考试、过程考核和综合评价。
   1.转段考试
   在第五学期,进行转段升学考试。转段升学考试包括两大部分内容,即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测试。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测试成绩各占40%、60%,计算转段考试总成绩。
   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电工技术三门核心课程,采用笔试方式进行考核。每门课程100分,共300分,每个科目不低于60分。
   专业技能测试包括:车工、钳工、电工技能考查,采用实践方式进行考核。每个工种150分,共450分,每个工种的专业技能测试成绩不低于105分。
   2.综合考核
   综合考核是对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生活表现的整体评价。在中职阶段,运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综合评价,形成核心素养评价卡片。20项核心素养条目中,低能项不多于4项(40分以下为低能素养;40~60分为较弱素养,60~70分为合格素养,70~90分较好素养,90分以上为优秀素养)。
   四、方案实施
   该转段考核方案的实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学生核心素养卡片的形成涉及多个科目、各种活动,因而参与工作的教职人员数量较多,需要组织机构协调领导,统一培训。
   2.由于综合评价涉及的评价项目较多、数据庞大,教学处需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数据的导入与处理,增加了教学处的工作强度,需要安排具体人员负责平台工作。
   3.需要提前告知学生转段考核内容和形式,让学生明确知晓考核内容,使其在学习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原有的综合评价只考查品德、健康等核心素养,缺乏具体的考核标准。本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从具体专业、具体学段的核心素养出发,通过技术平台,形成学生核心素养卡,用以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与统一现代职教体系“3+3”机电专业转段考核标准,厘清设计思路,总结实践经验,为其他专业的转段考核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谢志强.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29):6918-6920.
   [2]刘江,李慧.“3+4”分段培养试点项目实践:以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2017(4):55-57.
  ◎编辑 鲁翠红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商的概念是由著名演讲家李易真先生最早于2004年提出的,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四川三河职业学院通过几年来对学生语言的实践训练,获得了提升高职学生语商的一些认知和成果。在教学中对语商和职商的认识提升高职学生语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讨论和研究,试图由此而寻找到有关训练高职学生语商的途径与方法,以便提供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理论和方法,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
期刊
[摘 要] 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锋阵地。目前的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时间不长,对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对思政元素的融入途径还需探索。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思政元素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的具体实施做了尝试和探索,以期对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和方法。  [关 键 词] 高职英语;思政;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提出,“1+X”证书制度改革工作在全国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将学历证书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融合,打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通道,是实现“2025中国制造”培养“大国工匠”,实施教育强国的有力举措。以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经济管理系为例,从院系推进“1+X”证书制度改革实施角度探讨制度改革在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在地文化课程建设的研究,从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地文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视角,促进在地文化,特别是文化类高职院校的传播,此举有利于在地文化的继承、传播和研究,有利于成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有利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  [关 键 词] 在地文化;地方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
期刊
[摘 要] 为迎接山东省新高考改革,高中、高校、企业三方合作,联合育人,重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共享共建动漫产业教育资源,建设动漫行业特色课程,通过研学促进学生深入了解高职专业教育和动漫产业。主要合作形式包括联合开发课程体系、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协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组织学生进高校、进企业研学。  [关 键 词] 生涯规划;联合育人;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7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服务热忱高,期许大,但服务状态往往停留在较初级的阶段,应从思想层面,从根源上认知,立德树人,以天下为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时践行“修齐治平”。志愿服务可使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把内化的道德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 键 词] 志愿服务;内化于心;圆梦书柜;支教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随着教育部及第一批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开展,很多课程在诊改过程中进行了探索,隧道工程课程投入诊改工作三年来,对8字质量改进螺旋在课程方面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从课程目标和标准出发,如何设计课程诊改的质控点尤为重点,为加强过程性控制,课程教学诊改按循环周期划分为“动循环监控的质控点”和“静循环监控的质控点”,随着诊改工作的逐步开展,不断地加强“动循环监控的质控点”的设计和监控,
期刊
[摘 要] 新形势下在线直播上课成为思政课教师特殊的教学方式。结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建设工作实际,围绕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创新发展的策略,以期提高思政课线上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职院校;思政课线上教学;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
期刊
[摘 要]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以当地经济建设企业的实际要求为主要依据,包括中高职学校衔接、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能力考核、对接企业等模式,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证明,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中高职衔接毕业生是受企业欢迎的。  [关 键 词] 工业分析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圖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由于劳动力流失和务农农民老龄化,部分农村出现大面积弃耕现象。农民弃耕行为研究可揭示农民不愿耕种的原因,对弃耕治理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数据,根据以地定人原则,在遥感辨识撂荒耕地的基础上,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兴宁市48个行政村进行入户调查,揭示丘陵山区农户弃耕原因,并分类提出解决策略。结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