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湾战争 在万人万里大转移的日子里

来源 :老人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1991年的海湾危机和海湾战争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在那段危机重重的日子,我驻伊拉克使馆的全体人员遇变不惊、临危不乱的桩桩往事历历在目。
  
  风云突变
  
  1990年7月31日晚上,伊拉克出兵越过边界,侵占科威特,这个事件迅速殃及整个海湾地区,危害中东;牵动全球,一场海湾危机爆发了。
  当天伊方宣布,伊科边境封锁,巴格达国际机场关闭,此时科威特境内还在酣战,伊科两国首都之间700多公里的公路上交通秩序混乱,逃往邻国的车辆不断。我使馆面临着要安排万余名在伊、科两地中国公民安全回国的任务。当时,我国在科威特的劳务人员有近5000人,他们要经陆路穿过伊拉克,到约旦首都安曼乘飞机回国。在伊拉克也有5000多人,其中小部分乘车往北前往土耳其,坐飞机回国。
  
  万人撤退
  
  在大撤退的日子里,几十个国家在伊、科的上百万公民每天拥到伊约边境,等待办理出境手续的多达数万人,而且在那个非常时期,常有临时封闭边境的情况,中国上万人虽分批撤离,但每批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如何避免这些人滞留边境、贻误包机,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
  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事非常关怀,特别重申“不惜一切代价,使我人员安全撤离”。国家包了民航的26架专机,去安曼接撤离人员,据说每架包机在安曼机场临时停机一次,就需支付1万美元。我们还特地在安曼租了13家旅馆,专门供撤离人员等候包机时食宿。相比之下,看看沿途流离失所或在路边帐篷里居住的其他国家的撤退人员,唯有中国得天独厚。
  第二批从科威特撤离的劳务人员人数最多,共有1818名分乘50辆车,行驶在路上是一个庞大的车队。当撤到巴格达附近时,突然遇到伊当局宣布关闭伊约边境,这可忙坏了使馆工作人员,总不能让劳务大军在高速公路旁边席地待命啊。一方面和伊方交涉,一方面紧急寻找撤离人员休整的地方。临时找到一个由我国建筑公司承建的水坝工地,让大家在那里扎寨休息。住的问题解决了,还有吃的问题,使馆工作人员动员了在巴格达的十几家中国机构人员赶制食品,又组织大批人到巴格达大街小巷四处采购阿拉伯大饼、面包等食品和饮料,提供给劳务工人们。
  我驻伊使馆和驻约旦使馆通过外交途径都得到了所驻国的友好配合,过境手续简便。当挂着五星红旗、满载中国人的大轿车经伊约两国边境长驱而过,车上的劳务人员都赞叹说:“真神气啊!”拥挤在边境等候办手续的其他国家撤离人员,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血浓于水”
  
  在紧张的撤离工作中,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海湾危机爆发后的第10天上午,使馆办公室突然接到一个香港同胞的电话,自称叫林本宁,刚刚从科威特逃到巴格达,请求中国大使馆证明他是中国人,以便到伊移民局办理离境手续。从电话中急促的声音,我可以听出他的焦虑与紧张。当天下午,我以使馆领事部主任的身份和林本宁面谈,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说:“我祖籍是福建,从小生长在香港,身上流着中国人的血,为了做生意方便才拿了英国护照。战争爆发时候,我正在科威特,我所住的旅馆里的外国人都被伊拉克军人持枪押送到附近的广场,在烈日下逐个审问。我本想去中国使馆驻地,可是路上枪炮不断,所以就打车直奔巴格达。先到英国驻伊拉克使馆,想请他们帮我办手续,可是他们不管,英国护照无济于事。如今我在香港的亲人还不知道我的下落,我也从没见过战乱情景,非常想家。因此特来恳求祖国大使馆救救我,设法帮我返港。”说着说着,他哭了起来。 按照规定,我们对香港同胞所持的英国护照是不予承认的,但面对特殊情况,使馆决定另外发给他《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林拿到证件非常激动,一再感谢,周围的工作人员高兴地跟他开玩笑说:“小林,你就要和家人团聚了,将来有机会到北京,别忘了请我们撮一顿啊。”林听了一愣,当被告知“撮一顿”是“请客吃饭”的意思后,立即把身上所有的钱,美元、英镑、科威特的第纳尔全掏出来,当真要请客,在场的人都笑起来,说是跟你开玩笑,快把钱收好。3个小时后,我接到林的电话,说他持《旅行证》顺利办好出境手续,就要前往约旦了。
  8月15日,新华社香港分社周南社长就此事在港专门发表了谈话,香港报纸也发表了对林本宁的专访和评论,一时轰动香港。此后,驻伊使馆又先后帮助两名来自科威特的香港记者返港。还按照中国公民待遇为台湾中华工程公司在科威特的135名台湾省籍劳务人员办理了过境手续,并为他们滞留巴格达期间提供生活上的方便。当这批台胞返台,台湾报纸纷纷报道,称“血浓于水”。
  由于我国大批人员顺利撤离,对其他国家在伊欲撤离或过境的公民也产生一定影响。尼泊尔在科威特的17名劳务人员(受雇于一家印度公司),他们逃到巴格达后,找印度驻伊使馆未予理睬,而尼泊尔和伊两国又没有外交关系,伊移民局不便为其办理出境手续,尼泊尔朋友遂请中国使馆帮助。对此,我们一时也为难,后经研究,以中国大使馆的名义为他们开了一张介绍信,据此,伊当局为这批尼泊尔人顺利办妥过境手续。
  在撤退务工人员和侨胞的过程中,我们要面对酷热的天气、车辆抛锚等各种困难,甚至还有我方人员被伊军无故扣押、财物被抢的事情发生,所幸,通过使馆的努力,突发事件都得到妥善解决。当满载着我方撤离人员的包机在安曼起飞时,广播传出亲切的话语:“亲爱的同胞们,同志们,我们是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专程来接你们回国的……”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其他文献
人退休离职、特别是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不必有失落感。  人的一生来去匆匆,如白驹过隙;人的一生跌跌撞撞,如雾里下山;人的一生也会有上来下去,如电梯之升降,飞机之起落。不同的是,白驹过隙,依然面临广阔天地;雾里下山,即会踏上平坦道路;电梯降下来还会升起,飞机落地后仍将起航,而人从岗位上退下来后则不会重返。正因如此,一些人退休离职后难免产生失落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人生的大视野去看
期刊
我的童年结束在那辆返乡的马车上。  那是一个没有太阳的早晨,浓重的乌云把天空压得一点一点地低下去,那不是载着雨意在天空匆匆行走的云,那是沉重的铅灰色的云,它们一动不动地在天幕上覆盖着,冰冷而阴沉。在云的压迫下,广袤的大地上万籁俱寂,带有某种悲剧色彩,仿佛大地失却了灵魂。只有牲口的蹄子在刚刚结了一层薄冻的黄土路上,敲击着有节奏的金属的声音,干枯的茅草在风里摇曳着生命最后的颜色,这是大地上唯一的亮色。
期刊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和徐英是同学,彼此熟悉,互帮互助。1961年我们一起考上高中。开学第三天,我生病在家。第二天进教室发现座位次序全都变了。全班40多双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哄堂大笑,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时不知自己该坐在哪里。这时,老同学徐英站了起来,一双闪烁的大眼睛看着我,指着她旁边的空位说:“你的座位在这里!”我慌忙坐过去,其他同学更是一阵大笑。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前一天班里调座位,年轻
期刊
在年轻人嘴里,“老人”一词总是和“保守”二字离得很近。  我们不服。有现代青年,现代女性,老人就不能“现代”了吗?  那么,“现代老人”的特征是什么?您想不想做一个“现代老人”?我们希望就此发起一次讨论。 目的是“让我们跟上时代”。和时代同步,会造就社会对我们的认同,会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年轻。  “现代老人”与传统老人有很多观念上的差异,我们这里只举出3例,“抛砖引玉”。你可以就“现代老人”话
期刊
“老玩童”,是朋友送我的绰号。老玩童也好,老玩闹也罢,我都乐得接受。因为“玩”让我受益匪浅,何乐而不为呢?  我马上就要从工作岗位上“退居二线”了,但精力仍很充沛,每天积极工作,一年四季出满勤,风雨无阻。难得到老我的身体状况都良好,从没歇过病事假。究其奥秘,还得仰仗这一个“玩”字。  玩不是胡闹,也得讲科学。我每天早上晨练,边呼吸新鲜空气边跑步练操,整个一天都精神饱满。晚上去露天舞场,跟着一群老友
期刊
一个典型的中国女人,一个善良要强而命运多舛的女人,“认命”或者也可以理解为“顺其自然”,为她带来晚年的平静……  王熙凤不仅名字和《红楼梦》里的那个重名,而且也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女人。曾是一个乡政府的办公室主任,现退休在家。她热情、开朗,口才好,向笔者聊起曲折的3次婚姻经历。    为上大学,我嫁给村支书的弟弟    父亲小的时候上过几年私塾,喜欢看古书,尤其是《红楼梦》,他最喜欢凤姐,所以给我取名
期刊
40年后的今天,初中时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几个女孩儿相约在北京紫竹院公园聚会。我去了,没见印象中当年同学的影子。只见几个年近花甲的老太太围成一圈谈笑。恍然意识到,我也是与她们同龄的老太了。当年有绰号“娜塔莎”、“冬妮亚”之称的女孩们,现在大都已退休,儿女也都长大成人。几个“闺中密友”终于有了闲暇时光重新聚在一起,无拘无束地长谈。 初中时,晓华是班里的文娱委员,个子高挑,能歌善舞,还颇有大家闺秀的
期刊
64年前,因为买不起一只羊,我将第一个孩子送了人。我一想到这件事就百感交集。  1942年10月中旬,我在延安生下了第一个男孩。儿子生下来体重不足6斤,抱在怀里时轻悠悠的像个棉团,他本能地伸出张开的嘴巴,急着要吃奶。可是产后的我却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天天直哭,只好熬点浓稠小米汤喂他,勉强维持小生命。  我们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毫无积蓄,到了延安学习一切靠供给制。大后方来的著名诗人艾青夫妇,生了一个女
期刊
生命的价值在于一代一代的接替,一代比一代更聪明,于是也因此构成了人类历史无穷无尽的绵绵长河一一自己在当母亲的时候太忙太累,反倒是在当奶奶以后,才正儿八经地咂摸出了这份哲理,这份其乐无穷的哲理……  早几年,每天晚饭后7-8时是我和小孙孙的共同时间。  “你不念书长大怎么办?”这话他还不懂,可他知道这是教训他。  我是谁?如同他在幼儿园的小伙伴儿。不学习、不喝水也不拉屎巴巴,那干啥?玩儿!每天轮着策
期刊
经常有朋友问我:您是不是出身于音乐世家,家里人也都搞音乐吧?其实,我的家庭背景与音乐没有任何关系,父母都是国家干部。如果不是因为从小在哈尔滨长大,受到那里大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不是因为姥爷为打发我童年时光而不经意间进行的音乐启蒙;不是因为父母的宽容和鼓励,我恐怕是不会走上这条道路的。 我的童年是在哈尔滨度过的。哈尔滨是一个受外来文化影响很深的城市,音乐氛围浓厚,民族音乐也很流行。  记事的时候大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