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县梁岔镇某猪场1~5日龄仔猪发生了一种以排蛋黄样稀粪,严重脱水,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经诊断为初生仔猪变异性大肠杆菌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猪场母猪临产前15~30d均进行仔猪黄白痢k88,k99,987P F41四联工程苗(浙江农业大学研制)预防;但仔猪出生后1~5d内均不同程度发生以排蛋黄样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派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痢特灵,利高霉素等治疗,病情均未得到控制。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二、临床症状
仔猪一般在1~5d内发病,全窝仔猪下痢,粪便似蛋黄样,有些呈暗红色,严重失水,极度消瘦,体温一般为39.5~40.5℃,l~2d后吮乳停止,全身呈贫血样,皮肤苍白,耳尖呈淡黄色,最后呜叫而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
对4头均未用药的下痢仔猪活体剖检,肝脏色偏土黄(脂肪变性),2头仔猪两侧肾脏均有大量出血点,另2头仔猪一侧肾脏有约长2cm,宽lcm坏死灶;另一侧肾脏有大量出血点,淋巴结稍肿,病变主要在大、小肠,小肠粘膜充血,出血呈暗红色,肠系膜充血严重,大肠内容物稀薄呈蛋黄色,混有血丝。
四、实验室诊断
1.形态特征
用肝、肺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阴性杆菌。
2.培养特征
用上述病料接种于三糖铁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置37℃温箱中培养24h,前者长出边缘整齐,稍隆起的菌落,后者长出均匀一致的红色菌落。
3.生化试验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产酸产气;V-P试验呈阴性,靛基质阳性。
4.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J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先锋V呈高敏、氯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呈中敏;链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无效。
综上所述:该病诊断为变异性A-D大肠埃氏杆菌。
五、防治
1.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用采用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对病仔猪进行紧急治疗。
2.隔离消毒
彻底净化栏舍,对发病仔猪进行隔离,固定饲养员,并用1:300倍的消毒杀星喷雾猪体消毒,每天一次,连用一周;对健康猪舍每天2~3d应用1:500倍消毒杀星喷雾消毒,以净化猪舍。
3.增加免疫剂量
母猪临产前15~30d用k88、k99、98TP、F41四联黄白痢工程苗每头母猪1头份增加到2头份,以加强免疫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该病得以控制。
一、发病情况
该猪场母猪临产前15~30d均进行仔猪黄白痢k88,k99,987P F41四联工程苗(浙江农业大学研制)预防;但仔猪出生后1~5d内均不同程度发生以排蛋黄样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氟派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痢特灵,利高霉素等治疗,病情均未得到控制。死亡率高达90%以上。
二、临床症状
仔猪一般在1~5d内发病,全窝仔猪下痢,粪便似蛋黄样,有些呈暗红色,严重失水,极度消瘦,体温一般为39.5~40.5℃,l~2d后吮乳停止,全身呈贫血样,皮肤苍白,耳尖呈淡黄色,最后呜叫而衰竭死亡。
三、剖检变化
对4头均未用药的下痢仔猪活体剖检,肝脏色偏土黄(脂肪变性),2头仔猪两侧肾脏均有大量出血点,另2头仔猪一侧肾脏有约长2cm,宽lcm坏死灶;另一侧肾脏有大量出血点,淋巴结稍肿,病变主要在大、小肠,小肠粘膜充血,出血呈暗红色,肠系膜充血严重,大肠内容物稀薄呈蛋黄色,混有血丝。
四、实验室诊断
1.形态特征
用肝、肺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可见中等大小,两端钝圆的阴性杆菌。
2.培养特征
用上述病料接种于三糖铁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置37℃温箱中培养24h,前者长出边缘整齐,稍隆起的菌落,后者长出均匀一致的红色菌落。
3.生化试验
该菌能发酵葡萄糖、乳糖、甘露醇、产酸产气;V-P试验呈阴性,靛基质阳性。
4.药敏试验
用常规纸片法作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J胺卡那霉素、新霉素、先锋V呈高敏、氯霉素、壮观霉素、卡那霉素呈中敏;链霉素、林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无效。
综上所述:该病诊断为变异性A-D大肠埃氏杆菌。
五、防治
1.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用采用丁胺卡那霉素和新霉素对病仔猪进行紧急治疗。
2.隔离消毒
彻底净化栏舍,对发病仔猪进行隔离,固定饲养员,并用1:300倍的消毒杀星喷雾猪体消毒,每天一次,连用一周;对健康猪舍每天2~3d应用1:500倍消毒杀星喷雾消毒,以净化猪舍。
3.增加免疫剂量
母猪临产前15~30d用k88、k99、98TP、F41四联黄白痢工程苗每头母猪1头份增加到2头份,以加强免疫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该病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