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的小费

来源 :三月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是一个小费制度国家,客人在接受服务时应当给予服务者一定数额的小费,如当酒店服务生帮助提送行李,客房服务员打扫卫生或者送水,机场、景点有人献花,等等,客人都要给付小费。这在泰国是一种制度,也是一种礼貌。
  给付小费是一种国际礼仪,但目前在我们国家似乎还没有提倡,所以对于我这种第一次出国的人来说,接受给付小费需要一个心理过程,这不只是钱的原因。虽然小费确实挺“小”,如提行李、扫房间等这些最常见服务的小费通常是20泰铢,不过约合人民币5元钱,但这样“赤裸裸”的给钱方式,想想总觉得别扭。当出行合同上“温馨提示”要准备小费时,我们心里不免有些疙瘩。
  真正踏上泰国的土地时,我们心中对“小费”二字的生硬之感就融化了。
  泰国的入境签证收费取消后,改为由落地旅客自由支付入境签证小费,数量为100泰铢,约合人民币20元(比政策性收费低多了,如我们出境的签证费是250元)。这一点领队已经交代过了,希望队员在入境时准备好适当的小费。我们到达廊曼机场办理落地签证时,工作人员并没有收小费,但服务却是非常热情周到。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所有工作人员都面带笑容地接待每一个客人,用泰语“萨瓦迪卡”向客人问好。初到泰国,机场工作人员温和的笑容是泰国给我们展开的第一张名片。
  到泰国,与“人妖”拍照合影是必需的,是日后“到此一游”的标志性记录。我们登上机场大巴时,看到一个衣着艳丽的女子候在大巴门口,脖子上悬挂着鲜花扎成的花环,那花瓣还散发着花香。想到此前领队的交代,接受献花要给付小费,我们都把小费拿在手里,准备在接受献花时给“她”。我想: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妖”了吧?大家纷纷争着上前与“她”合影。但“她”并不当场收下小费,而是给每位客人献上花环后双手合十,微笑着与其合影,还耐心地陪调皮的客人摆出各种可爱的姿势,然后用泰语告诉领队,明天会把各人的照片送到我们的旅游大巴上,到时给照片的钱就算是小费了。如果客人满意,愿意多给当然也是可以的。原来小费可以通过这样贴心的服务让客人心甘情愿地给付,并不只是金钱的一付一收。
  在一个热带水果园,一位黑瘦的女导游却是赚足了大家的小费。说到导游,许多人也许和我一样脑子里立即会闪过帅哥美女的形象:靓丽的脸庞,精致的妆容,得体的衣着,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可是这位导游却狠狠地给我们逆袭了一回。未进果园之前,随队导游已經告诉我们,到了果园,会有果园专门的导游给我们作介绍。进得园门,迎面走来一位黑瘦的大婶,手握喇叭冲我们招呼,大家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就是我们的导游。不仅因为她黑瘦的形象、一身做农活的衣着,还因为她背上还背着一个两三岁的孩子。但她的声音非常清亮甜美,笑容也很真诚。大家明白过来后一下围拢到她身边。她一一给我们介绍园子里的各种果树。
  虽然我们在广西认识的热带果树也不少,但在泰国这个热带植物的王国里,我还是有好多果树未曾见过。听她的解说,长了不少见识。最难忘的是她的导游方式。她虽然背着孩子,但精神饱满,语调高昂,一直乐呵呵地说唱。有一句话说“说的比唱的好听”,但她是说的唱的一样好听。她常把要解说的东西融入到中国歌曲里表达,时说时唱,风趣幽默,令人捧腹。比如,在一丛有点像美人蕉一样的植物前,她指着那像纸鹤一般色彩艳丽的花,说:“我要考考贵宾们,有谁知道这是什么花?”大家七嘴八舌地回答,什么答案都有。我也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花,只觉得这东西奇特又有点眼熟,它的叶子像美人蕉的叶子,开着艳丽的花,或红或黄,花形像冲天欲飞的仙鹤。见大家莫衷一是,她笑呵呵地说:“看来这只鸟要被人们理解可不容易啊!这是天堂鸟花,又叫作鹤望兰。这只鹤它有梦想,它想飞上天空。所以它说(唱)‘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呀飞,却飞也飞不高……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她的歌声真的很美,美得令我无法描述,“清亮甜美”太空洞,“天籁之音”又太遥远。在大家还陶醉在她的歌声中时,她又问:“这个要求算不算高?”不少人正想顺着歌曲的意思回答说“不算高”,她却说:“我觉得高了,植物是不能和动物比的啦!要求太高就会失望,大家说是不是?”虽然有点断章取义之嫌,但大家也都忍俊不禁地接受了。有一个小姑娘大约是太好奇,想看看那鸟儿般的花朵里到底有什么东西,摘下一朵正要掰开,被导游大婶发现了,她凑过去,指着空无一物的空壳,唱道:“剩下空心你要不要?”大家哄堂大笑,那个小姑娘脸上立刻飞起两朵“桃花”。
  导游大婶领着我们一团人走过果园,留下一路欢笑。她的解说也许不很科学,但很欢乐。游程结束,大家争着和她握手告别,小费自然是给得相当丰厚,她一一用中国话“谢谢”笑纳。
  几天的泰国之旅,小费给了不少。现在回想起给付小费的那些情形,给的钱都是发自内心的谢意。付出去的小费,现在都成了在泰国短暂游览的美好记忆。
其他文献
地处云贵高原南沿的广西南丹县中堡苗族乡有7000多苗族人口。那里曾有这样一个习俗:苗族姑娘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要是不会盘发、不会刺绣,就很难嫁得出去。  因为这层原因,当地的苗族姑娘从小开始,头发剃光3次后,就不能再剃了,而是把头发留起来,让头发一天一天地变长。未长到18岁,头发不用盘,打辫子也行,束成一绺也行。等姑娘长到18岁,就是长大成人了,从此,必须把头发盘起来。因为这是苗家世代沿袭下来的规
期刊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要去走访的地方是东兰县三弄瑶族乡隆奋屯的感恩文化园,那是一块净化心灵的风水宝地,散发浓厚的感恩文化气息。  驱车翻山越岭,虽然道路曲折且不无艰险,但沿途重重高山大岭,峰翠坡绿,随风荡漾,犹如一幅幅壮观的国画令人目不暇接。行至隆奋屯山坳口,这壮观的画面突然定格在我的视线里:镌刻习近平总书记“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  的鲜红
期刊
崇左市位于广西西南部,于2003年8月挂牌成立,是伴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城市,是广西最年轻的地级市。全市辖7个县(市、区),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50万,壮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9.43%,是全国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崇左是一块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是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是红八军的故乡。  崇左沿边、近海、邻首府、连东盟,是中
期刊
改革开放四十年,农村日月换新天;  田野风光美如画,村村寨寨是乐园。  难忘当年旧土床,夏日温暖冬天凉;  如今村民住大厦,蚕虫都住空调房。  多数人民缺吃穿,生活苦比吃黃连;  全靠改革开放好,日子过得比糖甜。  特别过去这五年,真是一步一重天;  百姓得益全靠党,我们饮水要思源。  柴刀利利全靠钢,谷子晒干靠太阳;  人民走向小康路,全靠习总党中央。  乡村处处大改变,人民旧貌换新颜;  龙腾
期刊
抵达旧金山的那天晚上,堂叔就对我说:“明天带你到一个水族妹子家做客。”听他这么一说,我喜不自胜,在大洋彼岸的旧金山,居然还能觅得本民族妹子的身影,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堂叔又告诉我,那个水族妹子是十年前移民过来的,与当地一个华人成亲,育有一子,上个月才满五周岁。  我问堂叔与水族妹子结识的过程。堂叔说,有一次上街,看见那水族妹子用马尾绣背带背孩子,便上前问她背带的来历。她说是老家人送的。堂叔于是断定她
期刊
“三月三里山歌飞,歌声唱起个个知;山歌好比春江水,个(这)边唱来个(那)边和。”又是一年三月三,山歌潮起歌声扬。藤县塘步镇古祀村八十多岁的成观德老人唱起了幽远而古朴的藤县山歌。  山歌,语言独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形容一种事物往往可用几种、十几种甚至数十种不同的表述方法,惟妙惟肖,恰到好处,表现力非常强。藤县山歌流传于藤县广大农村之中,偏远山区传承最广。  藤县先民多是在明朝河南“中原战乱”后的
期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这句话来形容长年在壮文工作第一线打拼的蒙元耀先生,其实倒也相当合适。  在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说到“蒙老”,多数人都知道,这是对蒙元耀先生的敬称。作为文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精湛的学术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获得同行和后辈的认可。“夹壮”,是很多人对蒙元耀先生的第一印象,身为壮族子弟,他满怀热情,以壮文为业,以壮文为乐,以壮语研
期刊
崇左建市以来,全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始终坚持特色立城、特色建城、特色兴城的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做好“两篇大文章”、打好“四大攻坚战”的战略任务,大力发扬“九牛爬坡个个出力”的实干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良好作风和“钉钉子”的精神状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7年底,中心城区累计投入498.33亿元,实施了城南新区、教育片区、水口湖片区、
期刊
我曾经到过许多地方。近的如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远点的有似梦似幻的仙境九寨沟;更远的也到过加拿大多伦多,见到壮观的尼亚加拉瀑布……  各地的风景固然多且美,但我偏偏对崇左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  记得那年“五一”长假,没有多想我便直接跟团往边关走。到凭祥往南,进入峡谷般被长长的群山包围着的小道,突然刮起了风下起了雨。细雨夹着风从天直射,像喝醉了一样,忽儿射东忽儿射西,把周围的庄稼和树叶击得啪啪响。  凭
期刊
花山又叫“岜莱”,岜莱又称“花山”。  我要说,每个民族都有神奇而骄傲的土地,每个民族都有古老而灿烂的文明。花山岩画,也就是我们骆越的“岜莱”岩画,便是我们骆越(壮族)最神奇而骄傲的土地,便是古骆越(壮族)先民创造的最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摇篮,如今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伫立于清丽秀美的左江上游明江河上,伫立在阳光照耀面巍峨壮观的“岜莱”山脚下,仰望那千古之谜一一岜莱岩壁画,有谁不为这古骆越(壮族)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