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世界是审美的世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课堂充满美感、情感,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美 感悟 美育
  
  一、课文朗读感悟美
  语文课堂反映生活、描绘自然、抒发感情、介绍知识,自然地有着美的篇章、美的语言、美的形象和美的意境。首先要让学生感受文本美,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美读”就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诵读,就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通过美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以及想象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而感悟作品美的意境。朗读就应该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中的描写的寿镜吾老先生那样投入,那样忘我。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以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例如教学李白《蜀道难》一文,授课时倾听名家范读,开篇一声“噫歔欷,危乎高哉!”,一下子就将学生拉入到高亢辽远,路途艰难的情景之中,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跟读、试读,再配以多媒体图像,就会把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俱佳的艺术氛围。通过朗读,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其情,领着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 从而使学生获得一种情感上的美的享受。
  二、在课堂上挖掘“美”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姹紫嫣红;教学形式不拘一格,丰富多彩。在其中有着大量的“美”的教育因素,每个语文教师的面前应该是海阔天空,我们要放开手脚,带领学生在其中驰骋飞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愉悦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在教学中获得审美启示。因而唤起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主动性和创造力是审美鉴赏的关键,语文教师就必须凭借课文,挖掘“美”的素材,给语文课堂插上“美”的翅膀。
  三、激发对“美”的感悟力,培养对“美”的创造力
  美育的最大特点是以情感为中介,潜移默化的,因此,没有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就无法准确、深入地感受到美,缺少课堂教学之美,学生这一主体就很难进行能动的审美,因此,除了挖掘课本的资源外,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的艺术之美,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并创造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人生,树立高品位的审美鉴赏观。
  1、赏心悦目,激发兴趣。文学作品与其它形式的艺术不同,它的美本身具有抽象性,但审美对象却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本文字为主,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精心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启发他们去感受其中的美。 比如阅读鉴赏王维的《山居秋暝》,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的意境美呢?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意境相同的画面,启发学生从景物的色彩、动静,从画面的构图、氛围等方面感知诗歌。然后从感知形象引发开去,让学生想象这幅诗画中由明月、清泉、青松、翠竹、红莲、白石构成的色彩美,由“空山新雨后”“明月松间照”的宁静和“竹喧”、“莲动”的喧闹构成的动静相生的映衬美,更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含蓄美,“王孙自可留”的情趣美,当然要让学生最终描绘出心目中的山居秋景图,那是独属于个体的唯一,是每一颗心中感受到的诗意美。
  2、披文入情,加深美感。对语文教学来讲,学生为老师的讲授所陶醉就是感染。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就极容易激起学生美的感受和学习的热情。除了运用多媒体的手段感染学生的情绪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抑扬顿挫的声调,饱满高昂的情绪感染学生,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增强其审美的内驱力和激动强度,使学生达到情绪的兴奋点,与作品与老师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审美的愉悦。比如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词句给学生提供了时空转换的想像空间,教师可以点拨学生想像过去二十四桥的繁华让月亮都心潮荡漾,说不定也发出了笑声,而如今月亮依旧,却只剩下一泓凄冷的河水伴着孤独的月影,月亮也只能寂寥无声的黯然神伤了。这时学生们就可以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到“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的意境,进一步加深了对诗歌意境美的感悟。
  四、感受作品中人物的人格美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从作品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去寻求和感受人物的人格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教育。例如赏析《孔雀东南飞》,一个天生丽质、勤劳聪慧、温顺知礼、爱情忠贞的古代女子便会迈着“纤纤细步”走到我们面前。再如赏析曹操的《观沧海》与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我们会被两位诗人那种乐观、豪迈、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心中不禁油然而产生一种建功立业,富国强邦的理想。
  五、体会作品中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像和联想。“在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意境优美,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才强。如杜甫绝句《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这首诗,全是写景,春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水鸭傍母而眠。从景物中一股融融春意扑面袭来,诗人那种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亦自画里涌出。景色和画面中虽一无处涉及情字,但情藏景中,处处都在抒情。意境的这种创造方式,历来最受人们推崇,因为它在风格上极为含蓄,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因此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显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教师应注意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欣赏理解作品的意境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
其他文献
一节优秀的课,应该是一个各教学环节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的课。一节好的政治课,它应该既有“凤头”——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为整节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又有“猪肚”——师生之间相互配合,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还要有一个“豹尾”——耐人寻味的尾声教学。让学生去回味、去反思;为下节课作铺垫,起到引领作用。或者是阶段性的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回顾。但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政治老师在处理结尾时很仓促,让人觉得一节课
期刊
许多刚毕业的语文教师初次接触到作文教学时,或许会感到很茫然,现就结合我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一谈在作文教学上的一点感悟。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这段话形象地说明生活与作文的密切的关系。生活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客体”,而文章却是要通过学生主体[头脑]才产生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这客体和主体之间起好中介作用。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受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真挚的感情,以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增强学生的感受能力,提高习作兴趣,使之乐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同时事教育紧密联系。只有把课本教学同时事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好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任务。通过时事教育,能使学生及时地了解国内国际发生的大事,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形势变化的原因及发展趋势,深入理解党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进行时事教育,就必须抓住时事形式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第一、要突出时事
期刊
摘要: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 “讲”和“灌”充塞课堂的“一言堂”现象;片面渴求会考,尤其是高考的功利主义效应,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如何实践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探索让学生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诵读     一、激发学生兴趣,彰显文言文的人文性  文言文不仅是一个字、词、句式的组合体,它更是中华上下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它就像一部部精彩绝伦的电影,既有跌宕
期刊
摘要: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有他的成功,教师才能发自内心的去赏识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就越高。  关键词:阅读 转变观念 赏识     经过多年的教学深深地感觉到了赏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认为,要真正让赏识走进语文课堂:  一、转变观念  一是要认识到师生平等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显重要。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归还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素质教育 学习能力 想象     一、发挥学生主体优势,培养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培养中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1、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
期刊
摘要:听力教学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听的欲望,训练学生听力,传授答题技巧,努力提升学生英语听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听力训练 兴趣 技巧     一、形成听说氛围,激发听的欲望  听和说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听是说的基础和前提。说有助于听,又是听的提高。通过说能检查听的质量,提高听的效果。进行听说训练时,学生的言语活动频率高,大脑中的印象深刻,
期刊
摘要: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渠道。教师要深化课程、教材及教学、考核方法改革,发挥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强化学校、家庭及社区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 改革 德育 措施     一、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也要发生变化,面对新形势,我在教学中作出了一些探究,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学会学习方法,并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的快乐和满足,让学生在教学中不但获得知识的教育,更能获得美的熏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实践 兴趣     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全新的课程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