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治国之策,更是民众所拥护的国之凝魂。建成一个法治国家,应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体系成熟的法治制度;另一方面要具有伦理价值,使民众对其足够忠诚。
关键词:法是譬喻;秩序与自由;金色的信仰
我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接受着标准的素质教育,慢慢变成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慢慢获得了法律给予的所有政治权利,我所接受的法律熏陶,仅仅来自小时候香港TVB里带着浅黄色假发套的律师,来自观摩的几场法律诉讼,来自高中政治教科书《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尽管这比罗马法还要不成文,但我敢说自己对法律足够忠诚与钦仰,自己对于维护中国法律的愿景足够热忱。我认为法的意义有三。
伽利略说过: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关于土壤结构,温湿度,地形分布,无非外行的人只知道几个笼统的数字,内行的人有资源和手段去汲取、归纳、联系更多的数据,并赋予它们内涵和意义,把握更丰富的自然奥秘。人类真是地球上存在着的一个伟大种群,大自然本不会说话,更不会分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是人类以一种形式或者说是譬喻构建了自然体系,创造了人文地理。法律也是一种譬喻,一种更高尚的文化。它给了我们严格的自由,给了我们井然的秩序,给了我们金色的信仰。
“严格的自由”是一节政治课上的感悟。董老师让我们记下了一句话:“法律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我觉得这句话是强调了法的重要,却没有把法和自由联系起来。我个人认为,整个社会一个是“无法律不自由”的社会。这当然不能得出原始社会在没有成文法理体系出来时,那些以树叶蔽体的人就没有自由,习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时代在不断地演替,对于我们这些用纤维笼罩外壳的人来说,即便没有永恒的真理,但是总有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它应是时代孕育的,巍然耸立于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精神。自由是法律的馈赠,法律是自由的前提,简单的描述:你持有驾驶证才可以去验证是否条条大路都通向罗马,一路上哼着centuries,遇到红灯自觉地停下脚步。这都能从民法里找到依据。很多人偶然遇到学法的人,就是一问“背法条真的很不容易吧?”其实法条只是法的一个具体的工具,有经验的律师知晓,法律严苛的很,它不止需要烂熟于心的基本知识,更要求从法律实践中自觉地概括总结,形成自由的原则。这也是法律高尚的境界所在。
“井然的秩序”是不管什么意识的社会都必须有的因素。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显而易见孔子对于礼制的推崇,认为在当时名实不符,礼崩乐坏的社会,“必也克己复礼”。孔子是在维护一种秩序,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核心的秩序。有人会把他所推崇的礼治与现在的法治混为一谈。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礼是传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不会出现,从表面上看守礼是传统形成的人们的本能,但孔子既以“克”字称之,免不了有桎梏和局限。而现世的法学,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有一类群体专门从外部规范人们、约束人们,若人们不守规范、不会约束,便会被施之以罚。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耶林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每个人不求有多么高洁,却绝不能违反基本的道德原则。失去基本信仰的人,就像被无数磁场包围的罗盘,摇摆不定迷失方向。我记得看《爱情公寓》的时候,有一幕是讲一混得很惨的律师张伟,处理出版社侵权的案子,他认真地翻阅厚厚的法典,称自己律师身份时眼里的骄傲与自得深深震撼了我。那是信仰的力量,来自法律,让张伟有了不惧世俗的坚持,不停止地寻找他所持的真理。有一句话说得好:因为看得见黑暗,才更珍惜光明。尽管小心翼翼,但还是选择去守护某些虽然不断被“修改”,却总能保持生命力的东西。这是法律人的确信,亦是众人的确信。法律教会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理性的思考,如何自觉地行事,它以一种具体平等的方式守护着大众。
法律即众之信仰。我们作为法律人,应信服且幸福于此。
作者简介:
倪芝棋,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学。
关键词:法是譬喻;秩序与自由;金色的信仰
我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接受着标准的素质教育,慢慢变成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慢慢获得了法律给予的所有政治权利,我所接受的法律熏陶,仅仅来自小时候香港TVB里带着浅黄色假发套的律师,来自观摩的几场法律诉讼,来自高中政治教科书《生活中的法律知识》,尽管这比罗马法还要不成文,但我敢说自己对法律足够忠诚与钦仰,自己对于维护中国法律的愿景足够热忱。我认为法的意义有三。
伽利略说过:大自然的语言是数学。关于土壤结构,温湿度,地形分布,无非外行的人只知道几个笼统的数字,内行的人有资源和手段去汲取、归纳、联系更多的数据,并赋予它们内涵和意义,把握更丰富的自然奥秘。人类真是地球上存在着的一个伟大种群,大自然本不会说话,更不会分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说,是人类以一种形式或者说是譬喻构建了自然体系,创造了人文地理。法律也是一种譬喻,一种更高尚的文化。它给了我们严格的自由,给了我们井然的秩序,给了我们金色的信仰。
“严格的自由”是一节政治课上的感悟。董老师让我们记下了一句话:“法律是绝对的,自由是相对的。”我觉得这句话是强调了法的重要,却没有把法和自由联系起来。我个人认为,整个社会一个是“无法律不自由”的社会。这当然不能得出原始社会在没有成文法理体系出来时,那些以树叶蔽体的人就没有自由,习总书记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时代在不断地演替,对于我们这些用纤维笼罩外壳的人来说,即便没有永恒的真理,但是总有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它应是时代孕育的,巍然耸立于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精神。自由是法律的馈赠,法律是自由的前提,简单的描述:你持有驾驶证才可以去验证是否条条大路都通向罗马,一路上哼着centuries,遇到红灯自觉地停下脚步。这都能从民法里找到依据。很多人偶然遇到学法的人,就是一问“背法条真的很不容易吧?”其实法条只是法的一个具体的工具,有经验的律师知晓,法律严苛的很,它不止需要烂熟于心的基本知识,更要求从法律实践中自觉地概括总结,形成自由的原则。这也是法律高尚的境界所在。
“井然的秩序”是不管什么意识的社会都必须有的因素。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显而易见孔子对于礼制的推崇,认为在当时名实不符,礼崩乐坏的社会,“必也克己复礼”。孔子是在维护一种秩序,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核心的秩序。有人会把他所推崇的礼治与现在的法治混为一谈。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礼是传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不会出现,从表面上看守礼是传统形成的人们的本能,但孔子既以“克”字称之,免不了有桎梏和局限。而现世的法学,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有一类群体专门从外部规范人们、约束人们,若人们不守规范、不会约束,便会被施之以罚。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会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信仰,也必将付出高昂的代价。耶林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每个人不求有多么高洁,却绝不能违反基本的道德原则。失去基本信仰的人,就像被无数磁场包围的罗盘,摇摆不定迷失方向。我记得看《爱情公寓》的时候,有一幕是讲一混得很惨的律师张伟,处理出版社侵权的案子,他认真地翻阅厚厚的法典,称自己律师身份时眼里的骄傲与自得深深震撼了我。那是信仰的力量,来自法律,让张伟有了不惧世俗的坚持,不停止地寻找他所持的真理。有一句话说得好:因为看得见黑暗,才更珍惜光明。尽管小心翼翼,但还是选择去守护某些虽然不断被“修改”,却总能保持生命力的东西。这是法律人的确信,亦是众人的确信。法律教会我们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理性的思考,如何自觉地行事,它以一种具体平等的方式守护着大众。
法律即众之信仰。我们作为法律人,应信服且幸福于此。
作者简介:
倪芝棋,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