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zer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自然界中最生动、最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美育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审美观教育,以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生物教学;美育;生物教材;教学艺术;课外活动
  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先生说:“教育不仅要授予学生以各种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衷心、乐意向求,真、善,爱美的道路上前进。”但是,人们通常是把美育当做是对音、体、美、课程的要求,忽视了其他课程的美育作用,因而影响了学校美育的实施。为了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使学校美育在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加入到美育过程中来,寓美育于生物学教学责无旁贷。
  一、充分利用生物学教材中的美育材料,进行美感教育。
  在生物学教育内容中充满了美感教育的丰富素材。以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为例:彩图插页中的工蜂采花蜜、丹顶鹤捕食、雌狮追捕斑马、攀附高枝的金丝猴、奔跑的猎豹……它们的优美姿态,丰富色彩叫人赏心悦目,百看不厌。每一幅画都是如此绚丽精彩,美不胜收。贯穿于教材之中生物界的奇妙多样让人目不暇接,感慨万分;古今中外众多科学家为人类的生物科学发展创下了丰功伟绩,撼人心魄,催人奋进;人体美所展示的形态、结构、精神智慧成为“整个大自然存在的一个最精致、最巧妙的缩影”,形形色色的生态系统所造就那份宁静、和谐,令人心旷神怡。
  当然,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在生物中常常是美中含丑,丑中有美。在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事物,认识美。既要看到美,又要看到丑;既要看到外显的美,又要认识内在的美。如两栖动物——蟾蜍,俗称癞蛤蟆,体态臃肿,色泽灰暗,外表奇丑无比,让人见了恶心。但它专食害虫,是农作物的卫士,而且是科研上的常用材料,体现出为人类造福的内在美。还有蚯蚓身在黑暗的土壤中,它默默耕耘土壤,肥沃土地。除之此外,蚯蚓的干燥全体或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入药,还可治疗慢性肾炎、半身不遂等疾病,为人类带来福音。
  又如,翩翩起舞的蝶类飞舞花丛中,点缀大自然显得十分美丽,但它的幼虫却是危害草木作物的害虫,这是它们丑的一面。还有像细菌、真菌、病毒,人们一谈起它们就认为是对人类有害的,而实际上它们却有许多有利于人们的方面,如酿醋离不开醋酸杆菌,发酵面团离不开酵母菌,利用噬菌体控制治疗烧伤病人细菌感染疾病等。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培养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激发出学生化丑为美的热情和创造美的强烈愿望,借助优美的教学艺术进行美感教育。
  二、借助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之美,进行美感教育。
  教学内容之美为生物学的美育功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要真正发挥内容美的价值,还必须经过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教师的艺术加工,将美的内容与美的教学艺术结合在一起。教学艺术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形象美。走进教学的过程,教师自然成为学生的第一审美对象。而教师的形象直接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情绪、精神状态。美好的事物需要以美好的心境去感受。学生积极的注意,良好的情绪要靠教师去激励,去塑造。因而教师的形象美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教师应该以饱满的情绪、自然的表情、端庄的衣着、恰当的举止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愉悦学生的情绪,以自身的形象美直接感染学生。
  2.教学的语言美。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中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传递知识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的教学语言正确、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对美的感受,对知识的撷取,对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的语言来引导。平铺直叙、没有韵味的语言无法表达美的内容。因此教学语言要有声的亮度、音的韵律,加之科学、正确、精炼,形象生动,风趣含蓄,流畅自然,既让学生接受语言美的熏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板书作为主体风格的书面语言具有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特殊魅力。它既是教学内容精华的再现,同时更直接地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它作为主体语言,通过线条、形体、结构、色彩给人以美感。书写规范、工整、清秀、版面设计合理,色彩运用得当,版图科学准确,内容完整的板书既向学生展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风采,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教学过程美。千篇一律、索然乏味、僵化呆板,再美的东西也会令人生厌。因此教学过程的多样化也是教学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堂课要有吸引人的开头,坚实的中部,留有韵味的结尾。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头好:如:利用精彩的挂图、幻灯、投影,栩栩如生的标本、模型等,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趣闻逸事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联系实际,讨论问题,悬念设置,实验观察,分析研究等,使结尾留有韵味,强化学习兴趣。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不断给予学生新鲜的刺激,不但使教学内容美得到深化,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三、借助课外活动,进行美感教育。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可以更广泛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生物美育应渗透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通过课外活动,既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又可以丰富学生情感生活,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美能怡情,美能激情,美还能启智。生物学教学中的美育不是为美而美,而是贯穿于生物学教学的智育、德育功能中,同时又对生物学教学的智育、德育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中學生物教学过程中应有机地渗透,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育。这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 作者以在泰国的汉语教学实践为基础,以一个普通的泰国学校为出发点,介绍了普通的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并尝试分析现状,揭示一些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些建议,给我国的海外汉语教学事业特别是泰国的汉语教学事业带来启示。  关键词: 海外汉语教学教学现状汉泰教材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国力逐渐强盛,以及国家汉办着力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汉语,孔子学院在世界各个国家生根发芽,汉语
摘要:作者结合以前课程改革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训建议,希望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中学新课程标准;存在问题;培训建议  我国于2001年实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十年的改革实践中,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受当时对各课程的认识的局限性,再加上十年多的实践证明,当时的很多内容已不能适应课程
摘 要: 我校与洪泽湖湿地相邻,美丽的自然景观与学校的人文环境交相辉映。让湿地文化走入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家乡优美的风光中参与数学的学习,让数学与生活的和谐共生,是我们不懈的教学追求。  关键词: 湿地文化 数学教学 和谐共生  现实生活是课程资源开发取之不竭的源泉。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为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精彩地描述了数学与生
一、尴尬处“幽默”评价,峰回路转。  在开放的课堂中,交流、互动大多是在师生之间的问答中进行的。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他们的回答往往不可能是准确无误的,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些片面的或自以为是的见解还易使课堂陷入尴尬的窘况。这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的艺术性显得尤为重要,稍不留意,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伤及他的自尊。而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但可以感染学生、控制学生,而且可以缓
摘 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老师必备的前提条件之一,更是班主任必备的因素之一,而在中职院校这个特殊的集体里,作为班主任,爱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 班主任 爱 中职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组织者和策划者,不仅是和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人,而且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中间支柱,做好班主任工作,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要用爱教育学生
伴随着生活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英语已经进入了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据统计,中国约有3亿人口学习英语(专业和非专业),其中大中小学学习英语人数超过1亿[1]。有专家预测,再过几年,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将超过英语母语国家的总人口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英语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一门语言而言,
摘 要: 老师走进学生的世界,和学生一起感受生活、感受成长、感受收获,教育才有光彩,才有生命力。本文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生动故事,体现了爱的教育,也说明了老师“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关键词: 爱的教育 职高学生 爱的含义 爱的力量  我当老师已十年有余,回顾这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以及和学生一起走过的日子,充满了酸甜苦辣,也演绎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
摘要: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世界上也很受欢迎。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上,他的各种理论影响了整个中国人民的思想,他一直享有“至圣先师”的美誉,直到今天,依然为世人所尊敬与推崇。  关键词:孔子;学思哲学;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艺术文明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对学习方法有着别具一格的认知。他认为学习可以使人聪慧,可以使人发展智力、获得知识、
摘 要: 本文旨在论述马丁·艾米斯在他的作品《夜火车》中塑造的性别模糊的叙事者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说《夜火车》 叙事者 后现代社会  一、引言  当代英国文坛,马丁·艾米斯是一位重量级的小说家,迄今为止,他已发表长篇小说达十余部。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艾米斯一直是英美文学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近年来,他的创作也引起了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界的关注。本文尝试从解构主义的角度论述这部小说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学习也可以说是一场革命,要有智慧与激情。革命的实质是创新,教师与学生则是这场革命“主力军”,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很重要,关键是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文章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情商的问题。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情商 培养    伴随人类四百多年科学的发展,近现代的教育充分发挥了它的识字、知事(认识事物)等方面的教学功能,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