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交流”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4月18日至20日,“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顺利举行。论坛以“国际化与信息化:学校音乐教育的应对”为主题,受到了音乐教育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并吸引了128位优秀的音乐教育家、高校音乐专业教授、讲师和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参与。论坛设置了主题发言、专题讨论、论文展示、音乐会、课程观摩等环节,本文从主题发言活动中发表的六篇论文入手,对主题发言进行整理与综述。
  关键词:交流 国际化 信息化 学校音乐教育
  六位音乐教育专家精心准备的论文在整个论坛的学术活动中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内容涉及:国际视野下的学校课程建设、信息化浪潮中的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以及幼儿教学方法等既契合论坛主题又为众多学者所关切的现实话题。笔者认为,主题发言人的六篇文章除了提出这些话题并给予宝贵的实施建议之外,还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了“交流”这一行为,在当下的音乐教育领域中可能传达的不同内容。
  “交流”①一词,原仅指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然而随着国际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交流”的具体进行方式似乎跳脱出了原本的定义——不仅只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当面的口头交流或者面部交流——随着各种“渠道”的产生,地域因素很难再成为限制“交流”的藩篱,跨时空的“交流”也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方式。正因为此,使得“交流”的内容涵盖广矣,而这种交流内容的多样化反映到音乐教育的领域当中,则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机遇在于,音乐教育领域面对着多样的交流内容必然可以接收到利于整个学科发展的有益因子;挑战在于,交流内容一旦庞杂,势必会陷入经验借用上或舍或取的两难境地。
  面对这些由“交流”带来的问题,论坛六篇主题发言,对“交流”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因其从各自的研究视域出发,主题发言的六篇文章也各有侧重,但都不遗余力地从各自研究的角度阐明了“交流”一词,在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浪潮之下投射到音乐教育领域的新含义,而在国际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要求之中,“交流”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笔者结合六篇主题发言的内容归纳了四大板块:
  一、经验交流
  赖美玲教授的《从素养导向谈课程改革的国际化:台湾经验》和代百生副教授的《以国际评鉴为契机,促进音乐课程建设》两篇文章,立足于国际化视角,突出了学校音乐教育有关课程建设经验的国际化“交流”。
  赖美玲教授在文中提到台湾国民教育中“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指出“核心素养强调学习不宜以学科知识及技能为限,而应关注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并通过与其它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核心素养的对比,来说明围绕“核心素养”进行课程改革是符合国际趋势的。文章特别提到台湾新课程的核心素养的内容——“三面九轴”,“三面”是指自主行动、沟通互助和社会参与三个面向,“九轴”是指身心素质与自我精进、系统思考与解决问题、规划执行与创新应变、符号运用与沟通表达、科技信息与媒体素养、艺术涵养与美感素养、道德实践与公民意识、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等九个核心素养。
  代百生副教授一文从“高等院校如何吸收优质生源”这一现实问题出发,认为“积极参与国际专业评鉴,取得国际认可资源”可为一途,并同时看到“以参与国际评鉴为契机”可以“完善管理制度、改革课程设置,促进系所自我完善”,进而展开了关于学术评鉴的讨论。
  二、信息交流
  谢苑玫教授的《跨界想象与连结——音乐教育的机会》一文,从网络科技出发,侧重于音乐教育领域在信息化时代下,跨时空、跨领域的越界“交流”。文中所涉及到的“交流”,并不只是局限于“交流”的内容,更多的是关于“交流”的途径与方式。谢苑玫教授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向我们推荐了当下主要的网际网络音乐信息传递网站,如TED、国际音乐和乐谱图书馆计划(International Music Score Library Project,简称IMSLP)、YouTube等等,并以自己所接触到的真实事件为例,生动地体现了计算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一系列科技产品在信息化时代作为学习新载体的意义。另外,文章还重点介绍了作曲家惠特克(Eric Whiacre)的虚拟合唱团计划(Virtual Choir Project)及其后续效应,以此为例充分展现了音乐团队“跨时空、跨世代、跨领域”的力量。最后,提到了跟信息技术有关的教学创新策略,如“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模式(即,将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和学生在家里“自主完成作业”的顺序对调,以提高学习成效)、“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即MOOC)模式等等。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音乐教育,在面对多样化的“交流”内容时,途径可否普及的可行性筛选成为重中之重,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能够让可供传达的信息发挥最大优势的“传播途径”,与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的多寡是一样重要的。一旦缺少“交流”的媒介,没有有效的传递工具能在信息交互的两端起到“桥梁”的作用,纵然信息再多,也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推广。《跨》一文正是把着眼点放在“交流”的途径上,从而给予那些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并有志于利用网际网络音乐信息资源的人们,以更多的启示。
  三、方法“交流”
  现今中国音乐教育对于本土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单方面的“继承”而非双向的“交流”。众所周知,传统音乐的传授方式跟现在学校音乐的教育方式是不太相同的,如果要把传统音乐完全普及到学校音乐教育的内容当中,应该先从教授的方式方法上入手,让传统的方法在保持精髓的前提下适应学校教育的方式,而这是需要在不断的“交流”中才能完成的。
  作为传统音乐最重要的教授方式之一——“口传心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抛开乐谱,靠着师辈日积月累“手把手”式的教授,锻炼出下一辈。在这种传授方式中,虽然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文化品质,但必须注意到,“口传心授”模式下的受教方不是本身“兴趣使然”,或是本着“历史传承”的角度形成的一种“生活需要”的行当,换言之,如果受教方没有很强的学习兴趣的话,“口传心授”这种传统的方式很难奏效。所以,如果不加甄别就完全地照搬进学校音乐教育课堂,可能会产生诸多不便。梁宝华教授和谢嘉幸教授的文章,正是以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传统音乐应如何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行。   梁宝华教授的文章以传统音乐在现今学校的传承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境开篇,从社会文化、政治问题、教师的知识面等方面阐述了传统音乐在传承中遇到的压力。之后提出了“在传承传统音乐的过程中,个人的‘音乐身份’(musical identity)是一个关键”的论点,并着重围绕“音乐身份”与传统音乐传承的关系进行论述,并指出对于某些类型的传统音乐而言,“这些问题已超越了音乐本身的范畴,与学生的音乐身份认同有关”,“对于教师来说,单单教授传统音乐本身的内容,并不足以说服青少年,教师应要了解传统音乐跟本土社会文化历史的关系,从而带出传统音乐的非音乐要素”。这一论点很好地抓到了传统音乐在传承上受阻的关键点,即传统音乐的内容并没有问题,而是促进其“生长”的“温床”不见了,所以推动传统音乐传承的重点应该放在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上,一旦社会文化养成了习惯,那么“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问题就不难解决。
  而谢嘉幸教授在文中从“传统文化”的宏观视野切入,文章的特色在于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国传统音乐教育之间可能达到的相互推动的“双赢”前景——古语有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传统音乐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经典教育、传统艺术与民俗文化)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故而重视对传统音乐的教育,能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起到推动作用;而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可以为传统音乐在学校的传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两篇论文都体现出了当下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传承教育的重视。而在传承的内容不可改变的情况下,作为教育者,应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传承的方法上,而这个方法若想要具备切实可行并值得大力推广的价值,又应考虑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寻找一种既不肆意串改传统音乐本质,又能适应学校音乐教育的特殊环境的新型教学方法。
  四、社会“交流”
  香港教育学院刘永慈教授的《将欢乐的音乐律动游戏带进课堂里:培育幼儿的社交节能》一文利用实验的方式验证律动游戏这一教学方法对幼儿社交能力培养的作用,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说明大的时代背景下人际“交流”的重要意义。
  文章从“香港的幼儿园较着重增强幼儿安静及遵守纪律的行为”的现状出发,又结合了诸多来自于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的溺爱而导致儿童形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家长因升学准备而忽视对儿童社交技能的培养)和社会发展(科技产品逐步取代了现实世界中的玩伴)的因素,认为很多原因可能会让儿童的社交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发展,故而从儿童课堂上的“音乐律动游戏”着手,研究其建立幼儿社交技能的可行性,以期在课堂上就能够锻炼并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
  此文与之前已经论述过的五篇文章相比,关注了“交流”最为原始的意义,即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语言)或间接(表情等)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行为。文章从幼儿的教学方法入手,强调了教学方法对学生生活技能培养的推动作用,在笔者看来,对我国幼儿音乐课程功能的拓展起到了启示性作用。
  五、结语
  无论是立足于国际化的经验“交流”,还是展望信息化时代下的跨界“交流”,抑或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交流”与教学方法的“交流”,六篇主题发言站在不同的角度,较为全面地诠释了“交流”这一在国际化与信息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内容。
  但无论是对由信息化带来的多种资源的选取,还是由国际化带来的丰富经验的交流,作用到音乐教育的领域之后,其最终目的仍是“人育”。庆幸的是,当我们回顾第五届“两岸四地学校音乐教育论坛”的学术活动时,可以看到在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浪潮背后的“人本”光芒。在国际化与信息化的时代之中,音乐教育这一学科应继续秉持这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信念,继续扬帆远航。
  注释:
  ①《辞海》(第六版):P.1049“交流:即‘沟通’”,P.1881“人际沟通:简称‘沟通’。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其他文献
关注世界,拥抱世界
期刊
一生平安
期刊
魅力兴仁
期刊
摘要:琵琶是一件演奏技法十分复杂艰深的弹拨乐器,在琵琶演奏中,左右手都有着复杂而丰富的技术形式,并且随着琵琶乐曲的不断发展,左右手都在不断衍生出新的表现形式。本文所要探究的摇指是指右手元动作中的旋转类动作(臂摇)及手指屈伸类动作(指摇)的总称。  关键词:琵琶 摇指 臂摇 指摇  琵琶右手系统独立动作是由元动作衍生的,即:屈伸类动作和旋转类动作,以及在这两类功能的基础上构成的复合类动作。  摇指的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程,人口增多、流动率加剧,城市成为一个集多种身份、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整体。亚文化、跨文化、移民文化、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民族或族群认同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城市音乐文化研究的焦点。传统音乐文化进入城市后,其音乐主体、身份、生存生态、传播途径与媒介等都发生改变。文章以城市中的蒙古族音乐为例,探析传统音乐文化在城市中的多样特征。  关键词:城市音乐 传统音乐 蒙古族音乐  随着全球
期刊
摘要:关于“美感共同性”这一观点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孟子是第一个提出并论述了的,虽然是他仅凭经验而言,缺少科学分析,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他从与动物不同的人性中去寻找美感共同性的根源,并以这个观点发展成为“王与民同乐”的治民的观点,从而缓和了王与民之间的矛盾,推广了其仁义的主张,与孔子的学说相比,又具有了一定的进步意义。  关键词:孟子 儒家思想 与民同乐  系统的看待整个儒家音乐思想的发展,从孔子
期刊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当代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古诗、音乐、人声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以声乐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尽显古诗本身语言美、韵律美的同时,也让音乐具有了很深的文化内涵。本文以《枫桥夜泊》为例简述了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处理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 改编 枫桥夜泊  古诗词艺术歌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
期刊
摘要:冼星海的《黄水谣》选段是具有代表性的速度力度变化作品,基础乐科的学习不能忽视速度和力度的对比训练,为合唱以及声乐器乐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速度 力度 运用  尽管在素质教育被不断强调的今天,音乐教育的实践者已经陆续认识到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情感体验价值,但是关注一下国内一些主要的音乐教育刊物,其中所发表的有关视唱练耳的研究论文绝大多数还是就如何更快更好的掌握音乐表演所需知识的技能技巧的
期刊
摘要:贝多芬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力度的变化,赋予了音乐前所未有的内涵。《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也因此而表现的更加充满对比,将内心的情感爆发的更加热烈。本文将对其力度处理及音乐表现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论证。  关键词:贝多芬 《热情奏鸣曲》第三乐章 力度处理 力度对比  《热情奏鸣曲》(No.23 作品57)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它创作于1804~1806年,是贝多芬第二创作时期的代表作。《热情
期刊
摘要:埃德加·瓦雷兹(Edgard.Varèse)创作的12部作品均衡的反映了他创作的各个时期,《阿美丽加》是瓦雷兹早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第一部受人关注的重要作品。本文将对《阿美丽加》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总结出作曲家在创作该部作品时所采用的创作技法与特征,本文由二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节针对该乐曲的曲式结构进行研究,第二章节则是对该曲配器手法的总结。  关键词:瓦雷兹 《阿美丽加》 曲式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