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打造课堂人性化教学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细节是教学的闪光点,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是教学重难点的破解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起始点。因此我们应关注课堂上的细节,打造精彩美术课堂,提高美术教学实效。
  关键词:美术课堂 教学细节
  前段时间,观摩了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发现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关注创设捕捉挖掘课堂中的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生动的课堂。所谓课堂细节,就是课堂中的细小环节或场景,或许是一句话语、一个眼神,或许是一个动作、一种表情。对一堂课而言,课题导入,为题设计,课堂评价等都属于细节。精彩的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课堂充满思辨和灵性,充满智慧与创造。教师应该用真爱的胸怀关注完美的教学过程,先进的理念预设理想的教学情境,敏锐的目光捕捉精彩的教学细节,创新的思维挖掘深刻的教学内涵。
  细节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连接作用;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经典的教学,细节的设计与捕捉是智慧的呈现;发现和关注细节,反映教师的睿智和思想;捕捉和利用细节,体现教师的实力和功力。一位专家说,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对细节的处理,堪称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志。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 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细节,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一份探究,细节是可以精心预设的
  细节形成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是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的东西。课堂的得失与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堂教学中每个细节的落实。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经典的教学,细节的设计智慧是灵感的呈现。
  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大脑皮层正处于兴奋点上,这时,老师如果提前一会儿进教室,适当和学生有目的的闲谈,就能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使不应兴奋得到抑制,而相应兴奋被激活,从而帮助学生做好角色的转换。一次,刚刚上完一节体育课,上课铃已响,学生们还在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我问:“刚上完体育课,还很兴奋吧?”“是的”。我便指着操场问:“在那儿,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马上被吸引了,齐声说:“草地,栏杆,跑道。”我又问:“还有什么吗?”好多同学面面相觑,没法回答,我说:“再看看吧。”有几个同学看到了树荫,有的看到了斑驳的阳光,我又进一步引深到:“阳光普照下的操场美不美?如果我们想留住这一切,应该怎么办?”同学们很兴奋地说:“那就把它画下来!”就这样,同学们的兴奋点由体育转移到了绘画上,也就顺利的进入了我们新课——画家乡的风景,这比那种直接上课的效果当然要好。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比起强迫他们进入课堂角色的方法显得科学得多。
  二、多一份引导,细节是可以敏锐捕捉的
  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教学细节更多的就是在这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的。课堂中,我们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展现一个脉动流变的“过程”,才能使课堂真正实现精神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在上《罐与壶》这节欣赏课时,我展示了许多造型与色彩和材质各不相同的罐与壶,发现有不少同学对罐与壶身上的花纹极感兴趣,就引导学生说:“这些罐与壶除了造型较美以外,还美在哪里?”好多同学说了色彩,也有很多同学说到了花纹。“对,这些罐与壶,除了造型美之外,漂亮的花纹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大家看到这些花纹都有什么规律吗?”“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重复的。”同学们回答。我指着其中一个有二方连续图案的壶赶忙说:“对呀,比如说这个壶上的纹样就是重复的,而且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这种图案,我们称它为二方连续”。就这样,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我把什么是二方连续图案揉进了欣赏课里,也使课堂内容即时得到了拓展。
  三、多一份呵护,让细节伴随孩子成长
  美术教学应该是真实自然的,不必刻意去求顺、求纯、求完美,一旦出现意外,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去对待,积极思考对策,妥善处理,这样,课堂才会鲜活,教学活动才会优美、散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在学习《画画你我他》这一节时,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时,我发现有位学生画的形象很写实又很生动,看起来有一定学习绘画的基础。没想到同学马上反驳到自己从未参加过美术培训。我于是就夸奖他是一个有绘画天赋的孩子,接着又鼓励他努力成为象齐白石一样的美术大师。听完后,学生们掌声一片。而那个同学也高兴又自豪地抬起了头。这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相信在他会更加自信,对于绘画会更加有兴趣。教師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要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
  教学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这些细节。课堂教学是由一个个细节连缀整合而成的,没有细节的精彩就没有精彩的课堂。课堂上自己不经意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种引导,一种点拔,都举足轻重、在我们的教学中,就应该关注教学细节,它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美术课堂,需要细节来装点,有了细节,课才会形成“课胆”、铸就“课魂”!
其他文献
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加深和学生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一、 精心设疑,诱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挖掘并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和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动向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務。所谓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诗歌的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位至关重要。很多初中学生学习诗歌,主要是停留于背诵阶段,并没有达到理解的地步,可以说,初中诗歌的教学目的还远不止这些,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所在,学习好诗歌,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基于此,除了要让学生对诗歌内容烂熟于心外,语文老师还要发挥好引导人的作用,引导学生对诗歌内涵进行深层次挖掘,来达到提高学生文
期刊
学习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定向、维持、调节、激励  等多种功能意义,且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学者布朗研究发现,凡是具有合理学习目标的学生,其成绩皆优良,而且富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反之,没有适当学习目标作为学习动机的学生,其学业成绩都不甚佳,且常有行动迟缓、裹足不前、缺乏学习兴趣等表现。  一、要设置逼近目标的适当阶梯  学习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
期刊
高考语文试题历来是以考查能力为主,即取材在课外,知识在课内。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高考试卷越来越多地和语文教材相联系。实践证明,在复习中注重回归课本、回归教材是取得好成绩的一个重要保证。研究历年的高考试卷,就会清楚地看到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一、教材与高考的关联  近几年高考试题与人教版教材链接示例:  (一)古诗鉴赏部分  例:(2011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
期刊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之论,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鲜明而深刻的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夸美纽斯也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些话,无不隐含着教师语言的重要性。我们都有这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一、境导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明,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在儿童时期。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好奇心与
期刊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这句话向我们阐明了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做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工作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  一、营造自由与安全的教学环境  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一个自
期刊
在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学生在领会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大胆、积极地思考,问题才得以解决。现代的学生不怕他问题多,不怕他质疑能力强,而是担心他没问题,没有质疑的能力。当他有了问题和疑问后,才会去积极寻求答案,数学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点燃学生“质疑”的欲望呢?我认为:  一、争做智慧型的教师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
期刊
摘要: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之一。如何在课堂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解决问题 策略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解决问题”教学,要求我们把数学知识寓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数学知识,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