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汉:一个职务,就是一份责任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224w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6岁起执掌帅印,统领香港泉昌集团长达40余年,他秉承爱国传统,发扬光大祖国传统中医药,将国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品牌推及海内外:
  连续担任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更肩负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的重任,他积极参政议政,率领福建社团联会跻身香港大型社团之列,为香港的繁荣与稳定无私奉献
  心系公益活动,情注教育事业,作为旅港福建人的杰出代表,他是乡情的敦睦者,诸多学子虽然没有见过他,却记得他的资助与捐献。
  在爱国爱港爱乡的满腔热忱中,他的人生境界得以进一步升华。面对头上一长串的职务、头衔与荣誉,他说——
  在其走过的64个风雨春秋之中,不管经历顺流遭遇逆流,不管是在商还是言政,爱国爱港爱乡始终是黄光汉的人生主题。
  
  爱国:四世结缘同仁堂,光大国药老字号,满腔热血振中华
  
  在香港,“药王(即大清药王——同仁堂)入香江,居功数泉昌”已经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泉昌的现任掌门人便是黄光汉。
  “1931年,阿爷在香港创办了泉昌。1947年,我随父亲从菲律宾移居香港。然后就是读小学、中学、大学,生活按部就班。”回忆起自己当年的从商经历,黄光汉说,“当时接手泉昌其实很突然。”
  1963年,一纸家书将正在广州华南师范学院学习的黄光汉召回了家。祖父年迈多病,父亲出任广州市副市长,无暇继续打理公司业务,提前接班的重担压在了年仅21岁的黄光汉肩上。
  


  香港泉昌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中成药、食品、茶叶等商品进出口及批发业务。在祖父的栽培和扶持下,黄光汉很快熟悉了公司业务,26岁起便挑起大梁,正式担任香港泉昌有限公司总经理,执掌帅印长达40余年。他以过人的商业胆略与才华,书写了一部香港药界传奇。
  最令黄光汉自豪的并不是财富的简单增长,他引以为傲的是自己秉承父亲的爱国传统,发扬光大祖国传统中医药,将国药老字号“同仁堂”的品牌推及海内外。
  黄光汉自豪地向本刊记者表示,“阿爷自50年代初已将北京同仁堂,当时仍是私营机构的乐家老铺的中成药引进香港,并经香港转口东南亚、欧美国家及地区,泉昌自此与同仁堂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亦成为同仁堂传统产品在香港市场独家代理经销商,一做就是逾半个世纪,现在已做到家族第四代。”
  上世纪50年代初,香港人根本不认识同仁堂。今天,同仁堂享誉海内外华人圈,其间,泉昌功不可没。
  半个世纪来,泉昌与同仁堂的合作业务涉及海内外,先后在北京成立同仁堂泉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开设北京同仁堂崇文门药店,以及成立北京同仁堂福建药业连锁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的厦门市、泉州市、福州市、石狮市等地开设北京同仁堂连锁店。在加拿大温哥华亦有经营同仁堂中成药的批发及零售业务。2003年11月,双方在北京合资成立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扩展中成药生产业务。
  我们注意到,除了泉昌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这个主要职务以外,黄光汉的公司职务中,赫然注明北京同仁堂泉昌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另外,黄光汉的名字下面,还有华丰国货有限公司董事长、伟景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共7个公司职务。其中,华丰国货有限公司以经营国货为主,在黄光汉的带领下,该公司在香港颇负盛名。
  黄光汉深知价值取向对于人生的意义。这得益于他自幼年起,就耳濡目染父亲黄长水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献身精神。黄长水先生曾任广州市副市长,历任中国侨委副主任、中国民建副主委、中国侨联副主席等职,参加过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还曾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开国大典,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时刻。这一天,由他挂帅的香港泉昌有限公司的窗台上飘扬起了两面五星红旗,与北京天安门遥相呼应。在英国殖民统治的香港,能够挂出五星红旗,其意义非同一般。
  虽然自己的身份是商人,但黄光汉在从事商业活动的时候,考虑更多的是实业报国。他致力于弘扬国货,推动民族药业品牌国际化,彰显出“爱国情、报国心”。
  
  爱港:组建社团联会,积极参政议政,竭忠尽智献赤诚
  
  自1963年广州华南师范大学肄业返港继承祖业之后,43年来,黄光汉一直致力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沟通和往来,扮演着支持祖国建设,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的重要角色,组建社团联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据介绍,香港现有常住人口近700多万,其中闽籍人士110多万,闽籍社团140多个。早在1965年,黄光汉就开始参加福建社团组织的工作,1983年受乡亲们的拥戴成为旅港福建商会理事长。
  香港回归前夕,为了做好平稳过渡的准备工作,发展和壮大爱国爱港力量,消除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将各个福建社团拧成一股绳,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回归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1997年5月8日,黄光汉将一百多个福建社团组织起来,成立了香港福建社团联会。
  香港福建社团联会由包括具有80多年历史的旅港福建商会和同乡会、体育会、联谊会、希望工程基金会等在港的124个闽籍社团联合成立,以“联络乡谊,团结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香港社会事务”为宗旨。黄光汉被推举为执行主席。(现在,已是创会主席)
  在黄光汉和历届主席的付出和努力下,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已经成为一支具有凝聚力的社会力量。旅港福建乡亲保持了爱国爱港的优良传统,成为香港稳定和发展的一股劲旅。
  香港回归后,作为香港中华总商会排名第二的连任副会长,港区人大代表,第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黄光汉更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社会事务,积极建言问政,促进工商业发展,促进地区和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促进香港的繁荣与和谐发展。
  在他的眼中,“一个职务,就是一份责任。”正是在这样的理解下,黄光汉先生一如往昔,在各种社会工作与活动中,永不停歇,殚精竭虑。
  
  爱乡:心系公益活动,情注教育事业,桑梓情深显丹心
  
  


  长期以来,祖籍福建的黄光汉坚持办校兴学,为旅港家乡子弟服务。作为旅港福建商会副理事长,黄光汉与热心的乡亲一道,经过多年的努力,将商会教育基金下的福建中学由北角的一所,发展为现在的小西湾及观塘共三所。
  黄光汉亲自担任福建中学校董会主席兼校监,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观塘福建中学的会考五科及格率连续25年超过92%以上,而2006年及格率为95.2%,成绩令人鼓舞。创校只有8年多的福建中学(小西湾)近年不断创佳绩,会考“最佳六科”连续四年获得最高的九级增值,其中数学科更连续三年为同区学校、同组别学校之冠,成绩突出。
  为使新移民学童来港后更快适应这里的学习与生活,福建中学(北角)于2000年与教统局合作,在北角渣华道校舍开办“启动课程”,根据新来港儿童的特别需要,为他们度身订造适合的课程。
  黄光汉的祖父黄世仙先生、父亲黄长水先生,虽然身居海外,但情系故里,关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多次捐资兴建家乡霞美小学校合,“文革”前长期资助小学办学经费。
  黄光汉在1995年捐资15万元人民币改造霞美村公路;1997年捐资125万元人民币兴建霞美新教学楼即“长水教学楼”。另外,还捐资50万元人民币在华侨大学设立“黄长水理工科学生学习奖励基金”,如今,已捐资家乡各项公益事业累计达人民币200余万元。
  虽然因为继承家族产业而没能在华南师范学院毕业,但是黄光汉通过捐赠资助办学等方式,报答桑梓,回馈社会,圆了自己的教师梦、教育情。
  虽然公司事情多、社会活动多,但是他总会挤出时间去学校转一转,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老师探讨教育问题。
  获知闽北洪涝灾害后,黄光汉率领香港福建社团联会,积极鼓与呼,一夜之间筹得210余万元,以支持灾区自救和家园重建。许多个受捐助的家庭、学子,虽然没有见过他,却深深感激他的善举。
  众多的慈善捐助活动,显示出黄光汉血浓于水的爱乡深情。这位乡情的敦睦者,在爱国爱港爱乡的满腔热忱中,进一步升华了自己的人生境界。
其他文献
邯郸古为赵国之都。  它曾是“旱年赤地一片,涝年遍地行船,田间少见一颗树,到处取土熬硝盐”,满目悲惨。  现如今,所到之处良田平整、沟渠相通,麦浪翻滚、树木成行。春色喜人……如此美景,与当地持续多年的农业开发分不开。其领军人物,邯郸市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李广华更是功不可没。    自古雄才多磨难    李广华出生于邯郸地区馆陶县草厂乡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其少时,农村的贫穷落后,农民的辛苦无奈,于他幼
期刊
今日世界,恐怖主义已成为全人类的安全公敌。制造恐怖的常用方式就是爆炸。没有预警,没有防范,无法阻挡,炸后现场无异于一场战争废墟。而“炸弹效应”在当今的中国,已不是隔岸观火,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选用了炸弹这种更冷酷、更残忍也更轰动的犯罪行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爆炸就有反爆炸。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爆炸分析专家高光斗的刑侦传奇中就演绎着这样的惊心动魄。    把废墟还原到爆炸前的状态    媒
期刊
题记:大凡党的代表大会,区域性的也好,全党性的也好,都引领着今后局势的发展趋向。井冈山斗争时期,湘赣边界党的“一大”、“二大”,就是这一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并且发展的至关重要两个会议。    一股扰乱人心的风潮在井冈山刮起,  其代表性口号是“红旗到底打得多久”。  党的领导方面,边界各县没有建立统一的  领导机关,影响着今后斗争的发展趋向。  “一大”着力以上两大困扰的解决,为武  装割据的大踏步拓
期刊
新中国外交史上,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一度是一段极为特殊的关系。造成这种“特殊”的自然有当时国际及国内政治形势等多方面原因,但由于这段特殊关系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深远,以至每个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对此记忆犹深。新华社驻地拉那(阿尔巴尼亚首都)前首席记者王洪起先生,曾先后在阿工作达20余年,亲身见证并亲历了中阿关系演变的前前后后,采访并掌握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应本刊之约,写成专文,现在本刊分期
期刊
俞山擅长壁画,他的巨幅画作在美国各地的博物馆和公共场所已经覆盖了数千平米的墙面,这样的工作量,真可以和当时的米开朗基罗去攀比。  而说到米开朗基罗,俞山却没有将这一话题展开的打算。除了怀旧的话题外,俞山似乎选择了让他的画来说话。读到他的画之后我明白了,说俞山像米开朗基罗不如说他更像王维,虽然王维的画已经失传了,但从其诗意里却能读到更多盛唐气象的豪宕丰神,气韵流动,其宁神泊意,追飞难及。  当然从意
期刊
井冈山大会师,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如果说,促成朱、毛会师有两个重要“联络人”的话,由毛泽东派出找朱德的是何长工;而由朱德派出找毛泽东的则是毛泽东本人的亲弟弟毛泽覃。    跟着大哥毛泽东走向革命    1921年正月初八那个晚上,对于韶山南岸村上屋场毛氏兄弟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常的夜晚。这一天,原本是母亲文七妹的生日。可是,一年多以前,母亲因病仙逝,几个月后,父亲也因急性伤寒撒手人寰。就在这天夜
期刊
中国大唐龙滩水电工程——    我国西部“不落的太阳”冉冉升起,迸发出璀璨光芒——今年5月21日, 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中国大唐龙滩水电工程首台机组提前8个月发电,成为我国建设速度最快的特大型水电工程。这是全国经济建设的大喜事,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龙滩工程载入了我国水电建设的光辉史册。  首台机组发电,是水电建设重要里程碑。龙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戴波揭示龙滩又好又快建设的奥秘——在
期刊
2007年6月30日10时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香港昂船洲海军基地,庄严检阅了已进驻香港十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   是时,1900名驻港部队三军官兵身着07式新军装,雄姿勃发地展示出新的军威风貌,与身后彩旗飘扬的海军舰艇、威风凛然的装甲车以及成建制的直升机方队,共同组成了一幅威武雄壮的崭新画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将会恒久地记住这一天——  20
期刊
斗转星移,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19年。每逢“八一”,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都会格外浓郁。生死两界,哀思绵绵。尽管难以细致而准确地涵盖父亲75年峥嵘岁月的波澜人生,还是撰文记之以为追念。    铁马金戈,叱咤风云。父亲从一个14岁的农民子弟,历练为一代战将。仅当旅长后的4年多时间里,父亲率部纵横16省,击毙和生擒了61名国民党将军,其中8名两星将军    我的父亲周希汉1913年8月出生于湖北麻城周家坳村
期刊
今日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全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之外单列,自成一社会体系。国家的各项活动,都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席位。兵团能有今天的社会影响和地位,岂能忘一代创业人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更难忘一位帅才——燕赵慷慨之士张仲瀚——    开篇小引:副政委是“一号人物”     1954年,中央决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是起义将领陶峙岳;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王恩茂兼任;副司令员程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