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f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梅的生日,每年这个时候,忙碌一年的姐妹们总算能找个借口心无旁骛地小聚一下。早早接到梅的电话,饭店已定好,顾不得风疾人乏,匆匆赶赴约定地点。环视装潢考究、温馨雅致的包间,调侃梅,看来今年收成不错,否则怎么来这么高大上的酒店。一群傻娘们在笑,梅慢条斯理地说道:“玲从加拿大回国,再也不走了,这个酒店是她开的。”闻言心房还是猛地一颤。当初为了自尊,还有自卑中的那点骄傲,硬撑着没去送玲,一别已近20年……
  玲是我同学,又是邻居,整个少女时代我们都腻歪在一起。中考结束那个暑期,我们几个更是常聚玲家楼房平顶,铺着席子,忍受热浪蚊虫叮咬,一边盯着浩瀚的苍穹,一边咬着耳朵,少女的心事在这炽热的夏季伴随热浪蒸腾翻滚,憧憬未来。
  那时候的玲,对数字就很敏感。在她一再恳求下,我最终妥协,利用暑假陪她自主创业。知了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玲吃力地踩着三轮车,拖着满满一车批来的西瓜,带我穿梭在一条条大街小巷中,每当来人,我则躲在柳梢或阴凉处,等着她喊收钱才磨蹭着过来。东风无力荡青丝,我却盼这恼人天气来场雷雨好早点收工。就这样一高一矮两少女经过一星期太阳炙烤已变成黑炭,我的脑袋像这卖剩的西瓜,蔫不拉叽再也不想抬头,玲却像打了鸡血依然信心满满,我死活不愿再出门了。一个星期的战斗果实最后每人分了大约70元钱。我一度想少要点,玲却执意不肯,这些钱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了付出的艰辛,父母持家的不易,后来成了我开学的学费。这一年我们16岁。
  暑期结束,我们继续上学,玲却在父母的打骂声中死活不愿读书。实践证明她也许是对的。当我数着第一个月领到的50元工资时,玲却在我惊诧中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她已挖掘了人生第一桶金,万倍于我的工资;当我还享受着单身贵族时,玲却以成功人士的身份找了一位名牌大学的老公;当我遭遇下岗大潮失魂落魄时,玲已经拥有了多家连锁店铺,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服装加工厂,同时还买下了整个大廈的一层作为办公楼。曾一度以为有个稳定工作,过个安稳的小日子就很知足,如今却不得不夹个包,灰头土脸地来到这装潢考究的办公室,诺诺地说出下岗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卖保险……或许在商场中叱咤风云惯了,此时的玲走在人生的顶端,反问我不缺钱,还怕看不起病?
  那睥睨的眼神,让我无言以对。
  匆匆告辞,冲出大厦,羞红的脸庞任那滚烫的泪珠肆意滑落。是呀!此刻她是天上的凤凰,我只是草棵里觅食吃的一只蚂蚱。当梅告诉我玲全家移民加拿大,临上飞机那一刻还在频频回首希望能见到我,却不知我也是如坐针毡,拉不下脸,为此后悔了千遍万遍,成了心中永远抹不掉的痛。
  无数次梦到相逢的情景,可当玲推门进来的那一刻,心却出奇的平静。岁月的风霜没有饶过任何人,略微发福的身材,保养还算得当的脸庞。我们彼此注视着,未语,却先湿了眼眶,任风撕裂着窗牖,敲打着门框。想起那个乌云密布的晌后,离家几天的我不顾姨妈的苦苦挽留,执意骑着那辆破旧的二八大杠顶风回家,在半道遇到瞎摸来东海找我的玲,大声叫喊着在路边紧紧抱住,又哭又笑,像两个疯了的傻丫头。 我们雄赳赳气昂昂地跳上二八大杠,顾不得风沙迷眼,大雨浇头,兴奋地沉浸在心有灵犀的相逢中。曾一度悄悄约定嫁人也要做邻居,只是后来不知为何却越走越远,直到迷失在彼此的世界里。
  玲述说着她在加拿大创业的千辛万苦,人情的淡漠。因为生活差异,她始终融入不了当地的圈子,直到现在也没能讲口流利的英语。那淹没在岁月中的孤独寂寞无时无刻不在噬咬着灵魂,思念家乡的亲人,夜不能寐,唯一安慰是两个孩子顺利留学,倒是那高学历的老公死活不愿回国。
  而我下岗后,也曾一度徘徊迷茫過,四处奔波,处处碰壁。可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意念与倔犟。当孩子稍大一点,放下锅铲歪歪扭扭拿起笔杆克服一切困难再次上岗的时候,发誓余生不再懈怠岁月,因为我坚信人生可以平淡,但绝不可以平庸,只要你够努力。办公室抽屉那一本本考得的证书,算是对我流逝的青春的见证。
  我们鲜有地打开白酒,任那辛辣滑过喉头冲入鼻腔从眼眸中流出。一张张不再年轻的脸庞,觥筹交错中那端着酒杯粗糙的双手,唯当年清澈如水的眼波还留有一份真诚和感伤。如今,我们都已人到中年,人生还有多少20年可以蹉跎? 还有多少岁月可以等待?
  我们都喝得有点微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情似火的夏日,两个豆蔻年华的少女咬着耳朵,繁星点点的夜空,睁大清澈透明的双眼,找寻属于自己那颗最大最亮的星座。
  责任编辑:李 梅
其他文献
桃花开了,最浓的春色来了。  桃花的艳是多姿多彩的。桃花虽艳丽,但不艳俗,它是那种娴静、纯净的艳,犹如豆蔻年华的少女;桃花的艳,不是忸怩作态的艳,是那种清新自然的艳,如朴素漂亮的邻家大姐;桃花的艳,不是浮夸浅薄的艳,是那种浓烈的艳,如成熟温润的少妇。  桃花艳冠群芳,但不孤傲,它宜人宜家,宜物宜景。桃树和柳树并列的时候,桃红柳绿,相得益彰,春色繁茂;桃树和李树在一块的时候,桃红李白,互相映衬,更添
期刊
高中毕业那年,我在湖北省谷城县某部队一营当铁道兵。  那天,我们营属下三连的两匹军马当天就要退役离开部队,该连队于上午九时,要为退役的军马举行一次退役仪式。  三连离营部机关不远,大约只有2公里的路程,我一路小跑,越过一条小河,翻过了两座大山,仅用了20多分钟,就到达了山脚下的三连驻地。  操场上,站着一排排整齐有序的全连官兵以及军乐队!在悠扬的军乐声中,三连的军马饲养员小刘牵着两匹戴着大红花的枣
期刊
岱山人对要好的小伙伴通称小朋友,我有个岱山的小朋友雪,与女演员郭柯宇有几分相像。雪于2010年的夏天调到渔山去工作,我和芬提起过好几次要去看看雪,2014年的初夏终于成行。  是下午1点40分的船班。跳上渔山船,就听到拉家常的渔山本地人,讲话如倒豆子,具体内容只有知情人听得懂,我和芬各自刷着微信,偶尔聊几句,互通微信的内容,一个半小时的航行很漫长,我们走出船舱,在船头的甲板上拍了几张照片,头顶太阳
期刊
不经意间,日子老了。  老了的日子像一口老井,素面朝天,苍白无语。沿上那被日子磨亮了的石头,诉说着老去的日子。那日子里曾忙碌的辘轳,在老了的日子里,像一块等待风化的石头,无声无息地眼瞅着日子的老去。  谁能把日子留住呢?  风无语,月无语。  我去看一个村庄,在山里。去的时候是冬天,无雪。我去是为了看过去的日子。可我没能看到那些个日子,只看到了一个壳。日子走了,留下一个壳。那些老去的日子被灰尘杂草
期刊
敖包山有两座,一座路南,一座路北。  老柴开着越野,只拉我一人,要在这片土地,这片凝固的土地上,驰骋六百里。身后是古战场,康熙与沙皇,为了各自江山拼命厮杀,几十年前,牧民们还能挖出箭头,一筐一筐的。一阵风过,那些山丁子树“呼呼”作响,像一大群士兵,擂着战鼓。  从这往前,稍走几步,便是牧区了。肥大的杜泊羊,通体白毛,挤在黑头羊里,又高又壮,一看就是新品种。羊群后面,有牧羊人,全是年幼的孩子。老远就
期刊
小慢慢是7005/7006次旅客列车。  它往返于古都西安与上郡榆林,是包西线保留的唯一一列绿皮火车,是甘钟线唯一一列旅客列车,是西安至榆林间停站最多的列车,也是西安至榆林间运行时间最长的列车,因为行驶速度慢,陕北的人都叫它“小慢慢”。  小慢慢虽慢,却凭借停靠站点多,而受到人们青睐,特别是延安北地区的铁路人更是喜爱有加。  对于我而言,小慢慢有着更美妙的故事,一段有关爱情的记忆。那是2010年6
期刊
我的家乡地处皖西南丘陵,记忆里,老一辈人都喝土茶。  煨茶多用瓦罐,当煎开的茶水掀动罐盖,突突地冒着热气,便轻轻吹落罐上的灰烬,哗哗倒入粗瓷大碗里。打小我就喝慣了这种土得掉渣的茶水,那酽酽的茶香融入了我的血脉,滋养着我的肠。土茶是与生俱来的土,仿佛布襟素颜、野气十足的村姑,又如土生土长的庄稼汉,没有人文的底蕴,更没有动听的传说。有时一粒茶籽从鸟嘴里衔落,便在山坳或田边地头萌发茶芽,集天地灵气,自由
期刊
江南的春是浪漫的,爱情也是。  那天,当你见到我时,看得出你很矜持,温婉地朝我点了点头。我傻傻地看着你,令你更加羞涩。“看够了吗?”你轻轻道,“噢噢,真不好意思哈!”我语无伦次地回了一句。“我们走走吧。”你轻声细语。“好啊!”我俩并肩慢慢地向前走,这是我第一次和女孩单独相处,不时地瞟你几眼,说了些什么话已无法回想起来,只记得分手时你说了一句:“你对我印象如何?”你依旧轻轻一语,水灵灵的大眼睛询问着
期刊
周一上午去茱萸湾老年公寓给丁家桐先生送报刊样报,丁老特地嘱咐我,最近是茱萸湾公园旅游旺季,人多,最好不要选在周末。丁老对晚辈的细致,常常在点滴日常间。  丁老知道我要来,一般事先把门虚掩着,这样我一敲一推,便可进去。每次进门最先看见的往往是一位满头银发、身材清瘦的老太太。老太太或端坐在客厅沙发上微闭双目打盹儿,或偶尔开了电视消遣,这便是丁老的夫人戴老师。戴老师听见声音,转过头朝我微笑着招呼,然后往
期刊
蛮二比我大四岁,现在回想起那时他已进入青春期,叛逆、狂躁、暴力。他长得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一双深陷眼窝的黑珠子经常在同学、老师身上以及教室和校园里滴溜溜地贼转,像一只好斗的公鸡一样巡视领地,看着不顺眼,就用粗野暴力的语言和强劲有力的手脚去“轰炸”别人,全班同学无一幸免,每个同学都有幸获得他赏赐的外号。  土桥村有个叫英子的女同学,长得胖胖圆圆的,凸凹有致,两个乳房发育如两个发酵蒸好的面包,仿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