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直观形象的演示更容易接收和掌握。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演示实际操作的过程、结果,使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再去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并且有所创新。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演示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什么时间演示,演示操作的过程还是演示操作的结果,演示的内容、形式以及演示的动作。根据我的经验,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正确应用演示教学法。
一、演示的时机应灵活掌握。
合理的演示时机是演示成功的前提。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记忆也更加深刻。
例如让学生在“写字板”中录入文字,并按照要求编辑、保存。这个任务对于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并不难,而对于计算机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演示才能完成。然而演示的时间不应该固定在学生没有开始操作之前。在实际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去录入编辑,在巡视的过程中,去发现有多少学生遇到困难,多数遇到那些困难,然后根据情况再进行演示。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甚至可以取消演示,改为个别辅导。如果遇到困难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个别答疑辅导时间不允许,就要及时进行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分析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如果在学生没有发现问题之前,教师先进行正确操作步骤演示,那么学生在随后的操作中一旦遇到问题还是不知所措。当然,在学生没有自主操作之前,将完成好的成果演示出来也是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的。
如成果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时,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都乐于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这时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教师机上演示学习的成果。演示完毕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指出成功和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若有错误,可请其他同学帮忙纠正,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给以积极的评价。最后,教师对于重点问题要进行操作演示,辅以讲解说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小结本课内容,提出巩固练习的目标和要求。
二、演示的内容应详略得当。
演示重在内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演示的目的来确定演示内容。演示的目的可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是示范正确的操作,也可以是针对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集中的解疑释惑。
如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演示,那么可以把操作的成果作为演示的内容。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之前,先给学生演示一篇多媒体演示文稿,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的神奇魅力,产生发自内心的赞叹从而激发自己动手操作的想法,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浓厚兴趣。
如录入并编辑、修饰文字的例子,对于初中的学生,汉字录入应该不是难点,困难的是如何编辑、修饰文章。所以在进行演示前,教师最好先在“写字板”中录入文字,演示中应详细讲解“居中”操作,添加下划线等内容。如果演示输入汉字,就会浪费课堂时间。
再如在讲解文件的建立及保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演示并讲解文本文件、位图文件和声音文件的建立和保存的整个流程,总结出任何文件的建立及保存都需要三个步骤:(1)打开建立该文件所需的软件;(2)在该软件中输入文件的内容;(3)保存该文件(需设置保存文件的路径、文件名和文件类型),然后让学生独立建立三个文件。由于教师已直观的以任务的形式把建立文件的流程演示了三次,并总结出了建立文件的一般方法,学生们完成相关的操作就能轻松自如。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以及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演示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于演示中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放慢操作的速度,并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三、演示的形式要合理。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演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投影仪或大屏幕电视演示;一种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将教师机的屏幕内容演示在学生机的屏幕上。采用第一种形式学生相对比较自由,可以边看屏幕边在自己的电脑上模仿操作。采用第二种形式学生可以集中精神近距离的观察教师的操作。
采用什么形式演示,首先要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如果没有大屏幕和投影仪,那就只能采用通过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来演示。如果两种形式都能够实现,那就要合理选择。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较高,且学习态度端正的班级,可以采用投影仪和大屏幕背投电视的形式演示,这样可以让那些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演示内容的情况下,去练习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并且不用但心学生会自己去操作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游戏、聊天等。对于多数学生计算机水平一般的班级,最好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演示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观察教师的演示。
四、演示的动作要规范。
演示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正确操作的范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演示中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合理,同时还要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从小就掌握的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步骤,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教师在保存文件时,一定要保存在事先建好的专门存放文件的文件夹里,告诉学生不要直接保存在程序的文件夹里。这样学生以后也会这样做,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
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模仿能力强,辨别对错的能力差,而演示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去模仿,如果教师的演示中不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很可能让学生学到不好的甚至错误的操作方法,久而久之养成坏习惯就很难改正。因此,在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姿势正确,动作规范。
由于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演示法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演示,应首先明确演示的目的,在确定演示内容时应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采用的演示形式要考虑教学条件和教育对象的情况,再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演示,演示的过程中要注意姿势正确,动作规范。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上运用演示教学法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演示,加强学生知识学习和上机操作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演示的时机应灵活掌握。
合理的演示时机是演示成功的前提。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记忆也更加深刻。
例如让学生在“写字板”中录入文字,并按照要求编辑、保存。这个任务对于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并不难,而对于计算机水平不高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困难的,需要观察并模仿教师的演示才能完成。然而演示的时间不应该固定在学生没有开始操作之前。在实际教学中,我先是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去录入编辑,在巡视的过程中,去发现有多少学生遇到困难,多数遇到那些困难,然后根据情况再进行演示。如果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甚至可以取消演示,改为个别辅导。如果遇到困难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个别答疑辅导时间不允许,就要及时进行演示。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分析问题,最后自行解决问题。如果在学生没有发现问题之前,教师先进行正确操作步骤演示,那么学生在随后的操作中一旦遇到问题还是不知所措。当然,在学生没有自主操作之前,将完成好的成果演示出来也是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的。
如成果展示,师生共同评价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时,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相关知识的学生都乐于去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这时要让学生走上讲台,在教师机上演示学习的成果。演示完毕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指出成功和不足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若有错误,可请其他同学帮忙纠正,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给以积极的评价。最后,教师对于重点问题要进行操作演示,辅以讲解说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并小结本课内容,提出巩固练习的目标和要求。
二、演示的内容应详略得当。
演示重在内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演示的目的来确定演示内容。演示的目的可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是示范正确的操作,也可以是针对多数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集中的解疑释惑。
如果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演示,那么可以把操作的成果作为演示的内容。例如在讲授PowerPoint之前,先给学生演示一篇多媒体演示文稿,让学生感受PowerPoint的神奇魅力,产生发自内心的赞叹从而激发自己动手操作的想法,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浓厚兴趣。
如录入并编辑、修饰文字的例子,对于初中的学生,汉字录入应该不是难点,困难的是如何编辑、修饰文章。所以在进行演示前,教师最好先在“写字板”中录入文字,演示中应详细讲解“居中”操作,添加下划线等内容。如果演示输入汉字,就会浪费课堂时间。
再如在讲解文件的建立及保存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演示并讲解文本文件、位图文件和声音文件的建立和保存的整个流程,总结出任何文件的建立及保存都需要三个步骤:(1)打开建立该文件所需的软件;(2)在该软件中输入文件的内容;(3)保存该文件(需设置保存文件的路径、文件名和文件类型),然后让学生独立建立三个文件。由于教师已直观的以任务的形式把建立文件的流程演示了三次,并总结出了建立文件的一般方法,学生们完成相关的操作就能轻松自如。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学经验以及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演示的内容,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对于演示中的重点和难点,一定要放慢操作的速度,并且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三、演示的形式要合理。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演示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投影仪或大屏幕电视演示;一种是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将教师机的屏幕内容演示在学生机的屏幕上。采用第一种形式学生相对比较自由,可以边看屏幕边在自己的电脑上模仿操作。采用第二种形式学生可以集中精神近距离的观察教师的操作。
采用什么形式演示,首先要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如果没有大屏幕和投影仪,那就只能采用通过教学软件的“广播”功能来演示。如果两种形式都能够实现,那就要合理选择。对于学生计算机水平普遍较高,且学习态度端正的班级,可以采用投影仪和大屏幕背投电视的形式演示,这样可以让那些基础好水平高的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演示内容的情况下,去练习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并且不用但心学生会自己去操作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游戏、聊天等。对于多数学生计算机水平一般的班级,最好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广播”演示的方式,这样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的观察教师的演示。
四、演示的动作要规范。
演示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正确操作的范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演示中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合理,同时还要给学生讲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让学生从小就掌握的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步骤,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教师在保存文件时,一定要保存在事先建好的专门存放文件的文件夹里,告诉学生不要直接保存在程序的文件夹里。这样学生以后也会这样做,养成有条理的好习惯。
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模仿能力强,辨别对错的能力差,而演示教学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展示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去模仿,如果教师的演示中不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很可能让学生学到不好的甚至错误的操作方法,久而久之养成坏习惯就很难改正。因此,在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姿势正确,动作规范。
由于信息技术课实践性强,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演示法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演示,应首先明确演示的目的,在确定演示内容时应做到详略得当,突出重点,采用的演示形式要考虑教学条件和教育对象的情况,再在合适的时间进行演示,演示的过程中要注意姿势正确,动作规范。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上运用演示教学法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灵活地进行演示,加强学生知识学习和上机操作的联系,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