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朗读点,让语用能力自然生长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培养学生语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当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偏重朗读技巧、忽视语用能力培养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准朗读点,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激发共鸣,在读中丰富语言,让语用能力自然生长。
  关键词:朗读点;语用能力;语感;共鸣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94-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具体指什么?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朗读不仅仅是出声地读出文本,朗读更是读者的表达和创作,是深入读者内心的情感流露,是读者对生命的探索和领悟。”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价值在于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朗读教学还可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促进良好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对于朗读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有阐述,但教师在理解和执行上出现了偏差,更多重视停顿、重音、节奏等朗读技巧,较少把朗读的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上。笔者认为朗读教学应该抓准朗读点,注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即在理解和感悟基础上朗读,然后再从关注文本到关注朗读者,使朗读教学的最终目标落在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上。
  一、读中培养语感,感悟文字意蕴
  朗读需要语感。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语言文字分析、理解、体会、吸收高度浓缩的体现。语感作为一种语文能力,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甚至情感等经验密切相关,具有较浓的经验色彩。语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得出的,其中牵涉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联想能力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语感深藏在字词句的熟读静思中。斯霞老师一直主张“随文识字”,基于此,一方面我们把课文作为一个识字的载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理解生字;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字词的使用意义,以此激发思想感情。学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深深体味到文章字里行间的意蕴,进而将自己的感悟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比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课文《咕咚》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兔子害怕的心理。提问:“从第二小节中你从哪儿感受到小兔害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组“可怕极了”“拔腿就跑”。教师相机抓住这两个词组,让学生联系生活理解“极”的含义。同时针对“拔”字的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当一个人在特别害怕的时候,他会像木桩一样在原地呆住。这个时候必须用力去拔自己的腿,才能跑起来。最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词读句。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笔者有效地把朗读与识字融在一起,抓住兔子害怕的心理,通过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去体会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极”的含义,记住“拔”的字形。在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情之所至,兴之所起,朗读的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关键字词,在朗读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语境去认识字形、理解字义,同时根据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在课文中的使用意义,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词读句。教师先从朗读时的语感入手,将字的音、形、义与之相结合,学生感受到了文字的意蕴,在读句子时就会入情入境。
  二、读中激发共鸣,体味文章意境
  于永正老师说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朗读,代替教师琐碎的讲解和灌输。”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离不开教师的讲解,但是讲解是教师给予的,是死板的,而学生自行朗读体会出的意境则是鲜活的。所谓意境指的是作者通过渲染想让读者体会到的氛围,也是整个文章的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可以让学生与文本、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这样说,学生只有通过朗读才能真正体會出文中的情感,体味出文章的意境[1]。
  比如,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中,两位教师对同一片段的不同教学:
  【教学片段一】
  师:不一样的耳朵让小兔子认为大象耳朵怎么样了?
  生:出毛病了。
  师:小兔子在问的时候,心里除了好奇,还会有什么感情呢?
  生1:怀疑。
  生2:疑问。
  师:还有其他的感情吗?
  (生沉默)
  师:还有担心呀!带着担心的感情,请你们再来读一读小兔子的话。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中,教师想要学生体会小兔子说话时的不同感情,于是一再追问小兔子在问的时候有什么感情。但是学生能想到“担心”的很少。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问句表达的就是怀疑、疑问。他们在读问句的时候,多是把语调上扬,仅此而已。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经历,很难感受到小兔子的担心。因此无法和文本、和作者、和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片段二】
  师:不一样的耳朵让小兔子认为大象耳朵怎么样了?
  生:出毛病了。
  师:是呀!小兔子还以为大象耳朵出毛病了呢!所以,才会好奇地问——
  (生1读出了担心的意味)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来你的担心呢!你再读。
  (生1经过点拨,读出担心的意味更浓了)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一改传统的不断追问,在评价中适时点出:“我从你的朗读中,还听出来你的担心呢!”教师巧妙评价,学生恍然大悟,担心的情感也就自然流露出来。此时教师再进行范读,学生的感触便会更深。朗读时,如果感觉“不对味”“不贴切”,这就说明在理解上有了偏差。教师可以通过范读或者对朗读时语调等的指导,引导学生再读、再体味。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这样精益求精地反复朗读、不断体会中逐渐深入。这种做法,便是指向文章意境的朗读教学。
  三、读中丰富语言,指向内化表达   统编语文教材重视朗读,同样也重视表达。对于语文学习而言,学生要做到两点:一是内化,二是表达。内化是吸收,表达是运用。学生的朗读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语言的规范学生就基本能掌握了[2]。但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一直都是教学的难点所在。从一年级教材开始,编者就有意将朗读与表达融于一体,设计了大量读后练说的训练。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十课《大还是小》这篇课文,课后练习提出“朗读课文,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这是一个典型的仿照课文练说训练。说得好、说得妙的前提是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生活的体悟。这离不开学生充分朗读。学生在朗读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够不到按钮以及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很小?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时说明我们在慢慢长大,但是有的事情暂时还做不了又说明自己很小。学生会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场景。在练说训练时,有学生模仿课文句式,说道:“我自己吃饭的时候,我自己睡觉的时候,我在家照顾妹妹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我看到老鼠的时候,我一个人过马路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说得多好!
  其实,一年级上册第七课《青蛙写诗》、第十一课《项链》等课文在课后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当学生读得充分,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联想,将课本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后,能够在朗读的基础上表达,课后练习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不仅是口头表达,书面表达也是如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關于写话的目标与建议中多次提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言材料从哪里来?朗读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朗读训练多了,学生的内部语言也会变得丰富。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朗读不仅是在表达作者,也是读者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在朗读中,文本的思想、作者的信念、美好的追求都会在朗读者心中激荡,朗读者的心灵受到陶冶,在写作中有感而发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在朗读中学会吸收,同时也学会了表达。
  综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落脚点在哪儿?在“人”,在于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朗读的技巧并不是不需要,教师仍然需要教授学生如何停顿、如何读出节奏、如何突出重音等。但比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感培养,是学生与文本、作者、教师的情感共鸣,是学生在读中的二度创作。在朗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感受文字意蕴,体会文章意境,指向内化表达,学生的语用能力才会自然而然地生长起来。在朗读教学中,从重视朗读技巧指导到重视语用能力养成,教师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找寻到了朗读真正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牟淑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J].学周刊,2014(5):71.
  [2]高映建.童话教学的价值取向及策略浅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4(7B):19.
  责任编辑:贾凌燕
  收稿日期:2021-05-21
  作者简介:徐苗,南京市竹山小学(江苏南京,211100)。
其他文献
下课铃响了,小蓉照例来找好朋友悦悦说话,她发现悦悦换了新发型,就大声说道——小蓉:悦悦,你的新发型有点呆呀。悦悦:谁说的?我觉得不错啊。好几个同学围了过来,都来看悦悦的新发型。小蓉:悦悦新剪的刘海像小动物啃的,你们看,这块还多咬了一口!理发师把后面推得太短了,形状简直像梯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其蕴含的生态智慧,对大学生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大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认知状况可以反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本文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兰州市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予以高度认可,并且较为系统地掌握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体系,但在践行中仍存在不足。
借助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对我国以韧性城市为主题的现存研究进行统计和归纳总结,得出国内与韧性城市相关的期刊文献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和趋势演化。首先,国内与韧性城市相关的期刊文献呈不连续且逐年递增的趋势;学者和机构间的发文独立性相对较强。其次,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于基于防灾减灾的韧性城市建设策略、基于突发事件的韧性思考以及城市韧性评估与提升三个方向。最后,我国韧性城市研究的演化趋势可根据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韧性概念引入阶段、理论探讨转向实际应用阶段和基于数量和质量的研究延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
针对健身短棍教学中,因静力性练习较多可能导致的学生运动量不足、运动兴趣不高等现象,通过创意设计并组织实施使用武术棍的小组合作为游戏,发展学生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使武术动作学习和发展体能互补,培养学生使用器械锻炼身体的意识,为课堂增添趣味,感受参与锻炼的快乐。
制备了以天然橡胶(NR)及反式聚异戊二烯(TPI)为基体材料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并考察了炭黑用量对复合材料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结晶性能及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炭黑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显著提高,拉伸强度从17.2 MPa提高到23.0 MPa。炭黑的加入降低了复合材料中TPI相的结晶度,并使复合材料的形状固定率和形状回复率有所降低。
我们追求的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全面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是民生福祉,更是力量之源,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共同富裕。  “十三五”期间,宁波全面推进“名城名都”建设,“书香宁波”“音乐宁波”“影视宁波”“创意宁波”建设初见成效,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升,为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
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基础体能训练恶补体能短板的通知》,采用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对运动员各项体能指标进行了记录、整理和分析。通过这次体能测试,使运动员明确自己的短板和优势,使教练员明确队员的体能状况;增强了运动员的体能储备,有效推动了体能训练的常态化和专项化,营造出了\"以比代练、以比促练\"的良好氛围。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承与发展武术文化离不开校园这块沃土,本文运用\"场域——惯习\"作为分析工具,通过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校园武术文化传承困境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校园武术文化的发展动力,为推动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繁荣兴盛贡献力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当下特色农业发展成就最为显著的区域,其典型生产方式与运行模式大致于明清时期臻至成熟。本研究尝试从特色农业发展切入,基于“环境—农业”视角,以厘清明清以来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变迁过程中特色农业的演进脉络与逻辑机理。研究发现: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三区一带”的特色农业区划与多种特色农业类型,包括江淮地区的湖荡垛田型农业、江南地区的塘浦圩田型农业、河口海岸带的沙洲滩涂型农业、皖浙南地区的山林复合型农业等,这些特色农业类型构成了当代农业文化遗产的物质基础与独特性来源。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快速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一个跨学科的新兴本科专业,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探索一套适合我国数据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开展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使该专业的毕业生真正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例,基于该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定位及现状,从管理机制制定、资源平台搭建、课程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探索与实践,给出了一套\"三链三共\"人才培养体系方案,希望为地方高校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