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位


  “老师今天又找我了,你没跟老师请假就擅自回家了,虽然是课后的自习时间,说严重了也是旷课,你能不能别总让老师找家长!”爸爸说。
  “别说了,我知道了。”孩子打断爸爸的话,然后把房门紧紧关上。
  这是15岁的刘子峰与爸爸刘畅日常沟通的状态。
  “我不明白家长怎么总也不能就事论事,一点儿小事就能引来一大套道理,而且总以为我不懂,其实这些道理我已经听了很多遍了。”刘子峰说。
  每当听爸爸又要开始讲道理,刘子峰从心里就会升起一种莫名的反感。
  孩子反感,家长也不好受。很多家长在说到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总会提到一个词:委屈。
  “我已经很注意了,现在跟儿子沟通之前,总要反复打几遍腹稿。”刘畅说。
  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存在着一种错位:家长想说的不是青春期的孩子想听的。正是这种错位,使得家长和青春期的孩子之间不能“有话好好说”,甚至“一说就崩”。
  这一次,刘畅和刘子峰的沟通又错位了。
  2020年“十一”长假前,刘畅被老师叫到了学校,不仅是因为刘子峰没请假就擅自回家,更是要提醒刘畅:以刘子峰目前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能考上一个好高中很难。班主任建议刘畅尽快找好退路,别等考试结束再着急。
  在刘畅看来,老师提出的问题非常严峻,而刘子峰依然“逮着机会就玩手机”“看不出丝毫的紧迫感”。
  刘畅认为,刘子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没有认识到中考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这其中的道理还是要再给刘子峰讲讲。
  为了避免引起刘子峰的反感,刘畅进家门之前先在楼下打了腹稿: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哪些多说、哪些少说,都进行了排列。“儿子不喜欢听学习的事,就拿没请假这件事作为开头。”刘畅说。
  没想到才说了几句话,刘子峰就烦了。
  专家说,青春期的孩子最不喜欢家长唠叨,而爱唠叨的不仅是妈妈,爸爸的讲道理也是让青春期的孩子更烦的一种唠叨。因为,在爸爸讲道理之前,往往已经在内心认定了青春期的孩子是错的。比如,爸爸讲道理往往以“你能不能别……”“我早说过……”等开头,这些词带有非常强的指责口吻,其背后的意思就是“你应该做而没做”。
  指责、否定,再加上没完没了的讲道理,根本无法给青春期的孩子真正的帮助。
  “每次爸爸讲完道理就完了,可那些问题还在。比如,我学习成绩不好,爸爸除了“讲大道理”外,就是给我报课外班,课外班多了又没时间完成学校老师留的作业,没时间消化学校老师讲的内容,成绩也就更差了……”刘子峰说。但是当刘子峰把这个问题提给家长后,家长也没什么办法,往往用一句“别的孩子怎么能做到”来结束。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会发生两次分离阶段:一次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一次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主任刘海娟说。“在第二次分离阶段,青少年会试图摆脱婴幼儿时期所内化的家长形象,脱离对家长的情感依赖,重新建构自我,成为真正心理上独立自主的个体,在心理上与家长分离。在这个阶段,青少年一方面害怕失去与家长的情感联结,又期待与家长有紧密的关系,特別是在遇到困难时;另一方面又害怕被家长控制、失去自主性,从而竭力希望远离家长,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专家看来,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之间的错位,根源在家长。
  更让青春期的孩子难以接受的是,家长总要煞有介事地先从一个别的话题引入。
  “不少青春期的孩子告诉我,最害怕刚考完试的那顿晚饭,家长总是假装先问问‘今天中午在学校吃的什么呀’,甚至从无关紧要的天气聊起,但是最后总要落到‘考得怎么样’这个问题上。”北京市海淀区某中学班主任董老师说。“十几年的朝夕相处,青春期的孩子早就知道家长说出来的话背后的意思了”。

崩溃


  其实,仅仅出现错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视这种错位,并且在错误的道路上执着前行,这种情况也往往发生在家长身上。
  云惠正在上高一,跟别的孩子相比,云惠的青春期来得稍晚一些,正好碰上了新冠疫情。
  “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容易烦躁,动不动就跟家长发脾气,但是跟同学在一起就觉得很开心,可聊的话题也更多。但是因为新冠疫情,外出的机会就少了很多,好不容易盼来了跟同学一起出门的机会,我妈妈还总是要跟着。”云惠说。
  云惠为妈妈的行为烦恼,而云惠的妈妈卢锦同样也很不适应云惠的变化。
  “女儿从小到大一直是自己的‘小棉袄’,走到哪儿都要拉着我,现在她不仅总想单独行动,而且跟我也没什么话说。”卢锦说。
  虽然卢锦也知道女儿进入青春期后更独立、更愿意跟同伴在一起,但是她又担心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单独外出会不安全。于是,每次云惠外出,卢锦都会提出要开车接送。
  一个要送,一个不让送,两个人没少为这个事争执,矛盾终于爆发。
  某个周末清晨,卢锦听到卫生间里传来云惠洗漱的声音。没过多久,便听到了开关门的声音。卢锦突然清醒了——这是云惠出门了!冲出卧室后,卢锦看到云惠留在餐桌上的纸条,说跟同学一起到一个购物中心逛街。
  这个购物中心距离卢锦家大约20公里。卢锦立刻拨通了云惠的电话,表示要开车送她和同学,云惠答复要跟几个同学一起打车过去。
  卢锦还想继续说服,云惠却挂断了电话。
  “这女儿为了躲着我开始偷着往外跑了!”卢锦想到这里非常气愤,紧跟着脑子里又蹦出“她们打不到车怎么办”“司机是坏人怎么办”等想法。于是,卢锦顾不上洗漱,随便套了件衣服就出了门。



  卢锦发现云惠跟3名同学上了一辆出租车,便也叫了一辆出租车追了过去。
  卢锦到达目的地时,云惠和同学正准备过马路。这时,云惠发现了卢锦,卢锦以为云惠会停下来,没想到,云惠反而拉着同学快跑起来。
  一路追赶已经狼狈不堪的卢锦,看到云惠的态度时,彻底崩溃了。她停下了追赶的脚步,用足了力气冲着马路中间吼道:“云惠,你给我站住。”
  这个歇斯底里的声音把卢锦自己也吓到了,路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卢锦及正在狂奔的几个小姑娘。
  “我到现在也忘不了,女儿回头看到我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厌恶。”卢锦说。
  云惠被同学拉到了卢锦身边,也没有正眼看卢锦,只大喊了一句:“你太讨厌了!都被你毁了,你到底要怎样!”
  “青春期是一个分离个体化的过程。”刘海娟说。“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开始有了自己内心的秘密,需要一个自己的空间;不喜欢和家长出行,喜欢和同龄人交流,和家长的交流减少。很多时候,青春期的孩子有与家长不同的想法,用叛逆表明自己有独立见解。此外,青春期的孩子还有被理解、被尊重的需要。于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刻意保持与家长的不同,家长赞同的往往就是青春期的孩子不赞同甚至是反对的,并不断地挣脱家长的管教。”
  显然,卢锦的所有做法恰恰都是云惠最想反对的。
  还有专家认为,家长与青春期的孩子的冲突,其实很多时候是家长没有处理好情绪造成的,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并不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是在叛逆的情绪下“偏要怎么做”。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成为最先爆发、最先崩溃的那一个,就已经输了。
  “家长要能沉得住气。”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青春期的重要一课。“无论妈妈怎么批评我,我从来没有嫌弃过她。但是那天,妈妈让我在同学面前丢尽了脸,我第一次觉得厌恶。”云惠说。

误区


  不过,有些家长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只要发现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不对就闭嘴,甚至完全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也是一个误区。
  孙宏艳说:“不要轻易与青春期的孩子起争执,但是依然还要守住教育的底线。比如,青春期的孩子在行为上,不能损害生命健康、要符合道德标准等。”
  周佳的青春期叛逆,是伴随着对自己容貌的极度不满意而来的。当时周佳正在上初二,突然发现自己脑门上长了几个痘痘,就觉得每个看向自己的人都会瞟几眼自己的额头。从那天起,周佳开始尝试各种办法:用劉海遮挡、用遮瑕霜。再后来,家长带周佳去了一家权威的医院,医生告诉周佳,这与青春期内分泌不稳定有关。



  各种方法见效都不明显后,周佳开始在网上找“出路”,无论是“偏方”还是“祖传秘方”,都要试一下。家长也阻止过,但是,周佳根本不听劝,而且只要家长一批评,周佳就哭闹。
  看到周佳情绪这么激动,家长便不再劝了,但是减少了周佳的零花钱,周佳便省吃俭用继续在网上买药。
  一次,为了买药,周佳偷拿了妈妈刚刚从银行取出的5000块钱。这一次,家长真急了,轮番教训周佳,甚至还动起了手。周佳哪里被家长这样对待过,大吵起来,差点儿离家出走。
  专家指出,家长的底线一定要一直清晰,要让青春期的孩子了解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绝对不能做的,并且在青春期的孩子刚开始触碰底线时及时制止。青春期的孩子并不只是叛逆,当遇到挫折时,也期待家长的帮助。如果家长仅仅为了与青春期的孩子少起冲突就放任不管,也就失去了及时给青春期的孩子纠正方向的机会,等青春期的孩子酿成大错时再管,不仅会引发更大的冲突,而且也有可能会给青春期的孩子造成伤害。
  “家长在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时要把握住三点。”刘海娟说。“第一要放权,家长要接受现实,青春期的孩子一定会从一个被家长呵护的状态走向独立自主,家长要学会把成长的主动权交给青春期的孩子。第二是做到‘不求不助,有求必应’,家长要给青春期的孩子成长空间,甚至是试错空间,做到‘不求不助’,但是同时还要做到‘有求必应’,青春期的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家长要成为青春期的孩子内心的‘安全基地’。第三是家长要保持与青春期的孩子的情感联结,能够接纳青春期的孩子在情绪上的起伏以及这个年龄特有的‘爱恨情仇’,有了支持和接纳,青春期的孩子才能够让家长了解自己的思想,才能够在青春期的孩子遇到挑战安全底线、道德底线的情况时,家长及时予以制止。”
其他文献
当年,侯蓉梦想着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却“阴差阳错”成了一名兽医,而且是“国宝”大熊猫的专职医生。从走进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的梦想定格为让大熊猫这种珍稀瀕危野生动物一直繁衍下去。26年来,她负责并具体实施了大熊猫精子库与细胞库的建立,主持完成了“大熊猫体外受精研究”,使大熊猫体外受精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成功。想当医生“阴差阳错”成了兽医,主动出击如愿成为“熊猫医生”  侯蓉是地地道
期刊
何孟雄,1898年6月出生于湖南酃县,在长沙求学期间,与毛泽东、蔡和森等交往密切,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1919年3月,进入北京大学旁听,受到李大钊、毛泽东等进步思想的深刻影响。  缪伯英,1899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19年秋以长沙考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此后,因常去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演讲,结识了何孟雄。  1920年10月,李大钊等在北京大学成立中国共产党
期刊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呵护,但当父母走上离婚的道路,孩子的抚养权会成为焦点,夫妻间的子女争夺战经常上演。孩子到底归谁?学历高、条件好就一定能获得孩子的抚养权吗?  2021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给出了答案。  【法官说法】  天津河北区人民法院法官吴凤侠介绍,民法典第1084条第3款规定:“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
期刊
都市的单身人士正流行一句话:选择了一棵树,就意味着失去整片森林——并成为他们不愿意结婚的理由。传统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姻观念,正受一部分追求个性自由,崇尚独立生活的年轻人的颠覆,婚姻在这个时代变得越来越复杂,并且呈现着各种眼花缭乱的形式。当我们走进都市“不婚一族”时,却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并不是无休止不在此列的独身主意者,从他们“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种种说辞中,或许可以透视出当今爱情和婚姻观念
期刊
生活中的章子怡永远是那种清清爽爽的,T恤、仔裤是她最常见的装束,素面朝天的她宛如一个邻家女孩。”真实、健康就是美丽的。”子怡深谙美的真谛。因为做过舞蹈演员,子怡有每天练功的习惯,她觉得健身和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健康的秘诀。  章子怡这次刚刚从泰国回来,在京停留的时间只有两天,两天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我们的采访和拍照穿插在她工作的间隙。差点成为体操运动员  子怡8岁的时候,妈妈决定送她去学艺术体操,到宣
期刊
【案例】2020年3月29日凌晨,家住浙江杭州的小康正在玩手机,突然收到几条交易提醒短信。短信显示其持有的借记卡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美国等地接连发生5笔取现及消费记录,共计人民币102128.31元。  但案发当时小康人在家中,“被消费”的借记卡也躺在自己的钱包里。那么,这几笔莫名其妙的消费记录是怎么回事?  维权意识很强的小康当天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还联系了发卡银行要求赔偿,但银行拒绝赔付
期刊
占有兵  二十年前一开始学习摄影,占有兵就将镜头对准了和自己一样的打工群体。从农民工转型成为专职摄影师,他的视角始终不曾改变。  100多万张照片,占有兵的镜头记录下二十年来广东东莞这个“世界工厂”打工者的境况之变,也记录了以东莞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的跃进。将相机对准他熟悉的兄弟姐妹群体  别的可以不拿,但必须背上自己掉了漆的相机,这是占有兵出门前的“标配”。  走在东莞市长安镇的街上,今年47岁的
期刊
法庭中的张燕钧(李凯祥/摄)  “一个人的力量也许渺小细微,但亿万人同心,所迸发出的巨大合力,必将冲破一切障碍,战胜眼前的困难。”2021年1月8日下午,26位来自北京不同社区的人物(团体),站上了“微力量——新京报第14届感动社区人物颁奖典礼”的舞台,接过这份表彰“微力量”的奖状和奖杯,留下了共同的心愿——继续在不同岗位发挥个人的作用,在时代的浪潮里,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朝阳法院酒仙桥法庭法官张
期刊
今年22岁的王宇(化名)压根儿没想到,梦寐以求的高薪工作竟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2020年6月1日下午,王宇在BOSS直聘上看到物流公司招聘物流专员,工作内容主要是做物流跟单、配送,要求长期出差,底薪为短途6000元、长途8000元,加上每天100 ~ 200元的补贴,月薪能到1万元左右。  王宇投了简历,一个微信名为“人事部黄主管”的人跟他联系,介绍了工资待遇和工作流程要求。对方还告诉他,公
期刊
说起顺路搭便车,大家肯定不陌生,上下班、逛街、旅行……生活中,谁还没搭过便车呢!  可是,一旦搭便车的过程中,发生了交通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这责任应该怎么划分呢?好心搭载他人的司机要不要承担赔偿责任呢?  【案例一】张某驾车下班,邀请王某搭便车,王某欣然接受。张某行使途中未注意避让正在直行的余某,导致两车相撞损坏并致王某严重受伤。交通队认定张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余某无责任。王某将张某诉至法院,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