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审美直觉探求生命之美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zhong12m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按照传统的思路和学生一起学习《病梅馆记》时,问题出现了。特别是在欣赏梅树图片时,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赞叹梅树之美,并一致认为梅之美恰在“曲”、“欹”、“疏”。确实,直觉告诉我们眼前的一盆盆梅树是美的,这种美是整体到来的,直袭我们的生命。
  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梅树并不是天然的野生梅树,正是文章中所提到的经过人工栽植、剪斫、删夭的“盆梅”。
  其实龚翁并不是以一位美学家的视角来审视盆梅的,而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基础上,以一位社会学家、思想家的眼光,来思考社会问题。龚翁呼唤的是思想解放、人才解放,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盆梅只是作者感发的媒介,这也符合中国文学托物言志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我们没有必要轻率否定“人才解放”的主题和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但是,我们更应该珍视审美直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为什么龚翁所提到的这些“病梅”会展示出如此的魅力呢?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断之以“中国封建士大夫病态的审美观”这样的结论。
  以曲为美
  中国艺术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然一切艺术品都是由人做出来的,但力求达到自然的秩序,不漏任何人工痕迹,此所谓“巧夺天工”。 梅枝天生屈曲,植梅者“锄其直”,看似“遏其生气”,有伤物性,实则正是顺应了梅枝虬曲的天性。
  曲,是天地间万物的天然形态。草萌花发是“曲”,波舒澜卷是“曲”,云烟缱绻是“曲”,“从物质的本来形态来说,曲才是基本的原生态,曲是生命所葆有的存在方式”。只有当生命不存在时,才会变得僵直。道法自然,作为艺术品的盆梅其实是在艺术化地呈现生命的真实形态,老干遒劲,小枝蟠曲,貌虽龙钟,但神如龙蛇,盘曲之中,透射出内在奔涌的活力。“飞舞的线条永远是追踪超越形式的中国艺术的命脉”。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曲”一直受中国文人喜爱,特别是在中国园林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中也是常见的,山无起伏,便是顽山,水无潆洄,便是死水,斗折的回廊,起伏的云墙,蜿蜒的画桥,袅袅余香,曲岸风荷无不是“曲”的艺术。
  曲之美,是一种真实之美,展现了生命的元初本真形态,生机活力正在“屈曲”之中
  以欹为美
  高大的白杨树,枝桠一律向上,绝不旁逸斜出,而梅枝恰恰相反,越老越生成横出的姿态。飞枝下探,如神龙入海;虬干腾空,似鹰隼试飞。中国艺术讲究动静结合,在均衡之中求动势,在动势之中求均衡,迎风而立,欹而不倒,营造了一个最有张力的空间,“狡兔暴骇,将奔未驰”,这是最有包蕴性的时刻,所以也最扣人心弦。
  俗世的生活一再要求生命中规中矩,这里偏偏给它来个或醉、或痴、如癫、如狂,打破生活的常式,改写生命的单调,展示出一种卓荦不羁,飘洒萧逸的精神风貌,投射出对生命自由的渴望。再者,漫漫人生路上,我们总是小心翼翼,自以为步步为营,稳操胜券,可是世事难料,难免阴沟里翻船,身陷绝境。就在我们一头雾水,不知何去何从之时,总有些“不经意的生机”,在“旁边”默默吐绽着芬芳和绿意。生命就是这样,需要旁逸斜出,需要打破既往的成见,走出僵滞的程式。相信在生命的拐角处,必定“柳暗花明”。
  这正是梅树的“以欹为美”——活泼的生命需要旁逸斜出。
  以疏为美
  “删其密,夭其稚枝”,“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一提到“疏”,自然会想到“疏朗”“疏放”“疏落”“疏淡”“疏阔”……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说:“气疏则纵,密则拘;神疏则逸,密则劳;疏则生,密则死。”这里虽然是对古代散文的评价,但透露出“以疏为美”的审美风尚。“以疏为美”,源自中国的“气化”哲学:“天地万物由一气派生,一气相联,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气场,万物沉浮于一气之中,天地自然为一大生命,一流动欢快之大全体,天地之间的一切无不有气荡乎其间,生命之间彼此互荡,由此构成一生机勃勃的空间。”[4]疏,有“通”、“导”之意, “疏”则“流动欢快”,“疏”则“彼此互荡”,“疏”则气韵流荡,风神晔晔。和疏相对的是“密”,密则实,实则不通透,不通灵,密不透风,则死气沉沉了。
  “疏”之为美,美在虚灵空阔,美在活络通畅。
  疏影横斜,风神舒畅,超脱透彻,最宜虚灵空阔的心灵栖息。澹澹然、悠悠然,让人“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人世当中有太多的“执着”,有太多无法抽身的羁绊,萧疏淡泊之心最为可贵。
  结 语
  梅之曲,展现的是生命的元初形态,生机活力正在“屈曲”之中;梅之欹,是旁逸斜出,改写了生命的单调,还生命以千姿百态、丰盈灵动;梅之疏,美在活络通畅、萧疏虚灵、超拔脱俗。“病梅”不“病”,“病”梅之美,美在生命精神的呈现。
  文人画士的“斫正”“删密”“锄直”,正是合于自然的艺术创造,力求不露任何人工痕迹,使大自然微妙的“秩序”在盆梅中更直观地呈现。打动我们的不是“曲”“欹”“疏”的形式之美,而是深层的生命韵律。
  (作者单位:沧州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经典做法  从改进传统学习方式着手,突出因地制宜,探索设计了全员轮学、现场教学、群组共学、结对互学、定向帮学的学习载体,不断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建立健全以“理论普考、技能选考、选拔必考”为主要内容的“三考机制”,不断健全学习制度。  浙江省仙居县委针对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在全县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摸索出一些实践经验,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取得了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此时此刻,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经过九
在我们身边,有一个“活雷锋”。他做了一辈子好事,奉献了一辈子爱心。他就是共产党员、山西省阳城县地税局退休干部栗喜盛。  胡志明来信感谢他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蔓延到我国东北地区。在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抗美援朝的热潮中,在常香玉捐献飞机的事迹感染下,年仅7岁的栗喜盛把多年来父母给的压岁钱全部捐了出去,成为当时全县捐款最多的小学生。  从此,助人为乐成了栗喜盛的一种习惯,一种精神追求。他在
编者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在“做”,落点是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中部战区空军某指挥所“老战士报告团”始终坚持“旗帜不倒、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的誓言,用持之以恒坚守一生的言行,书写下对党的高度忠诚,树立起“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标杆。  “虽然职务没有了,但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还在,人生的追求还在。”  30年前,10名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干部、老党员抱着这样的信念,组建起“老战士报告团”。30年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提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新时代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有客观标准的,而且要看长期表现、甚至看一辈子。在互联网这个主战场上,能否坚定理想信念,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广东网信战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始终站在风口浪尖上进行
9月12日,由中宣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江苏省委共同举办的学习宣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学习宣传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大力营造崇尚英雄、学习模范、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  黄坤明指出,王继才同志的一生奋斗和执着坚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开篇的话: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祖国万里边防线上的边关哨卡。边关冷月映照着的,是戍边将士一腔火热的报国情怀,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身处边关、一心向党,用青春与热血谱写着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时代壮歌,用牺牲与奉献向党和人民上交了一份份优秀答卷。从本期开始,本刊开辟“万里边关党旗红”专栏,着重反映党的十九大精神给边防部队带来的可喜变化,宣传边关军营党建
浙江省嘉兴市自2013年4月起,制定出台政策性文件,以全面普及文化下派员、文化专管员(简称“两员”)为抓手,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平台,全力建好农村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全面普及“两员”,夯实宣传文化工作基础  近年来,全市各地针对农村基层文化人才缺乏的现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  海宁市从2008年起为每个村都配备了1名文化专管员;海盐县于2010年起实施文化工作员下派制度。2013年4月,全市开
甘肃省定西市有7个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境内60%是山坡沟壑,灾害、生态、贫困问题叠加,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近年来,定西市各级党组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定西时作出的“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切嘱托,坚持把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通过狠抓基层党建加快脱贫攻坚
中宣部5月24日下午举办“走进中共中央宣传部”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驻华使节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会见了参加活动的各国使节,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在与各国使节的交流中,刘云山说,宣传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云山向使节朋友介绍说,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宣传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