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如同一架机器,器官同样可以检修、更换,而且人体器官功能还可以恢复调整。只要想办法把受障碍而处于病态和接近病态的人体各系统、器官,恢复到正常和接近正常的水平,就可以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耿洪森
人的寿命可以延长多久?各学科的专家只是预测、寻找长寿基因。欧洲科学家认为“4号染色体”上有长寿基因,如发明出刺激长寿基因的药物,就能减缓人类衰老的速度,从而延长人的寿命。古人云:“人愿意在世上挨,不愿意在土里埋。”当今人说:“愿活世上一口气,不愿送进葬炉燃。”
是啊!谁不想长寿呢?!谁不想在这美好的世界里多活几十年呢?!
在诗城马鞍山市,流传着一位名叫耿洪森的老年学者。他是原安徽省老研所所长。几十年来,为人类创办了安徽省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益寿文摘》报社,修复医疗研究中心,还出版了十余部养生保健书籍,在海内外流传。
初冬的一个早晨,在著名养生学家耿洪森办公室,我见到了这位和蔼可亲的学者。他见到我非常高兴,忙拿水果、泡茶。在亲切的交谈中,我得知他是李白终老之地当涂人,1962年毕业于芜湖医专(现皖南医学院),先后分配和调动到淮南矿工医院、马鞍山人民医院、马钢医院工作,任内科主任医师等职。在医院工作期间他业余时间钻研老年医疗保健和养生学,在3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他亲眼目睹了很多病人、患者送进医院来不及抢救就死去了。更令人伤心是他父亲在不惑之年突然倒在稻田里永远离开了人世。
一天,一本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与发展》杂志上刊出了一段醒目的文字,震动了他。刊出的文字这样写道:“世界老人正以每年2.4%比例增长。”生在人口大国中国的耿洪森,深知中国老年化问题正处在严重阶段。一时间他联想到40年代英国开创的“康复医疗”,和中国的养老院普遍开办。于是结合中国国情决心创办全国首家老年医疗保健所,为了老年健康长寿事业。由于专业和时间的原因耿洪森苦思冥想了很久,最后决定于1984年4月离开了他多年工作和熟悉的马钢医院,开始了艰苦创业的艰难道路。从筹建老研所上下到处求人,到申请地皮、报计划,“化缘”等等。踏破了鞋底,饿坏了胃,吃尽人间的苦头。
工夫不负苦心人,安徽省马鞍山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这个璀璨的明珠在他的再三努力下,于1985年9月矗立于风景秀丽的马鞍山佳山公园东麓,占地面积5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60平方米,花园式的建筑为老年患者治疗修养,专设了专家门诊,治疗病房、游泳池、网球场、棋牌社等等修养活动场所。
1991年1月10日,被安徽省卫生厅正式命名为安徽省老年医疗保健研究所,耿洪森被认命为研究所所长,打这以后,他开展了马鞍山60岁以上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分部情况做了全面普查,对老年人血压与脉搏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和老年人死亡原因,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老年人血压增高与年龄的增长是成正比关系。这与老年人血管弹性减低和动脉便化有关。在60岁以上922例死亡原因的分析发现,处于第一位是脑血管意外,第二位的是恶性肿瘤,第三位的是肺心病,第四位是冠心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耿洪森和专家们确定了常见病多发病的科研课题,根据人体衰老的基本特症和老年器官及系统功能的退变,首先提出了“长寿四要素”运动、营养、乐观和防病治病。
为了更好地为全国老年人做好医疗卫生知识的服务工作。1988年年初,耿洪森创办了一张面向全国发行的《益寿文摘》报。报纸主要面向全国广大中老年普及卫生知识,宣传益寿知识,介绍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如何自我防治和提供健康的心理咨询服务,亲自任总编辑。说到这里,耿洪森长叹了一口气,回忆起办报之初步履维艰,一是缺乏专业办报人才,二是上面未拨一分钱,几年下来负债70余万元。但耿洪森和全体工作人员豪不气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报方针,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为全国老年人全心全意服务的宗旨。紧紧咬住“青山”不放松,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十八年来,终于办出了独具特色的全国性老年健康养生首选报刊。今年每期发行量已达62万份,且每月都在呈上升趋势,是安徽省全国发行量最大,影响力最广大的报刊,在全国老年报刊界享有很高的声誉。2005年元月被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命名表彰为“全省十佳”报社管理先进单位。总编辑耿洪森先后被国家、省、市评为先进工作者和老龄工作先进荣誉称号。
随着家庭小型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多,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渐弱化,社会养老已势在必行。这时的耿洪森又把目光投向更远的方向。向深层次发展。通过反复的社会调查论证,并且还研究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医学经典,对延缓衰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人可以活到120~150岁以上。
当年,闻名世界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猝死于日本的讲坛上。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突然逝世震动了异国、震动了华夏、震动了耿洪森的心。他为此而痛惜,伤心流泪,连续数日彻夜难眠,他痛苦的是这么伟大的数学大师走得太早了。此时此刻更加激发了他从事老年医学的决心,于是他大胆构想出“修复医疗”提出了人体生命系统保养、修复医疗的见解,并创立创新人体器官修复医疗。
“修复医疗”属于“生命工程”的体系,是研究延长生命的新课题,例如人体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皮肤科的皮肤修复(美容法),五官科的听力修复、眼科的视力矫正,口腔科的牙齿修复,外科的整形法、内科各系统各器官的保养与修复等等。
采访中我问耿洪森延长生命的“修复医疗”有什么新的探索?他沉思了片刻,向我讲述了修复医疗目前国内外尚无此学说及提法,从构想到提出十余年。在医学发达,世界医学新学科高度发展的前提下首次提出的学说。是融合当今各种先进的医学科学,预防重于治疗,及早注意养生保护,检查修复,修复医疗的方法,一、保养修复分四阶段进行:1.疏通管道(活血化痰为主),2.血液净化,3.补充各种要素,4.功能锻炼。二、组织小修:如角膜移植、组织移植修补。三、器官植换(克隆器官应用)。主要疏通血管,改善微循环,疏通重要脏器的管道,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胆道、淋巴管。修复对人体器官维修,调整不正常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如同机器、汽车一样,需要维修保养延长使用寿命,修复医疗进行十年的临床实践,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明显效果,很多专家学者评论,该项成果符合医疗逻辑,前景无限,修复医疗的创新和发展将为人类健康寿命预计可延长到20~30年,甚至更长。疏通血管,首先应用活血化瘀法。受中医理论的影响,祖国医学宝库遗产的发掘,认为“气”、“血”乃生命之本。“血”要流畅,“气”要调和、活血是其主导,化瘀则是主攻方向,“活血化瘀”应采用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药物,如:“当归、丹参、桃仁、红花、三七、水蛭、蜈蚣……”成药有腹蛇抗栓酶,尿激酶低分子右旋糖酐等。研究开发了修复1号、修复2号口服液。促使血管乃至微血管疏通,血液流畅,从而保证了各系统,各器官的正常供血,血管疏通后为不使稠粘的血液或变浓的血粘在血管壁上,再度形成微血栓,必须将多年运行的血液净化。使血液新鲜、干净、代谢正常,恢复活力。接下来补充各营养要素,首先补充胶元蛋白,人体衰老提示胶元蛋白损失过多,补充不足,故应予以补给,常食用含胶元蛋白量较多的食品。维生素A、C、E、B6是国际公认的有抗衰老功效元素。胸腺素、前列腺素可激发青春再现,适量补充后进行功能锻炼,散步、慢跑、按摩、气功、太极拳等运动来促其恢复。以舒筋活血、促进血液通畅,循环无阻,使维护修复的人体各器官运转正常。“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因人而异……人类欲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通过科学的正常修复医疗可使人健康、快乐延年益寿,将来还可以返老还童。
听完著名人体修复医疗专家耿洪森教授的人体修复医疗,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位退休后的老年学者在晚年还不辞劳苦探索追求医术,默默地为老年健康事业做贡献,为人类留下最宝贵的养生财富,为普及长寿知识他拟再创办一份中国老人《长寿研究》杂志。目前他精心打造的国际修复医疗研究中心,迎来了国家领导人和很多外商的兴趣和帮助。眼下在安徽马鞍山市东效濮塘秀丽的山谷风景区,建立修复医疗基地将拓展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分部。造福人类创造生命奇迹健康长寿保护人才,修复医疗是创新,是益寿延年的新理念,可创中国的模式造福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