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应对科学课堂生成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servermainten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科学教师不断地摸索前进,和学生一样经历着探究的路,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一系列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新尝试在涌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只有在实践中才会遇到的问题,而这些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智慧和教育机智,如果处理不当将会打断学生的思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绪,甚至与老师产生对立行为或情绪,对整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都将产生不良影响,造成情绪的不稳定或丧失信心;同时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扼杀他们创新求异的个性意识,不但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而且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做到:
  一、认真倾听,捕捉信息
  (1)捕捉亮点资源,让智慧闪耀光芒。课堂中学生的回答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智慧闪耀光芒。我在上科学三(上)《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课时为了研究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情况,我同学生讨论完以后就让他们分组实验,其中我发现一组学生在研究时,首先把圆柱体排好队,依次进行拉长,而其他组都是每个同学一个自由的进行伸缩,体积大小不十分明显,看到这,我马上让学生安静下来,请刚才的这组同学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操作的,并且问大家他们是怎样做的,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既掌握了方法,又形成了认知。由于我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
  (2)捕捉错误信息,点拨偏差,重拾信心。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学生动态生成的亮点资源,也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尴尬的问题所在。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尴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听过一位科学老师在教学四(上)《分离盐与水的方法》一课时,拿出上节课刚做好的食盐溶液问学生:“同学们,这是上节课同学实验以后留下的食盐溶液,已经不能溶解了,谁能帮助老师想什么办法把这些多余的食盐溶解。其中一个同学说,老师,用火烧,马上可以把多余的食盐溶解掉。紧接着马上就有同学出来反对,学生都说错了错了。刚才同学的眼神黯淡,低下了头,小声地嘀咕着:早知道不说了……这时该老师说现在我们是在猜想,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时候,真理可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呢,到底是怎样用什么来证明?“实验”!同学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样使回答错误的同学重拾脆弱的自信,给他们以积极的体验,随即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二、适度把握,及时评价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比如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学生的回答启发了老师,给老师教学上的灵感,这时教师又问:“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后又产生新的问题,这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做到了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了随时捕捉教学信息的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展示了教师的无穷魅力。
  三、引发争论,擦出火花
  科学教师要创设一个师生融洽的教学环境,鼓励孩子大胆提出问题,组织他们去解决发现的问题。在彼此思维的碰撞中,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西方学者狄德罗曾说过:“怀疑是走向哲學的第一步”。只要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意见和结论,而不是去揣度教师期望的标准答案,课堂上就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发生争论,引发进一步的思考,甚至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高见”和“高潮”,给师生带来一种意外发现的满足。这些信息充满了整个课堂,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把它们纳入到预定的答案中去,那么刚刚擦出的“火花”就会即刻消逝。开放课堂滋长的这些信息是教育的资源,教育的财富。做为教师,应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活的教育资源,努力创造条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让擦出的火花熊熊地燃烧起来。
  在40分钟的课堂里,不是每个环节教师都可以预设的,更多的未知的精彩在等待着我们去捕捉、利用,总之,课堂的动态生成是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过程,“心在哪,智慧就在哪”,让我们一起营造有活力的科学课堂。
其他文献
为了做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重庆市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与英格玛(中国)有限公司于2006年4月联合创办了面向农村贫困户子女的英格玛职业培训学校,重庆市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任也由此落在了它的肩上。  学校创办以来,在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扶贫办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扶贫办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在校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和辛勤耕耘,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已进入了科学
期刊
如今网络已渗透到社会各个群体,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网络道德该执行什么样的标准,大学生这个群体又在网络道德的建构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如何?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对519名有上网习惯的大学生进行了网络道德的问卷调查。  此次,问卷调查采用“单盲”设计,即不告知大学生调查的目的是网络道德,而只是告知其在进行网络知识的问卷调查。    现状引人深思    缺乏人际间基本信任  接受调查的
期刊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与期待,江西师范大学从自身优势出发,探索出了服务新农村的模式    近年来,作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已任,以提升教师专业化为主线,全方位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努力构建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农村基础教育服务体系,逐步走出一条促进学校综合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有机结合的办学道路。  前不久,《教育与职业》记者走进了江西师范大学,深入了解了该校服务农村教育的创新举
期刊
麻省理工学院的演变历程表明,大学的办学方向要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走出“十字路口”    在反思自己教育经历的过程中,创建一所一流大学的想法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创始人威廉·巴敦·罗杰斯的内心愈发强烈。在赠地法案的推动和罗杰斯个人的努力下,1865年2月20日,波士顿市中心的商业图书馆响起了麻省理工学院第一堂课的钟声。  在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一流大
期刊
几排平房、三幢教学楼勾勒出北京市商业学校的原貌。  1999年8月,在北京市市政府的统筹下,学校上级主管部门—一商集团教育资源合并重组,建立新的北京市商业学校后,为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领导班子率领全校教工团结拼搏,艰苦创业。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北京市商业学校旧貌换新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校生规模由2617人增加到近8000人;建筑面积由2万平方米增加到8万平方米;教学设
期刊
“大学生研究机会计划”现在仍是全美大学中最大、最广泛的计划    1957年,发明偏振片照相机的埃德温·H·兰德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讲座—《伟大之产生》对该校的教学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认为,大学标准化的考试和评分制度只能压抑学生成为伟大人物的潜力。学生应被教授视为年轻的同事,并给予他们从事独立、有激励性科研的机会。  几年后,埃德温·H·兰德专门设立了一项托管基金,供麻省理工学院使用。196
期刊
2007年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又一新的里程碑。岁末通过的十七大报告“教育”关键词跃然卷首。“职教大发展”、“两岸三地高教大交融”,中华大地,教育出现了新气象。    2007——教育大事记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十七大报告中将教育问题放在了社会建设里,表明教育问题事关民生、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也反映了党中央在“四位一体”中国
期刊
2亿融资迄今分文未动,并购计划无奈搁浅。到底怎么了,问题出在哪儿    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海外上市。  早在新东方赴美上市的前一天,也就是2006年9月6日,作为雅思教育在中国排名第一的企业—环球国际教育(控股)集团获得了软银亚洲赛富基金超过2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然而,在获得这笔巨额资金后,环球国际教育(控股)集团CEO张永琪却无奈地表示:他碰到了“钉子”!    2亿,分文未动    
期刊
2007年6月6日,素有“学府圣地”、“东南学府第一流”美誉的东南大学迎来华诞    巍巍学府 百年荣光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曾被称为“十朝都会”的古都南京以其山水城林和谐相映、历史文化悠久丰厚而闻名于世。百年学府东南大学就位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中,素有“千年文枢”和“东南学府第一流”之美誉。    东南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占
期刊
摘要:古诗词的学习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刻的领会我国这一宝贵文化财富的价值魅力,而且还有效促进其语文知识素养的提升和进步。思维导图是非常适用于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的方法理念,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思维、方法进行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在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借助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进行古诗学习则能够更好实现学生对于古诗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快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