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诡奇·悲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9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所有国产大片都力图展现华丽、诡奇、悲剧这三种美学风格,但又未能展现出这几种美学风格的精髓,华丽显得空洞苍白,诡奇显得离谱做作,悲剧显得单薄无力。三种美学风格演绎的失败,一起构成了国产大片在审美上的失败。
  [关键词] 国产大片 美学风格 华丽 诡奇 悲剧
  
  2002年12月,随着影片《英雄》的上映。“国产大片”这个语汇正式出现在电影观众的视野之中。这以后,《十面埋伏》《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等数部国产大片又陆续登堂,它们以浩大的宣传攻势、巨额的资金投入、超强的演员阵容、精良的画面制作等一次又一次掀起播映的热潮。
  国产大片自面世以后,其审美情趣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其中不乏肯定之语,但更多的是诟病之词,矛头一般直指国产大片存在的形式华丽而内容空洞苍白的问题。但笔者以为,国产大片在审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华丽的空洞与苍白,除此以外还有诡奇的离谱与做作、悲剧的单薄与无力。所有国产大片都力图展现华丽、诡奇、悲剧这三种美学风格。但又未能展现出这几种美学风格的精髓。三种美学风格演绎的失败,一起构成了国产大片在审美上的失败。
  
  (一)华丽的空洞与苍白
  提起国产大片,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华丽”。的确,国产大片借助巨额的投资以及最先进的传媒技术,将影片的形式、效果、画面做到了极致,从而给观众奉献了一道又一道“华丽的视觉盛宴”。
  华丽,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一种典型的美学风格,它与素朴的美学风格相反相成。素朴的美学特征表现为自然单纯、平淡幽远,形式消融在内容中,内容沉淀在形式里:而华丽的美学特征则表现为彩饰繁复、夸张强烈,内容充溢于形式中,形式成为内容的装饰性外观。在素朴与华丽之间,国产大片的编导们无一例外选择了华丽。华丽成为他们力图表现的美学风格之一。
  在艺术表现中,华丽有两个最基本的外在特征。一是从视觉的直观性特征来看,华丽的风格表现为多色多彩。绚丽灿烂。“华丽的多色多彩有两大特点:一是它以‘热色’为主,二是有强烈的对比,从而形成和谐中的斑驳灿烂。”二是从内容的表现性特征看,华丽富于夸饰,讲究铺陈。夸饰和铺陈两者往往相互为用,彼此交织,目的在于极尽物之神貌。畅达人之性情。在这两方面,国产大片的表现都非常突出。
  首先,在“热色”和“色彩对比”这两点上,国产大片做足了功夫。诸如《英雄》,它以黑、白、红为主色,间以蓝、黄、绿等色,色彩鲜明浓艳、对比强烈。影片中最值得回味的场景,即飞雪和如月在胡杨林中打斗的场景,金黄色漫天翩飞的树叶和鲜红色翻卷飘袂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华丽感觉尤甚。和《英雄》人为地将影片过滤为几种颜色不同。《无极》的色彩更加绚丽缤纷。从烟雾氤氲的青色泽地到尘土漫天的黄色峡谷。从芳草鲜美的绿色原野到轻舞飞扬的粉色海棠花树,从洁白纯净的雪国到金壁辉煌的王城,一幅幅画面渐次展开。仿若一轴绵延不绝的灿烂长卷。而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热烈的金黄色是整部影片最基本的色调,金黄色的宫殿。金黄色的菊花、金黄色的服饰,金黄色的盔甲,金黄色的战场。一片又一片灿烂的金黄色。给观众带来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其次,在“夸饰”和“铺陈”这两点上,国产大片也毫不逊色。诸如《英雄》,荒漠上铁甲武士排出的黑压压的军阵,藏书阁外犹如黑雨一般袭来的漫天箭矢,宫幔深处残剑飞雪与秦王的厮杀,平静湖面上无名与长空的比拼。这些场面都带有夸张的色彩,而且编导不惜花费大量胶片从各个角度进行细致的渲染。至于《无极》,铺陈的场面也比比皆是。特别是开场“马蹄峡谷之人牛大战”这场戏,编导毫不吝啬地让万千蛮牛犹如潮水般涌来的画面、奴隶昆仑象风一般奔跑的画面长时间地充斥在观众的视野之中,极尽了夸张铺陈之能事。到了《满城尽带黄金甲》,金碧辉煌的大殿、富丽堂皇的后宫、雍容华贵的服装、耀眼夺目的饰品、豪华盛大的典礼,皇宫的奢华生活被编导一层一层精心铺陈开来。影片的华丽形态也被演绎到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但不管是多色多彩,还是夸饰铺陈,这些都只是华丽风格的外在表现形态。除了外在形态的灿烂夺目,华丽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内在神韵的充实和饱满。只有这二者的融会贯通,才能真正构建起华丽的美感。如果徒具灿烂夺目之形态而神韵不具便只能是华而不实,这在艺术表现中是一大弊病。遗憾的是国产大片恰恰就出现了这样的弊病,它们在尽情展现灿烂夺目形式的时候,却没有用相应的充实内容去与之匹配,以至出现了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
  比如《英雄》,影片的场面确实雄伟壮阔、瑰丽神奇,但影片情感意图的表现却相当抽象而模糊。或许编导是想在影片中表现一个“天下”的主题的,但影片在讲述了一个又一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之后,留给观众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天下”概念而已。对于《英雄》,导演张艺谋是这样说的:我奉劝大家不必深入讨论这个主韪。而是考虑你是不是在现场的90分钟被完全吸引?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很好看?它是不是达到了制作精良、美伦美奂这八个字?从这句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导演对于视觉画面的重视,对于主题表达的漠视。那么。影片情感意图表现的差强人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如《十面埋伏》,据说编导为了突出影片的视觉效果,不惜远赴乌克兰摄制外景。影片后半部也确实出现了三个非常绚丽的场景:金光灿烂的落叶丛、翠绿欲滴的竹林以及银装素裹的雪地,每个场景都被渲染得如同油画般美丽。不过让人不解的是,故事发生在短短的几天之内。为何场景一下子从秋天变到了夏天,又从夏天变到了冬天?编导煞费苦心营造视觉效果,却全然不顾自然生活的客观规律,那么,无论多么绚丽的画面也会在观众心目中失去它的光泽。
  又如《无极》,影片中倾城的造型可谓是倾城倾国。无论是耀眼的红披风,还是洁白的千羽衣,都将她衬托得华美无双。倾城有一句台词是这样的:“在王要杀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想好了,我不会再跟任何人好。”但时隔不久她却对身着鲜花盔甲的将军说:“在你杀王的那一刻。我就爱上了你。”这样前后矛盾的台词,会让观众疑心倾城的头脑是否出现了问题。但实际上,并不是倾城的头脑出现了问题,而是编导人员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出现了问题。太过注意人物的外在造型而不注意人物的性格发展逻辑、语言逻辑,直接导致了倾城的美丽形象在观众心目中大打折扣。
  从上面所举几例可以看出,过于重视华丽的视觉效果而忽略情感意图的表达、故事情节的编排、人物性格的塑造、对白台词的设计,已经使国产大片陷入了浮华的泡沫之中。我们看到,在国产大片编导的心目中,视觉效果已经远远大于主题内容。视觉效果已经成为影片最直接的表现目的。而这种观念导致的直接后 果就是。观众在享受了一道道视觉盛宴之后,留下的只是心灵的空虚。华丽由此也显得异常的空洞和苍白。
  我们不否认,电影是一门特别讲求视觉效果的艺术形式。但它同时还需要深邃的思想内容、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严谨的叙事结构、精彩的台词对白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起赏心悦目、令人回味的电影。纵观那些在电影史上享有崇高声誉的作品,无一不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表率。著名学者王一川先生曾说:“真正的中国视觉流应该不仅在视觉奇观方面,而且更应该在故事情节编排及情感效果上,都体现出相匹配的美学与修辞法则。”这句话确实值得国产大片的编导们深思。
  
  (二)诡奇的离谱与做作
  著名文艺评论家张颐武教授在谈及国产大片时曾作过这样的评论:“(国产大片)具有极度的架空的特点,试图超越具体的文化想象的制约,将脱离现实的奇幻的想象置于电影的中心。神话和传奇以诡异的方式展开,奇幻的故事,奇幻的感官满足,奇幻的‘情’的展现都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张颐武教授的评论相当中肯,诸多国产大片的人物、情节等确实呈现出了诡异奇幻的特点。
  诡奇,是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中又一种典型的美学风格。在艺术表现中。诡奇显现为自然形式的乖离与人类情感愿望的巧妙结合,它用看起来违背情理的超常形式,来含蓄地表达人类内在深邃的情感。在诡奇的作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人非人化,另一种是将非人人化。将人非人化又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将人变化为非人的自然形体但却让他依然具有人的思想和情感。如卡夫卡笔下的格利高里;二是保持人的形体和属性却赋予他非人的能力和本领,如金庸笔下的杨过:三是保持人的形象却让他具有非人的属性。如吴承恩笔下的观音菩萨。将非人人化亦即将自然物人化,使之具有人的情感、思想和行为。这在童话、神话、传奇、志怪等作品中常见,如蒲松龄笔下的花妖狐精。因此,从外在的形式看,诡奇最明显的美学特征就是形态的变异和反常,这种变异和反常形成了诡奇不同于其他任何美学风格的特殊的美感体验。它能够给人一种迷离倘恍、神秘怪诞而又爱慑心神的感觉。
  国产大片在事物形态的变异和反常方面表现非常明显。首先,超越现实的武打功夫构成了国产大片在形态变异反常方面的共同特点。所有的国产大片都定位为功夫片,其中的主人公往往都拥有非人的武打功夫。经过电脑特技的合成,这些神奇的功夫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诚如张颐武教授所说:“(国产大片)将中国原本已经最为世界化的武侠电影的武打发挥到唯美的极限,让武侠和奇幻融会贯通。”诸如《英雄》中“湖面比拼”这场戏:两名侠客无名和长空在湛蓝的湖面上比拼武功,比拼的内容仅仅是一滴水,这滴水成为了刀,成为了剑,成为了弩,成为了枪,在两个人的指尖之间弹拨往来。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一滴水不可能成为武器,但在奇幻的影片中,一滴水就可以变成致人于死命的锐利武器。又如《十面埋伏》中“竹林打斗”这场戏:受官兵追击的小妹施展绝技轻功,象一只轻盈的蝴蝶一样在绿色的竹枝竹梢间上下翻飞,万管齐下的竹箭也不能伤到她的一寸肌肤。在现实生活中人不可能具备这样的绝技,但在奇幻的影片中,人却具有了这种超乎寻常的能力和本领。超越现实的武打功夫构成了国产大片的一大看点。
  其次,一些国产大片还在形态变异反常方面显现出了独特的气质。如《夜宴》,越人歌舞反复出现。头戴怪异苍白面具的舞者将影片推向了一种离奇阴森的境界。再如《无极》,昆仑可以以超越日月飞升的速度奔跑,倾城身穿白色羽衣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满神可以预测所有人未来的命运,奇异的人和事使得影片就像神话—般缥缈奇幻。这些形形色色的表现,使国产大片在形态变异反常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
  不可否认,国产大片在诡奇风格的展现中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它们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一般的审美感受。但需要指出的是,国产大片在诡奇风格的展现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有两点:
  一是随心所欲杜撰造成的离谱。如前所述,在艺术表现中,诡奇显现为自然形式的乖离与人类情感愿望的巧妙结合。也就是说,诡奇不但具有形态的反常性,还具有心灵的真实性。实际上,诡奇是借助超自然的形式或超人的能力来映照、暗示、反射一定的社会生活。表现人对社会现实及自身生存发展的感受、认识和情感愿望。所以,诡奇应该是出自心灵的严肃创造,而不是随心所欲的胡编乱造,只有这样,诡奇才能真正成为审美范畴而闪现出美的光芒。但遗憾的是。国产大片中出现了太多随心所欲的杜撰,有的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这直接影响了其诡奇风格的表现。
  例如《十面埋伏》中刘捕头和金捕头对决这场戏,此时刘捕头后背上插着一把飞刀。他被金捕头狠狠扑倒,后背着地,而后两个人又抱成一团在地上翻滚打斗,但当刘捕头起身后,观众惊异地发现那把飞刀不但没有戳进他的身体,反而还继续摇摇晃晃地挂在他的背上。这个看似诡异的情节。显然是编导天真的想像力的发挥。它的虚假和离谱,不可能不引起观众的笑声和嘘声。
  再如《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最后重阳节广场大战。成千上万的黄金甲士兵在白银甲士兵的杀戳中倒下了,但奇怪的是,无论白银甲的枪林箭雨多么厉害,都不能将黄金甲的首领二王子元杰杀死。这种反常,让人疑惑元杰是神灵下凡。因为只有神灵才可能刀枪不入,但影片给观众的交待显示元杰并非神灵,元杰不死这个情节也就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了。
  二是为诡奇而诡奇造成的做作。一部影片如果想展示诡奇这种美学风格。那么在影片中设置一些神秘怪诞的元素并没有错。但关键是这些神秘怪诞应该与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紧密相连。应该为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服务,否则就会显得矫揉造作、哗众取宠。可国产大片中恰恰就出现了一些不是出自心灵、而是为了追求噱头的诡奇。
  例如《夜宴》中的越人歌舞与白色面具。如果编导想用这些奇怪的歌舞和形似骷髅的面具来制造诡异的气氛,那这样的目的确实达到了。但这些诡异的歌舞和面具与影片的故事情节似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的出现,多少显得有些刻意和做作。
  再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天坑追杀”这场戏,黑夜中数十个蒙面黑衣忍者从近400米的高空沿绳索滑下,准备去杀死客栈中的蒋太医一家。这个场面确实惊险诡异、震人心魄,营造了极强的视觉张力。但看完之后,我们不禁要问,蒋太医一家三人除了蒋太医的妻子稍会武功以外,其他两人都手无缚鸡之力,值得着这么多追兵非要冒着生命危险从山崖上滑下来吗?很明显。这就是为了追求噱头而设计的场面。
  我们说。诡奇在审美效果上,不仅满足人的好奇心,也给人以神秘感:不仅激发人的想像,也引动人的思考,使人透过诡奇的现象去追寻诡奇的本质,高扬主体性精神而达到对自 我和现实的某种超越。但国产大片在诡奇风格方面的追求,显然还没有达到这种高度,离谱做作毛病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悲剧的单薄与无力
  国产大片无一例外都是悲剧。就连一贯走喜剧路线的导演冯小刚在接拍《夜宴》以后,也开始演绎起悲剧故事。从这些悲剧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产大片的编导们对悲剧风格的偏爱。
  悲剧,是艺术创作领域中又一典型的美学风格,它和喜剧的美学风格相对应。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曾对悲剧和喜剧有过精辟的论述:“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在艺术表现中,悲剧最为明显的美学特征表现为矛盾冲突中代表巨大而又异乎寻常的不幸,其极致是生命的死亡或精神的毁灭。这就是说,悲剧就其事件而言。它必须首先表现为尖锐、激烈的重大矛盾冲突,然后表现为不幸事件的发生。在这样的事件中,悲剧主人公的理想和愿望一般都无法实现,反而会遭致肉体的毁灭或精神的毁灭。从表面上看。国产大片在故事情节的演绎上都具有这样的特征。
  在《英雄》中,主要的矛盾冲突在秦王和无名、长空、残剑、飞雪等侠客之间展开,秦王渴望并吞六国、一统天下,而侠客们却要用“刺秦”这一行为来阻止秦王的野心得逞,这其中。又包含着侠客们之间“刺秦”还是放弃“剌秦”的矛盾冲突。最后,侠客们都为了自己的理想或惨烈或从容地死去。在《十面埋伏》中。主要的矛盾冲突是在代表官衙的捕头和代表反抗官衙的“飞刀门”的小妹诸人之间展开,这其中,又交织着围绕在小妹周围的爱情冲突。最后,小妹为了救心爱之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美丽的生命。在《无极》中,矛盾冲突是在代表“恶”的无欢等人与代表“善”的昆仑等人之间展开,最后,昆仑身负重伤、生死未卜。在《夜宴》中,矛盾冲突是在阴谋篡权的厉帝和渴望复仇的王子无鸾等人之间展开,最后,无鸾命陨毒剑剑锋之下。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主要的矛盾冲突是在专制残酷的大王和渴望自由与爱情的王后之间展开。最后,王后虽然没有死去。却在血腥杀戮的刺激中精神崩溃。这些主人公最后都遭致了肉体或精神的毁灭,从而给观众带来悲痛、苦涩的感觉。
  如前所述,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也就是说,悲剧不仅仅是毁灭。它毁灭的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东西。那么,悲剧人物作为悲剧事件中的主角,要显现出一定的价值,就必须具备一种内在的人格力量。要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品格情操。表现出一种坚定顽强、抗争困厄的伟大精神。这是悲剧非常重要的一个美学特征,如果这些人物不具备内在的人格力量。那么他们的毁灭就不会具有悲剧的美感。其次,就悲剧人物的人格和情操而言,悲剧的悲纵然有悲而哀苦、悲而愁惨、悲而伤感的一面,但真正昂扬着的是悲而壮烈、悲而英勇、悲而崇高的情感。它足以使人励志奋发、积极上进。这是悲剧又一鲜明的美感效应。
  国产大片的编导们或许是想为观众塑造一些令人感动的悲剧人物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目的却几乎都没有达到。比如《夜宴=》中的无鸾,这个头戴面具的角色的内心世界从来就没有对外开放过,观众也没有看到他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做出什么努力的抗争,也就是说,无鸾这个形象从来就没有让观众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他的死去,观众或许有一些悲哀的感觉,但绝不会有崇高感和壮烈感。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结尾是王后与王子谋反失败,原有的统治秩序岿然不动,“正义没能战胜邪恶”的结局使该片披上了悲剧的外衣。在影片中,王后为了追求自由和爱情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歇斯底里的抗争精神,但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让亲生儿子去冒身败名裂的危险,不惜让千万士兵血流成河,这样的人物最后精神崩溃,似乎也不能博得观众的多少同情。
  或许《英雄》中的英雄,如长空、无名、残剑、飞雪等,是值得我们敬重的,因为他们或为“刺秦”或为“天下”表现出的坚定与执著,以及舍身取义的精神,确实展现了一种人格的力量。但是,由于编导过多地注重视觉效果,而疏于对人物性格及内心的刻画,以致这几个人物就象蜡像一样僵硬。没有真正地在观众的心目中站立起来。他们的献身不能感动观众,不能让观众获得深刻的悲痛感和壮烈感,也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十面埋伏》中美丽善良的小妹为爱情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本也是值得我们痛心的。但影片中编导过分地渲染小妹的生命力,屡次让她身受夺命之伤似乎死去,尔后却又死而复生,这使得观众先是惊讶后是大笑,戏称小妹是“不死的小妹”,以至于最后小妹真正死去时,观众的悲痛感根本就无从产生。情节的虚假彻底地毁掉了悲剧人物原本应该具备的魅力。
  从这几例可以看出,国产大片在悲剧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不足,使其悲剧风格显得格外的单薄和无力,甚至陷入了一种“伪悲剧”的怪圈之中。这种“伪悲剧”无法感动观众。无法激励观众,无法让观众与悲剧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编导们所期冀的悲剧美感效应也就无法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国产大片在华丽、诡奇、悲剧等美学风格演绎上的失败,主要在于编导们忽略了这几种美学风格的内在神韵和情感。而这些内在的神韵和情感,和影片的内容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希望国产大片在演绎各种美学风格时,应该注重人物、情节、台词等基本要素,因为只有这样,美学风格才能得到真正的确立,观众才能真正得到美的享受。同时,我们也希望国产大片能够拓宽美学风格的演绎范畴。而不要仅仅局限在华丽、诡奇、悲剧这几种风格之内,因为只有这样,国产大片的美学风格才不至于显得单调,观众才不至于产生审美疲劳。
  我们期待着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能够使观众真正得到美的享受的优秀国产大片尽早问世。
其他文献
EOS MOVIE是指佳能的EOS数码单反相机所具备的全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不久前,日本导演山口香和摄影师角田真一来到中国福建武夷山,用EOS数码单反相机拍摄一部高清短片作品,EOS MOVIE所带来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在他们的创作中得到了丰富的体现。我们判断:随着此功能的普及,更多的制作人会使用EOS相机来完成影片创作,在业界掀起EOS MOVIE的热潮。请随我们一同进入EOS MOVIE的影像世界。
[摘要] 影片《盲山》通过对雪梅的悲剧性经历描写,展示了现代社会中文明与蒙蛮的较量过程中文明的悲剧的诞生过程。我们由此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只有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式的普及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扫除教育盲区,进而消除法律意识的盲区和人性的盲区,坚决遏制和消除社会不良因素,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  [关键词] 悲剧 文明 蒙蛮 教育    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由李
音色是音乐的重要表现手段,在二度创作中,有的表演学派甚至就是以音色来区分的。但是,钢琴音色相对于其他乐器而言。其个性就大大逊色了。然而,这并不妨碍钢琴丰富的表现力的发挥。由于音色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因此,在对待钢琴音色处理问题上,许多人时常把注意力放在狭义的更能够被人们驾驭的“技术”(快速、匀净、华丽、响亮、清脆)上,对钢琴特别丰富的音色变化却缺乏思考和研究。为此,本文拟就音色这一人为控制较为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多姿多彩,源远流长,道教文化和戏曲文化都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的精髓,它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市自古就是一个道教圣地、戏曲之乡,当地的戏曲文化和道教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关键词] 道教 戏曲 音乐    道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下所成长起来的本土宗教,千百年来它根植于华夏沃土,与民间民俗活动始终结合在一起,对中国文化、音乐艺术、文学艺术都产
摘要 对“小三”与“剩男剩女”这两个词从女性的文化生态的角度看,《画皮》与《非诚勿扰》,是“小三”的寻爱之旅,是等待男性拯救的对象;《爱情呼叫转移2》是“剩女”的爱情奇遇,强调的是角色的危机意识一年龄;《女人不坏》中,男性,是社会的骨架,女性,则是社会的个体。电影所反映的女性的文化生态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探究女性主体意识的生成与表述——首当其冲应是电影浴火重生的下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 
[摘要] 《功夫熊猫》中引入了众多的中国元素,并被好莱坞作为一种商业策略玩转着娱乐吸引了中国观众,但透过票房和成功,我们看到其骨子里流露出的仍是明显的西方式思想渊源和精神主张,体现的是美国式的奋斗精神,由此给我们中国动画片带来深刻和重要的启示:如何从悠久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挖掘和组织资源,放入更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历史的思考,并谋求与时尚的融合贯通。  [关键词] 中国元素 西方思想 拿来主义 启示
[摘要] 影片《胭脂扣》结局中,十二少的悔恨,如花的绝尘而去,使女性观众大为解恨。如果不见到十二少,没有最后的这一幕而任凭读者想象,女性观众也是不甘愿的。有了影片结局的这一安排,如花给观众的印象不仅仅是痴情,更让观众认识到她是对爱情有着至高要求的女子,如此安排结局,如花的形象得以更鲜明,十二少的形象得以更丰满,影片的故事结构也得以更圆满。  [关键词] 影片结局 如花 十二少  是“相见不如怀念”
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上,有个地方叫宁德。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洋风光摄影胜地,宁德的海,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流连的脚步。  这里,1046公里海岸线绵延有致,4.46万平方公里海域深藏富饶,434个岛屿星罗棋布,447平方公里滩涂披彩流金。  蓝天、大海、白云、金沙,碧草如茵的海岛,嶙峋险峻的群礁,变幻莫测的滩涂??朝晖夕韵,潮起潮落,每一个合适的日子,宁德的海,都会赐予观者变幻的光线,细腻的色泽
[摘要]Premiere出自Adobe公司,是一种基于非线性编辑设备的视音频编辑软件,可以在各种平台下和硬件配合使用,非专业人员可以利用它在普通的微机上制作出比较专业的视频DVD作品。  [关键词]premiere 数字视频 影视制作    Premiere出自Adobe公司,是一种基于非线性编辑设备的视音频编辑软件。可以在各种平台下和硬件配合使用,被广泛的应用于电视台、广告制作、电影剪辑等领域,
摘要 电影《人生》是展示在中国农民身份转变中,女性与男性的不同心态、认知及表现为不同角色的典型文本。它生动地表现了男性与女性、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爱恨纠葛,以及决定这些纠葛的结构性因素——中国人的城乡身份格局:城市在文化上凌驾于农村之上,城市人俯视农村人,女性在精神上仰视男性。城市与男性、农村与女性有着微妙的对位与等值。在中国人的身份格局中,农村女性是最底层。  关键词 城市 农村 身份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