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冬小麦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春季田间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春小麦生长发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随着安徽省颍上县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国家对种植冬小麦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颍上县农民群众种植冬小麦的积极性显著提升,种植面积也再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颍上县 冬小麦 春季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21-01
近年来,颍上县依据当地实际,发挥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走发展有规模、布局讲科学、品种重优化、产销一体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及技术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既较好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促进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1 做好春季麦田中耕划锄和镇压工作
1.1 对于秋季小麦播种前整地不到位,田间大土块较多,缺少灌溉的麦田,早春土壤解冻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镇压处理,沉实土壤,避免田间土壤开裂,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为多分蘖,多分有效蘖奠定坚实基础。镇压工作也是控制小麦苗期徒长,由控制旺盛生长向着壮长转变。
1.2 小麦返青之后,采取镇压和田间划锄的形式,先镇压后后划锄,促进土壤上虚下实,提高土壤保墒保温和保水能力。针对探监麦苗生长旺盛的及时进行镇压可以一致小麦苗地上部分过度生长,促进根系分化,镇压时间一般在冰凌初消的早期进行比较合适。
1.3 对于田间土块较大,土壤疏松的麦田都应该及时镇压,对于低洼和播种时间较晚中的麦田不适合镇压。镇压结束后还要做好田间中耕划锄工作,对于田间麦苗生长旺盛的应该中耕深一些,生长较弱的应该浅一些,保证划锄均匀,不伤害小麦幼苗根系,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消灭田间杂草,控制小麦苗旺盛生长。
2 做好春季小麦田分类管理工作
2.1 一类麦田的田间管理工作。一类麦田田间小麦苗一般维持在60~80万株左右,多数情况下属于壮苗,立地情况好,土壤养分含量高,这类麦田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促控相结合,提高小麦苗有效分蘖量,促进小麦后期大穗大粒。对于立地水平高,播种期合适,小麦苗群体在70~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及时进行追肥灌溉,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对于立地情况较好,小麦群体在60~70万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及时进行灌溉施肥。一般情况下结合灌溉每亩施入尿素10~15公斤,或者复合肥25~30公斤。
2.2 对于冬前已经灌溉的二类麦田,主要做好小麦起身期水分管理工作。这类小麦应该在起身期及时灌溉施肥,促进下麦小蘖生长,提高小麦生髓率。二类小麦田一般每亩麦苗在60万左右,科学管理能够升级到一类麦田。春季小麦返青之后田间管理重点是促进冬季小麦多分蘖,保墒,提高土壤温度,推迟返青期水肥至第三月下旬,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和分蘖率。对于每亩小麦苗维持在50万株左右的小麦田,要在小麦发情之后及时保墒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进入拔节期之后,结合灌溉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挥着每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
2.3 三类苗麦田管理。这类小麦苗主要强化返青期的管理。三类麦田小麦苗通常比较小,早春管理应该结合墒情,做好返青期田间管理工作,以促进小麦苗生长为主,对于冬前已经灌溉的小麦田,主要做好返青期中耕划锄工作,提高温度和墒情,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增加早春小麦分蘖量,构建合理的小麦群体,对于冬前未灌溉的小麦田,应该在小麦进入返青期夜间解冻之后及时灌溉,并配合施肥,提高土壤墒情,促进幼苗生长,进入拔节期后再进行一次灌溉,增加小麦穗粒数。春季追肥分为两次,第一次追肥应该在小麦返青期进行,当5cm地温持续维持在5度左右,每亩追施50%的氮素化肥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小麦尽早分蘖和根系生长,提高田间小麦分蘖量和成穗率。剩余50%的化肥等到小麦进入拔节期之后及时追施,提高小麦田间穗粒数。
3 做好春季小麦田间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颍上县春季小麦田间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科学选择药剂做好田间药物防治工作。
3.1 对于小麦纹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苯醚甲·丙环唑20~3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洒,每个一周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3.2 对于小麦赤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50克加水30千克喷雾,连续使用2~3次。
3.3 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
3.4 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3%啶虫脒乳油60ml,或48%毒死蜱乳油每亩20~25ml,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ml,或40%氧乐果乳油60ml,或3.6%辛硫·氯氟氰乳油80ml,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5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30g兑水30kg喷雾,严重时上述药剂选择两种混合喷雾,药效更好。
3.5 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可以选择使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均匀撒于地面,然后进行耙地,也可撒于播种沟内。生长期被害,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浇灌,防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强,王朝辉,李富翠,戴健,李孟华,何刚,曹群虎,段长林,鱼昌为.氮肥管理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01)
[2]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田慎重,王瑜,仲惟磊,田欣欣.保护性耕作和杂草管理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及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05)
[关键词] 颍上县 冬小麦 春季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21-01
近年来,颍上县依据当地实际,发挥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土地流转,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走发展有规模、布局讲科学、品种重优化、产销一体化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同时,通过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发展政策,合理配置土地、资金及技术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既较好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也促进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
1 做好春季麦田中耕划锄和镇压工作
1.1 对于秋季小麦播种前整地不到位,田间大土块较多,缺少灌溉的麦田,早春土壤解冻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镇压处理,沉实土壤,避免田间土壤开裂,减少田间水分蒸发,促进小麦根系生长,为多分蘖,多分有效蘖奠定坚实基础。镇压工作也是控制小麦苗期徒长,由控制旺盛生长向着壮长转变。
1.2 小麦返青之后,采取镇压和田间划锄的形式,先镇压后后划锄,促进土壤上虚下实,提高土壤保墒保温和保水能力。针对探监麦苗生长旺盛的及时进行镇压可以一致小麦苗地上部分过度生长,促进根系分化,镇压时间一般在冰凌初消的早期进行比较合适。
1.3 对于田间土块较大,土壤疏松的麦田都应该及时镇压,对于低洼和播种时间较晚中的麦田不适合镇压。镇压结束后还要做好田间中耕划锄工作,对于田间麦苗生长旺盛的应该中耕深一些,生长较弱的应该浅一些,保证划锄均匀,不伤害小麦幼苗根系,提高土壤保墒能力,消灭田间杂草,控制小麦苗旺盛生长。
2 做好春季小麦田分类管理工作
2.1 一类麦田的田间管理工作。一类麦田田间小麦苗一般维持在60~80万株左右,多数情况下属于壮苗,立地情况好,土壤养分含量高,这类麦田在管理过程中,应该注意促控相结合,提高小麦苗有效分蘖量,促进小麦后期大穗大粒。对于立地水平高,播种期合适,小麦苗群体在70~80万的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中后期及时进行追肥灌溉,保证小麦获得高产。对于立地情况较好,小麦群体在60~70万一类麦田,要在小麦拔节初期及时进行灌溉施肥。一般情况下结合灌溉每亩施入尿素10~15公斤,或者复合肥25~30公斤。
2.2 对于冬前已经灌溉的二类麦田,主要做好小麦起身期水分管理工作。这类小麦应该在起身期及时灌溉施肥,促进下麦小蘖生长,提高小麦生髓率。二类小麦田一般每亩麦苗在60万左右,科学管理能够升级到一类麦田。春季小麦返青之后田间管理重点是促进冬季小麦多分蘖,保墒,提高土壤温度,推迟返青期水肥至第三月下旬,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提高分蘖能力和分蘖率。对于每亩小麦苗维持在50万株左右的小麦田,要在小麦发情之后及时保墒追肥,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进入拔节期之后,结合灌溉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挥着每亩追施复合肥20公斤。
2.3 三类苗麦田管理。这类小麦苗主要强化返青期的管理。三类麦田小麦苗通常比较小,早春管理应该结合墒情,做好返青期田间管理工作,以促进小麦苗生长为主,对于冬前已经灌溉的小麦田,主要做好返青期中耕划锄工作,提高温度和墒情,促进幼苗快速生长。增加早春小麦分蘖量,构建合理的小麦群体,对于冬前未灌溉的小麦田,应该在小麦进入返青期夜间解冻之后及时灌溉,并配合施肥,提高土壤墒情,促进幼苗生长,进入拔节期后再进行一次灌溉,增加小麦穗粒数。春季追肥分为两次,第一次追肥应该在小麦返青期进行,当5cm地温持续维持在5度左右,每亩追施50%的氮素化肥和适量的磷酸二铵,促进小麦尽早分蘖和根系生长,提高田间小麦分蘖量和成穗率。剩余50%的化肥等到小麦进入拔节期之后及时追施,提高小麦田间穗粒数。
3 做好春季小麦田间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颍上县春季小麦田间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麦蚜、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针对这些病虫害,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还要科学选择药剂做好田间药物防治工作。
3.1 对于小麦纹枯病,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300~400毫升或25%丙环唑乳油30~40毫升或30%苯醚甲·丙环唑20~30毫升,对水50~75公斤喷洒,每个一周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3.2 对于小麦赤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50克加水30千克喷雾,连续使用2~3次。
3.3 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可以选择使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10克,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100克,或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对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喷雾时注意打透植株下部叶片。
3.4 小麦蚜虫可以选择使用3%啶虫脒乳油60ml,或48%毒死蜱乳油每亩20~25ml,或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40ml,或40%氧乐果乳油60ml,或3.6%辛硫·氯氟氰乳油80ml,或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15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30g兑水30kg喷雾,严重时上述药剂选择两种混合喷雾,药效更好。
3.5 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可以选择使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均匀撒于地面,然后进行耙地,也可撒于播种沟内。生长期被害,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2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0倍液浇灌,防治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李强,王朝辉,李富翠,戴健,李孟华,何刚,曹群虎,段长林,鱼昌为.氮肥管理与地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01)
[2]韩惠芳,宁堂原,李增嘉,田慎重,王瑜,仲惟磊,田欣欣.保护性耕作和杂草管理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水分及有机碳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