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职业技术 教育的新崛起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fhmt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 持人:
  陈昭庆:广东教育杂志社副社长,《广东教育·职教》杂志执行主编,副编审
  嘉 宾:
  廖益:广东省电子技术学校校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李伟东: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潘洪楠:广东省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副教授
  周发茂: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高级讲师
  李灿佳: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校长,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硕士生导师
  陶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杨运鑫:广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
  
  
  2009年1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提出,“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率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这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也为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月11日,在珠江边六合茶居,《广东教育·职教》杂志举行学习《纲要》品茗座谈会,来自珠江三角洲地区职业院校的校长和专家展开热烈讨论,探讨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面临大发展的好时机
  
  陈昭庆:各位校长,各位专家,欢迎大家参加这个座谈会。此前,国家刚批准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纲要》,并结合《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围绕如何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这个话题进行探讨,以期对我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大家畅所欲言。
  廖益: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形势非常好。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技术教育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与促进作用。2007年以来,尤其是2008年,职业技术教育进入一个又快又好的发展时期。2009年对广东职业技术教育来说,更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机。新年伊始,国家批准了《纲要》,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1月8日,教育厅召开了直属8所职业学校的总结会议,罗伟其厅长指出,直属学校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加快建设步伐;要认真学习贯彻广东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谋划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要落实好教育的四项工程;要适应省委提出的“三促进一保持”要求,职业教育也要为广东的产业经济服务,并要建立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省委常委会议也提出,“要把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区域重点放在农村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工作重点放在职业技术教育和义务教育。要大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程、职业技术教育工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升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等五项工程”。把职业技术教育单列出来,可见省委省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各级党委政府如此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呢?首先,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有紧密的关系。金融危机导致失业人员增多,对培训的需求增加。其次,与广东的“双转移”战略密切相连。第三,珠三角作为改革试验区,其产业升级与转型需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第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自身需要提升发展水平。
  今年,职业技术教育是抓落实的重要阶段。据悉,我省将有两大举措。一是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二是建立广东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是当前和今后的两件重要工作。这两项事情做好了,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在国内就可算是有特色、有水平、有示范作用的,对广东提前实现教育现代化都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杨运鑫:历史上美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一个契机,就是二战后为了减少可能出现的高失业率等问题。1944年,美国政府颁布法案资助退伍军人求学,大批退伍军人潮水般涌进大学校园接受教育和培训。现在我们的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生产转型、产业升级、金融危机导致失业人员增多等,实际上也给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相似的背景和平台。如果抓住这个机遇,适当引导,就可以化危为机,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发展。
  
  建设职教基地首先要解决职教的定位问题
  
  陈昭庆:廖校长和杨教授对当前的职教形势作了介绍及判断,也谈了他们对职教大发展背景的理解,很有启发性。今年,可以说是广东改革开放30年后的第二次起步,广东要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而把珠三角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我们的任务是要先研究如何把这个基地建设好。那么,这个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该如何构建?建起来后对我省乃至南方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有什么影响?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应该如何避免?
  李灿佳:广东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2008年我省出台一个新政策: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职学生可以直升高职院校。实际上,这个事江苏省和天津市早已经开始做了。再如,职教基地里面要成立联合职业学院,江苏省在10年前就已经在做了,目前在校生达15万人。
  相对来说,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落后的,发展是比较缓慢的。如今提出要建设职教基地,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首先,要打破“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还比较低,老百姓普遍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低层次教育。这与政策导向有关系,如广州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普通高中先行录取,剩下的才给中职学校。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的招生反而放在民办高中学校之后,中职学校就显得掉价了。而家长多是从录取顺序来评价学校价值的。这些政策就给老百姓一个误导:学习好的、优秀的学生读普通高中;成绩不好、上不了高中的才去职校。中职学生也很压抑,觉得自己是读不上高中才来职校的,低人一等。
  其次,要明确职业技术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并行的一种教育类型。像英国,就存在学术高中与技能高中。职业技术教育应有完整的体系:不仅有中职、高职,还应有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发达国家都设有职业教育研究生院,可能就专注于研究某项实用技术,如高尔夫球的制作等,他们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应该是一起发展的“两条腿”,但现在“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目前,教育部还有个政策是只有5%的中职学生可以入读高职,这堵塞了学生的上升渠道,影响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陶红:李校长说得很到位,说到点子上了。现在,职业教育的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前几天,教育部就20个教育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职业教育就占了两席。而我又发现,对于这20个教育问题,媒体的关注点却更多地放在“高中是否文理分科”这个问题上,职业教育反而没怎么提。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社会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态度差异了。
  教育部向社会征求意见的两个职业教育问题分别是:一、如何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模式,调动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解决职业教育规模数量、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问题;二、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今天,我们在这里探讨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问题,实际上都落到这两个征求意见的问题上了。
  要发展职业教育喊了很多年,但雷声大雨点小,主要是人们的观念没有转变,仍认为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就是末等教育,是二等教育。教育部门的一些做法对这种观念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说招生,都是普通学校选拔完了,不要的才给职业学校。其实,说到底这还是对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认识不到位。如果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并驾齐驱的,那么就要给它一个名分,就不能将其只当成一个层次来看待,至少在招生上要一视同仁,否则必然会影响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致使人们对其另眼相看。而要使它名副其实地成为一种类型,不但观念上要认可,实践中更要做到。
  还有,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呢?这既包括吸引学生报读,也包括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目前,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导致职业教育的发展后劲不足。
  周发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学历的要求逐渐提高。如果不解决职业教育层次与类型的定位问题,招生工作势必越来越难,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
  潘洪楠:关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层次还是类型问题,在理论上是清楚的,但在实践以及社会理解上就变成层次问题了。每种类型都应该有相应的层次、合适的上升通道,以及相应的就业定位,这些都是我们在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时应考虑和处理的。
  职教基地的建设,是职教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是科学发展的有益尝试。目标决定定位,有必要处理好选址、服务面和示范效果的关系。基地的建设要与产业升级、“双转移”战略、改革试验区和“排头兵”的要求相适应,还应遵循职业教育办学的规模、结构和类型层次的规律。
  杨运鑫: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层次还是一种教育类型呢?在我看来,这已经毫无疑问了,它本来就是一种教育类型。1949年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几大教育类型的教育体系和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从理论上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正如刚才几位校长所说的,在实践上还是有误导。
  
  要建,就要科学规范高标准地建,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陈昭庆:在座的各位都已经达成共识,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而不是一个层次。接下来我们要讨论具体的操作问题:怎样建设好这个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廖益: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建设,目前,广州市萝岗区已经开始动作了,方案正在制定之中。据悉,总体设想是把萝岗建设成为“珠江三角洲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一个示范点”,计划征地3000亩,引进10所左右的学校,其中1~2所为境外职业教育学校。它主要以服务萝岗区、广州市乃至珠三角产业经济发展需要为基础,包括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应用研究、产业化发展等几方面的内容。
  对于职教基地,我的理解是它要具备“示范性、国际化、地方化、特色化”四个特点。萝岗职教基地是我省建立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乃至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一个实践基地,要结合全省职教发展的需要来统筹谋划,来适应《纲要》的要求。它不仅要成为服务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的一个典范,也要成为广东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和发展的一个典范,还要争取成为产学研合作试验的一个成功典范。
  对于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从宏观上看,它要考虑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要主动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从中观上看,要考虑人才培养的工作体系,包括体系内部的层次以及层次之间的关系、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等;从微观上看,它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课程之间的衔接、实践环节等问题。更大范围讲,它还涉及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功能区分,以及它们彼此之间如何建立、如何发展、如何衔接的问题。
  李灿佳:职教基地的建设要注意一个潜在的问题:中职生多是十五六岁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如何管理?规划时,一定要考虑教师宿舍、生活设施的配套。职教基地如果只有学生,没有教师,是没有文化氛围的。
  还有萝岗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其专业设置不应只针对萝岗区,还应从全广州市甚至全省范围进行配置,要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职教基地建设和发展的思路也要拓宽。如投资,不一定仅仅依靠政府。只有政府掏腰包,事实证明是不可行的。职业教育的实训设备价格昂贵,如建一个较好的数控加工中心动辄就要200多万元,且设备更新换代快,学校只靠政府资金,全部自置有一定困难。实训设备最好从企业引进。如我们学校在环市西校区有一座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的“汇美国际教学实训大楼”,但政府没有花一分钱。我们提供8000多平方米的校区,广东汇美发展有限公司投入1.5亿的资金。实训大楼由企业经营管理,但每个商家提供一个实习生岗位,这样就解决了我校商贸、文秘专业学生的实习问题。我们要把“消费性”实习变为“生产性”实习,要想办法打动企业的敏感点,让企业和学校成为利益共同体,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
  陶红:李校长提到的实训问题很实际。实训的投入很大,需要很多经费,单靠政府的投入很难满足。所以,要找企业的兴奋点,吸引他们来投资。国家出台怎样的配套政策,这是我们应该研究的。
  广东要建南方职教基地和现代职教体系,要建,就要科学规范高标准地建,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明确了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类型,就按类型来构建。职教体系和职教基地,两者是并行不悖的,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职业教育的科学认识,尤其是对职教体系的科学认识,直接左右着我们的行动。比如说职教基地,进驻学校的层次如何界定?有没有本科院校呢?要成立职业教育联合学院,有没有本科呢?我认为既要有中职学校,也要有高职院校,还要有本科院校,甚至研究生院。职教基地里面的专业要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来设置;师资既要有理论型的,也要有技能型的,更需要“双师型”的。
  此外,在职教基地的建设过程中,理论要与实践密切结合,同步进行。这样才能在全国取得较好的影响。广东职业教育是做得不错的,但为什么在全国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呢?一个原因就是在舆论、宣传上做得不够,做了,还要把做了的事情昭彰出来。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教育的理论成果不丰硕,没有在全国形成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所以,要加强职业教育研究队伍的力量,加强职业教育的科研力量。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教育理论都要做好做强。目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已有职业技术教育学的硕士点,专门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扶持,尽快壮大研究力量。
  周发茂:关于职教基地的建设,要考虑两个问题。首先,明确目的。我们建立职教基地要解决什么问题?其次,能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作为校长,我希望通过职教基地的建设来解决当前学校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校长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完成政治任务,如完成招生任务。二是办出学校特色。三是保就业,确保学生顺利就业。然而,这三件事里面,哪件都不好做。比如说,今年学校要完成2000名学生的招生任务。怎么招?招了放哪?受到学校空间的限制,也受到生源的限制,还要如何扩招?再说办学特色,现在职业学校存在“一窝蜂”现象。一上数控专业,所有的学校都上;一上经济贸易,所有的学校都上。能不能办出特色,受到学校本身“硬件”的制约,师资的制约,职教自身“软件”的制约,还受到行业、企业的制约。这样子就能难做出特色。但职业教育没有特色,又很难发展。第三是保就业。现在大家都说自己学校的就业率是90%多,甚至100%。但其中有一个潜在的危机,就是很多就业还处于相对低层次的水准。对于职教学生来讲,没有比农民工、外来工理想的就业是一个不成功的就业。保就业一定要有实力,要把学校的质量做高,把学生的质量做高。刚才大家提到职业教育没地位,学生不愿读,归根到底还是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生,企业抢着要,薪酬高,职业教育的地位肯定就高了。这三个问题解决了,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能顺利发展了。
  另外,职教基地与大学城建设不同的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学生年龄偏小,容易闹事,更需要教师管理。二是办学成本高,需要解决职教的资金投入和质量问题,要解决职教基地和企业的合作问题。三是就业不同。职教基地不能仅仅面对一个地方,还要面向全省。
  潘洪楠:回顾前几年中职教育的发展,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扩招。各校纷纷挖掘现有资源扩充学位,以致资源饱和了,就往外拓宽路子,搞合作办学。今天,中职教育要踏入一个新阶段,原有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新的要求,职教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一是政策的推进。从中央到省,政策的层层推进是比较到位的,但再往下,就遇到障碍了,一些县市的学校不配合,不过近两年有所改进。二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接受问题。虽然有改进,但存在有的学生想读中职而家长反对的现象。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很多这种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发展中职是上面热,下面冷;校企合作是学校热,企业冷;顶岗实习是学校热,社会冷。此外,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及时兑现,也成为制约中职发展的一个因素。
  为此,在落实《纲要》和建设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时,一是要统筹好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合理布局珠三角和粤北山区、东西两翼的职业技术教育,有重点地建设好职教基地,突出重点,立好标杆。二是推进市县一级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要更具刚性,大力推动以中职教育为重点的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三是把握舆论方向,更新教育观念。继续加大职教宣传力度,宣传职教的政策、前景和成果。让政府官员了解职教发展的需要,让企业知道职教发展的机遇,让家长认识读职校有前途。第四,在区域合作和国际化成为潮流的今天,职教基地的建设体现国际化也很有必要。
  杨运鑫:在我看来,广东要建立职教基地,是广东教育的雄心。刚才周校长谈到校长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即招生、办学特色和就业问题,实际上可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职教的理论如何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矛盾。而建设南方职教基地从一定层面上可以解决这个矛盾。要办好基地,我认为:
  一是以失业培训为抓手,扩大职教的招生对象。这本身就有政策的支持。政府有一个面对失业者的救助体系,为失业培训“买单”。因此,职教的对象不仅是初中生、高中生,还应是失业者,甚至是没有失业但认为有需要接受培训提升自己的人群。
  二是基地要有一个新技术培训中心。培训中心不但要达到国内水平,还要达到国际水平;既可以由政府运营,也可以由企业运营。培训中心首先要对老师进行培训,还可以培训企业员工和失业人员。培训中心的教师既要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也要有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方式可以是讲座、课堂教授,也可以是边学习边参观型的,可灵活,可多样。
  三是基地必须要依托生产企业和行业协会。不仅要充分了解企业的需求,满足企业的需求,还要从理论的高度、技术的高度、国际比较的高度,推进企业进步。
  四是以博士后流动站为突破口提高职教的学历层次。职教要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学历层次的人才。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一些问题理论上看起来很简单,但如果没有一批技能研究人才,是很难实现的。比如现在的投影仪,还是用一个灯泡发光来投影,分辨率很低,看不清楚。从理论上说,完全可以用三组红绿黄的激光组合控制来投影,这样的投影分辨率将非常高,而且投影出的图像可以很大,甚至连万里长城都可以投射出来。理论很简单,但现实却难以实现,就因为没有人去研究细节的技术操作问题。
  为此,从政府政策层面看,需要国家提供相关的系列政策支持:出台下岗职工继续教育国家资助政策,扩大职教基地服务社会的生源渠道;出台重要职教基地和大型企业联合设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鼓励政策,提高职教基地的技术含量;出台政策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丰富和提升职教基地的教育层次;出台政策建立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参与职教发展的制度,完善职教发展的保障制度;出台政策在国家推出的大规模刺激经济方案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资助职教,通过促进职教发展联动产业发展的方式来扩大内需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出台政策确保国家级科研院所能够在重点职教基地设立长期新技术培训中心,培训职教基地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保持职教的源头活力。
  李伟东:职业技术教育要发展就一定要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一般的人才只要有岗位,谁都可以去。我们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南方职教基地的建设力度一定要大。现在,珠三角招收省内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因为学校所在地政府要给钱,积极性不大;县里的积极性也不大,因为当地学校也有招生指标,要先保证自己完成任务。而大多数欠发达地区县属职中的办学条件是比较艰苦的,校园环境差,实训设备落后,实训教师奇缺。我认为,县属职中不妨和珠三角的中职学校合作,才能更快的做大做强。
  
   “南方”是一个大牌子,有实力的地方都可以参加进来
  
  陈昭庆:非常好!大家的发言,使我们对南方职教基地的认识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深入了。廖校长最近参与了南方职教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因素,南方职教基地就应在广州萝岗先落户了。
  廖益:是的。南方职教基地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个点。它有可能是一个基地,也有可能是由若干个基地构成的卫星式的基地,是个基地群,既有省级的,也有市级的。将来可能会出现广州、中山、深圳、珠海、顺德等基地。各个基地之间功能不同、特色不同、定位不同。有的以中职教育为主体,有的是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综合性的。
  陈昭庆:也就是说,广州萝岗先行一步,其他有实力的市也都可以来建职教基地,共同构成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廖益:对!“南方”是一个大牌子,有实力的地方都可以参加进来。总的目标是要构建一个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系统,系统内实行类似于独联体的管理模式。通过对《纲要》的解读,我认为基地是一个实践点,先行先试点,往上衍生就是体系,是一个与广东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一个实践点也好,多个实践点也好,都是体系的一部分。
  
  立足珠三角,服务广东,辐射南方
  
  陈昭庆:现在,我们不妨再回头看看《纲要》的原文,它对职业技术教育提了几点具体要求:一是率先实现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二是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三是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这三句话就囊括了把珠三角建设成为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几个问题都解决好了,南方职教基地的建设也就基本竣工了。
  廖益: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免费,首先要解决一个资金投入问题。按现有的投入力度,难以支撑职教发展的需要。为此,建议有关政府部门应研究省级统筹解决职教经费的问题,保障珠三角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农村的职教经费。如果不能收费,这些地区的学校就很难生存了。没有经费的保障,根本就办不了职业教育,更办不了符合我们要求的职业教育。这是落实《纲要》要求的关键问题。
  李灿佳:现在只有珠海推行中职教育免费政策,但珠海中职教育规模小,才3万人,不具有普遍意义。广州现拥有15万名中职学生,还未能全免费。广州都解决不了,更何况其他欠发达地市。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免费,不仅仅是免除学费,还有学杂费、生活费等,是一笔大数字。另外,省里有关珠三角中职学校招收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学生的政策还要进一步完善。
  说起校企合作,我认为在基地建设规划时最好能争取到当地行业协会的支持。番禺现在有大批的数码灯光音响厂,自己想办学校,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在国际竞争中人才缺乏的劣势。职教基地如果能结合当地行业协会的发展思路来建设,就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行业协会慢慢地会承担政府的一些职能。作为中介组织,它对行业规则的制定和评定、人才标准的制定、人员的分流和指导作用将越来越大。另外,职教基地的专业要根据当地的产业来设置。粤北和东西两翼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肯定要不同于珠三角。
  廖益: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基地要有特色化,不能小而全。因为每个地方的发达程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样。
  再来看看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这个问题。珠三角是经济较发达、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区域,不仅向省内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还向邻近的欠发达省份转移产业。因此,珠三角要建立一个和现代产业体系,和广东作为一个经济活跃地区,和周边省份产业转移政策相配套的职教体系,不仅要辐射广东,更要辐射整个南方地区。要在珠三角各市职业学校的水平提高之后,更大范围地辐射南方省份。
  李伟东:广东的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可以借鉴山东的做法,把一些条件具备的企业转变为学校的实训基地,达到学校发展、企业进步、学生家长满意“一石三鸟”的目的。
  陈昭庆:刚才大家的发言非常踊跃,也很有见地。廖益校长从宏观的角度简述了职教的发展背景,李灿佳校长从实践的角度把江苏、浙江的职业教育与广东做了比较研究,陶红教授从理论上探讨了广东职教的发展模式,周发茂校长则从校长本身的关注点出发实话实说,潘洪楠校长分析了职业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杨运鑫教授详细分析了职教基地的内部架构,李伟东校长谈了珠三角和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的“共赢”之道……这些精彩内容将为我刊增光添彩。
  目前,职业技术教育确实面临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在《职教》第一期的卷首语中,我就讲到:“在广东实行产业和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时刻,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的非常时期,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既是经济提振之需,也是民生自强之求,更是教育自我完善之举。”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研究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服务经济发展,也就是服务广东整个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而从职业教育的单一发展出发,到职业教育适应广东经济发展的需要,再到构建一个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是把珠三角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重要任务。因此,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基地要立足珠三角,不仅要服务广东,还要辐射整个南方省份,以致泛珠三角地区。
  我们知道,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先行先试的重任;广东又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广东制造”正向“广东创造”转变;广东教育虽然在全国仍未能取得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但凭借珠三角地区建设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的契机,可以率先领跑南方职业技术教育,实现新的崛起,从而助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
  最近,罗伟其厅长为《职教》杂志创刊号专门题词:为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鼓与呼!这既为我们办刊指明了方向,从中也不难理解罗厅长对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期待及信心,而《纲要》的发布,预示着这个大发展时期的早日到来。
  今天的对话,是我们学习、回应《纲要》发出的第一声。希望这个声音能慢慢扩大,慢慢深化;也希望能把这个职教沙龙一直做下去。
  谢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参加这个座谈会。
  (郑蔼娴 整理)
  责任编辑郑蔼娴
其他文献
对于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来说,不能用简单说教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而应在立足于课文语言的基础上,实现学习语文与继承革命传统的融合。  一、补充资料,搭建支架,突破学习难点  在低年级教学中,革命传统题材的课文像童話等其他类课文那样吸引人,但有些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导致许多学生阅读的兴趣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为学生适当补充一些背景资料,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
何谓意象?意象是古诗词中蕴含着作者独特的审美情感的物质形象,是作者“意念”与世间“物体”的融合。余光中曾经说过:“意象是构成诗歌艺术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似乎很难想象一首没有意象的诗,正如我们很难想象一首没有节奏的曲子。”对于古诗词来说,没有意象,也就没有作者情感的载体,自然其诗歌也会黯然失色。  研读教材中的古诗词,就会从中发现,编者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生身心年龄特点,将其必备古诗词分布在不同学段
一提到习作,学生总会很紧张,紧张写什么,怎么写,写不长怎么办……“习作”两个字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就是一个紧箍咒,就是一种束缚。所以,创设一个轻松有趣的环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表达、学习的氛围相当重要。  让作前指导以聊天的方式出现,可切实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逐步克服消极心理,慢慢打开畏难心结。因为这时候只是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就打开了思路,就学到了方法,就写出了习作。  一、设计好问题,聊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快节奏、高速度的现象,其中也包括习作教学,它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出现了“快餐式习作”,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要求,常常复制粘贴、直接搬运、东拼西凑,写出来的习作都是凭空臆造,毫无真情实感。这种“快餐式习作”究竟从何而来,有着怎样的危害,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应对呢?  【问题一】  指导事无巨细,扰乱语言表达的内在规律  其一,教师常常以提纲挈领式的要求统一制订习作任务,不
核心提示: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四个“力”、五个“心”非常重要。首先是四个“力”:一是“学力”,二是“实力”,三是“心力”,四是“合力”。  其次是五个“心”:一是“信心”,二是“耐心”,三是“爱心”,四是“决心”,五是“用心”。    谁说要成才只有走过高考“独木桥”?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社会里,通往成功的道路千万条,读中职学校也是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一些中职毕业生就用他们的实践和成功证明:读
《轮椅上的霍金》主要讲了享有“宇宙之王”的英国科学家霍金的故事。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人物内心,笔者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抓住本文最突出的表达方式“对比反衬”,引导学生步步深入,领悟“对比反衬”的精妙,感受霍金的精神魅力。  一、比较词语,初步感受对比反衬的作用  初读,出示第一组词语:  瘫痪 完全瘫痪  禁锢 长期禁锢  变形 彻底变形  读读这些词语,比较并说说左、右两边词组的不同。引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回味无穷。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点点滴滴,都好似那宽广的大海边堆积的五彩的贝壳——有的让我欢天喜地,有的让我哭笑不得,有的让我措手不及……可谓无奇不有。其中教学《识字1》的情景仍让我记忆犹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便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他们大声回答道:“喜欢!”于是,我便接过话茬说:“现在是美丽的春天,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出去游玩,好不好?”大多数学生听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通过将教学内容和课后练习融入生活,通过策略优化,积极探索更多高效的途径,能够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以《语文园地四》(统编本二上)的“写话”为例进行阐述。  一、梳理板书,优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1.梳理板书,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如何梳理板书,帮助学生厘清头绪,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提供给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文本语言学习获取信息能力、发展思维与语言表达力、进行审美体验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些个性化的理解和认知,我们应正确加以引导,适切地进行阅读拓展,切忌在远离编者意图和文本意蕴中过度发挥。  一、阅读拓展不应违背课文主旨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借助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阅读教学中的
目前,统编本教材在全国所有的小学铺开使用。通过对两个版本教材的对比我们发现,整个小学阶段,统编本教材涉及想象类的习作共安排了十多次。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就结合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  一、依托精读课文,厘清想象真谛  1.源于生活,创生想象  想象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安排了以“奇妙的想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