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体育课程作为高中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是学生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自我价值感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过于机械化和程式化,缺乏乐趣和生气,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学生运动积极性的进一步弱化,且更不必说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就通过对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效果的策略进行阐述,以望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中体育;目标;游戏;分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403
如何优化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当前密切关注的教学难题。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内容及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地改变和优化,这就需要作为高中体育教师的我们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及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探索优化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形成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聚焦素养培养,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预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课程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为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聚集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用心分析学生,制定科学、全面、适切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方能理清上课的思路,为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武术——五步拳”教学为例,课前,我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确立了具体的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练的兴趣,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五步拳;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4.社会适应性目标: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不仅理清了上课的思路,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二、引入趣味游戏,激发运动热情
兴趣是认知的重要动力,是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兴趣激发为导向,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能够始终以较佳的心理状态投身于体育训练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体能和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
在教学球类运动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于是,为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我将球类比赛适时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并设置了一定的奖惩措施,比如比赛中输的一方要集体做俯卧撑或表演才艺,赢的一方可以适当减少训练量,这样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再如,在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排球的基本动作和简单战术后,我组织开展了接发球比赛和拦网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跑步、下蹲和传球等动作,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在活动结束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评出名次,对其予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如此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增强了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三、基于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授课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特征。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潜能、能力倾向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个性差异,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及模式等相关教学要素进行科学分层,以便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使体育教学更具普惠性和发展性。
在篮球教学之前,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其划分为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即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在课堂上,我通过让高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赛性训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我会观察其表现并寻找不足之处,继而予以适当点拨,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针对中层次学生,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主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并通过分组练习不断强化;对于低层次学生,我对其予以了特别关注,从基础教起,先让学生逐步掌握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等基本技术,再示范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由分解到连贯,使学生逐步掌握其他基本动作。通过分层授课,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运用多元评价,促进整体发展
当前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实行的评价制度相对落后,既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无法对学生的体育素养作出全方位的评价,因此革新体育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新课程强调评价应突出四大功能,分别是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导向功能,这就需要教师善用多元评价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地以最终的考核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準,还应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体能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此外,由于高中阶段课程紧张,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不妨采用互评或匿名评价的方式来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对高中体育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的研究,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教学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尽最大努力追求体育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发展性,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东晓.浅谈高中体育课程结构与优化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1):105+107.
[2]陈丽萍.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1):136+138.
关键词:高中体育;目标;游戏;分层;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403
如何优化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是广大高中体育教师当前密切关注的教学难题。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的内容及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地改变和优化,这就需要作为高中体育教师的我们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及统一性和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探索优化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形成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聚焦素养培养,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预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课程标准对高中体育课程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为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效果,教师应聚集对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用心分析学生,制定科学、全面、适切的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方能理清上课的思路,为实现体育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武术——五步拳”教学为例,课前,我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在确定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确立了具体的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练的兴趣,体会运动带来的快乐;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技术和五步拳;3.身体健康目标: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4.社会适应性目标: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勇敢、顽强的优良品质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制定课堂教学目标,不仅理清了上课的思路,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与能力的均衡发展。
二、引入趣味游戏,激发运动热情
兴趣是认知的重要动力,是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的重要内驱力。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深思的问题。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兴趣激发为导向,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利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刺激性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使学生能够始终以较佳的心理状态投身于体育训练之中,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体能和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水平。
在教学球类运动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会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于是,为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我将球类比赛适时引入了课堂教学之中,并设置了一定的奖惩措施,比如比赛中输的一方要集体做俯卧撑或表演才艺,赢的一方可以适当减少训练量,这样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再如,在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排球的基本动作和简单战术后,我组织开展了接发球比赛和拦网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跑步、下蹲和传球等动作,循序渐进地展开训练。在活动结束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运动能力评出名次,对其予以相应的奖励或惩罚,如此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增强了体育学习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三、基于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授课
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特征。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身体素质、运动潜能、能力倾向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个性差异,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及模式等相关教学要素进行科学分层,以便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使体育教学更具普惠性和发展性。
在篮球教学之前,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其划分为了三个不同的层次,即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在课堂上,我通过让高层次的学生进行比赛性训练,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欲望。在这一过程中,我会观察其表现并寻找不足之处,继而予以适当点拨,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术;针对中层次学生,我主要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主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并通过分组练习不断强化;对于低层次学生,我对其予以了特别关注,从基础教起,先让学生逐步掌握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等基本技术,再示范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由分解到连贯,使学生逐步掌握其他基本动作。通过分层授课,不仅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而且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运用多元评价,促进整体发展
当前我国高中体育课程实行的评价制度相对落后,既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无法对学生的体育素养作出全方位的评价,因此革新体育评价方式就显得尤为迫切。新课程强调评价应突出四大功能,分别是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导向功能,这就需要教师善用多元评价来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单纯地以最终的考核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準,还应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体能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同时,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考核标准,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此外,由于高中阶段课程紧张,学生学习压力大,教师不妨采用互评或匿名评价的方式来创新考核评价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使学生明确自身的不足之处,明确未来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对高中体育教学效果优化策略的研究,还处于一个不断摸索的阶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的知识观、教育观和教学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尽最大努力追求体育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和发展性,从而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东晓.浅谈高中体育课程结构与优化设计[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1):105+107.
[2]陈丽萍.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1):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