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微课的研究现状,对微课的理念、特点进行介绍,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高中化学微课模式构建进行了相关阐述研究。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模式
微课是伴随着网络逐步覆盖的“信息高速通道”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的微型视频课程,其表现形式丰富,可以图形、文字、动画等形式,便于学生的应用和学习。微课在我国还是一项比较新颖的研究内容,虽然应用于教学初见成效,但发展并不纯熟。本文从微课理论核心入手,分析其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构成和特点,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微课模式的构建和思路进行了相关介绍研究,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程的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趋势
高中化学新课标核心理念:基于学生不断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不同学生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关注化学科学,熟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体学习生涯里,属于基础通识教育范畴高中新课标突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稳固基础的同时,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微观辨识与宏观探析、变化理念与平衡思想、理论推理与模型分析、科学探索与创新发现、科研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求学生改变传统应试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化学微观变化的本质机理,拓展知识面,提高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及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运用化学所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 高中化学微课模式构建
(一) 微课构建原则
高中化学微课在构建时要在满足多元化的同时突出核心知识元素,将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相结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化学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科技前进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化学微课构建不但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世界的科学认知,也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化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兼顾深奥的化学理论与基础的实践,是高中化学微课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
(二) 微课构建思路
微课构建以化学基礎学科为主要背景,以信息技术整合化学核心知识脉络,同时注重微课平台框架的技术支持和课程的推广实施,构建思路可参考图
。
微课构建思路
(三) 微课构建方式
微课的构建以教学课程录制展现给学生,主要录制方式有:实景课堂摄录;录屏模式;软件合成展示;混合模式。
1. 实景课堂摄录
以实景课堂为拍摄地点,对教学/导学过程进行同步跟踪拍摄,板书内容与老师授课同步录制,老师可根据常规授课方式讲解高中化学各阶段知识内容。在微课视频后期制作过程中加入字幕,对视频进行剪辑处理。为保障微课现场录制效果,需要专业摄录、后处理人员和设备。
2. 录屏模式
相比于实景课堂录制,录屏的专业要求和成本相对较低,该模式可操作性强,后处理简便快捷,一般使用录屏软件将视频、音频同步录制,在通过软件合成后上传至微课平台,录屏模式微课推广应用较为广泛。
3. 软件合成展示模式
软件合成主要是通过脚本规划将动画(视频特效)融合到视频、音频中,通过后期技术处理输出为教学短片。软件合成微课模式更加直观、生动,并具有一定的科普效果,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过程可通过模拟动画展示,不但可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该模式的动画脚本设计处理上技术难度较大,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该形式的微课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4. 混合模式
将不同的微课模式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既丰富了化学课堂知识量,又能提高师生在不同教学平台的互动。
(四) 化学微课“乙烯知识点总结”为例
微课的安排一般根据教学进度推进,以高中有机化学中“乙烯(烯烃类)知识点总结”为例:
学习目的:乙烯知识点总结
学习内容:乙烯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不饱和的乙烯双键可进行的化学反应。
1. 乙烯(CH2CH2)结构特点:两个C原子与四个H原子属于同一平面,分子中的“CC”双键易断裂,进行化学反应(加成、氧化、聚合等)。插入播放乙烯的3D分子结构式;
2.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3.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溴水褪色);②氧化反应;③聚合反应;插入动态反应过程。
三、 总结
在新课标下,微课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信息推广传播,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本文结合我国微课的研究现状,对微课的理念、特点进行介绍,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高中化学微课模式构建进行了相关阐述研究。
参考文献:
[1]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4(10):22-23.
[2]赵董姜.“翻转课堂”在髙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农锋,中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那坡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微课;模式
微课是伴随着网络逐步覆盖的“信息高速通道”在教育领域应运而生的微型视频课程,其表现形式丰富,可以图形、文字、动画等形式,便于学生的应用和学习。微课在我国还是一项比较新颖的研究内容,虽然应用于教学初见成效,但发展并不纯熟。本文从微课理论核心入手,分析其在高中化学教学的构成和特点,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微课模式的构建和思路进行了相关介绍研究,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程的预习和课后复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趋势
高中化学新课标核心理念:基于学生不断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引导不同学生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关注化学科学,熟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学生的整体学习生涯里,属于基础通识教育范畴高中新课标突出了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稳固基础的同时,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微观辨识与宏观探析、变化理念与平衡思想、理论推理与模型分析、科学探索与创新发现、科研态度与社会责任。要求学生改变传统应试学习方式,更加关注化学微观变化的本质机理,拓展知识面,提高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及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运用化学所学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 高中化学微课模式构建
(一) 微课构建原则
高中化学微课在构建时要在满足多元化的同时突出核心知识元素,将素质教育与升学考试相结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化学与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科技前进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化学微课构建不但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世界的科学认知,也要以生活实际为基础,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化学渗透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兼顾深奥的化学理论与基础的实践,是高中化学微课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
(二) 微课构建思路
微课构建以化学基礎学科为主要背景,以信息技术整合化学核心知识脉络,同时注重微课平台框架的技术支持和课程的推广实施,构建思路可参考图
。
微课构建思路
(三) 微课构建方式
微课的构建以教学课程录制展现给学生,主要录制方式有:实景课堂摄录;录屏模式;软件合成展示;混合模式。
1. 实景课堂摄录
以实景课堂为拍摄地点,对教学/导学过程进行同步跟踪拍摄,板书内容与老师授课同步录制,老师可根据常规授课方式讲解高中化学各阶段知识内容。在微课视频后期制作过程中加入字幕,对视频进行剪辑处理。为保障微课现场录制效果,需要专业摄录、后处理人员和设备。
2. 录屏模式
相比于实景课堂录制,录屏的专业要求和成本相对较低,该模式可操作性强,后处理简便快捷,一般使用录屏软件将视频、音频同步录制,在通过软件合成后上传至微课平台,录屏模式微课推广应用较为广泛。
3. 软件合成展示模式
软件合成主要是通过脚本规划将动画(视频特效)融合到视频、音频中,通过后期技术处理输出为教学短片。软件合成微课模式更加直观、生动,并具有一定的科普效果,难以理解的化学反应过程可通过模拟动画展示,不但可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该模式的动画脚本设计处理上技术难度较大,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该形式的微课使用范围并不广泛。
4. 混合模式
将不同的微课模式相互结合,扬长避短,既丰富了化学课堂知识量,又能提高师生在不同教学平台的互动。
(四) 化学微课“乙烯知识点总结”为例
微课的安排一般根据教学进度推进,以高中有机化学中“乙烯(烯烃类)知识点总结”为例:
学习目的:乙烯知识点总结
学习内容:乙烯结构特点;主要物理性质;不饱和的乙烯双键可进行的化学反应。
1. 乙烯(CH2CH2)结构特点:两个C原子与四个H原子属于同一平面,分子中的“CC”双键易断裂,进行化学反应(加成、氧化、聚合等)。插入播放乙烯的3D分子结构式;
2.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
3. 化学性质:①加成反应(溴水褪色);②氧化反应;③聚合反应;插入动态反应过程。
三、 总结
在新课标下,微课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信息推广传播,可以更有效地进行师生间的教学互动。本文结合我国微课的研究现状,对微课的理念、特点进行介绍,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高中化学微课模式构建进行了相关阐述研究。
参考文献:
[1]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4(10):22-23.
[2]赵董姜.“翻转课堂”在髙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农锋,中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广西百色市那坡县那坡中学。